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人居环境方面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跟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对中国乡村振兴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主题:人居环境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1

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对中国乡村振兴,本文是人居环境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跟人居环境和启示和乡村方面论文范文集.

人居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人居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论文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环境污染论文

吴昊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承德067000)

摘 要: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其乡村建设经历了3个阶段的发展,实现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中国乡村在传统文化、人口分布及面临的发展问题上与日本有颇多相似之处,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分析了日本乡村建设经历的3个历史阶段,总结了日本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人居建设创新实践和农业环境建设的经验,并结合中国乡村建设的现状,得出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即创新乡村区域规划、构建创新农业生产环境和加强乡村人文社会环境建设.

关键词:日本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振兴;生态环境

DOI:1013856/jcn111097/s201810034

1引言

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城市具有相对完善的交通、教育和医疗等,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1].但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指导,造成城市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农村因劳动力流失产生“空心村”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如何合理地协调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关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好当前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时期社会矛盾,成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2].城市和农村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造成农村地区经济乏力,社会发展滞后,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水平明显落后,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严峻,严重制约了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的实现[34].党的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谱写了新篇章,而乡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其发展优劣直接关系到乡村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乡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5].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日本乡村在传统文化、人口分布和发展阶段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分析和总结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经验,能为中国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和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迅速增长的背后是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20世纪30—70年代,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积极探索农村发展之路,学术界对于农村发展问题的研究也较为丰富.张雅光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进行研究,从法律制度、公共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探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运行机制与实现路径[6].彭静在总结归纳美国、德国和日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后发现,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较为完整的培训体系和再教育机制,在提高农业人口整体素质和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程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对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作用[7].公众参与被视为乡村景观保护的重要而有效的渠道之一,刘小蓓对日本乡村景观保护公众参与的经验进行研究,提出其对中国乡村景观保护的启示与建议,以期促进中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8].

2人居环境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居环境长期着眼于城市区域研究,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凸显,乡村区域的人居环境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协调城乡之间的经济互动和生态建设关系到全面小康的实现.2017年农村工作会议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做出重要说明[9].《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2014)》指出,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在居住条件、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与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10].2018年1号文件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打好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几个方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11].农村人居环境是指农村范围内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的综合,其中乡村文化环境、乡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环境是衡量人居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和全面脱贫进入攻坚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而农村居住环境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提纲挈领.

3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经验

31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阶段

日本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在面临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时采取的主动应对措施.1956—1962年的第一次乡村建设,通过推动农户经营联合、建立乡村振兴协议会并制定相关规划等具体而微的行动措施加大对乡村发展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门的银行提供农业贷款,政府提高对各村的农业补贴水平.这一时期的乡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在一定条件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12].1967—1979年的第二次乡村建设,通过出台缩小城乡差距、环境污染治理、全力推行综合农业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高中升学率在1975年达到92%,农业从业者的教育水平普遍提高.这一时期的乡村建设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涌入城市的人口大幅减少[13].20世纪70年代末的第三次乡村建设通过振兴乡村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称为造村运动.通过第三次乡村建设,日本的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差距基本消除,大量非农产业进入农村,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1985年日本乡村区域的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分别达到了435%和336%,均高于第一产业,体现出较高的产业融合发展水平[14],详见图1.

32日本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经验

从日本的乡村建设历程来看,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贯穿乡村建设的始终.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2012年日本的耕地面积为455万hm2,其中水田244万hm2,约占54%,旱田209万hm2,约占46%,耕地灌溉面积约250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5%,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完善,具有较强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减少农民的生产风险,日本每年用于此项的资金在1万亿日元(100日元约合582元人民币,2018)左右[15].除此之外,乡村的生态、景观和文化建设的综合提升是日本乡村人居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森林、水系、建筑等乡村景观的打造,以此推动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生活环境的治理重点为乡村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日本乡村90%的污水通过净化槽处理,并于1983年颁布了《净化槽法》,通过科技支持和法律约束的双重力量有力支撑了乡村的污水治理.生活垃圾一般采取分类回收,由专人进行收集与运送,并制定了《推进形成回收型社会基本法》等7项具体法律法规,为垃圾分类处理提供制度保障.垃圾分类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16].

图1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历程

33日本乡村人居建设创新实践经验

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政策和管理制度,从而加快了乡村振兴,乡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人文环境和景观风貌得以传承,成为国家实力的体现.通过日本乡村发展的3个阶段可以看出,以村民为主导、政府协作和社会支持的组织形式贯穿乡村建设的始终,并以人文景观资源的挖掘及保护利用为乡村建设的核心,通过村民为主体的社区营造模式,激发乡村居民的建设热情,由此提升乡村产业、景观和文化等多元价值融合发展.日本乡村建设重视政策引导和法律法规建设,在其乡村污水治理上可见一斑,其通过政府主导、居民配合、第三方负责的模式,制定了有别于城市的法规和政策,形成了相对有效的乡村污水治理管理体系[17].日本乡村建设注重公众参与和社会服务等保障性制度设计,通过公众参与的形式有效保护乡村景观,田园综合体建设和发展创意农业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和文化重塑,更优化了国家治理结构[18].日本农业保险扶贫政策形成于1945—1957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农业保险扶贫制度.后经过几十年的调整,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扶贫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对农民收入的提高、产业增收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

34日本乡村社会环境建设的实践经验

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加大了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对《农振法》和《土地改良法》进行了修改,促进了农村地域环境建设.21世纪地域社会的发展,促使日本重视对地方市町村、工商协会、住民、农协的关注和投入,并在造村运动期间,通过多种文化活动唤醒居民对文化价值的思考,并且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20].日本乡村运用农业协会激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建立系统的教育网络,并利用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体系以及全国性的农业合作组织网络抵御市场风险的创新经验,对中国完善农产品市场具有深刻的启发[21].

4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及不足

41乡村区域规划缺乏指导思想

乡村区域规划应把乡村文化建设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作为乡村建设的核心.但是长期以来,大部分地区的乡村规划偏离了这一指导思想,单纯注重村容村貌建设,忽视了文化建设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居环境建设成了只有皮囊而没有灵魂的躯壳.过度追求城市化的乡村景观,导致乡村人文景观缺失和人文气息缺乏,传统乡村风貌遭到破坏,缺乏乡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城乡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公共交通和公共绿地的辐射面积惠及不到乡村地区,农村建设资金短缺,缺乏专业的规划指导,农民脱离土地后缺乏相应的保障.基层干部对乡村区域规划认识不足,村与村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多以各自利益为主,农地纠纷不断,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农村建设缺乏约束力.新农村建设使乡村的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是人居环境建设依然面临诸多不足,由于基层干部缺乏正确认识,致使乡村的土地撂荒、污水随意排放、垃圾随处堆积等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22].

42乡村农业环境依然严峻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也是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目前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但是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微乎其微.化肥、种子等农资持续上涨,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市场监管缺乏导致农产品市场不稳定,加上缺乏农业保险保障,农民在自然灾害和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可能血本无归[23].政策性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粮价持续下降,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下降.金融支持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农民本身资金来源有限,没有扩大生产规模的能力,无法摆脱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致使农业规模化生产严重受阻.农业推广体系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加上农民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使得农业现代化发展阻力重重.农产品深加工体系和订单农业不完善,未形成统一的产业链.品牌意识不强,农民对市场信息的掌握滞后,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药、化肥、农膜的用量持续增加,虽然化肥、农药利用率近年来有所提高,达到40%~50%,但仍低于发达国家60%的利用率,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降低了乡村人居环境质量[24].

43乡村人文环境缺失

保护和建设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对于保护当地文化多样性、传承传统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乡村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在现代化浪潮和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传统村落居民的价值观发生改变,片面追求并效仿城市的生活方式,加上各种无序建设,传统村落不断被侵蚀同化,人居环境日趋衰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25].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有赖于村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对地方文化价值的正确认识,目前中国在乡村文化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业劳动力主要以妇女和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多选择去大城市工作,造成乡村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其次,乡村地域文化特色消失.由于盲目效仿、缺乏合理规划以及对地方文化特色的认知不足,乡村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第三,乡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现象突出.由于缺乏正确的景观生态规划指导,村落的乡土气息正在逐渐消失,失去了乡村独有的韵味,致使乡村人居环境质量逐渐下降[26].

5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

51创新乡村区域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工程,需要科学地规划与指导,因此创新乡村区域规划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只有把政府的支持与村民的积极参与相结合才能使乡村振兴顺利实施.中国新农村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村容村貌有所改善,但是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还不完善,应把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整体规划要以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促进乡村居民的就业与增收.同时要重视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不能设定单一的规划模式或照搬城市规划模式,要因地制宜地规划不同的乡村及其发展方向,并制定规范化管理措施.在政策方面,振兴农业的同时振兴乡村,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乡村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开发特色产品,发展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在法律法规方面,制定乡村建设的法律和技术标准,明确农村建设的对象、目标和内容,使乡村土地利用率低、生态恶化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在资金方面,要利用多方资金促进乡村建设,创建农村金融投资机制,发展公共财政、贷款和民间资金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用于加强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同时乡村可以通过乡村旅游实现非农业经营.

52构建创新农业生产环境

农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农业的发展是乡村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首先,通过建立农业发展组织,为农民传授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和引导农民建立合作化经营模式,促使农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完善农业推广体系,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其次,建立农村特色主导产业,合理利用资源,树立市场意识,确立与市场相适应的产业.当然,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特色环保产业的发展,保持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循环增长,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第三,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同步发展,建立宜居的新型乡村社区.以传统农业的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利用乡村的特色资源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农用土地,实现土地效能最大化.第四,通过培养农村人才、扶持农业特色产业等手段,为农业规模化、可持续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提供条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并通过水肥一体化、病虫害控制、培育优良品种实现农药、化肥的减量增效.

53加强乡村人文社会环境建设

精神生活的充实是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灵魂.如何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考虑到中国的乡村人口基数和乡村发展现状,制订专项培训计划、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和保护乡村地域文化是乡村人文社会环境建设的关键.首先,应加强监管,建立相应的政府管理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制度,依法推进农民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次,不同区域的乡村在建筑风格、传统民俗、节日等方面各具特色,在乡土文化的保护上应重点培养村民的文化认同感,通过教育培训、文化宣传保护乡村特色文化.第三,整合多方力量,繁荣乡村文化.通过乡村精英和大学生村官的个人素质,宣传优良文化传统,营造和谐氛围,政府可提供专项资金,构建文化社区,使先进的文化和价值理念融入乡村.第四,创新养老模式,改善并巩固家庭养老和农村基础养老保险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通过财政与个人共同承担的养老保险模式促进农村养老范围的普及,使农村居民实现老有所养.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互助式养老正成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这种在乡村为老人提供休闲所的养老机构模式,既丰富了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又能解决留守独居老人的社会难题.

参考文献

[1]张军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J].中国农村经济,2018(1): 210

[2]孙小杰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3]郜彗,金家胜,李锋,等中国省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评价及发展对策[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6):835843

[4]章灵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D].长沙:湖北省委党校,2017

[5]乡村振兴战略 谋划中国农村巨变蓝图——2018一号文件专题报道[J].中国合作经济,2018(2):16

[6]张雅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8(1): 7883

[7]彭静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对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5(10):190194

[8]刘小蓓日本乡村景观保护公众参与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6(4):135138

[9]刘晓雪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2018年一号文件解读[J].理论研究,2018(3):1320

[10]人民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1027/c100129613459.html

[11]新华网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http://www.xinhuanetcom/201802/04/c_1122366449htm

[12]雜賀慶二,森山裕攻める日本のコメと農林水産業: 品質と加工技術で世界最高の農産物を海外へ広めるために[J].Voice,2016(6): 132141

[13]闻竞日本乡村基础教育服务的保障机制[J].世界农业,2014(1):157160

[14]山下雄業界の動向6次産業化の現状と事業成功に導くためのポイント[J].JAS 情報,2017(12): 710

[15]宋林,高小东,宋健,等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验及启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338

[16]范彬,武洁玮,刘超美国和日本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与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09(10):610

[17]小沢亙地方創生と農村振興に向けた取り組みの現状と課題: 平成27年度農業白書を踏まえて[J].NOISAI,2016,68(9): 1221

[18]付娜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经验对中国进一步城乡统筹发展的启示研究[J].世界农业,2014(8):4753

[19]郑军,王新悦日本农险扶贫的政策机制与成功经验[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534

[20]王国恩,杨康,毛志强展现乡村价值的社区营造——日本魅力乡村建设的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16(1):1318

[21]管珊日本农协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经验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4(6): 2731

[22]贾磊,刘增金,张莉侠,等日本农村振兴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359368

[23]陈林,刘云刚日本的乡村驿站建设经验及其借鉴[J].国际城市规划,2018(2): 128134

[24]王君柏直面乡村的失落:理性派抑或乡愁派[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2):3437

[25]冯红英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J].世界农业,2016(1): 149153

[26]何璘,周颖悟黔东南地区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0):8387

(责任编辑肖时花殷华)

该文总结,此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人居环境和启示和乡村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人居环境本科毕业论文人居环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和人居环境建设
省新农村办主任董国权一、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和人居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能否大幅度提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

从当代价值观看风景园林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意义以唐山南湖城市生态公园为例
周媛媛 牟江(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摘要 从当代价值观的视角,分析了风景园林发展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并以唐山南湖城市生态公园为例,阐述了风景园林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尤其.

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好家园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是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农民宜居.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李红俊(陕西省委党校 西安 710061)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居环境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农村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乡村这样一个大的地理系统背景下,进行着居住、耕作、交通、文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