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农业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跟经济发达地区农业遗产保护的有益东莞农业局《耕读》杂志述评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主题:农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5

经济发达地区农业遗产保护的有益东莞农业局《耕读》杂志述评,该文是关于农业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跟经济发达和《耕读》和农业局类硕士论文范文.

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农业经济管理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杂志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摘 要]东莞市农业局以“记住乡愁”为己任,高质量编印内部刊物《耕读》杂志,走出了一条发达地区农业遗产保护的新路子,其经验值得肯定与借鉴.本文对前12期《耕读》刊出的部分文章分专题做了介绍,总结了东莞灿烂的传统农业文化.

[关键词]东莞;《耕读》;农业遗产

近年来,中国农业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已经呈现出地方政府重视、多学科参与、成果不断涌现的发展态势.然而总体看,传统农业保存较为良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能够更多地引起政府和学者的重视与关注.在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城镇建设的铺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农业及其相关习俗许多已经成为了“记忆”,如何保护这些宝贵的农业遗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同时,却也面临着相关研究积累不足、难寻案例借鉴的窘境.在广东省东莞市,人们眼中的“世界工厂”,农业局却能够以“记住乡愁”为己任,高质量编印内部刊物《耕读》杂志(季刊),走出了一条农业遗产保护的新路子,其经验值得肯定与借鉴.本文拟对前12期(2014年冬季至2017年秋季印刷)《耕读》刊出的部分文章分专题做了一个介绍,从而总结东莞灿烂的传统农业文化,并思考《耕读》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耕读》简介

东莞,位于广州东南、珠江口东岸,南邻深圳,处于穗深港经济走廊中段,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农业社会时代的鱼米果之乡.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已经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发展成为新兴的国际制造业名城,城市化率现已高达89%,东莞传统农业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份额越来越少,农业貌似离东莞市民的生活越来越远.然追忆过去,历史上的东莞农业发达,除盛产稻谷、花生、木薯、豆类、黄麻及蔬菜外,“岭南佳果”荔枝、香蕉、橙柑、菠萝的栽种也是闻名中外.传统农耕时代不仅带给当时的人们富庶的物质财富,也为后人积累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014年,东莞市农业局成立农业文化小组,创办内部刊物《耕读》(莞准印字第DG2015 - 033号),整理、刊登东莞农业历史文献和农业文化资料,籍此开展优秀农业文化和乡村文明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以“耕读”为刊名,取农耕与读书结合之意,就是要通过以“耕读”为代表的农业文化传播形式,让传统农业以都市农业的新形态和更具亲和力的新姿态重回大众视野. 《耕读》的定位是既有“农耕”气息又具文史底蕴的文化整理创作类刊物.整体风格上,注重学术性、史料性、乡土性,要求内容扎实,予人获益,同时又注重文风的活泼,或切合都市人的时尚口味,或带有文艺的诗意.《耕读》创办伊始,农业文化小组就十分重视刊文的学术水准.年逾八旬的杨宝霖先生为莞籍农史学者,长期以来专注于东莞历史文化,特别是农业史的研究,先生对《耕读》的办刊多有指导,并提供了多篇文稿.2016年,国内著名农史研究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与东莞市农业局签署合作协议,组织相关学者定期定量向《耕读》供稿,也进一步提升了刊文的学术水准.此外,《耕读》的设计也十分注重普及的需要,装帧设计方面下了十足的功夫,12期的封面分别是以莞草、油菜花、荔枝、水稻、紫荆花、甘蔗、花生、香蕉、猴欢喜、鸡蛋花、鸡枞菌、鸡蛋果为主题的水彩画.数量不菲的文章插图也均为经过精挑细选的高质量彩图.几期的《耕读》刊出后,在东莞地方得到了广泛赞誉,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著名农史学家周肇基教授就如此评价:“《耕读》短小精悍、印刷装帧精良、插图秀丽、真实,文笔优雅、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引人人胜,读之受益良多.”还有学者表示杂志“让人真实了解一个事农而爱读书的群体的心灵与意趣,内容丰富,不离乡,不离农;文笔优雅,又养心,又脱俗.”

二、《耕读》内容撷英

(一)莞乡农产

历史上的东莞,商品农业较为发达,农业物产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得以继续发展,有的也已成为了历史记忆.水稻作为东莞传统农作物之一,东莞白等地方品种在清代的广东已享有盛誉.近年来,东莞在不断改进水稻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的背景下,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生产,建立现代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种植创意稻田,促进水稻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刘宠杨,2015春季刊).东莞因莞草而得名,也注定了与莞草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历史上,莞草对东莞人民的经济生活、文化习俗有着重大的影响,但随着东莞引淡驱咸,莞草种植面积日趋缩小,传统手工草织业也多已停产.时至今日,已出现莞草少见、草织品罕见的局面(熊小芬,2014冬季刊).花生也是一大面积种植的传统作物,1911年版《东莞县志》就载:“(花生)为邑中出产一大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东莞花生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近年种植面积均不足千亩.在历史上,东莞曾是广东省主要的麻产区之一,所产黄麻以商品性生产为主.但随着人们对麻绳、麻袋使用减少,对黄麻需求也随着减少,黄麻生产逐步萎缩,上世纪90年代后已基本无种植(刘宠杨,2015春季刊).清末至上世纪20年代期间,东莞蚕丝生产颇为兴盛.1934年以后蚕丝的国际市场,为日本丝所夺,再加上兵匪骚扰,灾祸频仍,东莞种桑之家,改种他物,蚕桑生产遂消亡(杨宝霖,2015春季刊).古代东莞地区曾种植小麦,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亦有种植.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堂公社种起小麦.1978年,东莞的小麦种植面积达到高峰.从1980年开始,小麦面积锐减,到1982年,中堂地区小麦种植嘎然而止(戴润林,2016春季刊).

东莞荔枝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产区,佳种也颇多,其中黑叶、糯米糍、桂味为最.到了近代,莞荔的栽培规模日盛,荔枝干和荔枝酒也成为了重要的深加工产品(木易,2015夏季刊).麻涌镇香蕉历史悠久,早在元代已有种植.麻涌香蕉在东莞乃至整个珠三角美名广博,甚至成为了麻涌镇的代名词(刘霞,2016秋季刊).2016年,麻涌香蕉和东莞荔枝均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东莞甘蔗栽培历史也十分悠久,长期以来为广东主要产糖地区之一,在清代号称省内“蔗田最多”.民国时期,人们多用土糖寮榨蔗煮糖,蔗糖事业遍及全县.民国东莞县志有载:“出产糖为大宗,而制法尤为他邑之冠”.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甘蔗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但迄今仍然是东莞重要的种植作物(刘宠杨,2015春季刊;茶侬,2016春季刊).黑皮冬瓜也是东莞特色农产品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东莞水乡有种植冬瓜的传统,东莞道滘上口黑皮冬瓜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驰名港粤和新加坡等地.近年来,为了打好黑皮冬瓜这张特色农产品牌,东莞多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种植基地,研发冬瓜深加工工艺,以互联网为手段,开启网上销售新模式,促进了黑皮冬瓜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寸草,2017夏季刊).葡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东莞逐步兴起,并发展壮大.目前,葡萄、火龙果、无花果等一大批新兴特色水果在东莞也已实现规模化种植(叶建华,2015冬季刊).

花卉自古也是东莞普遍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白兰花是东莞的市花,白兰约明代由华侨引入中国华南,作为著名的香花,深受人们喜爱,不仅是华南最常见的行道树、风景树之一,在东莞也实现了种植、销售的产业化(忆水舍人,2015夏季刊).朱顶红既有牡丹的富贵,百合的清雅,又有玫瑰的艳丽,栀子的幽香.在东莞,朱顶红又因圣茵公司的栽培研发而为人熟知.朱顶红原产南美,最迟清中期传人广东.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美化、绿化需求的加大,朱顶红开始作为家庭的景观欣赏植株走进人们的视野(周肇基、倪根金,2017春季刊).菊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春节前后正是岭南菊花盛开之时,在迎春花市上菊花尤为丰富.一度成为东莞销往香港的重要花卉之一.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土地被征用,菊花种植面积减少,昔日的盛况已经无法复原(杨莉,2016春季刊).

(二)莞风莞俗

东莞拥有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风俗,这些风俗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传承.企石镇东江岸边的“黄大仙诞”,是江边村民为了弘扬黄大仙——黄润福的助人为乐精神,而举办的拜祭、祈福活动,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大型的民俗活动(曾水明,2017年秋季刊).石排镇塘尾的“康王宝诞”是为了纪念北宋抗辽名将康保裔的生日,从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举行的“抬大神”巡游活动.在经过历朝历代相沿成习后,成为著名的民间风俗活动(叶建华,2017年夏季刊).东莞客家麒麟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随着时展,东莞人除了保留客家传统麒麟风采之外,还融人了新的艺术内涵,不断加强与外地交流,促进了麒麟舞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林汉筠,2016春季刊).二月二是土地诞辰和百花诞辰,东坑镇人为了祭祀会举办龙头节,同时为了切合龙抬头祈雨的习俗,还举行泼水活动(井言车,2015春季刊).端午节划龙舟是中国南方各地庆祝端午最盛大隆重的节日活动,在东莞,龙舟竞渡自古有名,并沿袭至今,中堂、沙田等镇均为远近闻名的龙舟之乡.东莞龙舟形式多样,不论是水上竞渡,还是旱地舞龙,大家都通过各种龙舟活动,使其成为当地凝聚民心、宗族交流的重要纽带(黄椿颖,2016夏季刊).中秋时节,除了祭祀、赏月活动外,人们还有许多其他的中秋活动,例如拜宝塔、竖灯笼、放孔明灯、游耍禄等,这些活动都有着满满的东莞特色(容嫒,2016秋季刊;容肇祖,2016冬季刊).

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也得到了不少作者的关注.洪梅花灯起源于明末清初,是东莞市现存最具岭南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浓郁的广府特色.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新生儿举行“添灯”仪式,寓意“添丁发财、幸福美满”.寮步镇也会在次年农历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为生男丁的人家举行开灯仪式,祈愿如意顺利(易嘉敏、黄俏娴,2016春季刊).过年时,东莞的小孩子在除夕通过唱歌与“卖懒”,祈求新的一年里面勤勤恳恳,民众通过登高黄旗山,祈求步步高升、鹏程万里(叶建华,2015春季刊).七月初七,东莞的姑娘会准备祭拜七姐的祭品、水果,上神台进行拜祭,祈求未来能找到美好的伴侣(阿塔,2015秋季刊).在厚街镇的冬至日,人们会通过祭祀奉神,祈求家人平安、健康、幸福(叶博文,2015冬季刊).近年来,为了使那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传承,有关部门鼓励当地民众积极挖掘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各个等级的申报活动.截至2015年1月,东莞已有8项国家级、31项省级、51项市级非遗项目.

(三)莞城农人

东莞历史悠久,代有名人,亦有农学泰斗.邓植仪,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和教育家,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筹建者,华南农业大学前期发展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中国土壤学之父.张仲葛,一位精通文史的畜牧学专家,中国现代养猪学与畜牧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畜牧兽医史和农业高等教育史研究的开创者.作为学者,他们终其一生,根植稼穑,潜心教育,堪称中国近现代农学教育史的双子星(詹文格,2016秋季刊).杨宝霖被誉为东莞的一宝.他数十年来致力于东莞的文史和民族民间文化搜集、整理和研究,成绩卓越,著述等身,他为东莞文化事业奉献一生,在探索瑰丽的文化宝藏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代著名古典哲学家、史学家和民俗学家容肇祖先生是东莞人,亦曾与农史学家辛树帜先生有过书信往来.在容肇祖先生所写的三封信中,多数是关于学术的探讨,和双方之间的精神鼓励,展现了20世纪两位中国一流学者的学术交流与真挚友谊,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文史大家的农史认识和浓浓农史情(倪根金,2017秋季刊).东莞同时也有很多农业方面身份最普通却受人尊敬的名人.东莞人陈益在明万历十年(1582)从安南引进番薯,为中国引进番薯的第一人(杨宝霖,2017秋季刊).坚守沃土、志在稻优的陈志坚,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将一生精力用在了水稻研究上,成了东莞人心中的“袁隆平”(幽风七月,2016春季刊). “执牛耳者”张杨锦,出生于牛中(东莞俗语,即牛经纪)世家的锦叔,凭借其过硬的相牛技艺和诚信口碑在牛行中声望甚高,成为一代“牛人”(陈惠芬,2015冬季刊).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承者,从古至今,东莞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李锦渠,清末期在塘尾古村的梅菴公祠担任庙祝40多年,全面主持康王宝诞和公祠里大小节日的祭拜仪式和祈祷活动.李妙基,也是石排镇塘尾村人,现年70岁,庙中各类祭祀和村里大小法事都由他负责实施,因深谙其中礼数,成了康王的装香人,至今已装香40载(叶建华,2017年夏).在千角灯的工艺制作上,张金培和张树祺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宠杨,2016春季刊).

(四)村落遗迹

东莞最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多藏身于古村落中,祠堂和家塾最具代表性.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社古村,谢氏大宗祠、百岁祠坊、谢遇奇家庙、资政第等是代表性的建筑(安昕彦,2014冬季刊).牛过萌古村落中的麦日桃故居、元吉祖祠、叔俭公家庙和仪一麦公祠等檐板雕刻和梁脊上的灰塑皆精工细琢,风貌依然.邓屋古村中的邓植仪祖居、邓氏祠堂等建筑,也可以让人们在细微处观察到清代岭南建筑的工艺水准及地域文化特色(麦惠棠,2015冬季刊).石排塘尾古村中有唯一的镬耳山墙宗祠——李氏宗祠以及林立的家塾.塘尾人以雅、文,清高和超脱的心态构思来营建的家祠和书房,具有传承历史、续接未来的功能(冬冬,2017夏季刊).江边古村落中的司马第、黄氏宗祠、而生家塾等古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功能,特别是司马第建筑雕塑饰物,巧夺天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曾水明,2017秋季刊).这些古村落千百年来都有一个不变的初衷:祭祖和教育.这既是东莞人对先人的尊敬,也是对文化的有效传承.东莞的古村落建筑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相同,而是各有特色.例如:牛过萌古村和江边古村原生态的自然风景,就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写生;邓屋古村现如今已是桥头镇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逆水流龟村堡因其独特的建筑布局,使该村落在百年来,无论经历多大的雨,从未被水淹没过.

(五)农史研究

东莞农业历史悠久,一些作者的研究让人们对东莞农业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1990年考古学家对蚝岗进行考古挖掘,发现了东莞历史第一人——“蚝岗人”,而村头遗址中出现的石牙璋、石戈之类的礼器、兵器表明古人类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的萌芽阶段,这些都说明先秦时代已经出现了东莞早期农业文明的曙光(吴建新,2017夏季刊).由于东莞农书较少,搜集农业作物方面的资料十分困难,杨宝霖先生在多年的搜求后,完成了一篇《东莞历代农业作物名优产品》一文,对水稻、水果、蔬菜等系列农产的史料做了系统总结和介绍,为研究东莞农业作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杨宝霖,2015冬季刊).同样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还有刘松泰先生所著《农耕档案:1949-1979东莞农耕史实》.这是一部较为全面介绍1949-1979年间东莞地区农耕文明之变迁的史料作品,也是一部对开展我国农村社会变迁研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作品(何安华,2017夏季刊).东莞传统农业技术发达,根据1911年出版的《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的相关记载,清末东莞的农业经济水平较高,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养鱼一种植轮作”和戽泥技术在东莞得到普遍使用(赵飞,2017春季刊).东莞的荔枝栽培久负盛名,对荔枝历史书籍的研究不在少数,在对《奢华之色》、《中国古代金银首饰》等著作的梳理可见,中国古代金银首饰,其中就有不少关于荔枝题材的作品(扬之水,2016夏季刊).在1921年出版的美国人高鲁甫所著《荔枝与龙眼》一书中,作者在亲自考察凤涌村后发现,凤涌村的苗木繁育技术高超,且在荔枝苗木培育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赵飞,2017春季刊).东莞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积淀,农耕文化需要东莞方言来体现.李吉劭编写的《东莞方言分类词典》总结了一些跟农时农事有关的有趣方言.例如,在东莞话比喻无聊没事闷着过日子,就说“沤蕉”.人们用语言这种文化形式连接了古代、近现代以至当代的东莞人的生活(阿塔,2014冬季刊).关于东莞农作物的书籍和方言文化是东莞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人们用语言和文字来传承农业历史,同时通过研读各种古籍来对农作物的历史起源进行考察和取证.例如:番木瓜又名“万寿果”,至今土著莞人生日,必以万寿果作汤,取其“万寿”吉利之意.杨宝霖先生根据对《广东新语》、《岭南杂记》、《广州府志》、《东莞县志》等文献的考证,得出番木瓜传人我国,广东与台湾同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2014冬季刊杨宝霖).杨宝霖先生通过查阅《饮食须知》、《种芋法》、《学圃杂疏》、《汝圃圃史》等文献,考证得出了“落花生”之名元人已有记述以及“香芋不是落花生”的结论(杨宝霖,2016夏季刊).

(六)现代农业

较为发达的现代农业同样是东莞农业的一大特点,且亮点颇多.万达丰农投蔬果公司是东莞市农业龙头企业及首批供莞蔬菜企业,总部扎根东莞,通过把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带到我国西南地区,在促进当地脱贫致富的同时,也将新鲜安全的蔬菜带回了东莞,保障了东莞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叶博文,2017夏季刊).太粮米业立足于东莞总部,面向全国进行跨区域经营,太粮米业将东莞的优质资源与自身相结合,利用稻米精细加工的设备与技术,实行“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对广西象州、农企和东莞农业的三赢(陈惠芬,2017春季刊).兰州地区昼夜温差大,适合蔬菜的种植,而东莞的全农公司将蔬菜生产基地安放在这里,东莞人庞大的消费能力影响着西北农民们的种植模式,并给西北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熊小芬,2017春季刊).近年来,东莞也注重立地生产特色,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农业由立足农村、服务农村向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延伸,从服务农民向服务全体市民延伸.农业部门主导的创意稻田、莞荔推介、休闲采摘得到大力推广,成了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品牌和载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心心相印”创意稻田获得全国休闲农业景观创意金奖,东坑园区和清溪园区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清溪镇和麻涌镇被认定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望牛墩镇奥运蔬菜示范基地被认定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取得的成果显著(刘宠杨,2015年冬).另外,博物馆式的稻米文化空间——太粮馆(刘霞,2016春季刊)、微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微农业园(刘慧怡,2016春季刊),不仅有助于城镇居民了解农业、参与农业,还让农村居民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农耕乐趣.

(七)莞乡美食

东莞人崇尚美食,同时盛产美食,如道滘镇的美食就驰名远近,每年都举办中国(道洛)美食文化节.东莞人注重食疗养生,善于利用当地的农产品,制作出各种既有营养价值又美味的食物.人们利用鸡蛋果做的鸡蛋果柠檬蜜、鸡蛋果排骨、鸡蛋果汁山药等食物,会让人垂涎三尺、心动不已(冬冬,2017秋季刊).在麻涌镇,人们还把香蕉与各种食材结合,制作出颠覆人们对香蕉的传统印象的美食,如清蒸香蕉、蕉蕾煎蛋、香蕉粥、香蕉龙骨汤等(冬冬,2016年秋).东莞甘蔗产量颇丰,人们会以蔗糖为原料,制作白糖糕、糖不甩和茅根竹蔗水(冬冬,2016冬季刊).花生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东莞人制作了品种繁多、美味可口的花生小食,如中堂花生糖、上甲秘制咸花生等(珺桦,2016秋季刊).东莞人秋冬季喜欢吃羊肉.白萝卜清炖羊肉既可解决吃羊肉易上火的问题,也达到了营养的完美互补(寸草,2015冬季刊).在端午节,东莞人吸取南北精华,根据当地的口味和食俗不断改进,制作出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莞粽”,如道滘镇的香糯裹蒸粽、万江街道谷涌的庾家粽,水乡片镇街的传统苏木粽、虎门镇怀德村的萌动林旁粽等(姿绮,2016秋季刊).中秋节时,莞人有中秋食螺的传统,人们喜欢边赏月、边嘬螺,开怀畅饮,共叙家常(珺桦,2016冬季刊).到了冬至,东莞人钟情于做冬团、咸丸、萝卜饭、*糖水等“做冬四宝”的地道小吃,用以表示合家团圆之意(冬冬,2015冬季刊).鱼龙是年夜祭神、岁朝供祖的祭品,既做祭祀之用,也是馈送之礼.碌堆和糖环既是添丁礼品,也寓意生活富足、幸福、子孙生生不息、连绵不绝(陈惠芬,2015春季刊).东莞人为庆贺子嗣繁衍,并告知祖先,得到族人的认可,会举行开灯和拜神仪式,芽菇正是仪式中不可缺少的民俗物象(麦淑贤,2017年春季刊).

三、《耕读》的启示

《耕读》12期刊文合计130余篇,既包括考据严谨的学术论文,也有内容活泼的散文,还包括数量不少的东莞地情民俗的介绍性文章,同时也刊载了不少莞籍名家(如邓植仪、张仲葛、容肇祖等)的经典著述,可谓是内容丰富、雅俗共赏.虽然笔者拟通过研读这些刊文,力图对《耕读》刊文情况作一个客观准确的总结,但毕竟学识有限,对东莞丰厚的农业遗产认知尚不足,所做的介绍与评价难免挂一漏万,或带有个人主观色彩.仅从个人研究和关注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耕读》能够为当前国内发达地区的农业遗产保护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现提出以下观点供方家斧正:(1)农业遗产的发掘与整理,时不我待,贵在日积月累.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日渐式微,若对农业遗产重视不够或置之不理,则会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文化损失.文化品牌是地方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类似的经济发达地区有需要来借鉴《耕读》的经验,将相关学者组织起来,对农业遗产开展长期的、深入系统的抢救性科学研究.(2)农业遗产的保护应避免步入“误区”.对农业遗产加以保护,不能沽名钓誉,仅是为了功利性的政绩,如申报遗产项目等,而是应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采取对策一定程度地留住“记忆”和“乡愁”.如此来做,可以有效地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感与幸福感,唤醒民众的遗产保护与传承意识,不可谓不重要.(3)借助“学术外力”必不可少.地方农业遗产,具有本地特色的同时,往往也有与周边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地域的同类遗产存在共性的一面.遗产的整理研究不能夜郎自大,而是要在一个更为宽阔的视野下来看待.此外,地方部门及学者尽管完成了不少的相关成果,但限于文献掌握不足、研究积累不足等原因,这些成果往往难免有不准确、不客观乃至错漏之处.在学术研究日益专业化的今天,借助外力,与农业遗产专业研究机构开展长期合作,合力推动相关工作,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基金项目: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岭南动植物农产史料集成汇考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6ZDA123)]

括而言之:本文是一篇关于经济发达和《耕读》和农业局方面的农业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农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流动的花朵也芬芳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儿童存在问题分析和教育
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农民工随迁子女)跟随父母远离家乡来到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居住、生活 在流入经济发达地区城镇的过程中,他们无论是语言、生活习惯,还是在学校的学习与行为规范……方面都面.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精准预测农业经济趋势内蒙古地区农业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侯惠娟(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水利局节水办,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摘要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与研究经济相关的数量方法,其利用投入产出表、实物表、价值表三种理论基础,有效的计算出经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

《新丝路》杂志经济论坛专题征文启事
新丝路 杂志社基于 “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应运而生, 是全国唯一一份专注于 “一带一路” 战略的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 国家新闻出版批准, 陕西省社会.

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摘 要】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转化和应用,具体表现为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渠道;打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限制;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充分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