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战争毕业论文怎么写 与对一场伟大战争的复调式讲述长篇小说《剑气横空:大将韩信和他的时代》创作心路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主题:战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2

对一场伟大战争的复调式讲述长篇小说《剑气横空:大将韩信和他的时代》创作心路,本文是关于战争毕业论文怎么写与《剑气横空:大将韩信和他的时代》和复调和长篇小说类论文怎么撰写.

战争论文参考文献:

战争论文参考文献 信息化战争论文职场礼仪论文名利场杂志时代教育杂志

之所以使用“复调式”这个词,是因为我在撰写这部小说中,的确采用了一种目前在国内小说写作中尚未出现过的方式,那就是让亲身经历和参与那场战争人物相继(有些还是反复)出场,以他的所观所感,以他的纯个人化记忆,来展示那场战争对他的触动和影响,进而来定格那场战争从宏观到微观的价值力量和细节表征.

因为是不同人物的视野和感受,更由于随着战争的进程,不同的人物反复出现,反复记忆,反复讲述,事件难免有重叠式回溯、纠缠甚至抵牾、矛盾之处,我以为这正是我企图达到的效果:对任何—哪怕是伟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毋须定于一尊,尽可能让人看见其不同侧面,使该事件和人物的形象丰满起来,以更好地呈现出真实性和立体感.

那么,这场所谓“伟大战争”指的是什么呢?是发生于距今约2200年前的一连串重大事件.那场事件始于不堪忍受残暴压榨的秦末农民大起义,风起云涌的农军义军和六国诸侯(贵族)在合力推翻秦王朝后,又由最具一统天下实力的楚汉两国(以及由两国为首的军事集团)进行你死我活的相互攻伐、征战和搏杀,最终,汉王刘邦战胜对手,获得全面彻底的军事胜利.

中国历史上,无论从内容的丰富性还是时间的长度上考量,堪与这场浩繁壮阔的战争媲美的事件确属罕见.正是这场战争,使得秦始皇完成的统一中国的大业得以完全巩固(只不过统治者由嬴氏换成了刘氏而已),旧诸侯旧贵族们恢复分封制的企图和设想归于消亡,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权体制自此步上了逐渐完备的轨道.

这场战争的意义十分重大,所以,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费尽毕生精力撰写的《史记》,以大量篇幅,浓墨重彩地讲述了那场跨度长达七年的系列战争的起承转合、因缘际会和风云故事.《史记》中许多的篇章史料让人读来怦然心动,许多的人物故事让人扼腕长叹.该书后来被鲁迅先生赞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盖有以也.

少年时代,无书可读,司马迁的《史记》和所有古代经典作品一样,被作为“封、资、修”文化成为禁脔.后来,我从中学课本上,第一次读到《史记》中一些章节,如《高祖本纪》《项羽本纪》……它们引起我灵魂的震撼,不亚于炸响了一颗“精神”.其后,购买到《史记》全本,我反复阅读其中一些关于人物事迹的章节,心里悄然埋下了一颗种子,就是:我期待,能把这段历史和其中的人物、场景以小说的方式再现出来,让自己“捋一捋”曾经辉煌无比的那段历史过程,并从中获得于己有益的人生教训和启示.或许,同时可以帮助世人大致看清,决定我们民族命运的历史大事件是如何演绎流变的.

但是,种子播下了,想法一直在,却迟迟没敢动笔.我担心自己无力驾驭如此饱满宏阔的事件和题材,担心画虎不成反类犬,在自以为是的讲述中,造成这一历史题材和其中人物形象的干瘪化,扁平化甚至庸俗化,就像缺乏专业技能、不会烹调的拙劣厨师,白白弄坏一桌子食材.

然而,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天不假年,时不我待!天命之年后,我愈发有一种掺杂了焦虑的紧迫感.我意识到,别的都可放弃,却不该任凭自己这一埋藏许多年的“愿景”化为青烟,散入苍冥.而我的犹疑不定,关键在于未能寻找到一种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去切入那段历史,让笔墨做到不窒不碍,游刃有余.

当我读到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红》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就是它了,这种辐辏式的文本,复调式的描写方式,应当适合我对那场伟大战争的艺术感觉!

2007年,这部名为《剑气横空:大将韩信和他的时代》(暂定名)的长篇小说总算试水,进入了创作期.

秦末汉初,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惊涛骇浪,迭起;群雄相斗,英豪辈出;武力竞霸,谋略争奇;金戈铁马,腥风血雨;大江淘尽,千古英杰……从陈胜、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7月),到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秦王子婴率臣属投降(公元前207年),不过二年时间.在这期间,项羽剿灭秦军主力,以“诸侯上将军”名义,统领各路诸侯浩浩荡荡进入咸阳.当初,楚怀王曾与刘邦和项羽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恰恰项羽率诸侯军与秦军恶斗苦战间,刘邦趁秦国兵力空虚,袭占了咸阳,并企图兑现楚怀王的许诺——好在被手下劝阻.“鸿门宴”上,刘邦以万分小心的姿态,低眉顺眼,认怂服软,取得了项羽的谅解.项羽则不经义帝楚怀王“批准”,擅自做主,按秦统一天下前的模式,分封诸侯,为灭绝刘邦的野心,将其封在闭塞落后的汉中地方.之后,他更拒绝了手下谋士关于“占据关中,以霸天下”的建议,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为理由,火烧阿房宫,率军退还老家,定都彭城.

自此,秦朝虽被推翻,天下未成一统,仍旧是诸侯割据的局面.

被项羽圈在汉中、心怀不满的刘邦,一边潜伏爪牙,一边寻找机会.公元前206年,机会来了:齐王田荣不服项羽分封时的偏袒不公,起兵造反,兵势浩大,项羽不得不亲自率军平乱.刘邦获得讯息,果断起兵,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发动突袭并夺取三秦,楚汉战争正式爆发.经过长达四年的对攻、鏖战,最终,一直处于弱势但有善于“将将”(用人)之长的刘邦,将武功高强、气势夺人但却高度迷信自己、偏执傲慢的项羽彻底击败,逼其自刎,最终奠定了大一统的汉朝江山.

用掀天揭地、惊心动魄之类的词汇来形容那个时代,绝对恰如其分.那时发生的许多故事,传诵之广,留给历史的印记之深,也是中国数千年间罕见的.这些故事,浓缩成繁复多彩的成语(如若加以统计,至少在百条以上),纷纷溶入到民族的记忆当中.那个时代涌现的人物,也被司马迁的如椽巨笔写活了,个个生动无比,不可复制——写下豪迈奔放的《大风歌》的刘邦、留下不朽情诗《垓下歌》的项羽,以及陈胜、吴广、张良、萧何、范增、吕雉、英布、彭越、樊哙……一长串耀如星斗的名字,迄今仍在历史的天幕上闪耀煜煜光华.大将韩信,在这些人物当中,无疑是唯一一颗能与刘、项相颉颃、相抗衡的巨星.那个时候,一度形成这样的格局:刘邦、项羽和韩信,各自的军事力量呈三足鼎立.有谋略之士劝告韩信,当下之局,韩附刘则汉胜;韩附项则楚胜.他力劝韩信脱离汉王,拥兵自重,待机会成熟,则问鼎中原,争霸天下.让人遗憾的是,韩信却抱定忠贞不二的人生信条,不忍背弃“推食解衣”用己所长的恩主,一心辅佐刘邦,剿灭霸王项羽,打下了大汉江山.

后人曾这样评鉴韩信,说他是继孙武、白起之后中国最伟大的战略家;也有人说,白起固然善用奇兵,而韩信则是“奇之又奇”,把韩信排在白起之上.还有人说:“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曹公大概是指曹操,即便是曹操,也有赤壁之败;而韩信则号称“百战百胜”,从无败绩.苏东坡这样评点韩信,谓其“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称誉之高,无以复加.明代一位叫茅坤的先生,评骘历史人物,用到“仙”这个最高级别的词汇.“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词赋仙也;刘(伶)阮(籍),酒仙也;而韩信,兵仙.然哉!”茅坤的评价,集古来之大成,凸显了韩信作为军事家的伟大历史地位!

项羽,一直是作为“战神”而名垂青史的.我的这本书,其主旨便是力图展现“战神”与“兵仙”的历史性对决.

从公元前209年的大泽乡起义,到公元前202年大汉王朝的建立,期间经历的长达七年的武装割据,风云四起,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势力、各类人物纷纷亮相,纵横捭阖,你方唱罢我登场,整个中华大地处于一种近似于沸腾的混沌状态.要真实地描绘这场战争,我感觉,靠讲述者全知全能的方式很难做到,而意识流的模式也存在视域、场景难以尽情展开的弊端,唯有以那场事件中的参与者(甚至不妨包括非人类角色诸如马匹、剑器等等以拟人化身份介入)相继登场描绘各自的所见所闻、回述亲身经历的战火硝烟及人情世故的方式,似更有全景式铺展整个事件不同侧面的可能.既定了方案,便开始试笔.试笔的过程,也是颇为踌躇和费心力的.

出于对主角韩信的偏爱,我的笔墨从韩信开始,描述他的早期生存状态,他所遭受的命运屈辱、他所经历的悲凉事件.在谋生方面,他是一个低能儿,以致有乞食、钻胯等常人难以忍受的故事流传.但,一旦获得了足以施展才干的平台,他身上蕴藏的能量便以火山喷泄的态势迸发出来!他亲历的磨难、坎坷和获得的成就与辉煌,几乎前无古人,同样也罕有来者!

文学家和史学家对登上皇位的枭雄霸主,每每会有所谓“千古一帝”的褒誉,而我认为,把大将韩信称之为“千古一将”,不也恰如其分?司马迁写《史记》,尽管恪守上古史家延续下来的传统,秉持客观公正的笔法,但其实文笔之中,蕴藏了他内心的褒贬态度,尤其对西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和淮阴侯韩信诸人,尤其如此.他的笔类似于一杆秤,秤出天地良心,秤出世道公平.他的态度自然潜移默化影响了我的创作.在讲述“反秦起义”“楚汉相争”那一段历史时,我的态度也同样带有明确的倾向性.《晋书·阮籍传》说,“(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刘邦)成名!”我深深赞同阮籍这一观点.而项羽,乃千古奇才,如其自言:“力拔山兮气盖世”,可惜身上具备的过于浓重的“贵族气质”,不接地气,导致了人生和事业的彻底失败.韩信,大不同于前述二人.他出身寒微,却怀不世之材,击败项羽,建立不世之功,却遭遇兔死狗烹的结局,实在是一幕千古奇冤.他和项羽,都属于悲剧性人物.项羽的悲剧,他临死之前归之于天;韩信的悲剧,只能归之于人——这个所谓“人”,既包括诛杀功臣的刘邦、吕雉,也包括单纯、朴实,不懂政治的他自己.

自然,要想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示这些理念,难度颇高.经过多维度思考,我认为于我而言,只有采用复调式(或叫辐辏式)方法最为有效.于是,在小说中,我采用将那个时代所有不可忽略的相关人物分别请出场亮相,亲述自己耳闻目睹的模式,力图构建那个伟大时代、那场伟大战争的形态及演进程式.这种模式形成了集穿插、跳跃、重叠、复述、重构、悬疑、跌宕起伏、回旋交错……于一体,多种手法交织融汇,相互纠缠、碰撞、推动情节发展和故事走向,犹如多声部演奏的乐章,展示出一幅幅不同的图景.我的企图是,以此来揭示整个时代及其代表性人物的人格与命运的悲喜剧.

我的尝试是否成功?尚不得而知.古语说“十年磨一剑”,这剑的锋芒是钝是利?期待着读者品鉴评说.

上文结束语:此文为一篇关于战争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剑气横空:大将韩信和他的时代》和复调和长篇小说相关战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第三次抵消战略无法帮助美国赢得一场大规模战争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于2016年7月5日刊登原美国特种作战部队高级情报分析员、军事评论专家朱尔斯·赫斯特撰写的名为美国的“第三次抵消战略”不足以阻止未来一场大规模战争.

美国战时传播实践以几场局部战争为例
近年来,美国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多场局部战争 与此同时,打响了一场场其激烈程度不亚于正面战场的舆论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探析美国近年来舆论引导惯用的.

晾衣场的战争
吴越这场战争什么时候打响的呢 让我想想,大概是在两年半前,那时我正陷于人际、职场…………问题的漩涡中不能自拔,每天被失眠头痛纠缠,痛苦不堪 那天清晨, 老妈喜滋滋地过来告诉我,物业听取了她的建议,在楼.

蝙蝠炸弹:一场非常规战争中的蝙蝠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显然认为日本不可能投降,于是便向广岛和长崎投放了 直到4 个月后,许多人还在因烧伤和放射性而死亡 如果把这些都算进去,两场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25 万 有关制造的研究始于1.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