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永恒的记忆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永恒的记忆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主题:永恒的记忆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2

永恒的记忆,该文是永恒的记忆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永恒的记忆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永恒的记忆论文参考文献:

永恒的记忆论文参考文献

柳华(鄂温克族)

这一段记忆我不敢轻易的去触碰它,因为,掀开一次心就会痛一次.记忆中的他像一颗璀璨的行星,一不小心陨落在了天边,留给我们的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永远的怀念!

2008年1月的一个上午,随着一阵敲门声,一位来访者轻轻推开了我办公室的门.这时同屋的那斯图主任向我介绍说:“这位是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布仁,是专门来找您谈工作的.”接着布仁说:“我从你们单位出版的《鄂温克研究》刊物蒙文版刊登的文章《我的故乡》中了解到了您的故事,没想到您从新疆来到鄂温克族自治旗工作了近二十年.还是二百年前为戍边远赴新疆的那批索伦营鄂温克人的后裔,我想采访您做一个专题片.”他将写好的初步大纲递给了我.我对他建议说:“今年春节我正准备回家探亲,你可以跟我一起回新疆.”他听完兴奋地立即决定和我们一同前往新疆塔城.

出发之前,我们又见了两次面,就专题片的拍摄工作做了初步的规划.由于鄂温克电视台上半年的拍摄计划基本以旗庆活动为主,此前塔城之行并没有在当年的拍摄计划内,假如单位不承担他的差旅费,他决定自费也得完成这部专题片的录制工作.

2008年1月16日,我们一家三口还有布仁要启程去新疆了.

我们一行四人坐上了开往首都北京的列车,虽然和布仁认识才几天,但彼此之间并不觉得陌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列车上我们一直谈论着1763年,索伦营官兵及其家眷们为了抵御外侵、守护祖国边疆而不远万里戍边新疆,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的感人历史.那时,先辈们骑马、坐勒勒车和徒步,风餐露宿,那么的艰苦,他们的行为是何等的了不起,虽然我们这次探亲是追寻先辈们的足迹,但如今我们能坐上火车、汽车,甚至是飞机,与他们相比我们是何等的幸福!布仁说:“我早就有个愿望,要看看他们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用我的镜头讲述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索伦营鄂温克人后裔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在我们交谈中布仁时不时地拿起摄像机拍摄着.

火车运行约三十小时抵达了北京站.第二天下午六点,我们踏上了北京开往新疆乌鲁木齐的列车.列车穿过河北、甘肃等省市大约运行了三十二个小时终于抵达乌鲁木齐车站,父亲唯一的弟弟解尔德拜叔叔一家生活在这座城市,每次回来都是叔叔一家人接送站,叔叔在几年前病逝,这次来接站的是婶婶和她亲家母吉花姨姨,还有妹夫王长安.

上午预定的长途汽车因为发生一点故障等到下午两点左右才到来,这样我们又坐上了乌鲁木齐开往塔城的汽车.

再过上几个小时就要到达目的地塔城了.车上播放的各种新疆歌曲,其中一首新疆蒙古族民歌《两只小山羊》是布仁最喜欢的,他时不时地唱上两句,手中的摄像机也不停地录制着路边的风景.路边的路牌昌吉、克拉玛依、玛依塔斯、托里、额敏一一被我们甩在后边.天色渐渐地黑了下来,家里的哥哥姐姐们不停地来电话询问我们走到什么地方了,并告诉我们在城外十五公里处鄂温克村——别肯托和德村口以鄂温克人最高的礼节迎接我们的到来.顺着车灯我在前方看到了很醒目的两个字——塔城.这时,特庚(三弟)打来电话说:“我们看到你们的车了,欢迎你们的到来.”不多时我们就到了他们车旁停了下来,这时,早已等在路边的兄弟姐妹们走过来,我们下车和亲人们一一握手拥抱!为欢迎故乡来的同胞,迎接尊贵客人的下马酒第一杯敬给了布仁,他接过酒杯,把酒敬洒给曾经为保卫这片土地英勇牺牲的索伦营的将士们,第二杯酒他说一定要喝,这是远离故乡戍边新疆塔城索伦营鄂温克后裔们敬给他的酒,这杯酒是甘甜的,但也透着一种苦涩.

我们跟着迎接我们的车辆来到居住在塔城市的三姐家,这里是我们兄弟姐妹们到城里的落脚点,我们也不例外,刚进家里就看见有很多人在等候我们了.三姐和三姐夫忙碌着,摆了一大桌子好吃的各类糕点、飘香的奶茶,还有美味的手把肉.

第二天一早我们坐着光勇(小弟弟)的车又出发了,去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上满致巴克村看望年已八旬的父亲亚西克老人,那里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上满致巴克村位于乡政府五公里处,满致巴克河上游.清朝末年由当地达斡尔族群众修建了一条灌溉渠,称为满致巴克,意为“满州渠”,居住的村民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回族等,鄂温克族于1962年由喀拉哈巴克乡阔斯哈巴克村迁到此地居住生活.

这是一条小路,两边是高大而整齐的白杨树和青杨树.路上我给布仁介绍着这条从小不知道走过多少次的小路,从阿西尔乡政府行驶,离我们家村庄的老宅越来越近了,我内心思绪万千,这次是我在母亲去世后第一次回家乡.小时候母亲总是站在门口等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些都没能逃过布仁的镜头.

终于到家了,大姐、二姐、弟弟们早已迎候在那里.年迈的阿爸也在房门口迎接我们,看到我们高兴地流下了眼泪.进屋后我们一家按照当地习俗,先给母亲的遗像磕头敬洒了酒,然后给阿爸敬酒.傍晚时分,我嫂子、弟妹们做好了晚饭,阿爸非常喜欢布仁,吃饭时让布仁坐在他的身边,亲亲他的额头,像是远方的儿子回家一样.阿爸有两次到过鄂温克族自治旗,1988年作为新疆鄂温克人代表应邀参加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三十周年庆典,1990年送我到鄂温克旗参加工作.吃饭的时候老人家高兴地打听着鄂温克旗老熟人以及同胞们的情况.布仁的到来,给我的回乡之旅增添了一份不同的意义.布仁为了年前完成拍摄任务,摄像机始终都没离开他的身边,第二天他就和特庚(布仁非常喜欢他,叫他三哥)去了鄂温克族村屯别肯托和德村,别肯托和德村位于喀拉哈巴克乡人民政府驻地以南七公里处.塔额公路南侧十五公里处,是以哈萨克语音称呼的鄂温克地名,别肯应该是布库,鄂温克语,结实、摔跤手之意,托和德,鄂温克语,停下、留住之意.传说别肯托和德的父母年轻时生了两个孩子都不幸夭折,别肯托和德出生后,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为了保住孩子,就起了这个名字.此地原为清朝皇工(种缴皇粮)之地,当时镶黄旗的鄂温克人别肯托和德任百户长.民国后,他迁居此地,修建围墙、庄园,并且种植了大片的榆树林而致富出名,所以该村由人名命名.别肯托和德生有两男两女,小儿子布克图(我的舅爷爷)于1985年实现了多年的愿望回到了故乡——东北老家,又在1988年再次到鄂温克旗、莫旗、阿荣旗走访.他2001年去世,享年九十多岁,现在该村鄂温克人都已迁出.

接下来的时间,布仁一直都在访问拍摄,他利用很多时间和阿爸聊天.有一次阿爸告诉布仁,记得小时候,爷爷常说我们是从太阳升起来的地方来到这里的,布仁听完就来了灵感和阿爸商量到村外拍个日出,阿爸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天还没亮阿爸就穿戴整齐等着布仁拍外景.由于阿爸的全力配合,那天的日出拍摄非常顺利,布仁风趣地说,阿爸您可以当演员了,说得阿爸很开心.

按照原定计划是布仁年前赶回鄂温克旗回家过年.因为是春运期间订票紧张,托熟人为布仁买了回程的.布仁就剩两天的拍摄时间了,他变得沉默寡言.下午我们坐在一起正商量联系去乌鲁木齐的汽车,突然我收到和我面对面坐着的布仁的一条短信,说:“姐,我可以不回去吗?我打算在这里过年,来一趟不容易,我想把新疆鄂温克人的年俗也拍摄下来.”我回短信说让他首先和家人商量一下,如果家里人支持,我们欢迎他留下来过年.他就出去打电话,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我收到信息说:我要留下来和大家一起过年,姐,可以退票啦.

2008年2月7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临近节日,大家忙着准备年货,布仁忙着拍摄新疆塔城鄂温克人的节前准备,大姐最拿手的大火炉烤饼,三姐的烤饼干、炸果子,二姐夫的风干手把肉那仁(新疆手把肉),饺子等等.大年三十晚上,我们相聚在阿爸家,大家首先跪拜了母亲的灵位,新疆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的丧葬习俗是,家里老人去世后,要连续三年,从大年三十下午六点左右开始到大年初三,再从大年十四下午六点左右和十五上午在主屋炕的炕头上摆放一个褥子,上边放一个枕头,下方靠炕沿处摆上小桌子,桌上供上老人的遗像,遗像前摆放各种供品来祭奠故去的亲人,来拜年的亲朋好友都会倒酒磕头.接着八十高龄的阿爸身穿婶婶哈森其其格做的民族服装坐在炕头上,他老人家养育了十个子女,现在已是儿孙满堂,子孙们三十多人向他磕头拜年,仪式场面很是壮观,从主屋一直到外屋拜年的子孙排成了一个长长的队伍,布仁扛着摄像机忙碌着.吃年夜饭时,布仁向阿爸和大家敬酒的同时说:“从来到塔城,我没有一天不被感动,我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新疆阿爸就像亲阿爸,每次吃饭时坐在他身边,是一种久违的幸福感和踏实感,还有,兄弟姐妹们都和自己的亲姐妹亲兄弟一样,和大家相处是那么和谐和温暖.二百多年来,是你们把鄂温克人在新疆的存在事实一代一代地保留了下来,这是件多么了不起甚至是伟大的事情.你们就像不熄的火焰燃烧着,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顽强的精神还有使命感,让我感动,让我流泪!我再汇报一下我的工作,我拍摄的片子回去后就编辑整理,应该是三到四个纪录片,第一个是《不熄的火焰》,第二个是记录柳华姐的《回家》,第三个是特根哥哥与戍边城墙的故事,片名暂时还没定,我会尽力去多记录新疆塔城鄂温克人的生产生活.还有就是我有个请求,我想做阿爸的儿子,这要看阿爸和兄弟姐妹能否接纳我,我说完了.”听到这里大家都感动地热烈鼓掌,并把布仁的意思用哈萨克语翻译给阿爸,阿爸听了非常高兴地用哈萨克语说:“有这么好的事情啊,有这么好的孩子我能不要吗,这个儿子我认了.”布仁非常聪明,通过几天来的接触他能听懂一些哈萨克语了,阿爸说完他就明白了,赶紧起来行礼.他和阿爸合影留念,阿爸把这个和远方儿子的合影始终放在身边,见谁都给看,说是在内蒙古的儿子,所有这一切至今都不能忘怀,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

那些天阿爸每天都乐呵呵的,每次吃饭他老人家都会给身边的布仁说一两句鄂温克语,记得有一次阿爸指着桌子上的鱼、肉,用鄂温克语说让布仁吃鱼吃肉,布仁激动地说:“阿爸说的是古老的鄂温克语!”

以后的几天里布仁跟着我们去兄弟姐妹家拜年.跟拍了新疆鄂温克人的年俗,22日我们准备返回鄂温克旗了,20日全家族相聚在一起为我们送行,那天的布仁特别开心,他告诉阿爸他还会来塔城,会带着他心爱的妻子娜仁来看望阿爸和新疆的兄弟姐妹,他还为我们献上了他最喜欢的新疆蒙古族民歌《两只小山羊》.

21日,我们回到上满致巴克村向阿爸道别,22日在兄弟姐妹们的陪同下,又在别肯托和德村口喝了上马酒,挥泪离开了塔城.在乌鲁木齐开往北京和海拉尔的列车上布仁告诉我,他非常喜欢他的工作,他拍摄制作了各地鄂温克族的专题节目,包括俄罗斯鄂温克人的,接下来准备要做黑龙江省的鄂温克族.他就是这样热爱着他的事业,每做完一期节目,他就计划着下一期的电视节目,他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令人感动.

我们结束新疆之行,于2月29日回到鄂温克旗.

三月的第一个周末,布仁带着我们全家与他的家人相识相聚,有他的母亲还有哥哥、姐姐和妻子娜仁,他们家和我们家一样是个幸福温馨的大家族,让我有种回家的感觉.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都忙于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五十周年庆典的筹备工作,六月中旬的一天,布仁来电话告诉我专题片制作完成,要我过去看看,布仁幽默地对我说:“姐姐,这专题片一播出,要你签名的人就多了吧,还要小心小报记者和狗仔队哦!”说得我们哈哈大笑,很是开心.他还说:“还能编辑整理一到两部专题,要忙完旗庆活动后再编辑整理了.”

六月下旬和七月,由布仁拍摄、编辑、制作完成的新疆鄂温克人的专题纪录片《不熄的火焰》和《回家》上、下集如期播出,收视率很高,记得我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告诉我,在电视节目里看到了我以及我的家人,说看了后很感动,有的人还说看完流泪了,这足以说明布仁的付出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可.

7月25日,应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旗庆办公室的邀请,我的大姐、三姐、大嫂及特庚一行四人代表新疆鄂温克族到鄂温克旗参加自治旗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办公室、鄂温克旗鄂温克族研究会、布仁和他的同事一起在安达广场举行了迎宾仪式,欢迎新疆鄂温克族同胞回到故乡.利用休息日布仁陪同大家去辉河拜见了他的老母亲,参观旗庆活动场地,大家一起拍照留影(这些照片成为布仁和我们大家最后的合影),我们还一起参观了鄂温克博物馆.这几天的所有相聚大家都沉浸在开心和幸福中,一切活动行程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但是到了7月28日,时间仿佛凝固在了这一天,布仁上班后,去试穿“中华情”大型晚会节目主持的服装,后去二校(现在的一小)拍摄旗庆三百人方队的训练情况,拍摄完成准备回单位时,在二校门口被两名骑摩托车的醉汉撞出数米,甩到了另外一辆车上,真是祸从天降,他住进了呼伦贝尔市医院重症监护室.这个噩耗瞬间震惊了所有人!

大家都期盼着他能转危为安、早日康复.后来的几天里,他的伤势虽然很重,但是时不时地给我们传递着希望,偶尔血压平稳,似乎有醒来的意思,每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非常高兴.

2008年8月6日,大家都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年仅三十四岁的布仁因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时刻牵挂他的母亲,离开了呵护他的兄弟姐妹,离开了深爱他的妻子,离开了与他一起并肩工作的同事们,离开了远方挂念他的新疆阿爸和爱他的兄弟姐妹们,他把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都献给了他热爱的电视新闻事业.记得追悼会那天,本来是晴空万里却突然下起了一阵太阳雨.一定是老天都在为布仁的英年早逝惋惜而落泪吧.

布仁自1994年11月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勤于钻研,对工作勤勤恳恳、精益求精,2005年担任广播电视专题部副主任,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自治区级奖.他是鄂温克广播电视台第一位鄂温克语男播音员,是大家公认的金牌播音员,他还多次承担重大节庆活动的鄂温克语主持,是文体广电战线多年培养的具有很高发展潜质的优秀专业人才,而这一切却永远定格在了他三十四岁的青春年华中.

责任编辑 王冬海

本文点评,这篇文章为适合不知如何写永恒的记忆方面的永恒的记忆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永恒的记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永恒的记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年中考试题模拟演练
长征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它用“信仰之力”开创了一个政党和国家的美好未来 1934年10月到.

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引热议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消息,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古老的中国文字实现了中国记忆到世界记忆的升级,向世界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100多年前,清代学者王懿荣在被称为&ldq.

童年记忆里的国庆
成长在那个年代的人,人人对破旧都不在意,衣服裤子上打个补丁是常事 大家都不在乎物质生活上的享受,崇尚的是精神的力量和精神的美 一年一度的国庆纪念日又到了 这些年由于我是全国政协委员,曾非常荣幸地登上了.

记忆中的南下干部
“南下干部”是一个具有时代烙印的名词 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仿佛已龟缩进历史记忆的深处,可它却承载着老毕节发展中一段不可抹去的历史记忆 第一次听到“南下干部&rdquo.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