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政治理论课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与主体间对话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方法论意义类论文怎么写

主题:政治理论课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29

主体间对话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方法论意义,该文是政治理论课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方法论意义和思想政治和高校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政治理论课论文参考文献:

政治理论课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思想政治工作杂志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全球化时代背景,而主体间对话的出场语境源于当今全球化,每个人的发展需通过多极生命主体之间的互动,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充分利用主体间对话的关系型思维去创新发展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走出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变、厌”的教学困境.主体间对话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极大的方法论意义,它强调在平等对话中达到师生相互理解,在交往中实现师生同往,谋求师生的精神互构,主体间对话超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灌输”式教学,还原了学生的主体价值,同时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主体间对话思想政治理论课平等互动

The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Intersubjective Dia原logue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Jiang Xiaojun

Abstract The "prescriptive" teach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can no longeradapt to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context of the appearance ofintersubjective dialogue originates from the development need ofevery people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polar subjectsin today´s globaliz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i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Under this background,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the relational thinking of intersubjective dialogue to innovate anddevelop teaching concepts, so as to better get out of the teachingdilemma of toda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tersubjectivedialogue is of great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the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t emphasizesthe realization of teacher-student mutual understanding in equaldialogues and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in democraticcommunication, thus seeking the mutual spiritual construction ofteachers and students. It has surpassed the traditional "prescriptive"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whichrestores students´ subjective value and meanwhile promotes thecommon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intersubjective dialogu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theory courses;equality;interaction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对他们开展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作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从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看,它们对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极具现实指导意义.然而,再好的教学内容,如果不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内化,那么这种教育效果令人遗憾.我们的目标更强调和指向的是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主体间对话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的一种更新和重建,对于提高本课程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主体间对话的出场语境源于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在人与人之间高度交往且密切的社会,多元共生生命主体之间的冲突与对话构成世界主题.人们在交往中扩大着自己的知识领域和物质生活,彼此了解沟通,存异求同.全球化时代下的个体不再是封闭、孤寂状态,而是转向开放的共生存在,呈现个体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型的特点.具体从发展的两个维度来看:(1)空间的维度,人是面向世界的,逐步从地方性的发展走向世界性的发展;(2)时间的维度看,人是面向未来的,用未来指引现实,从而在不断创造与超越中发展.这种转型同时带来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方式的变化,每个人的发展都不能在一个孤立的体系中进行,而必须通过多级主体间的对话、交往等互动,才能突破个体的局限性,成为世界的、属人的存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主体间对话的关系型思维去创新发展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走出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变、厌”的教学困境.主体间对话主张从灌输走向对话,从以知识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它是对教育者为绝对主体的传统教学的拒绝;主张聚焦于“我们”或者“主体间性”,凸显生命主体之间的共同性、整体性与和谐性;主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有着独立人格的生命主体,倡导在平等对话中达到师生相互理解,谋求师生的精神互构.

1 主体间对话超越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采用的传统方法主要是灌输,灌输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太大谬误,但长期以来,灌输模式因众多的因素而走向极端.当教育者站在人性本质的对岸,向受教育者死板教条式所灌输的道德观念,便成了空洞的口号或者抽象的戒律.因为它无法深入人的心灵,只是触及人的行为表层而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独立性甚至人性的丧失为代价.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如果把道德知识、法律知识的识记视为该课的全部,就背离了它的本性,使此门课程蜕化为知识灌输,道德规范、原则反而成为束缚人本性的枷锁,这就走向了谬误,加之时代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灌输便暴露出其单向度、片面化的巨大缺陷.本应充满人性魅力,促进“生命的精神交往”的课程,变成了“只剩套路”的说教.方法论认为“所谓灌输就是指使用一些欺骗性的专制性的强迫性的非理性甚至是反理性的方法来传授一定的道德内容,达到一定的道德目标,这种灌输的实质不是在内容的不合理上,而是在方法的不合理上,即不允许学生怀疑、提问、思考和比较,不考虑学生是否有能力接受和是否愿意接受.”[1“] 灌输”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交往”过程等同于简单知识的“认知”过程,仅机械性地从抽象的概念出发,传授物化的规范知识,致使授课成为接受道德、法律概念和原理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过于关注授课结果而忽略育人过程,过于关注“接受”而忽略自主“探寻”.教师以道德的权威、真理的化身,把缺乏鲜活人文气息的、冷冰冰的“框框条条”传授给学生,希望他们“知善行善”,学生则生搬硬套地记住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教条式的价值观取代了鲜活生命的自身体验和自主判断.正因为学生无法感受到真实生命的触动,道德规范、政治价值、法律准则等理念自然凌驾于他们的内在精神世界和整体人格之上,当脱离“主体间对话”这一基本前提时,任何规范的授予都会成为“空壳”,如此培养出来的个体,始终处于“知道”的水平.

在“灌输”模式教育之下,这些“三观”既然不是学生经过自己思考、自愿选择而是被动“灌输”来的,学生因此无法认识到道德、法律之精髓,难以接受尊重、理解、责任、公平等核心价值观.在当今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里,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只是简单地从属权威和方法单一地进行灌输,最终只能导致学生自主性和丰富性的泯灭甚至逆反,课程教学也只能宣告无效甚至可能负效.

主体间对话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其要义在于从主动的角度,以“交往式”“互动式”的方式对课程重新加以描述,它不再是以牺牲人的主体性为代价的“文化霸权”,一切道德、法律规范都是出自人性的需要和追求,而这种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交往的基础之上.奥地利著名宗教哲学家马丁·布贝尔认为,“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他看来,世界与人生具有两重性,即存在“我—你”世界与“我—他”世界之分,对话只可能发生在“我—你”世界之间.实行主体间对话,意味着传统方法———灌输的终结,它可以实现交往互动,克服由灌输所造成的“动机危机”.主体间对话充分实现了教育者微观的意义建构,强调了师生之间的视界融合与沟通共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通过温馨的对话,进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而不再是单纯的讲授与灌输.教师积极平等地从独白走向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围绕共同关心的人生、理想、价值、道德、法律等话题,共同分享自己独特的观点及表达方式.通过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意见的交换,在交往互动中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达成新的理解,生成新的意义,实现知识的共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而将课程调适为共生互动的运行方式,改变了以往封闭式教学的种种弊端.

2 主体间对话还原学生的主体价值

受到在传统意义上的主客二分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师生关系从小学到大学基本都被诠释为“主体—客体”关系,即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未得到释放,主体性所蕴含的自主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内在价值未能彰显.这种物化教育预设的只能是依附式的臣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引导健康的人性发展.

回归本然,一切教学活动都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具有交互性、统一性.同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成“交互主体”关系,教师和学生同为主体,双方赋予平等与尊重.教师主体性的真正体现,就在于启发并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对学生而言,其主体性则主要表现为自主性与创造性的统一.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鼓励者、聆听者,给学生高度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将学生视为有个性、有自我追求的“人”,由追求知识目标向注重学生发展目标转变,并将教学看作师生共享知识、精神、智慧和意义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立足于学生成长发展,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在师生共同劳动和创造中,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索、自主选择,形成强有力的探究场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力量,发现学生的价值,发展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从理解规范到践履规范的转变,获得解决问题的真实经验,增长学生的智慧和才干.我们可以深耕教材,挖掘问题,打造“问题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表演竞赛、信息交流、自我展示、演讲辩论等方式中提升学习能力,拓宽知识领域,升华理论水平,焕发课程活力.

主体间对话意味着课程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往往不是从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考虑道德、法律存在的形式及其意义,而是游离于生动的生活之外,游离于鲜活的人之外,仅仅理解为一种阶级统治工具或政治工具.“20 世纪道德教育的一个失误就在于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脱离致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成为道德知识的教育.”[2]远离生活必然使思想毫无乐趣,人生毫无幸福,如果课程内容与人的生活形成隔膜,成为外在于人的强制性的意识形态,也必然丧失原本应有的生命力乃至合法性.生活是课程的根基和源泉,学生的生命主体正是建构在对生活世界中真实的人的理解之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关怀人精神成长的教育,其宗旨是为了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最终让学生能过更好的生活,因此我们的课程必定要关注生活,引导生活,整个过程只应发生在真实生活和具体情境之中.要使课堂教学回归人的生活世界,使人从单纯的认知主体发展到丰富的生命主体,从而摆脱对人的异化.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世界不同于理想世界,它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是众声喧哗的而非异口同声的,是杂草丛生的而非鲜花一片的”[3],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日益成为“独立人”“经济人”“网络人”“复杂人”,学生所出现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法律意识不强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如此境遇中,我们何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道德教育为例,不妨借鉴檀传宝教授的观点,“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4].基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新的着力点应当是对受教育者的价值引导,我们的目标当然必须首先尊重个体的需要和自主选择,但更重要的是引导个体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价值观.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体价值,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只凭个人兴趣,不受限制,随心所欲,毫无目的地“放羊式”学习,更不是降低课程教学的要求,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予批评制止.如果以为刻意迎合学生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那么,这不仅是对学生主体价值的曲解,更是对学生健康发展的戕害.教师担负着教学内容选择、形式设计,促使学生认同、接受,进而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动的价值引导的重要使命.这意味着教师以“帮助”者的形象出现,当然,这种帮助具有间接性、暗示性,非命令性.参考国内外实践,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根据课程导向内容和客观现实,提供各种可能的选择,引导学生衡量选择的利弊;(2)表明自己的立场和选择理由,在评估选择方案的基础上做出理性选择;(3)践履选择,付诸实践.在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生活世界的认知、辨别、推理、批判的思维方法,并将其延伸到学生的整个生命历程之中,促使学生成长为人格独立健全,有责任感,懂得尊重理解,公正、理性、宽容、自律的现代公民.

3 主体间对话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朝向完整人格的建立、促进人的自我解放的教育.”[5]其具有的目标指向与价值功能更多地被视为有益于个体生存与发展智慧成长,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主体间对话意味着教师将教学过程由“告诉你什么就要信什么”转变为“帮你知道该在你所知道的信息中坚信什么”,这期间包含着反思和互动的因素,教师通过建立与学生良性互动的对话,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真实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对话内容,使得社会道德观念与规范逐步让学生认同、接纳、内化,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新质.在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6].教师理解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行为进行反思与重构的过程,教师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以情感德,以美启真,以真诚换取学生的真诚,以正直塑造学生的正直,以完善的人格构筑学生完善的人格,教育素养不断提升,并从中获得职业认同感,享受到人生的幸福.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由美悟德,以行践善,在对信息的正确选择中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人格,最终走出孤独、焦虑和不安,达成共鸣、获得爱与归属,不断开拓人生境界.师生从平等真诚的精神相遇到视界的贯通融合,主体间的情感、思想、人格魅力不断沟通,对方的视界逐步走向自我的视界,个人的“悟性”不断开放,在平等、、和谐的交往互动中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创造出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意义世界.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足以展现着主体的生命,足以充满人性美、理性美、智慧美,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此文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方法论意义和思想政治和高校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政治理论课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政治理论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能的三个维度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能的三个维度张喜彬,陈吉庆(辽宁中医药大学 社科部,沈阳 110847)摘 要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验在实践中孕育而出,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的
胡忠英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二者之间虽各有侧重,但在教学内容、最终目标……方面存在共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将创业教育融入其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存在性以及持续发展性取决于它具备实效性 改善教学内容,为目前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条件;完善教学手段,为目前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借助当代教育科技工具,为目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教学模式的构建和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教学是以实践为主要形式、德育教育为辅的育人模式 而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延伸,也是实现高校育人的有效平台 因此,我们应该从育人的内容、方法及效果为切入点努力探.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