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自我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与钗黛人生观:实现自我和自我实现《红楼梦》的前世今生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主题:自我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8

钗黛人生观:实现自我和自我实现《红楼梦》的前世今生,本文是关于自我论文范例和自我实现和人生观和钗黛人生观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自我论文参考文献:

自我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答辩自我大学生自我意识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大学生认识自我论文

王干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的两位女星,她们的形象照耀着文学的天空,可以说流芳百世.林黛玉和薛宝钗到底谁更迷人一些,贾宝玉到底喜欢谁更多一些,一直是《红楼梦》问世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虽然有人喜欢林黛玉,有人喜欢薛宝钗,不论是扬黛抑钗还是扬钗抑黛,钗黛的光辉都足以遮蔽这些抑扬的话语.钗黛的魅力在于展现了人生的丰富性,而这种人生的丰富性是由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出来的,钗黛在外貌上固然有差异,在性格上也有差异,但最根本的还是人生观的差异.

人生观的形成与人的教育和身世有很大的关系.林黛玉自幼丧母,来到贾府带有投亲靠友的性质,她的人生观与薛宝钗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理想是不一样的,曾经有人分析林黛玉的过度自尊其实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反之,薛宝钗的低调和谦恭是不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呢?我们且从生存心理学来看看她们人生观的差异.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生存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2)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3)感情上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得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自我实现之后,才能达到高峰体验.

我们分别来看来看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生存体验和自我实现的路径.

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作为外来者投奔到贾府的,自然她们都与贾府有着血缘上的联系.林黛玉作为贾母的外孙女,和贾宝玉是表亲,薛宝钗作为王夫人姐姐薛姨妈的女儿,和贾宝玉是姨表亲.虽然在封建的排行上,舅舅表亲理应更近一些,事实上贾母也对外孙女表现得更亲热一些.但由于薛家的皇商地位,加之王熙风与薛家的亲戚关系,还有舅舅王子腾的高官地位,薛宝钗在纸面的实力是要略强于林黛玉的.因为林黛玉的母亲去世,父亲林如海虽为巡盐御史,在第十四回也接着去世,林黛玉很快成为孤女,失去了父母依靠的人,拼爹拼娘自然处于下风.虽然薛宝钗也是无爹的孩子,但母亲尚在,还有一个气焰嚣张的亲哥哥薛蟠,让林黛玉在“政治”上失去了优越性.因而林黛玉在“政治”上的发展,前途不大,她的多愁善感,她的尖酸刻薄,使她成为“叛逆”女性的可能.

薛宝钗进贾府,直接原因是薛蟠惹事打死冯渊,她陪哥哥去躲难的,当然薛宝钗去选秀女,顺便探亲,故与宝钗、薛姨妈等借住在贾府的梨香院里.书上是这样写的——“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二则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因和母亲商议道:‘咱们京中虽有几处房舍,只是这十来年没人进京居住,那看守的人未免偷着租赁与人,须得先着几个人去打扫收拾才好.’他母亲道:‘何必如此招摇!咱们这一进京,原该先拜望亲友,或是在你舅舅家,或是你姨爹家.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的,咱们先能着住下,再慢慢的着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薛蟠道:‘如今舅舅正升了外省去,家里自然忙乱起身,咱们这工夫一窝一拖的奔了去,岂不没眼色.’他母亲道:‘你舅舅家虽升了去,还有你姨爹家.况这几年来,你舅舅姨娘两处,每每带信捎书,接咱们来,如今既来了,你舅舅虽忙着起身,你贾家姨娘未必不苦留我们.咱们且忙忙收拾房屋,岂不使人见怪?你的意思我却知道,守着舅舅姨爹住着,未免拘紧了你,不如你各自住着,好任意施为.你既如此,你自去挑所宅子去住,我和你姨娘,姊妹们别了这几年,却要厮守几日,我带了你妹子投你姨娘家去,你道好不好?’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的,只得吩咐人夫一路奔荣国府来.”

薛宝钗虽然也是借住在贾府,但小说里说得很清楚,薛家在京城是有地产的,不像林黛玉离开了贾家就别无去处,薛宝钗在贾府的底气是十足的.而且,薛宝钗是带着政治理想进京城的,“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出自薛宝钗的笔下,一点也不奇怪,这两句诗颇有点李太白的遗风,但李白的好风和青云梦都是自作多情的单相思,薛才人的青云梦是有现实依据的.贾府家的元春就是这种青云梦的现实版,如果运气好,薛宝钗有可能成为贾元春的“同事”呢!这也就是贾元春为什么对薛宝钗高看一眼的原因了,“讲政治”的贾元春自然不会看上不讲政治的林黛玉.

这样就不难理解薛宝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她所作所为都是按照贾元春的模型来行动的,有人评说薛宝钗是“大奸不奸,大盗不盗”,恐怕是指她政治上的“成熟”,她在贾府必须成为正统的化身.她“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采取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都说薛宝钗“冷”,“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写她掣得的酒令牙签上画着牡丹,上有一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兴儿说见了林黛玉和薛宝钗“不敢出气”,“是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但其实薛宝钗的冷热都是讲政治的,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她安慰王夫人说:金钏不会自杀;如果真是自杀,也不过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

这也是薛宝钗被人们诟病的一个场景,冷酷无情,视生命为草芥,确实可恶.但很多人没有看到下文中薛宝钗的“热”心肠,王夫人说,不好把准备给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来给死者妆裹,怕她忌讳,薛宝钗就主动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交给王夫人,让金钏去妆裹送葬.这一举动她讨好了王夫人,也讨好了她的情敌林黛玉,真是“无情也动人”.这么一个顾大局、讲政治、爱团结的模范,被称作群芳之冠,自然也是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薛宝钗的德并非全是装出来的,而是她的人生观在乎外界对她的看法和评价.她处事周到,办事公平,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最初可能是出于一种表现一种德行,久而久之,也自然而然了.比如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马上对她讲明史湘云“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一来了就说累得慌”的苦衷,责怪她“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并主动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也都给过种种帮助.即使对大观园的下人,她也能体贴他们的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处境,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的进益.所以,当她拿出自己的新衣服给金钏送葬时,并不是突发的英雄举动.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史湘云,曾经真心地这样称赞宝钗:“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

史湘云的评价是对薛宝钗人生观的绝妙注释,史湘云也曾经暗恋着贾宝玉,“爱哥哥”虽是口误,其实是内心的流露,对于这样的情敌,薛宝钗也是温暖至亲,而不像林黛玉那样妒意横生.薛宝钗可以说实现了她的自我,因为她存在的价值在他人的评价体系里,而不像林黛玉那样我行我素,生活在自我的空间里.应该说,林黛玉初进大观园的时候,并不是一个自我中心的诗人或叛逆的女性.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是有期望值的,并不是一个任性的叛逆女,她的价值观是进入贾府以后见到贾宝玉和薛宝钗之后发生变化的.

初进贾府,年幼的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一方面说明林黛玉的孤单和胆怯,另一方面林黛玉还想做一个乖孩子,做“循规蹈矩”的淑女,是在乎别人的评价系统的,“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说明林黛玉不是一个叛逆的女性,叛逆的女性不在乎他人的眼色,也不在乎他人的耻笑.林黛玉后来被称为一个叛逆者,最大的原因是碰到了贾宝玉这个知音.见到贾宝玉,林黛玉有了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正是马斯洛的生存五层次第三阶梯所说的“感情上的需要”.贾宝玉的人生观和林黛玉的人生观是那样的相同,他们对主流价值观都采取鄙视的态度.

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臣逆子贾宝玉,与薛宝钗价值观水火不相容.而林黛玉原先做一个淑女的理想由此放弃,做淑女林黛玉是无法与薛宝钗竞争的,薛宝钗的美貌端庄,雍容大度,林黛玉最擅长的诗才,薛宝钗也不逊色.最重要的让她一见钟情的贾宝玉却不是一个乖孩子,而贾宝玉最烦的就是薛宝钗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那些“混账话”,林黛玉也是最烦的.林黛玉找到自己生存的精神支柱,这就是与贾宝玉的心心相印.

有了这样的“感情上的需求”之后,林黛玉走上了一条与薛宝钗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不再为“实现自我”而迁就外在的人和事,而是为了“自我实现”存在着.“实现自我”与“自我实现”貌似同义反复,其实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实现自我”的自我,是外在认定价值观,是外在确立的人生标准,在今天这个“自我”与地位的高低、金钱的多寡、名声的大小、利益的厚薄有关联,而在贾府里,上至贾母下至佣人的评价是做人成功的标准.薛宝钗依照的就是社会的参照体系,她最后能够嫁给贾宝玉将林黛玉取而代之依照的就是这个“自我”.薛宝钗实现的“自我”其实是他人设定的,薛宝钗像玩游戏程序一样,在完成他人设置的“自我”的意义.而自我实现则是不以社会他人设定的价值参照作为标准,以内心的自由和自我的需求作为自我的轴心转动,不是围绕人家的轴心去转圈子.虽然贾府没有以“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样的标准衡量女性,林黛玉的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在竟把《西厢记》《牡丹亭》中的“淫词艳曲”引为酒令,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壮举.

林黛玉成为了大观园的另类,这种另类的标志就是爱而痴情,对宝玉的勇敢而痴情的爱.自古以来,一些研究者和读者认为林黛玉的缺点在于妒心太重,以至于有些小心眼,其实,敢妒也是需要勇气的.妒一般作为女性的一个缺点来看,但林黛玉的可爱之处,往往与她的妒是分不开的,她的小心眼也是由于痴情引起的.这种在今天看来我行我素的诗人气质和艺术家气质,在当年委实是大逆不道.虽然看在贾母和宝玉的面子上,贾府的上下表面上没有给林黛玉施加什么压力,但压力无处不在,林黛玉动辄哭成泪人,其实是对这种潜在压力的释放.当然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也是不可避免的,至于是“玉带林中挂”还是病死在贾宝玉成亲的那个夜晚,都看小说家的安排.

如果只是林黛玉一个人的爱情悲剧,一个人的人生失败史,《红楼梦》也成不了千古不朽的巨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钗黛二人的判词被小说家复合到一起书写是极有寓意的.林黛玉式追求个性的爱情悲剧在《西厢记》《牡丹亭》等作品都有类似的结局,问题在于那个接近完美的薛宝钗也是以悲剧而结束,“金簪雪中埋”的结局是《红楼梦》颇为让人意外的,丧失自我、牺牲个性的薛宝钗在那个时代也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可见无论是实现自我还是自我实现的人生观,都逃脱不了失败者的命运.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白茫茫大地”的真谛就在这里.

还是回到马斯洛生存需求理论上来,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试验证明,当人待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因而才能产生自我实现.在《红楼梦》中,自我中心、追求个性的林黛玉当然不会有高峰体验,德才貌兼备的薛宝钗也没有体会到高峰体验的滋味,真正享受到高峰体验的只有元春一个人.《红楼梦》最精彩的华章是大观园,大观园某种程度上成了《红楼梦》的代名词.而大观园的建造以及大观园的辉煌都与元春省亲相关.但是元春的自我实现,在别人眼中,她是高峰体验了,而她在省亲和亲人相见的时刻,却不是高峰体验的欣喜和癫狂,而是有些凄凉的哀鸣:

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

元春在和贾政对话时,可能还有些客套的味道,因为贾政是朝廷的命官,但已经是带着懊悔的情绪,“终无意趣”,让人想起了多愁伤感、诗趣盎然的林黛玉了.元春和母亲、祖母的对话则是最亲亲人之间的交心了,而且自己不禁哽咽起来,说明是动了真情的.“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原本是薛宝钗梦寐以求的天堂,可在元春看来,还不如寻常百姓家的生活自在轻松.薛宝钗向往人生的高峰体验怎会如此的荒凉?

责任编辑:赵燕飞

总结:该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自我实现和人生观和钗黛人生观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自我本科毕业论文自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论《红楼梦》中的贾母以贾母对宝、钗、黛的爱情为例
摘 要贾母是红楼梦中日常生活的主线,她出身高贵、阅历丰富、品味高雅、才智过人,她慈祥、仁爱、宽厚、善良 但她并不因年事已高而善得糊涂,她洞见一切,对于危害贾家利益之事,予以坚决的阻挡与扼杀 本文试从贾.

62版越剧电影《红楼梦》对原著宝黛爱情的剪碎和凑成
【摘要】“62版”越剧电影红楼梦较为成功,影响很大 其对小说红楼梦的改编,以宝黛爱情故事为主线,改编小说中故事情节,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束缚和摧残;影片对原著宝黛爱情发展的结构布局.

物欲《红楼梦》:贾府一年吃多少
民谚云“当家人,恶水缸 ”“当家三年狗也嫌!”意思不外是说,大家族中的“当家人”是最不讨好的,族中人多嘴杂、各怀心思 有一点私利.

新版《红楼梦》署名:为何是曹雪芹著、无名氏续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之一,自诞生后经历了曲折的版本流传 出版“四大名著”至今已有60 多年历史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日前推出“四大名著珍藏版”,其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