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文学翻译方面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和文学翻译之内涵美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主题:文学翻译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9

文学翻译之内涵美,本文是文学翻译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与内涵和翻译和文学有关论文范本.

文学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文学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英美文学论文英美文学开题报告范文英美文学论文选题英美文学论文题目

王璧 贵州医科大学

摘 要:文学翻译是一门美感艺术,不仅体现在语言表达的感官享受,更传达在字里行间的意寓内涵.本文从文学翻译中体现的内涵美来解析文学翻译别于非文学翻译的艺术美感,其中在内涵美感中就意境构图美,情感表达美和文化蕴含美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析和叙述,从而加深对文学翻译更深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文学翻译;内涵美;意境构图美;情感表达美;文化蕴含美

作者简介:王璧,西南大学翻译硕士,现贵州医科大学任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102-02

1.前言

文学翻译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理论描述最为贴切,其区别于非文学翻译的地方就在“雅”字上.我国翻译界对文学翻译的界定,在于传达原文的艺术美感.这种艺术美感也即是用“雅”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是语言动人之“雅”,更是传神传情之“雅”.钱钟书先生曾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这种“化”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追求,而且还是内涵体验的表现.这也就分清了文学翻译别于非文学翻译的本质区别.文学翻译中,在语言达到基本的“信”“达”上,还要体现出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更要将读者带入到语言内涵的艺术意境里去.所以,译者不能束缚于语言上的形式美感中,而是力求创造性地表达出内涵意义;而其内涵美感的传达也并非天马行空、自作主张的创造,而是受原文语言的制约.所述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现将从意境构图美,情感表达美和文化蕴含美具体阐述文学翻译体现的内涵美.

2.内涵美

2.1意境构图美

意境如同中国水墨画一般,将写实的画面渲染上情感的表达,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场景,为读者构画艺术场面,勾勒意境画面.意境的美感是文学翻译中,读者对艺术作品美感的心理效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深浅而已.”文学翻译亦是如此,“意境美”是文学翻译的重要属性之一,其重点在于读者在译者所构建的环境中,能够体验到其美感.唯有如此,才能体验意境美.所以,译者考虑的不仅仅是表层的文字一一对译,而有责任去构建一个环境,使读者有心领神会的体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此可见,文学翻译中意境美的创造构建是译者和读者共同创建出来的,要求译者在构建情景交融的场景,读者能从译者的意图出发感知这一场景的艺术美感,译者和读者的感触互为联系,相辅相成,也就是说译者努力建立的译文环境,读者能得出自身的体验.文学翻译中,译者和读者一起,试图共同站在原文作者所处位置,置身其中,有如身临其境,亲历其事,亲睹其人,亲听其言,对于所构建的意境,与原文作者有一种心灵的共鸣.这也正是文学翻译中意境美之所在:入人、入景又入情的感受,这才是意境美的高峰.

比如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为例.翻译时,如果只用纯粹解释的话进行翻译,如“山光明净,鸟儿歌唱,深潭倒影,心境空灵”.这样基本意思解释性的传达给读者的意境全无.原文诗句意图构建营造幽深静寂的意境,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心境平和安稳,进而内心得以净化.而译文却丧失了部分原文中试图构建的美好画面意境,只求基本的意思达到信息的传达,美感受损.这就失去了文学翻译真正的价值.

2.2情感表达美

常说文学作品来源艺术,却又高于艺术.文学作品的作家往往通过对社会生活和人生体验的感悟而创作出引发共鸣的著作,其中蕴含了多种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和精神产物.正是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触动了作家的心灵,触发了微妙思绪,从而以文字的表述方式传达真挚的情感.情感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源动力,写物抒情,寄情于景的文学创作方式都是有感而发.在文学翻译中,重在传情.因此,翻译文本会加入译者情感.译者首先通过阅读原文,融入其中,感其所感,进入角色.在理解原文时,译者首先自拟为原文作者,仔细感悟其思想意图,然后把自己融入作品,体验作品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心理历程.归根结底,与原文作者产生共鸣.同时,译者还要把握掌控自己的情感情绪,以客观谨慎的态度来审视原文,再现原文真实情感.总之,做到既能品读原文意图,又能感受作者情感.只有对原文的情感做到不增不减, 才能使原文的情感在译文中不会失真,才能使读者阅读译文时的情感感受和原文作者试图表达的大致相似.

请看张若谷所译《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一例:

例:The stage of mental comfort to which they had arrived at this hour was one wherein their souls expanded beyond their skins, and spread their personalities warmly through the room.

译:他们那时所达到的欢畅阶段是:神游身外,脱缺形骸,满眼生花,满室生春.

译文把握住原文的情感,让读者能体会到他们欢畅的程度.译者连用了四个四字短语,较符合汉语的传统用法.让译文读者能读之朗朗上口,也能体会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在步步升级,层层酝酿,从而再现了原文所表达的那种细腻情感,丝丝入扣,浓淡得宜.

2.3文化蕴含美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更是一种文化沟通和交际的方式.对译者来说了解文化背景和内涵意义往往和掌握语言本身同等重要.文化差异往往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比如,一些文化现象和内涵意义有时是不言而喻,而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却没有相应的语言来表述代替.尤其在文学翻译中,其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这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到文化的制约.译者在掌握双语的语言表述能力的同时,还要了解其蕴含的文化背景和意义.所以,文化蕴含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了解文化差异和翻译概述,可得知文化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要了解一种语言,就要考虑其文化内涵.好的译者不仅要发现文化差异,而且要想方设法来减少翻译中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困难.一般处理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就是归化和异化.归化让译文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意图,一般符合译文读者的传统阅读习惯,但也丧失了原文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而异化初步看上去有点晦涩难懂,但是也是外来文化融入进来的阶段,译文读者可感受到除了本国文化外,还有其他文化的存在,这也是视野开阔和文化融入的一种方式.在文学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两种往往互相结合,互为补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对比两种文化的异同,平衡两者方式,使译文既能表达其中意义的同时也能传达其文化内涵.

比如,在《简爱》(Jane Eyre)中的两个版本的译文.

例:The birds were singing their last straits:“The air was mild, the dew was balm.”

祝庆英译:鸟儿在唱着它们最后的几节歌:“空气温和,露水甘芳.”

李霁野译:鸟雀在唱着它们最后的歌调:“空气是温和的,甘水是止痛膏.”

其中,可看出祝译的版本较为简化,失去了神秘的陌生感,行文更符合译文读者,可读性更强,更符合语法规范,更连贯;而李译的相较下来较为复杂,译文保留了其中的文学形象.两个版本各有特色,关键是看原文文化在译文读者中的地位,如译文读者需要接受一种异域文化,就会尝试接受异化译法的译文,让其能够接触不一样的文化风格.但如果译文读者的文化占有强势的地位,就会排斥原文文化的语言方式,甚至有时莫名地抹杀了原文独有的文体特征,更甚者同化了原文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所以,读者要读出文学翻译的文学底蕴美,就要看站在哪个角度来欣赏译文.而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原文和原文作者的思想意图时,往往也设想自己是读者,不断询问自己作为读者的阅读需求,译出佳作.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文学翻译更多美学欣赏,要从内涵美的角度出发,赏析其意境构图美,体会其情感表达,品味其文化蕴含.在文学翻译中,先对语言进行推敲和锤炼,让译文的语言文字等同原文一样,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之后,追求其隐含在语言中的内涵意蕴,享受其艺术美感,这也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所以,在继承中外传统翻译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美学的艺术价值出发,考虑语言内涵的意义,从而欣赏和翻译出意味深长的文学佳作.

参考文献:

[1]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 and New York: Pergamon., 1981.

[2]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Prentice Hall, 1988.

[3]Newmark, P.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3.

[4]Nida, E. A.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2.

[5]Nida, E. A. and C.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E. J. Brill, 1969.

[6]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6.

[7]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8]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9]罗新璋. 翻译论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10]杨自俭. 翻译新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11]刘宓庆. 翻译美学导论[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12]毛荣贵. 翻译美学[ 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13]钱冠连. 美学语言学[ M].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3.

[14]奚永吉.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15]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16]朱光潜. 朱光潜美学文集[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17]王国维. 人间词话[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3.

上文点评:该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内涵和翻译和文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学翻译本科毕业论文文学翻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摘 要小王子自问世至今深受人们喜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 其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在中国,也有诸多译本 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全意为儿童读者服务,以儿童的视角.

再登巴别塔文学翻译的现状和未来
由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再登巴别塔——文学翻译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会近日在文艺会堂召开,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各自见解 巴别塔是宗教.

原语和目的语的差异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以《在城崎》的三个中文译本为例
摘 要在从事翻译活动时,尤其是文学翻译,除了要准确把握原语所表达的字面意思之外,还要充分注意到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有的特点,而以某种语言为表达工具的文学,也很依.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荒诞内涵和谱系
香港祝修文摘要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普遍将偏离“现实主义”的作品视为“荒诞” 本文试图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来重新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荒诞&rdqu.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