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生命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口语诗的现代性和生命力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生命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08

口语诗的现代性和生命力,本文是生命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现代性和口语诗和生命力相关论文例文.

生命论文参考文献:

生命论文参考文献 教师口语论文诗潮杂志英语口语论文现代诗投稿

李佳鑫

口语诗是当代诗人以口语(相对于书面语)的形态进行的诗歌写作,诗人们关注日常的生活经验,以语感为诗歌节奏,着力于诗歌关怀社会现实的能力,为汉语诗歌带来新的面貌与活力.口语诗就和它的名字一样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口语诗的写作对诗人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为是“口语”,所以要营造出诗意就需要有另外的途径.

口语诗自80年代到今天,已经蔚为大观,在新诗史上有了立足之地,并且很有带领新诗发展的势头.口语诗的现代性毋庸置疑,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口语诗发展对新诗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不能因为某种身份的原因对它进行事实的屏蔽.施蛰存等现代派诗人认为具有现代性的诗歌“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辞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①我们也可以从诗歌语言(现代的辞藻)、诗歌经验(现代情绪) 和诗歌形式(现代的诗形) 这三个方面来谈论口语诗所体现的现代性.一、从书面回归到口语

白话文运动提倡用白话代替文言的书写,将人们从书面的文言中解救出来.虽然它的本初目的是服务于政治改革,但是也使文学获得了更好的发展,这种发展一方面是适应了当时新思想、新观念的表达,另一方面是便于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因此“吾手写吾口”以及“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显得意义非凡.如今口语在诗歌中的使用进而形成口语诗这样的诗歌样式,在诗歌发展中实际有同样的意义.口语顾名思义就是大家在日常交往中实际实用的语言,和书面语相比,没有文绉绉的书卷气,但是显然口语离生活离社会现实离生命的距离更近,因为它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出人的生活经验和日常存在.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朦胧诗习惯于用暗喻、象征等方式,将诗人的情感隐藏在意象的屏障中,与朦胧诗的朦朦胧胧相比,口语显得更加直白、形象,因此它能够更通俗地表达出生活的趣味性,更简易地表达出生活的复杂性.比如诗人蒋涛的《那一年,我们在西安当螳螂》②:

西安人管

打的

挡车

这让

知识渊博的我

看见了

满街挥舞的

螳螂

这首诗充满了想象的趣味和生活的现场感,其实口语所带来的并不是乏味,生活化的场面往往蕴藏着无限的诗意,读到这首诗,大概每个人都会伸出胳膊挥一挥,然后会心一笑.

不论是言志还是抒情,诗歌都是依靠语言为演说方式的文学样式,而语言恰恰又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呈现,因此选择口语作为诗歌语言,就意味着选择了口语作为自己诗歌的思维方式.口语的思维方式是直线性的,这里的直线性并不是贬义,而是说诗人用口语直观地准确地表达出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感受,这种感受既包括易于感知的视觉、味觉、触觉等,更包括那些由视觉、味觉、触觉所引起的心理感觉,但是口语诗人又往往不会直接像抒情诗人那样说疼、痛这样的笼统的感觉经验,而是将身体的感觉叙述出来,让阅读的人参与到诗人由外到内的感觉形成过程中去.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诗歌必须选择具有及时性、瞬时性和敏感性的生活化口语,只有这样,诗歌本身才能显现出表意的鲜活性和表情的灵动性,才能够达到自己感觉传递的目的.

口语诗也会出现富有情感性的意象,但是这些意象显然和之前的朦胧诗中出现的意象有很大的不同.朦胧诗中的意象大多数是我们可以在古典诗歌中见到的自然类意象,比如大海、树木、太阳、黑夜等,朦胧诗人们继承了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同时引进了西方新意象诗歌潮流中的某些元素,通过物象的排列表现自己思维的跳跃或者借助移情的方式表达自己个人的情绪.而口语诗中的诗歌意象显然更具有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就是口语诗生命力的一种体现.诗人独禽就可以让爆米花入诗:

一枚炮弹一样的机器

放在火上烤

里面装着玉米

“嘭”

玉米花乱飞

一群孩子跟着飞出来③

“玉米花乱飞/一群孩子跟着飞出来”这句真是厉害,读者不自觉地就想到玉米花飞在天上的情景,生活里便有了些许浪漫,但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玉米花带给孩子们的情绪特征也被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出来,乱飞的不仅仅是好吃的爆米花,还有等待着的孩子们,听到一声响后带着欢乐飞奔过去.一直以来没有人可以界定什么可以入诗什么不可以入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以丑陋的意象入诗,是对诗歌的一次革命,扩大了诗歌可以包容的范围,而在口语诗人这里,人的生活范围,就是口语可以抵达的范围,就是可以出现在口语诗中的意象的范围.

二、从英雄回归到个人

在现实中感动诗人的,并不是那些建立丰功伟绩的人,而是在底层为了最基本的生活挣扎不放弃的他们,这就是大多数人生活的原貌,诗人看到了体会到了这个国家人民的辛酸和坚强,读者读到了悲悯和生活的力量.这就是大多数口语诗所关注到的并且愿意在诗歌中书写的诗歌经验.这是陈衍强的《感动我的中国2005年度人物》:

在馆子门口抓潲水里的饭菜吃的聂老者

到单位收旧书旧报每斤赚5分钱的王大娘

爹妈死后蹲在街边给人擦皮鞋的李小燕

为了养活全家*还在守着水果摊的赵大贵

每天挑着蜂窝煤往各单元楼层爬的张二娃

烈日下锄草流的汗珠比收的玉米还多的我母亲

天不亮就上学晚上10点钟还在做作业的我儿子

进城卖鸡蛋被小偷摸走12块钱的我三婶

被村长踢下身四处被治安员拦截的马德华

为给公公治病只要有人出30块钱就脱裤子的刘玉兰④

现在一部分所谓的现代诗人打着朦胧的幌子,蜷缩在自己个人的天地中,用诗歌表达着一些私人小情绪,而读者被排斥在用生硬的千奇百怪的个人化意象搭建的诗歌的门外,难以进入.到了最后诗歌变成了必须要由诗人自己进行解读的东西,因此诗歌的内涵变得单薄,诗歌的场域变得狭窄,诗歌失去了传播的意义,更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还有一部分诗人一直保持着回望历史的姿态,企图让诗歌穿着历史华美的外衣,展现自己神圣的光芒,这种姿态只会让诗歌的生命力不断萎缩.回顾历史不如关注当下,因为当下本身就是历史堆积的成果.

口语诗在诗歌经验上就表现为是对当下社会现实、日常经验、人的存在的一种关注,对传统和历史的一种背离,这种背离姿态表现为去除事物的历史价值,还原于事物的本质特征.在诗人摆丢眼中,1985是这样的:

不小心

把鸡蛋打落

在光溜的黄泥路上

碎了

苗族奈妈懊恼自责

她俯下身

想把鸡蛋收起来

带走,没成功

10岁的我

正挑禾谷回家

目睹了下面这

铭记一生的画面

奈妈跪下

用嘴亲吻大地

不,是鸡蛋黄

啧噜几声

一吸而尽⑤

我们并不需要恢宏的历史画面告知我们历史是怎样的,在口语诗中,历史记忆就浓缩在“奈妈跪下吸鸡蛋”的动作中,历史就是这样,由每个人组成,每个人都在过去的存在中留下了属于自己不可取代的那个部分.

口语诗人直抵生活现场、直抵社会现场、直抵当下的历史现场,是诗歌进入社会现实的一种途径,是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的一种细微却深刻的表现.他们用生活的视角审视人的渺小,描写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解读当下人的存在困惑,发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表现人性的丰富与复杂,扩大了诗歌的经验内涵,使得诗歌能够以言说事实的姿态,占据更大的传播空间并且恢复了诗歌的教化功能.这种教化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说理宣传,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阅读者由情的通达主动上升为理的认知.比如诗人刘川的《新年大衣柜》⑥:

为新年买的新衣服

在大衣柜里

直挺挺地挂着

又直又挺

没有一件

是弯曲的

它们如此笔直

真像是一个又一个

有骨气的人

可新年这头一天

我就要穿上它们

去给别人磕头、鞠躬

新年买新衣一直是中国的节日传统,诗人的眼光虽然在新衣上,但是诗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诗人,就在于思绪的深刻和跳跃,诗人并没有沉浸在直挺的新衣所带来的喜悦中,而是进一步,想到要穿着这些直挺的新衣践行中国传统中粗糙的成分,人的性格就表现了出来.人作为有思想的动物,竟然还不能像一件衣服一样笔直地活着,必须向别人磕头、跪拜.新衣与旧俗,诗人从大家共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发现了别人不能发现的,但是又很容易被大家接受,从而引起读者对传统文化、对人当下悲剧性的存在的反思.这就是口语诗人的高明之处.

而在经验表达上,与朦胧诗表达时代带给人的个人苦闷或者说一类人的痛苦相比,口语诗显然扩大了表达主体的概念,将一类人扩大为所有人,不管是所谓的大人物、知识分子,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艰难求生的人,每一个人都有爱恨情仇.口语诗人正是以发现生活的姿态,敞开自己的内心,细致地感知他人,认真地融入生活,潜心地与社会交流,在交流中使自己的存在得到更明确的感知,因此诗歌不再被限定在一个窄小的自我言说的空间里,诗人个人的生命纵深感和他的生命宽阔感都在这种叙述中被完全打开了.

在口语诗中,不仅仅是经验表达主体获得了扩充,不同种类的人都可以在诗中找到自己真实的身影,所表达的经验内涵也有了相应的扩充.我们可以相对简单地划分出中国传统诗歌所表达的经验类别,但是很难把口语诗做种类的划分,因为每一种经验感受都可以被口语诗人写在诗中.

另外,在经验的表达方式上,口语诗人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口语诗并不是直接把“伤口”摆给读者看,然后嘴里喊着“疼”“痛”,它是运用情景化的场景,事实的叙述,把受伤的过程展示给读者,直击你的脑部神经,调动你的想象力和身体的敏感性,不用诗人说痛,你便跟着他一起痛了,甚至可能比他感受到的还要痛!这种表达方式营造出来的是一种事实的诗意.朦胧诗用意象搭建起了诗歌的想象空间,产生的意境的美感和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特征相一致.而口语诗所发展的是诗经中“赋”的修辞手法,从以意象为骨架的结构中跳了出来,以口语为语言形式,直逼事件本身,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依靠事实的联想,获得体验的快感和感情的生发,形成事实的诗意.事实的诗意和意象的诗意相比,显然有更广阔的生存境地.“人迹板桥霜”虽美,但这种美,也只是到美为止.但是事实的叙述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是诗人感情生发的一个过程,那么读者就能在阅读中和诗人一起经历,从而将诗人的经历转化为自己的体验,达到情绪交流的目的.

的确,因为诗歌的特殊言说方式,很多人觉得诗歌离生活很远,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诗经中的风就是对生活的叙述描写,只是在之后的发展中,诗经中的雅和颂得到了更壮大的发展,风便被逐渐搁浅了,这种搁浅使得诗歌离大众越来越远,甚至被部分人误认为诗就是个人化的东西,这种诗歌观念显然不利于诗歌的长久发展.很显然口语诗的出现改变了这样一种有偏颇的诗歌发展局面,为诗歌注入了生命的活力,我们不应该轻视当下的平凡人的平凡生活经验,当下是由历史汇聚到这里的,如果我们只记得回望历史,而忽视了当下,那么还怎么从当下获得向未来发展的动力?因此我认为,口语诗所表现的当下性,恰恰就是它的未来性,意味着口语诗有它掩盖不住的生命力.

三、从韵律回归到语感

诗歌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有了它自己的清晰脉络,这条脉络发展到胡适有了一个巨大的转折,尔后由破至立,白话新诗不断发展成熟,当今的口语诗又可以被视为一次突变.口语诗和其他诗歌的不同,还表现在诗歌的形式上.在本质上,诗歌的分行特征没有改变,他们改变的是诗歌所依据的节奏特征.中国古典诗歌依靠平仄的概念掌控整首诗的韵律和节奏,达到一种朗诵或唱诵的和谐;白话新诗在萌芽和发展中不断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平仄概念进行反抗,不同的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诗歌主张,比如说闻一多先生以韵、节以及音尺的概念对白话新诗做出一系列的规范,毋庸置疑,在白话尚不成熟,新诗观念仍处于建立的时期来看,这些理念的提出对新诗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之后戴望舒等现代诗人提出以情绪的节奏代替诗歌韵律的节奏,强调诗人要将诗写得自然;卞之琳等诗人提出了新诗戏剧化的观点,将具体化的情景、动作、对话作为材料,应用在诗歌创作中,认为诗的语言必须以日常的语言为基础;废名认为新诗应该是用散文化的语言自由地写.这些现代诗人对新诗诗歌观念的建立都立足于自己的诗歌创作和自觉的审美基础上,不断扩大了诗歌所能容纳的范围,避免了新诗刚刚打开中国古典诗歌的枷锁就掉到西方诗歌的陷阱中,还诗歌以自由,还诗歌以生命.

对于口语诗人来说,他们所提倡的是依据诗人的语感来掌控诗歌的节奏.伊沙更是用“口气”来为“语感”命名.语感来自于诗人对语言的敏感,口语诗人使用的的确是最普通的日常语言,但是怎么熟练地使用口语创造性地表达出自己的审美体验?怎么使读者在阅读口语诗的过程中既有美的享受,又有生活的熟悉感?怎么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高度的想象力和敏感意识?怎么用口语建立自己的诗歌节奏?一首优秀的口语诗必须解决这些苛刻的问题.比如“我拦不住你/我够不着你/我替不了你/ 我叫不醒你”(王小龙《坠落》)⑦,这四句诗单独成为一个小节,表现“女孩”坠落时“我”的反应,伸出了手却拉不住、够不着,想要替“你”一跃而下却无能为力,想要叫醒沉睡迷茫蒙昧的“你”,可惜自己的力量太弱,“我”发出了动作、想法、声音,仍然抵挡不住“你”坠落的悲惨结局,于是读者在阅读中仿佛能听到坠落时耳边呼呼的风声,“我”的歇斯底里的呼喊、挣扎和内心瞬间的痛苦,感受到了“我”的紧张、急迫、无奈.这就是诗人独一无二的语感,用最简单的句子,表现出了情绪和现场的质感.

口语诗人必须使用这样简单的语言和句式,创造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时这些艺术品又能让读者产生这就是生活的感慨.是语感让口语性的叙述仍能产生诗意的审美和感受,使诗歌成为诗歌而不是其他.一首优秀的口语诗只属于某一个具体的作者,他是诗人具体的鲜活的生命印记和生活感受,别人无法套用,因此语感虽然是优秀的口语诗共同的标尺,但是又因人而异.

结语

口语的,日常的,语感的,这三个维度其实是一体的.诗歌既然是口语的,就意味着它是诗人心灵更直接的敞开,一方面它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言说态度和言说方式;另一方面,诗人从自身出发,密切关注口语能够抵达的生活社会百态;而优秀的口语诗又必须依靠语感树立起诗人鲜明的个人风格,表现独立的诗歌美学特征,这样才能显现诗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优秀的口语诗正是三者的完美融合.

注:

①转引自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2:第294 页

②伊沙编选,中国口语诗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3:第32 页

③伊沙编选,中国口语诗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3:第48 页

④伊沙编选,中国口语诗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3:第69 页

⑤伊沙编选,中国口语诗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3:第143 页

⑥伊沙编选,中国口语诗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3:第36 页

⑦伊沙编选,中国口语诗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3:第8 页

言而总之:本文是一篇适合现代性和口语诗和生命力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生命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生命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不只房子,还有诗和远方
关于房子,我跟大多数人概念不一样 我从小住在清华校园里,家是那种二层的小楼,外表看起来很普通,面积也不是特大,但是特别安静 这地儿都没动过,也没装修之说,从我生下来就是这样红色的,很老很旧 但我在那儿.

七一诗歌颂党
九十七年,水迢迢,与时俱进,千锤百炼 九十七年前,南湖上的那只红船啊,点燃革命的火种 在暗夜中九十七年,路漫漫,沧桑几度,风雨如磐,冲破惊涛骇浪,承载着民族的希望 勇往直前,在血雨腥风中拼杀,在林弹雨.

征诗征联点评
以诗会友请以咏兰为题写诗填词中国的兰花又叫兰草,她没有硕大的花叶与夺目的艳态,却拥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是很符合东方人审美情趣的花草 且看本刊各位诗友的兰章雅韵 先看十三首绝句,各有侧重,意蕴传.

以歌言志 以诗抒情
7月20日,贵州省民宗委、省妇联庆祝中国建党97周年暨“致敬改革开放 唱响同步小康”离退休党支部活动在省老干活动中心举行 省民宗委、省妇联离退休老同志及离退休干部处工作人员40.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