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在永恒轮回中醒来类有关论文范本 与在永恒轮回中醒来:读刘庆和《同尘》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主题:在永恒轮回中醒来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2

在永恒轮回中醒来:读刘庆和《同尘》,本文是在永恒轮回中醒来类论文范本与刘庆和和轮回和《同尘》相关论文例文.

在永恒轮回中醒来论文参考文献:

在永恒轮回中醒来论文参考文献 读和写期刊杂志英语怎么读读和写杂志读写算杂志

刘庆和在《过往》(2012)一文中反复咏叹,要是能够像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中的主人公那样活着,从生命伊始的一副老相开始,慢慢回到青春和童年,一直回到婴儿,回到“爱的人的怀中”,该有多好.根据这种活法,他继续假想着,如果人生从70多岁开始,那么经过这50郎当岁,“现在的我正好是二十几岁的魅力人生,年富力强又具人生资本.只是接下来要经历的是躁动、懵懂的时代,一直回到婴儿时代嗷嗷待哺”;这就像把一本书倒着翻转过来,“同样掠过每个情节,结局就成了开始”.根据这样的人生,头顶日渐稀疏的刘庆和,也将逐渐长出刺猬一样的青皮,回到30多年前我所认识的那个帅哥;他那已深入脸纹的狡黠微笑,也将平复成不谙世事的天真烂漫.但,那样的生活,真的值得过吗?因为除了幸福,过往时代一切的痛苦,也都将回归;所有的伤口,都会像他笔下的向阳花那样,重新绽放.

关键不在于是否值得,而在于无从选择;因为这样的日子一定会到来.有意思的是:2012年在刘庆和全部艺术生涯中,确实是特殊的一年.此前两年,以他在苏州本色美术馆所做的作品《浮现》为标志,向以水墨艺术家著称的刘庆和,这回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将雕塑、装置和绘画熔为一炉,以攻城略地的王者姿态,一举占领了中国传统水墨艺术这个最坚固的堡垒,并将其变身为刘庆和艺术王国中一个小小的水池,使自己晋升为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起,他笔下的艺术形象从“都市水墨”中封闭的二人世界,到1999年《流星雨》中浩渺的自然世界,到2005年因画室条件改善而伴随的巨型人像,再到2010年“苏州计划”中全方位的空间占领;从画面上妖娆多曲的女体女态,再到色墨氤氲的山光水韵,都经历了一个趋向于极致的扩张,实质上亦臻至其艺术表现力及其男性权力的一个合乎规律的顶点.随之而至的,是一种极度之后的空虚和空洞,促使他产生一种强烈的回归心态.首先是回归写生,即从《浮现》中的假人回归真人,“回到绘画现场瞬间产生的感觉”.这种写生感其实在刘庆和绘画中从未丧失过,但过去,这种感觉主要用于创造画幅触处皆在的灵动;这次却不同,这次的写生主要服务于被写生者的灵性,赋予其以有名有姓的存在.另外一种回归,则是回归青春和童年.这种回归在2013年的《向阳花》中初见端倪,然后在2014年的个人家族史《白话》,再次达至极致.

《白话》中的刘庆和正是那位逆生长的本杰明.正如他自己表白的,他先是回到了他“二十几岁的魅力人生”,然后回到了“婴儿时代的嗷嗷待哺”,进而更是回到他父亲的人生,以及他父亲的父亲的人生.与整体怀旧的感觉相一致,画面的尺幅由巨幅变成了小帧,成了近似斗方的65厘米x55厘米;有时还进一步画出了画中画,如镶嵌在镜框中的老照片和镜子背面的旧图片,似乎被一种如黄昏时分淡淡的阳光那样的眼光充满爱怜地观望着.这种爱怜不是来自别人,而是来自自我投向过去的眼光.而过去的自我,正在今日自我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然而,《白话》中没有画出的另一半内容,却要在转一年的系列作品《限行》中寻找.“白话”意味着胡掰,“限行”则意味着禁忌;而禁忌必然伴随着痛苦.《限行》不是《白话》中弗洛伊德式的白日梦,而是创伤的复现.《限行》的主人公,正是那位曾在《白话》中幸福地沉浸于阳光下的“红小兵”,但现在的他却坐在一处高耸的白色建筑物上,不知所措地失神发呆.暧昧的是他身下的建筑物:从残缺处露出的砖石来看,它应该是一个实体;但这部分实际上是画面上唯一一处空白,其实什么也没有画.从后一种意义上说,“红小兵”其实正凌空飘浮在画面上方,下面什么支撑都没有.那么,他是在为自己的状况焦虑吗?

与《限行》同样构图的还有《墙头儿》《高远》和《深深的》等作品.这些作品共同的构图特征,是画面中心都有一个垂直的中轴,以及一种在刘庆和作品中极为罕见的仰角*.这种视角将画面主人公凭空凌虚的恐惧感,直接转嫁到观众身上,并使之永恒化了.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以上分析,是理解刘庆和最新作品的一把钥匙.《同尘》是刘庆和《白话》之后的第一个个展作品,也是唯一的一个.2015年,《白话》与《限行》断成两截;2018年,《白话》与《同尘》中的另外两件作品,共同诉说着同一件作品.在武汉合美术馆的3号展厅,《白话》还在那里“白活”,做着白日梦;但同时,它的声调降低了,因为它的旁边,是《粉墨》和《灰%》高扬着、悬浮着、笼罩着,如同一层厚厚的雾霾,给这个城市提供了可以触摸的质感.

《粉墨》占据1号展厅的四面墙;四面墙上“装置”着二十几件作品,围合成一个空间,令人想起“苏州计划”美术馆中庭的那个水池;但这一次,所有作品不是装置,而是画出来的.换句话说,进入展厅的每一位观众,都犹如进入了一个注满水的金鱼池,在观看四壁作品的同时,也被作品观看着.

入口正对的墙面,一个粉色的幕帘下,一个巨型姑娘“粉墨登场”;她被聚光灯照亮,但她捂住双耳,好像视而不见,但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她的恐惧.另一盏聚光灯照亮了一个角落的11个蹲踞者,大部分是女性,她们背对观众,或抱头或捂脸;只有其中一个直面观众,露出一张纯真的、卡通一样的脸.她们的头顶上,悬着一块巨大的、不规则的黑石.另外的墙面,另外的聚光灯下,暧昧的红色帷幕交叠着妖娆女性的侧影;一张男人的脸,一个抱着双手的老男人的侧身像,一个穿制服的保安半身像,和一条蠕动着的巨大青虫……一一浮现.与此同时,我们(走进展厅的每一个人),也如金鱼缸里面的金鱼那样,在优游自得之余,突然感觉如芒在背,发现自己也被墙面上那些正襟危坐或掩身偷窥的人物所审视.而入口旁边,一双男人腿交叉着杵在墙面里,根据*关系,这个男人的身体应该置身于我们(也就是展厅)所在的空间,那么,是他置于我们的空间,还是我们置于他的空间?两类眼光的不断交织中,一种错乱也随之产生:我们究竟是谁?是那些被凝视被观看者,还是那些凝视和观看者?抑或二者都是?我们即我们眼中的形象,被来自于我们自己的眼光所碾碎?

这样的思考也被带入2号展厅的作品《灰%》.该展厅展示刘庆和两年来最新的大画,但作品呈现出另一种回归:对于水墨本色的回归.因为其中大部分是灰白色调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本意在于“少些技术炫耀或制作,多些随性的过程中的展示”.其中的视角不是高远,就是俯瞰.

如《塔》和《红墙》延续了《限行》中的仰角*;《大床》中的床被拉长了,但与床上玩手机的夫妻结合,构图仍呈金字塔形;《留尘》和《暖》则是俯瞰视角.还呈现出向中国古朴式构图回归的趋势.例如《离岸》,长卷式构图中加上“画中画”式的矩形框架,起伏的山峦置于下方,十分类似于北魏《孝子棺》中开窗户式的多层次构图.色墨画虽少,却十分精彩,尤其是《灼日》——一件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作品.作品之妙,首先要联系2013年的《向阳花》系列——“贪恋阳光也要‘防晒’”——刘庆和如是说.当烈日灼空时,我们的抒情主人公不惜站在悬崖边上,也要采取背向阳光的姿态.但这件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它采取的视角既非仰视、也不是俯瞰,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视;这一构图形式似乎意味着:在人生之路上,“他”只欲站在中间,不上不下、不高不低,十分困难地保持着平衡.

但在艺术内部,刘庆和的退行之路仍在继续.

2010年的“苏州计划”,刘庆和进军装置和当代艺术领域.他的成功一方面证明,作为艺术家的刘庆和有足够的能力处置一切艺术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焦虑.这种焦虑集中于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意义和限度的问题.如果“绘画死了”,也就是说,如果绘画在多媒体甚至人工智能的时代,已不能充分地代表当代人的情感,那么,绘画的意义何在?用他自己的话说,“小背景的水墨”,究竟能不能“揭示大背景的当代艺术”?“To b e o r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是的,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尽管在一次访谈中,刘庆和夸口,即使“绘画死了,我也局限在自己的乐趣中”,但这句貌似慷慨的话毕竟带有几分凄凉;因为它若有效,毕竟是以“绘画死了”为前提的.也许正是这种凄凉,混合着为杰出艺术家不可或缺的某种“艺术意志”,解释了刘庆和进军当代艺术和三维空间的壮举.然而,当代艺术的宏大与空洞如影随身,成功之后的疲惫和空虚也乘隙而入,终于促使刘庆和重新回归写生、回归绘画、回归童年,回归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然而,当代性真的是一个绘画,或者非绘画的问题吗?绘画死了,究竟是绘画枯竭了,还是画家枯竭了?绘画死了,画家不会死吗?画家活了,绘画难道不会活吗?绘画有当代性吗?究竟是绘画的当代性,还是画家的当代性?什么是画家的当代性?

正如生死不是理论问题,关涉生死的艺术问题同样不是理论问题.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这些问题只有作品才能回答.而现在,我们听到了刘庆和的回答,听到了《同尘》的回答.

《同尘》的回答就是“同尘”,就是没有例外.如果时代是“尘”,那么画家也是“尘”;如果时代面临困境,那么画家也面临困境;如果时代是“焦虑”,那么画家也“焦虑”,甚至更“焦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画家笔下的人物即画家自己——“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这就是刘庆和在《同尘》中所理解的“当代性”.

《同尘》的回答正是“同尘”.“粉墨”也就是“粉末”,也就是“尘”,“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尘”;灰色的“灰”也就是灰烬的“灰”,“化烟化灰”的“灰”.万物皆是,每一个人都不例外.而在尘土和灰烬中,将飞出金色的凤凰.

正是在回向“生死”的语境中,《同尘》用自己的方式超越了“生死”,同时迎来了绘画的死而复生.

犹如又一次“文起八代之衰”,无独有偶,《同尘》在回归绘画的同时,无意中也实现了向更古老的中国绘画传统的复归,那就是包容实际空间的礼仪美术的传统.任何人只要不抱偏见,很容易从《粉墨》和比如辽代宣化地区的壁画墓中,找到相同的元素,例如满壁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帷帐门窗、优倡仆佣、侍卫保安,甚至还有半掩身躯的妇人和巨大的蠕虫形怪物,和同样的超越生死的意境.这让我们对重新审视中国本土图像传统的当代艺术潜力,有理由充满信心.

1881年8月,哲学家尼采正在湖边散步,在一块巨石之旁,突然灵光闪现,产生了一种“相同者永恒轮回”的思想:

万物方来,万物方去,永远地转着存在的轮子.

万物方生,万物方死,存在的时间永远地运行.离而相合,存在之环,永远地忠实于自己.

每一刹那都由生存开始,“那里”的球绕着每一个“这里”而旋转,中心是无所不在的,永恒之路是弯曲的.

在另一处地方,他又如此写道:

最大的重负.——假如在某个白天或某个黑夜,有个恶魔潜入

你最孤独的寂寞中,并且对你说:“这种生活,如你目前正在经历、

往日曾经度过的生活,就是你将来还不得不无数次重复的生活;

其中绝不会出现任何新鲜亮色,而每一种痛苦、每一种欢乐、每一个

念头和叹息,以及你生命中所有无以言传的大大小小的事体,都必将

在你身上重现,而且一切都以相同的顺序排列着——同样是这

蜘蛛,同样是这树林间的月光,同样是这个时刻以及我自己.存在的

永恒沙漏将不断地反复转动,而你与它相比,只不过是一粒

微不足道的灰尘罢了!”——那会怎么样呢?

“永恒轮回”的思想的核心是说,世界在无限地重复,故发生过的一切都会无限地重来.但与此同时,在尼采看来,“永恒轮回”的思想是对于生命“最高的肯定公式”,因为你即使小如微尘,也不会消失,而且也会永恒地重来.

因此,这粒微尘也许正如刘庆和笔下的那位艺术家,一边在悬崖边上做着永恒的平衡体操,一边却没有忘记用他的眼睛往下偷瞥着.他究竟看到了什么,画家并没有交代.但根据我对于画家的了解,他通常即使在“正统的思想面前”,也会想要让思想“开个小差”,不正经地“将目光停在谁谁的胸前”,这次肯定也不例外.

所以我相信他一定看到了什么.你懂的.

2018年4月15日

注:

展览名称:刘庆和:同尘

展览时间:2018年6月15日-11月15日

展览地点:武汉合美术馆

责任编辑: 姜 姝

概括总结,这篇文章为关于对写作刘庆和和轮回和《同尘》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在永恒轮回中醒来本科毕业论文在永恒轮回中醒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读书:让眼前的世界更清晰读余秋雨的《中国文脉》
·名师自述·我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于西南大学,现执教于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 从教14年,逐渐形成了“成长语文”的理念 童年的我,安静而倔.

另一个世界和你的彼岸读鲍贝小说《西藏记》
在我的视野里,生活在西湖边或西溪湿地的鲍贝算得上一个陌生的作家 这里的“陌生”并非指向作家本人,而是指向对她小说写作的陌生 鲍贝为数有限的诸如空花、观我生、去西藏,声声慢……几.

似曾相识燕归来读李晓润《宋词演义》有感
读中学时,先后接触了唐宋词一百首和唐宋词鉴赏辞典一薄一厚两本书,发现“词”竟然是魅力不逊于“诗”的一种文学体裁,尤其是宋词,脍炙人口的长短句如此令人反复.

驴鸣和人声读刘亮程《捎话》
如果不是我们刚好生活在人类主导的世界,又碰巧知道刘亮程是人类中的一员的话,在看完捎话a这部长篇小说后,我很可能会怀疑作者是一头驴,因为这是一部以驴为主角也常常以驴的眼睛观看并讲述世界的小说   在小说.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