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文学教育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和高校文学教育何为?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文学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7

高校文学教育何为?,本文是文学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素材跟文学教育和高校文学教育和高校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文学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文学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文学教育期刊文学教育杂志社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中国高校应重视通过文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高校在应用性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以及当代大学生较为常见的心理隐患问题.高校文学教育要突破语言文学类学科的专业化学习,使更多大学生能接受广泛的文学教育,发挥文学教育“以文化人”并进而“以文治世”的重要功能.高校文学教育的开展,要突破文理界限,要注重方式方法,还要注意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接受心理.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 文学教育 功能 策略

处于新时代的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大,倒逼国内大学部分学科专业的设置及人才培养尽快适应应用性转型的大趋势.在这种应用性转型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人文素养的培养,则容易顾此失彼,虽无近忧,必有远患,在人才培养上留下漏洞.

现实的情形是在目前部分大学中,文学教育类课程除了在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中开设之外,不仅理工类专业和社科类专业取消大学语文类课程或者根本不开设与文学教育有关的课程,甚至部分人文类专业比如新闻传播学、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文学教育类课程设置也极其有限,可以说,作为中国高校人文素养教育之重要构成部分的文学教育,面临快速萎缩的局面.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感情及就业等诸方面存在很多困惑和各种精神压力,严重者深受各种心理疾患的干扰,甚至主动放弃生命者,这也是现代大学教育所面临的极为严峻的现实问题.

针对中国当代大学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大学推广、推进文学教育,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疾患,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新时代需要的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人才.下面从文学教育的含义、大学文学教育的功能、大学文学教育的开展等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

一、文学教育的含义

文学教育一词内涵丰富.中国的文学教育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文学教育,是一种大文学教育,就是通过文学这种语言艺术来培育人、塑造人,其目的在于普及人文知识,增进人文素养,塑造完满健全的人格,这是文学教育的根本所在;狭义文学教育,是语言文学类学科专业的专门学问,其目的在于培养能从事与语言文学艺术有关的工作的专门人才,它要求受教育者全面掌握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研究语言文学艺术的原理和规律.广义文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广阔大道”,渗透于人的一生;狭义文学教育则属于专业教育的“精深小道”.中国大学的文学教育,不应该仅仅成为语言文学类学科专业学生的独享盛筵,而应实施大文学教育,即将广义文学教育观念引进大学教育,使更多不同学科的大学生能有机会接受文学教育.

从中国教育的历史来看,文学教育兴起于文、史、哲未分,诗、乐、舞一体的先秦时期,渗透于中国古代的整个教育历史,其中已经包含不少宝贵的文学教育内容.春秋时期就已经发生的“诗教”、“乐教”传统中,就有诸多值得天借鉴的文学教育思想.比如孔子以“六艺”之科《诗》《书》《礼》《易》《乐》《春秋》教育弟子,因为它们各有所长,其中的《诗》即是以文学教育的内容来陶冶情操;孔子又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育弟子(《论语·述而》),其中的“文”指“典籍”,亦包括文学的内容;孔子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则强调了文学教育的重要作用.中国历史上不断发展,内容博大精深的文学教育传统,为当代中国发展大文学教育提供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20世纪初,一些有思想的教育家将文学教育纳入美育体系,比如蔡元培的“五育”并重思想,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他认为“国语国文之形式,其依准文法者属于实利,而依准美词学者,属于美感.其内容则军国义当占百分之十,实利主义当占其四十,德育当占其二十,美育当占其二十五,而世界观则占其五.”①这也拓展了文学教育的内容.但是,20世纪以来,在中国社会快速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浑融一体的传统文学教育体系在西方学科教育体系的割裂和教育学、文学学科的双重冲击下渐渐分崩离析,以至于渐渐萎缩为语言文学类学科专业的“专门”学问,使得传统的以文化人、以文明道、以文载道的文学教育蜕变为纯粹的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教育.

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跨学科研究方法论在国内兴起,文学教育的研究开始突破学科壁垒,超越文学学科的内部研究,将文学教育视为当代中国人文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视为当代教育不可忽视的“心灵”教育途径.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认为当代大学生要给自己提出双重任务,即“既要进入专业,学好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以做本专业的第一流专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又要走出来,看到专业之外的广大世界,博览群书,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开拓更加广大、自由的精神空间,确立更高层面的目标:做一个健全发展的‘人’.”②钱理群先生还主张“理科生也要学文”,要“读几本经典”,如《论语》《庄子》《诗经》《楚辞》《红楼梦》和唐诗等.③可见,文学教育承担了一部分人文教育的任务.鲁定元先生对文学教育的理论、历史及我国文学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强调文学教育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和提升人生境界的过程.④这都说明,我们对于文学教育含义的理解应采取广义,也就是说,在大学开展的文学教育,应是广义文学教育.

总之,所谓广义文学教育,是指在借鉴、整合中西方文学教育中的精华部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广泛的语言文学艺术教育,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现代化复合人才.由于高校是现代化复合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平台,在开校开展文学教育,就成了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现代化复合人才的关键.

二、大学文学教育的功能

文学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以文化人,是文学教育内化于人的功能;一是以文治世,是文学教育的外显功能.孔子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所谓诗可以“兴”“观”“群”“怨”,即是文学内化于人的功能,“事父”“事君”就是外显功能.此外,“多识于鸟兽之名”,则是通过文学教育长知识长见识.

文学教育以文化人的功能着眼于文学作用于人的关系,是一种终生教育.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文学教育发挥的程度和具体内容方面都有所差异.比如儿童时代的文学教育,主要侧重于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的吟诵、阅读、听讲等来启发、诱导儿童形成初步的认知力和感受力,即通过接触文学艺术作品,获取基本的语言及文学知识,培养语感和审美感受能力,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也开始得到初步的培养.随着人的不断成长,感悟力、理解力、审美判断力都增强,文学教育开始全面发挥以文化人的功能.尤其是在大学阶段,文学教育以文化人的功能更容易得到充分发挥,它既包含持续性的语言文学认知力与感受力的教育,也包括进一步的精神熏陶、艺术审美、思想启示功能,还包括心理渲泻、精神治愈功能等.正如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中所指出的:“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⑤通过文学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塑造健全的人格,拥有美好的审美情感.

大学文学教育,首先要着眼于通过以文化人,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人.钱理群先生曾不无忧虑地说:“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认为这并不是那些学生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这是我们弊端重重的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结出的恶果,这是‘花’,美丽而有毒,不能不引起警觉”.⑥正是由于人文教育的不足,当代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人文关怀精神上是有欠缺的,故而他们不关心与国计民生、民族命运、人类命运有关的宏大命题,不相信世间的那些伟大灵魂、高尚人格的存在.在大学开展广泛、系统的文学教育,能使大学生能够在阅读、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人生的诸多宝贵启示,感受到当代青年的使命何在,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可贵,从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关注社会人生、热爱祖国和人民、关爱生命.

大学的文学教育,还要着眼于通过以文化人,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中国的高考制度是目前最公平的考试制度,但是也有其弊端,即它对于人才的选拔主要采取了以考试分数论成败的方式,中国的孩子大多接受的是这种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这是一种功利化的教育,它使得需要慢阅读、慢体悟,功能潜在、美育效应滞后的文学教育严重不足.青年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后,缺乏充分的文学教育的后遗症大爆发,表现为不少大学生失去学习生活的目标,或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挫折而产生人生虚无感,或因面临各种人生选择产生无所适从感,严重者在精神上出现障碍,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通过文学教育,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大学生,通过阅读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寻求诗性的精神家园,渲泻不良的负面情绪,成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比如读老子《道德经》和庄子的作品,就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贵质朴、重本心、轻名利、黜虚华的思想境界,从而抵御在人生积极进取的过程中带来的消极负面影响,使心灵进入更加淡定、从容、利他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的境界,进入“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智者境界.

文学教育以文治世的功能着眼于文学作用于社会的关系,是人的内在文人素养外显,作用于社会的反映.受到良好文学教育的人,更容易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拥有善良美好的品质,能够从社会生活中发现美,这使得他在处理人与社会的诸多关系时,存“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公孙丑上》),积极奉献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关爱他者,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如果人人如此,这个社会便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所以文学教育以文治世的功能是以文化人的外显功能.从国家的层面来看,所谓文化强国的国策中,就包含以文治世的内涵.

三、大学文学教育的开展

如果说中小学教育可以通过语文课程来促进文学阅读和写作,来开展普及性的文学教育,进入大学之后的分学科分专业教育则使得绝大多数学生从此与文学教育无缘.那些原本对语言文学艺术感兴趣的大学生,也只能通过有跨学科跨专业选修十分有限的文学类课程,或者自己阅读文学作品来弥补文学教育缺失的遗憾.但是,我们又不可能在大学各学科各专业的学习任务原本就十分繁重的情况下,给所有学生开设文学类必修课程,所以,下面给出的在大学开展文学教育的策略或方式方法,是一种最大限度的设想.

首先,大学应尽快适应当下正在启动的高中文理不分科的大趋势,尽可能实行学科大类招生,并在第一学年开设兼通文理的必修通识课程.钱理群先生曾指出“‘五四’开创的新文化的重要传统就是文理交融”,他特别指出了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以植物学家蔡希陶、北大物理系教授丁西林,还有竺可桢、梁思成、华罗庚等人为例,强调了文理交融的重要性,提出“一个真正的大学者,一个健全发展的现代知识分子,一方面,他要受到社会和知识分子的制约,同时也在努力突破分工所造成的限制,尽可能地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求得自身学识、思维能力与性格的相对全面的发展.”⑦的确,那些真正能成为大师的,往往是学科视野开阔、不拘囿于文理界限的人.目前,国内高校面向理工类学科专业的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不失为一种可取之法,但部分高校却在应用性转型过程中,取消了这门课程,这对于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才来说是不利的.此外,还可以开设各种文学类公选课程,以适应大学生对于文学的不同兴趣.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可以突破传统的教法,在“互联网+”时代,广泛采用网络课程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最大范围地修习相关课程.

其次,大学开展文学教育要走出传统的课堂,渠道尽可能多元化,方式方法要多样化.比如通过建立各级文学社团来开展文学教育.吴广平主编的《文学教育新视野》一书就在大学文学社团与文学教育方面给出了诸多可供借鉴的实例.⑧在中国高校,一般都会成立一个校级的文学社团,但文学社团的组织和活动的开展,大多由学生自主自理,学生社团能真正意义上得到文学教师的指导的并不多见,所以高校在文学社团的建设上宜给予师资上的支持.同时,文学社团,并不仅仅只有创作型的文学社团,还应该拓展阅读社、朗读社之类的社团,使学生能够更大面积地阅读文学作品、更大程度地在朗读的过程中得到情感和心灵的交流.还应鼓励成立一些专门化的文学社团,比如诗社、词社、曲社、剧社等等,使文学社团能够成为更多大学生继续接受文学教育的重要平台.除了文学社团之外,高校还可以利用校电视台、校广播台、网站、微信、校报及各学院的相关平台,推出传播文学经典、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节目或栏目,营造人文气氛浓厚的校园生活,使文学教育真正做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再次,大学开展文学教育,要注意贴近大学生的生活,适应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文学教育的具体内容,往往以大量中外古代、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为主要学习对象,其题材内容、表达方式等,并不一定都会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喜爱;传统的纸质传播及书面阅读,在“互联网+”时代和图像化时代也遭遇冲击.这就意味着,在目前这个时代,对传统文学艺术要有所选择,尽可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部分相对晦涩难懂的文学经典要有一定程度的现代转换,还要注意对文学经典的现代化传播,尽可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对于海量的当代中外各种题材内容和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也需要加以精选和推介.

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中,文学教育不可或缺.但是要注意,大学文学教育需要以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前提,如果不加以选择,是非不清、美丑不辨、善恶不分,则它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所以在开展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大学生学会主动规避有害的文学作品.

注释:

①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A].蔡孑民先生言行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0~101.

②钱理群.漫说大学之大[A].致青年朋友:钱理群演讲、书信集[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7.

③钱理群.漫说大学之大[A].致青年朋友:钱理群演讲、书信集[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9-10.

④鲁定元.文学教育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⑤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A].蔡孑民先生言行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5.

⑥钱理群.寻找失去的“大学精神”[A].致青年朋友:钱理群演讲、书信集[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33~35.

⑦钱理群.漫说大学之大[A].致青年朋友:钱理群演讲、书信集[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6.

⑧吴广平.文学教育新视野[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陈鼓应.老子注释与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蔡元培.蔡孑民先生言行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文学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项目编号:2013B15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柳倩月(1970-),女,湖北恩施人,文学博士,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省(鄂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文艺学.

上文总结,这是关于经典文学教育专业范文可作为文学教育和高校文学教育和高校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是指在所有环境下,人们所具备的主动求知、敢于探索的能力,这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 钢琴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重要课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钢琴演奏技巧,还要注重学生钢琴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

分析蒙古歌剧对民族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摘要】蒙古歌剧是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蒙古歌剧在民族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及价值远不如西方歌剧的影响力 2007年1月,蒙古歌剧木雕的传说在民族大学创作并演出 2015年11月,在内蒙古.

高校声乐教育现状与路径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教育也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完善各项课程设计 在高校声乐教学当中,教学模式及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但是,高校声乐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

艺术类高校体育教育
【摘 要】随着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体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加强高校学生的体育教育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艺术类高校有着独有的特殊性,如何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