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方言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与南京方言撮口韵的产生与成因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主题:方言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8

南京方言撮口韵的产生与成因,本文是方言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例文和方言和成因和南京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南京大屠杀论文

■汪莹/南京大学文学院

摘 要:没有撮口韵[y]、[y-]是南京方言的特点之一,南京方言“吃鱼”等于“吃姨”、“月亮”等于“叶亮”.今南京方言撮口韵完全,没有撮口韵只存于极少的老年人口中.本文考察南京方言撮口韵的产生过程,探讨其成因.

关键词:南京方言撮口韵演变

明代以来,南京方言相关研究成果丰硕,论著颇多.据郭骏(2013)统计,自何美龄《南京官话》(1902)始,截至2011年,南京方言研究成果计62篇(部).明清时期文献有的是官话韵书,如《书文音义便考私编》《韵法横图》《古今中外音韵通例》《正音新纂》等;有的是西方传教士为传教之便而作,如《西儒耳目资》《华语官话语法》等;还有一些为学术专著,如《南京字汇》《南京官话》等.赵元任《南京音系》是第一篇用现代语言学方法调查、分析南京方言语音的论著,标志着国内学者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南京方言的开端.60年代以后,南京方言研究多集中于语音、词汇、语法的共时描写.尤其是80-90年代,《南京简志·方言志》《南京方言志》《南京方言词典》《南京话音档》《江苏省志·方言志》等,相距不过10年,这个时期的南京方言语音系统得到了全面、细致的描写.本文从文献出发,考察南京方言撮口韵的产生及成因.

一、文献所记南京方言撮口韵

《南京字汇》记录了4个撮口韵,分别是(驴)、(虐)、(全/鲜)、(俊).《古今中外音韵通例》指出:“金陵读基韵齐齿呼与孤韵撮口呼,如基李西衣、居吕须迂,至明晰也.下关则西衣或读如须迂.至浦口东二里六合乡则居吕须迂皆读为基李西衣.”[1]可见当时南京方言有无撮口韵尚不统一,很可能是由于居民来源不一.南京下关齐齿呼读为撮口呼,如西衣读如须迂,更见南京方言撮口韵之复杂.

《南京官话》共4个撮口韵,分别是ü(取)、üeh(缺)、üen(全)、ün(君)三个撮口韵.《方言字汇》记有[y](巨)、[ye](卷)、[yin](俊)、[ye](悦)4个撮口韵,其中,[ye]为入声韵.

《南京音系》记有[y](迂)、[y](靴)、[y](月)、[y](冤)[yin](氲)5个撮口韵,较之前文献又多出一个.赵先生指出,南京“有的人的撮口韵完全,凡是国音撮口的字他都用撮口……有的人就全无撮口的,月、圆、云、远完全读成业、沿、寅、演.以上两种大约是读书人与非读书人两种阶级性的读音的差别,但也不尽然,因为又有第三派人把那些字有的读撮口,有的读齐齿,或同一个文言读撮口,白话读齐齿的”[2].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指出“南京话在有没有撮口韵方面内有有差别,有的人撮口韵很全,有的人撮口韵较少,有的人没有撮口韵,撮口韵都读成齐齿韵.”[3]《江苏省志》所记音系无单元音[y],但有撮口韵[ye]、[y]、[y],在说明中指出“这个音系无[y]而有[y-],是现在南京话的一个派别.旧南京话一般全无[y、y-],现在青少年则一般全有[y、y-],向普通话靠拢.无[y]而有[y-]者是比较保守的中间过渡派.”[4]刘丹青《南京方言词典》指出,南京方言撮口韵存在家庭和职业差异:“最老派中,书香门第和中上层家庭出生的人有范围与普通话大致相同的撮口韵([y]或带[y]介音的韵母),而体力劳动者家庭出生的人,念[y]韵的字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带[y]介音的字则多少存在一些.”[5]

综合各家,清末至20世纪末南京方言撮口韵详见表1.

表1显示,南京方言撮口韵内部差异明显,城区方言撮口韵的产生至迟在19世纪后期.

今南京方言撮口韵完全,普通话读为撮口韵的,南京方言一律读为撮口韵,向普通话靠拢迅速.老南京话“吃鱼等于吃姨”、“月亮等于叶亮”的语言现象在青少年中已不复存在.

此次调查发现南京青少年撮口韵系统、完全,普通话读为撮口韵的,南京方言一律读为撮口韵,详见表2.

统计结果表明,当前青少年所说南京方言撮口韵完全,向普通话靠拢迅速.老南京话“吃鱼等于吃姨”、“月亮等于叶亮”的语言现象在青少年中已不复存在.本次调查的青少年只有3人表示曾经听过家中老人或亲戚不说[y],只说[i],“当时听着觉得怪,现在他们也说得少了,和我们一样说[y].”

二、南京方言撮口韵实验语音学分析

本文语图均采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制作,采样率为44100Hz,采样精度16bit.声母及韵母分析采用三维宽带频谱图,纵轴表频率,横轴表时长,颜色深浅表振幅强弱,频率取值范围为0-5500Hz.语图制作参数为Gaussian窗,窗长0.005秒,时间步长0.002秒,频率步为20Hz.

通过Praat软件测得元音[y] F1的平均值约为279 Hz,在南京方言10个元音中平均值最小,说明[y]的舌位最高.南京方言10个单元音的F1大小由大到小排列为[a]>[]>[]>[]>[o]>[]>[u]>[i]>[]>[y],舌位高低亦可由此看出.F2的平均值约为2420 Hz,平均值最大,舌位靠前.[y]为圆唇元音,因此F2的平均值略小于[i];[]、[]、[a]的F2平均值较大,舌位居中;[u]、[o]、[]、[]的F2平均值较小,舌位靠后.

语图显示,“靴”的F1微升,F2下降,两者间距大,F2靠近F3,可见[y]舌位略高于[e],舌位与[e]相比,靠前.

撮口呼[y](圆)的F1形状比“弯”的形状略拱,幅度更大.因为[y]、[a]都是前元音、所以F2走势平缓,没有变化.

“云”的F1变化很小,F2起点高,达到2200Hz,先降,后呈上升趋势,几乎与F3相合.因为[y]的舌位十分靠前,所以F2的起点高,与F1相距较远.

撮口呼入声韵有[y](菊)、[ye](月)、[yo](脚)三个.“菊”[y]为前高元音,所以F1低,接近基线;F2高,接近F3,两者距离大.“月”的F1、F2均先升后降,因为[y]的舌位前于、高于[e].“脚”的F1平缓,F2陡降,末尾与F1趋近.因为[y]为前高元音,[o]为后半高元音,舌位高低变化不大,但舌位前后变化很大.

三、南京方言撮口韵的产生及成因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南京方言撮口韵的情况复杂,既有年龄差异,又有地域差异,甚至每个人的撮口韵系统均不同,因此各家所记撮口韵的数量和类型均不同.《江苏省志·方言志》记录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即南京方言无单元音[y],但有[ye]、[y]等复元音,这是否意味着南京方言山臻宕江通的三四等韵先产生了撮口韵,后扩大至遇摄鱼虞韵?由于语言事实的不足,我们只能提出这一假设,有待验证.

语音演变的原因不外内因和外因两种.南京方言撮口韵应与声母的腭化有关.南京方言撮口韵产生于见系声母腭化之后,因为无舌根音声母与撮口韵相拼的事例.但二者相隔时间很近,几乎是同时.这也能解释《江苏省志·方言志》记录的南京方言有[y-]韵却无[y]韵的情况.顾海洋(2015)认为腭化是南通海安方言撮口韵产生的重要原因.彭建国(2009)指出撮口呼在长沙方言中与合口呼呈互补状态:撮口呼只与舌齿音相拼,合口呼与唇音、舌根音、零声母相拼.南京方言撮口韵的产生过程也印证了这一点.

外因方面,最重要因素应是普通话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始,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中小学及各大高校普遍用普通话教学,人们开始用普通话交际.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普通话借着电视、网络等传媒手段不断扩大普通话对南京方言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国内人员流动频率急速上升,这也促使普通话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南京方言无撮口韵这一特点迅速被抛弃.

参考文献:

[1]胡垣.古今中外音韵通例[M].北京国家图书馆馆藏复印本,1988:“方音十三条”第1页.

[2]赵元任.南京音系[A].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83.

[3]江苏省上海市方言调查指导组.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63.

[4]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方言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2.

[5]刘丹青.南京方言词典·引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0.

本文评论,这是一篇关于方言和成因和南京方面的方言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方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破口的搪瓷杯
摘自知识窗归苏 文我一直认为嘴唇是人类全身器官中最敏感、最挑剔的,因为它代表着亲吻和认同 长大以后的我拥有了很多杯子,塑料的、玻璃的、陶瓷的,但在记忆深处,能够霸占我嘴唇最喜爱的触感的,永远是爷爷的.

中国勘定第一口油井
1907年2月,中国第一口油井,在陕西延长县西门外勘定井位 中国自从1903年正式发现有石油矿藏之后,尚未有人进行过现代化的开采 1904年,延长县拨款创办延长石油官厂,由候补知县洪洋任总办,开始开采.

九州撷韵
改革开放四十年寄怀徐安华(江苏盐城)改革春风荡九重,开放发展脱贫穷 分田到户农家乐,联产承包粮秣充 四面八方传捷报,千山万水展娇容 国强民富雄狮壮,世人惊看中华龙 改革开放惠农家王荣光(山东临沭)通衢.

手机放兜里,充电口要朝上
平时很多人都有把手机放在兜里的习惯,但大都是随手一放,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手机充电变慢了 这是因为放手机不正确导致的 专业人士对此的建议是手机放兜里,充电口要朝上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衣兜是较脏的,一些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