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文化相关论文范本 和运河文化的形态与其意义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主题: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1

运河文化的形态与其意义,该文是关于文化相关论文范本跟运河文化和形态和意义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运河文化的形态及其意义

张敏霞 嘉兴学院文法学院

汪娟 嘉兴学院文法学院

基金项目:嘉兴学院2017年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嘉兴民俗文化的视觉再现与区域形象构建”.

摘 要: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具体描述京杭大运河的建成和发展对嘉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方面.运河文化的形态可分为三个部分: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三个形态相互包含又各有不同,共同对促进运河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运河文化;形态;意义

作者简介:张敏霞(1996-),浙江嘉兴人,嘉兴学院文法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41班;汪娟(1974-),浙江嘉兴人,嘉兴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2

一、京杭大运河的影响

京杭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初期,完善于元世祖时期,明清时期有着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扩展.但是京杭大运河在开凿的时候也包括了一部分的江南运河,江南运河最早记录在春秋时期.自春秋后期起,在中国境内有具体文献记载的南方运河众多,并且陆陆续续不断在进行开凿,在隋唐之后经不断地发展改造最终形成了如今的运河.贯穿嘉兴境内的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中河床最稳定,历史也最悠久的河段之一.

江南运河是因为江南地区水源充足,有着先天的气候上的地理优势,加上河道纵横交错而建成.作为最古老的运河之一,除了有着在生活上的便利之外,自古就有着贸易经济上的往来.而根据江南运河建成的京杭大运河主要依众多支流河道形成,自此打破了小范围的经济贸易的往来,南方和北方的货物经济开始互通来往,给运河边的城市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嘉兴作为古江南运河的沿岸城市,自古以来便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而京杭大运河的建成和发展更是促进南北物资来往,带来了更大范围上的经济繁荣,并且在南北人文交流的同时,也为嘉兴这个城市带来了独特的地区性的运河文化.大运河给沿岸的人民和城市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方各面的影响,而其中运河文化是最值得研究的,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

二、运河文化的形态

运河文化,作为一种独具一格的区域文化,是在南方特色的地理背景下产生的,以经济和社会为土壤,通过众多文化现象来体现其深蕴,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一种文化现象.运河文化的产生,当然与人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极力开拓精神世界,一系列民俗活动开始出现并且得到了传播.这些民俗活动在得到了大多数人们的认可与接受之后,在固定的地域上进行传播,时间历史长河中得到后人的传承,并且不断继承与流传,最终变成运河文化的基础乃至重要组成部分.

运河文化在嘉兴段的具体表现既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现出来,又可以透过文化现象看到运河文化的本质.运河文化的形态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

(一)物质形态

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区域就已经出现了特点鲜明的物质形态文化.具体的物质形态文化的表现之一为各种各样凝固的艺术建筑.在明清时期的嘉兴,出现了四大历史街区:月河历史文化街区、芦席汇历史文化街区、梅湾街历史文化街区和王江泾一里街历史文化街区.月河历史街区南临京杭大运河,依河而建,众多的商铺沿河而建,民居聚落繁华,月河历史街区因此形成.月河的由来一说是因“其水弯曲抱城如月”而得名,另一说其曾是杭州的外城,外城为月城,所临之河被称为月河; 梅湾街位于嘉兴市区南部,处于运河之畔.梅湾街由来一说是相传明万历年间,此地曾植梅筑园,此地因梅花而出名,又一说因街道的形状曲折弯曲如梅枝一般,无论其名称来源如何,都因依水而建繁华而闻名于世; 芦席汇历史街区东临长水塘,南至秀城河,西到京杭运河,中间闸前街河穿越其中,形成了一河穿境,三河环街,街区内保留着的众多的保存较好的传统民居;王江泾与乌镇、西塘均为大运河沿岸的历史古镇.王江泾原名闻川,原在运河之东,后徙于运河之西.其一里街是王江泾的商贸集市,街宽仅一米,依然遗存着一些古老的建筑格局,散发出古朴的风貌,一条闻溪倚街而过,闻川八景诗中所说的“七桥曲曲跨闻川”,现在还保留着其中的济阳桥、闻店桥等.

古代的历史街区,作为一种凝聚着传统运河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本身是嘉兴地域文化的有机构成的代表,而且其中也囊括了众多形式不一的运河文化表现形式.各大历史街区都沿河而建,街区形态大致分布也依据运河走向,各大历史街区中还依稀能看到当时街区商铺繁华的影子,众多商铺形成了繁华的街道,也延续了江南水乡传统街、巷、市、埠的城市传统商贸特色;鳞次栉比的民居也建于历史街区之中,民居建筑多以明清建筑为主,色调以灰黑白色调为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马头墙、观音兜、廊棚和梁枋雕刻,独具地方特色;而作为以“小桥,流水,人家”为特色的江南水乡,桥是必不可少,桥是随处可见的一种有特色又凝固的建筑形式.除此之外,历史街区中还包括了茶铺、当铺等商铺中蕴含的其它形式的文化内涵.

(二)制度形态

嘉兴段的制度形态文化主要是以中国传统节日和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古老的民间风俗习惯、祭祀信仰等都是口口相传,大多寄托在民间百姓自发形成的习俗活动之中.京杭大运河嘉兴段中的有特色的传统中国节日是龙舟竞渡的端午节,吃汤圆看花灯的元宵节等,而别开生面的民俗活动有海宁钱塘观潮节、网船会、灶头画等活动.

全国知名的嘉兴粽子,其积淀的历史十分悠久.嘉兴端午节在南宋时已有民间自发大型活动,至明清时祭祀活动已达到鼎盛,现在每年端午节期间都会举办民俗文化节,比如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喝“五黄”、头插健符、户挂钟馗等活动.现在的月河历史街区有着嘉兴端午名俗体验馆以及粽子文化博物馆,不仅记录了端午节和粽子的历史溯源和相互关系,也介绍了端午节的传承以及不断发展.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一个实物载体,蕴含的不仅有端午节节日的历史内涵,更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在元宵节也有一个载体—汤圆,意味着团团圆圆,而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放河灯,其意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有春牛会,立夏有烧野米饭、秤人等习俗,立秋的“西瓜之乡”平湖会举办西瓜节,冬至的嘉兴仍然传承冬至吃“桂圆烧蛋”的习俗.

庙会,是中国民间广泛存在的一种民俗活动,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结晶,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嘉兴王江泾镇附近莲泗荡地区的 “网船会”是一个独特的水上庙会,包括了打莲湘、扎肉提香、扭秧歌、打腰鼓、挑花篮等一系列民间文艺表演.最为特别的是在网船会上举行踏白船活动,构成了独特的水上庙会的;除此之外还有众多民风民俗活动,比如献灶日,即旧俗六月初四为“献灶日”需要祭祀灶君菩萨、观潮节等.

(三)精神形态

精神形态的文化是运河文化中最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形态是一种抽象化、概括化之后形成的文化形态,具体而言其表现是嘉兴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无形文化遗产.在月河历史街区中有一个陶艺文化体验馆,陶艺文化是有特色的东方艺术风格的无形文化遗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它必须扎根于人民之中,经过历史的不断锤炼后才能形成.它贯穿着民族的性格、感情和经历,代表着民族的精神实质,在人民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又体现了人民的文化;皮影戏馆的皮影戏以及根斋高级美术师张正的根雕作品展示馆,都代表着民间的手艺;各大历史街区中体现出的茶文化;船文化博物馆中蕴含的船文化;秀洲区是中国首批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秀洲区其前身即嘉兴县,始建于春秋时期,秀洲区人民世代勤劳朴,富有创造精神.千百年来,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伴随着逢年过节、衣食住行、生丧嫁娶等民俗,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江南民间艺术,蓝印花布、描花灶头、雕花糕模、泥塑蚕猫、刺绣、剪纸等等都是江南水乡的奇葩.这些渗透着历代农民与民间工匠智慧的创造,熏陶孕育了秀洲人民世代相传的审美情趣.这些都是人民创作的文化遗产.

作为最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不仅包括各种无形文化遗产,还有自古以来的历史文化氛围.悠悠运河文化孕育出众多文化名人,月河历史街区内著名学者唐兰先生的故居、佛学家范古农旧宅,汪胡桢故居“湖滨水筑”,翻译大家朱生豪故居,爱国人士沈钧儒故居.

运河文化的形态分为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三个部分.大运河嘉兴段特色的物质形态为各大历史街区、桥等凝固的艺术表现形式;制度形态不仅包括了传统节日,还有各色各样民风民俗的活动;精神形态是一种抽象化、概括化的,具体而言其表现是嘉兴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无形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氛围.

这三种形式的文化都存在着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区别,但是又共同构成了运河文化.在运河文化中,物质形式和制度形式的文化往往是精神形式文化的依托,而精神形式的文化是最深层次的,最能够代表着运河文化的本质内涵的形式,是在人民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最深的文化形式.三者相互联系,三者之间有相互的交叉之处,比如作为制度文化形态的献灶日,但是其具体表现的灶头是属于物质形式的,而灶头的特色之处是灶头画及其蕴含的灶头文化又是抽象成为了精神形态,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灶头文化.

三、运河文化的意义

“中国运河文化是运河区域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的南北地域跨度大、时间积累长 、内容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是特定文化区域中产生的独特文化现象 ,文化区域是她的母体和载体 ;区域文化又是历史文化的层层积累,文化历程是她的血肉和精髓.”运河文化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又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联系,是当时百姓创造的,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运河文化是因运河而产生,又因运河传播,因运河而影响深远.

运河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不但是对当时经济社会的反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社会起到重要的反哺作用.以运河为根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财富.而在对运河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对于区域的各方各面都是有着非常大的意义.运河文化对于嘉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对于嘉兴地区本身的文化建设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传播嘉兴的地域文化,扩大嘉兴地域的影响力,使得嘉兴人民乃至更多地区的人们都能受到文化本身的熏陶.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李泉,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进[J].东岳论丛,2008(3),57-61.

[3]蔡锦堂等,嘉兴月河历史街区浅析[J].华中建筑,2009(10),85-88.

[4]胡向红等,嘉兴市月河发展史及其对历史建筑群的保护意义[J].山西建筑,2015(30),31-32.

小结:上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运河文化和形态和意义方面的文化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运河文化看拱墅
拱墅区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运河在境内蜿蜒 12 公里,给两岸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和名胜古迹,孕育出极富运河特色的地域文化 近年来,拱墅区致力于打造运河沿岸名区,努力建设古典与现代、自然与人文交融的.

运河文化带,后申遗时代的光荣和梦想
“运河之于城市,不是生母,便是乳娘 ”原部长孙家正曾经这样形容运河 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下令开凿从扬州到淮安的邗沟开始到今天,中国大运河已经流淌了2500多年,历史积淀深.

区域性审美文化的传和统:以鄂西土家族审美形态为例
摘要“审美文化”概念的确立,是基于从美学角度对文化所作的考察 在切近当代文化现实的过程中,对审美文化的地方性考察必然会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本文以区域性审美文化的民族特征的分析入手.

公共空间的事件流在塑造文化新形态中的价值
内容提要在公共艺术作品被放置于公共空间之时,其功能常常是隐在的,只有公众介入后才会激发各种各样的事件流,促成意义的生成 文章首先结合怀特海的“过程哲学”1理论,深入分析作为&l.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