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通用航空论文怎么写 和协同视角下通用航空产业关键人才培养机制以南昌航空大学和江西省通用航空产业为例方面论文范文

主题:通用航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3

协同视角下通用航空产业关键人才培养机制以南昌航空大学和江西省通用航空产业为例,本文是关于通用航空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跟关键和南昌航空大学和通用航空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通用航空论文参考文献:

通用航空论文参考文献 期刊协同采编系统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企业人才管理论文产业经济学论文

  【摘 要】本文论述江西省创新通用航空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以及通用航空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南昌航空大学与江西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为例,提出设置通用航空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建立通用航空产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积极组建航空类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及新兴学科、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通用航空产业管理本科人才、积极搭建高校与通用航空企业和培训机构交流沟通的桥梁等措施,为打通通用航空产业中高端人才成长通道、加快江西省通用航空人才培养的规模和速度提供政策支持.

  【关键词】协同创新 通用航空产业 创新型人才 关键人才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C-0119-03

  航空产业是江西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江西省实现中部崛起和综合省力的重要标识.尤其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通用航空产业越来越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西省委省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江西省通航产业发展.通航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最根本的条件就是各类通航人才,主要包括飞行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等专业人才,此类人才专业性较强,培训周期较长.通航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江西省通用航空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通航人才的知识更新以及创新创造,江西省通航产业才能迎来内生的、可持续的增长.在通航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具有高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的复合型通航人才越来越受到通航产业的欢迎,这对江西省通航人才培养理念和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江西省通航产业不断深化改革,通航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立足于世界通航产业的发展,江西省通航人才培养的发展历史较短,通航人才培养基本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捆绑在一起,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例如对通航人才培养内涵挖掘不足、通航教育资源与手段缺乏、通航人才培养政策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地方高校对通航产业科技创新的认识、模式、标准、管理等方面的理解与实践不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通航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不足,使得通航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无法胜任通航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此外,江西省航空类院校与通航产业企事业单位协同培养通航人才机制不协调的矛盾也长期存在,进而也直接影响到江西省通航产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何发挥地方院校学科优势与通航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相互作用与促进,正确应对通航产业科技创新过程复杂、保障条件要求高的特点,深化改革教育体系,完善江西省通航产业协同创新管理模式与高层次创新型通航人才培养机制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型通用航空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

  本科专业教育是中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江西省通航人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航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通航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政产学结合为途径,加快通航产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通航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于推进江西省通航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江西省通航产业保持健康、快速、持续、创新发展的智力保障.江西省创新通航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可从以下几点理解:

  (一)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通航产业人才培养.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航空产业,把通用航空产业列为江西“十三五”规划的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西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涉及通航产业改革发展、融合发展、科技、金融、贸易、小微文化企业等方面的决定、意见和扶持政策文件.江西省领导多次到航空企事业单位调研,对江西省通用航空发展提出了高要求.2017年7月2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加快推进通航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在空域使用与管理、通用机场网络建设、通用航空应用市场、通航企业发展、通航制造业发展等方面给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推进政策,旨在打通低空航线数量少、飞行管制审批手续烦琐、通航机场不足、通航专业关键人才短缺等问题导致江西省通航飞机“起飞难”的关口,加快江西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既为江西省通航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也对通航产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一支符合当前通航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既是江西省委省政府议事日程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未来促进江西省通航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支撑.

  (二)通航产业发展新趋势催生人才新需求.江西省通航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进入了继续深化通航产业体制改革、推动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通航产业经营管理企业家队伍,加快培养一批创新型、复合型、创业型人才,加快通航产业中高端人才的成长步伐,是江西省通航产业深化改革、优化升级、融合发展、创新创业的客观需要,也是江西省通航产业市场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通航产业人才队伍现状不适应通航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通航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江西省通航产业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的同时,人才总量依然偏少.具体表现为江西省通航教育投入规模小,师资力量不足,人才职业化水平低,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精英匮乏,通航企业核心竞争力薄弱,尤其是安全意识薄弱、运营能力不强,造成江西省通航产业发展和安全水平较国外通航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有一定差距.根据课题组前期调查数据显示,江西省通航产业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就业者仅占36.25%;人才队伍结构失衡,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与国际化人才匮乏.江西省当前通航产业人才队伍发展现状难以满足通航产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制约江西省通航产业持续发展繁荣的掣肘性问题.

  (四)人才培养现状不能满足通航产业对中高端人才的需要.江西省通用航空公司的人才来源渠道依然很窄,主要来源于一些航空公司离退人员及部分非航空单位调入人员,航空院校毕业生占比严重不足.江西省唯一的航空类院校所培养的通航人员无法满足全省通航行业发展需求,并且大部分从业人员缺乏系统航空理论知识,同时缺少适合通航安全运行与管理的专门人才等.通航产业中高端人才的培养主要有学校教育、通航企业培养、专业培训机构训练三个途径,其中学校教育是当前江西省大规模、高速度地培养中高端人才的主要途径.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地方高校尤其是航空类院校需要积极探索通航产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开展通航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为通航产业管理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高校通航产业人才培养依然存在学科归属错位、供需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培养模式不适应通航产业发展需要等问题.

  二、通用航空产业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现状.具体如下:

  1.学校具有通航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南昌航空大学是原航空部所属的6所航空类高校之一,为中国航空工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特别是在热加工、无损检测等方面具有传统特色.目前学校已拥有的学科门类基本覆盖了航空所有专业.江西通用航空研究院依托南昌航空大学的教育优势,已成立了无人机培训基地.洪都、昌飞、602所等大型企事业单位也都有自己的培训中心,这为江西省通航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通航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教育是中高端通航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从世界通航人才教育发展趋势和南昌航空大学现有专业的航空特色内涵建设发展的现实出发,通航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教育将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题,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通航特色的本科教育培养模式.通航产业中高端人才培养也应适应人才培养新形势,要提速和上档次.

  3.通航产业学术型学位教育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南昌航空大学通过承接航空科技项目,加强与军工集团、院所产学研用合作等形式,加快了“民参军”步伐,南昌航空大学涉及航空工业科研的院(系)、学科不断得到拓展,并初步形成了“基础研究以国防基础研究、航空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为支撑;应用研究以航空企业需求以及轻型飞机、无人机研发为支撑”的航空科技协同创新体系.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探索,南昌航空大学在通航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通航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壮大和稳定,相关学术著作和教材日趋丰富,专业认知度也不断提高,填报南昌航空大学第一志愿率和毕业生就业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了面向实践、学以致用、动态创新的高层次应用型通航人才培养模式.

  4.通航产业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初步完成.在通航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的形势下,社会对既懂经营管理又懂通航产业的复合应用型中高端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是,在通航产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培养方面,通航产业管理尚未列入适用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的学科目录,通航产业管理人才缺少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通道.基于通航产业经营管理类人才的现实缺口较大,南昌航空大学高校已自发探索开展通航产业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学校现有条件具备的相关专业中陆续增设无人机、通航飞行器、航空物流、航空金融、机场工程等航空类专业方向,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通航职业素养的水平,为通航也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但这对于江西省通航产业发展需求而言,可谓杯水车薪,急需新增通航产业管理本科学位人才的培养,加大学校通航产业中高端管理人才培养的规模和速度.

  (二)通航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通航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是满足当前江西省通航产业发展对中高端管理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完善通航产业管理学科体系、通航产业中高端人才培养体系和满足江西省通航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通航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作为一门具有跨专业、跨学科、跨行业的特点的新兴交叉学科,培养出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将会为江西省通航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作为通航产业人才培养的高端环节,其设置有助于提升江西省通航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层次、优化通航产业人才结构,加快在通航产业培育聚集一批成功的企业家和创业家;作为基于协同创新的通航人才培养战略的具体举措,其设置将以江西省通航产业实践为导向,在注重培养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加重视正规的、高水平的职业实践和训练,缓解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作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的重要一环,其设置有助于推动完善学理结构和学科方法论,促进南昌航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案的体系化、科学化和实践性,实现通江西省航产业管理中高端人才的专业化、规模化培养.

  通航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在师资、课程、教材、学术论著及教学实践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为通航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提供了基础条件;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通航产业人才方面的有效探索为设置通航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通航研究院、航空发动机学院、无人机研究所的陆续成立及航空航天类岗位课程设置的实现为江西省通航产业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学校+企业”双导师培养制等许多特色的培养模式为南昌航空大学通航产业各专业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大量专业的平台、基地和业界导师资源;不断扩大规模的江西省航空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江西省高水平学科、“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航空材料热加工”“航空检测与评价”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还有江西省航空产业发展与管理创新软科学研究基地、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库为培养高端应用型通航产业人才提供了丰富的专业培养经验.这些都为南昌航空大学通航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江西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关键人才培养的对策

  基于对江西省通航产业人才需求及培养现状的调研,建议南昌航空大学在不断完善通航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办学基础上,争取成功申报通航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在学校现有条件具备的相关专业中增设无人机、通航飞行器、航空物流、航空金融、机场工程等航空类专业方向,打通通航产业中高端人才成长通道,加快江西省通航人才培养的规模和速度.

  (一)依托江西省通航研究院,设立通航产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析江西省通航产业类专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修订的学位授权审核办法,积极推进学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点立项建设并达到相关条件.落实筹建通航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各项具体事宜,统筹推进南昌航空大学通航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强化监督与指导,稳步推进通航产业专业人才教育事业.

  (二)积极组建航空类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在学校现有条件具备的相关专业中增设无人机、通航飞行器、航空物流、航空金融、机场工程等航空类专业方向.围绕江西省航空产业发展需求,积极组建航空类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为江西省打造“全国直升机、轻型通用飞机研发制造中心”“全国通用航空营运枢纽”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实现通航产业高端人才培养的体系化和规范化,扎实推进,保证质量,积累经验,为逐步在全国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三)通航产业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应注重“产、学、研”结合.围绕通航产业独特的产业特性和发展动态,加强学校与航空企业合作,定期举办通航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坚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每年引导毕业生到国防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就业或在航空领域创业,深入推进通航产业中高端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积极申报筹建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民用航空器147部维修培训中心,为取得民用航空器基础培训(ME-TH)和基本技能培训资格,成为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试考点奠定基础,着力开发航空企业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资源.

  (四)学校各行政主管部门需积极支持人才培养,积极搭建高校与通航企业、培训机构交流沟通的桥梁.依托江西航空产业发展与管理创新软科学研究基地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整合校内外资源,全力打造实用性、紧缺性航空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全力构筑汇聚航空产业高层次人才的特色学科基地,全力创建航空产业研究的高端智库基地,全力构建航空产业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成果转化基地.

  【参考文献】

  [1]张洪.经济新常态下通航产业发展的协同路径与创新策略[J].中国民用航空,2017(2)

  [2]刘丽君.多元化通航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7(2)

  [3]于晶.我国通用航空人才培养方式分析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6)

  [4]梁英慧,郑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航发展策略分析[J].中国民用航空,2016(7)

  [5]于一.通用航空专业人才需求测算与培养路径[N].中国民航报,2017-07-22

  [6]杨凤田,吴宏元.兴趣引导、平台支撑与项目牵引——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

  [7]姚琳莉,吴万敏.政校企协同创新共破通航机务人才培养难题[J].中国民用航空,2014(7)

  [8]佟刚.基于协同创新平台培养通用航空实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协同创新视角下江西省通航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18YB124)

  【作者简介】涂继亮(1980— ),男,江西新建人,博士,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通航产业研究;陶秋香(1979— ),女,江西新建人,硕士,南昌航空大学实验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

  (责编 王 一)

该文结束语:本文是一篇适合关键和南昌航空大学和通用航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通用航空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通用航空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非外语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协同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
摘要目前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形势非常严峻,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 根据国家提出的协同创新和双一流建设这些指导思想,提出英语跨专业选修基地建设的一体化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可.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
摘 要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效率的供给侧改革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任务和新挑战 高职教育存在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不匹配、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人才培养过程单一以及“软件设施&rdquo.

就业能力视角下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引言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院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应该从就业能力的视角出发,面对自身发展的不足,探索出人才.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动画的人才培养机制与评析
徐定凯摘要 中国动画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为中国动画事业带来了辉煌的成绩, 虽然现在已经成为历史, 但其历史作用依然值得我们去研究 本文从分析改革开.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