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红楼梦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和谈《红楼梦》对唐传奇的继承和接受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主题:红楼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7

谈《红楼梦》对唐传奇的继承和接受,本文是红楼梦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跟唐传奇和《红楼梦》和继承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红楼梦论文参考文献:

红楼梦论文参考文献 强军梦论文中华传奇杂志

○ 孔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北京100048)

[摘 要]《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顶峰之作,广泛吸收了前代文学创作的重要经验及丰富内容.其中,唐传奇正是对《红楼梦》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因而也是后世读者对《红楼梦》的卓越成就与独特风格进行解读的重要借鉴.从对女性的态度,对诗歌的运用,命定思想的体现、小说主题的融合以及作者对唐传奇的熟悉程度等几个方面探讨《红楼梦》对唐传奇的接受与继承,从而见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轨迹,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红楼梦》;唐传奇;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8)01-0066-08

doi:10.3969/j. issn. 1672-8610.2018.01.011

如果要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中指出几个成就最为显著的高峰,毫无疑问,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长篇章回小说都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亮点.它们无论在故事情节展开、人物形象塑造、叙述语言及细节描写等许多方面都呈现出成熟、完整而深刻的特点,取得了独特而卓越的成就.

小说的整体发展一方面呈现出阶段性,同时也具有前后相承的关系.前代的作品对后代的小说创作必然有一定的影响和开创意义.《红楼梦》作为清代长篇章回小说中的翘楚,其对于此前各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也不可避免地多有借鉴,唐传奇正是对它影响较大的一个部分.“从融合小说、诗词曲赋、古文骈体等多文体来看,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唐人传奇‘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在创作的方法上,实有血脉相承之关系.”[1]121-127虽然唐传奇为文言短篇小说,《红楼梦》是白话长篇作品;唐代传奇作者多有浪漫奇想,《红楼梦》作者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手法,然而这种影响与接受仍然是十分明显而值得注意的.

《红楼梦》对唐传奇的接受在多个方面有所表现,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女性的尊重与欣赏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较为开放与包容的一个朝代,对于女性的态度较之其他各个朝代都是较为宽容而温和的.在这个时代,裹足之风尚未形成,女性也不必深锁闺中,她们可以与男子交往、出游;参加各种游乐活动:“主要有荡秋千、下围棋、骑马、射箭、打猎、马球、蹦鞠、拔河、赛舟等”[2];享有一定的婚姻自主权,甚至被允许参与政治,如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人都是其中的代表.正因如此,在唐传奇中,女性角色往往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世文学开描写之先河.

(一)女性形象主角地位的确立

从现存作品来看,有相当数量的女性形象被作为唐传奇描写的主要对象,文中刻画的各种女性人物也生动鲜明、深入人心.这一点对《红楼梦》影响至深.

《莺莺传》、《离魂记》以闺阁女子为主要人物,描写她们努力封建礼教束缚对爱情的勇敢追求.

《霍小玉传》、《李娃传》以风尘女子为描写对象,赋予人物美好的品格和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心志.

《任氏传》刻画狐妖形象极富人情,不慕富贵、不畏、忠于爱情,故作者赞曰“异物之情也有人焉”.

《传奇·聂隐娘》、《甘泽谣·红线》塑造侠女形象,表现出浓厚的传奇色彩,强烈的女性意识以及鲜明的个性特点.

另外如《梅妃传》之写后妃形象;《三水小牍·鱼玄机》刻画女道之流;《三水小牍·非烟传》、《李章武传》对勇于摆脱封建婚姻束缚之人妇的同情;《谢小娥传》对智勇坚毅不让须眉之女子的赞美……凡此种种皆可看出,女性形象在唐传奇中已经成为作者的审美对象,其表现范围也得到了空前的广泛开拓,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得以树立,并以各自的独特光芒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创作.

而到了《红楼梦》中,作者更是将这种对女性的广泛描写与欣赏发挥到了极致.纵览中国古代小说,在描写女性、尊重女性、赞*性这一方面,《红楼梦》是首屈一指,更无比肩的.在这部白话长篇章回小说中,作者所塑造的并非一二女子,而是多达数百的女性,其中有以林黛玉、薛宝钗为首的贵族少女,有贾母、邢王二夫人、薛姨妈等女性家长,有王熙凤、秦可卿等青年贵妇,有尤三姐这般烈性女子,有袭人、晴雯、紫鹃等一众丫鬟角色,有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等一干仆妇之流,有元春贵妃,有警幻仙姑,有妙玉女道,有智能儿女尼,有刘姥姥这样的村妪,有马道婆这样的神婆,有云儿,有悍妇夏金桂……社会生活中的女性角色,几乎无所不包,而又无不塑造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作者用细致的观察、深入的笔触,生动刻画出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女性,而这一成就与其对唐传奇的接受不无关系.

同时,《红楼梦》作者也给予女性尤其是少女极高的地位与评价.在书中借贾宝玉之口多次说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原该多疼女孩儿些是正理”.每次与姐妹们开诗社都甘心认输,见到薛林等人的诗作更是赞不绝口.在经历了宋元明三朝在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的忽视或轻视之后,《红楼梦》远承唐传奇、近接才子佳人小说之“显扬女子,颂其异能”[3]135,以笔下众多鲜活的女性形象,为中国古代文学增添了明丽的色彩.

(二)对女性才华的肯定与欣赏

唐代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是较高的,“当代篇什,名人词藻,皆能手写.”[4]161这也造成了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多才多艺、精通诗词歌赋、甚至通晓治国之策的现实情况.唐传奇在描写女性时,往往重视到对其才华的展现,并以正面的态度予以肯定.

崔莺莺在红娘口中,是一个“善属文,往往沈吟章句,怨慕者久之”的女子,与张生以诗文传情(《莺莺传》);《李章武传》中的王氏妇出口成章,与李章武赠诗传递相思之意;梅妃“善属文,自比谢女.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不仅文采过人,且有林下风度(《梅妃传》);鱼玄机“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而风月赏玩之佳句,往往播于士林”(《三水小牍·鱼玄机》);霍小玉“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霍小玉传》);身为即使女鬼也同样才华过人:“(王使君女)乃留诗曰:‘五原分袂真吴越,燕拆莺离芳草竭.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邙空恨清秋月.’季衡不能诗,耻无以酬,乃强为一篇”(《传奇·曾季衡》).

在大多唐传奇作者眼中,女子不仅要姿容秀美、仪态端方,还应具有一定的才学,方可成为理想的伴侣,享有“夜读书”、“读书消得泼茶香”之趣.

《红楼梦》一书对女性才华的展现与赞美则更充溢于字里行间.贾宝玉评价女孩子的一条重要因素便是其才学的高低.因而他与林黛玉的初次见面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妹妹可曾读书?”香菱学诗,宝玉十分赞赏:“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在他眼里,女子不会作诗,即使容貌品格再好,也不能脱俗.因而薛宝琴邢岫烟等少女初至荣国府,他兴奋之中首先想到一事:“不知他们可学过作诗不曾?”“明儿十六,咱们可该起社了.”虽然迎春正在病中,但是“二姐姐又不大作诗,没有他又何妨?”可见对他而言,会作诗是得他欣赏与喜爱的首要因素,这也是他与迎春、惜春较其他姐妹疏远些的重要原因.

作者对于女子的才华给予了充分的展现.宝玉识字作诗乃是元春亲授,海棠诗、菊花诗、柳絮词、即景联句,总是黛玉、宝钗、湘云夺魁,宝玉次次垫底,然而他的诗才比起贾政身边的清客文人却又不知高出多少,每每令他们赞叹不已.这般对比写来,女性才华之高于男子不言自明.这种赞美的笔触在唐传奇之后便很难见到,《红楼梦》接续了这一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彻底颠覆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守旧思想.

二、诗歌的巧妙运用

诗歌在小说中的广泛运用,是从唐传奇开始的.“小说既为诗人出其绪余之作,故往往于叙述之余,以诗歌叙入本文之中,伸意达情,弥增兴趣.”[5]608在传奇文中穿插诗歌诚为唐传奇一大特色,并富有开创之功.诗歌的运用不仅增强了传奇的审美效果,而且对于情节的推动、人物的塑造、意境的渲染、情感的表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诗歌业已成为唐传奇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受其影响,在此之后的小说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诗歌的穿插.从宋元话本到明清小说均表现出这一特征,《红楼梦》则是其中诗歌质量最高、审美效果最好的作品.

元稹在《莺莺传》文中撰写的五首诗歌,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会真诗》三十韵更成为崔莺莺性格发展转折的重要契机,莺莺完全成为一个精神与身体获得双重自由的女性,在一定程度上与《会真诗》的感染有很大关系.

《柳氏传》中,韩翃与柳氏二人的赠别诗不仅为全文增添了凄清哀婉的审美效果,也巧妙地抒写出女主人公不能自主的悲惨命运: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伤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唐传奇中的此类诗歌与文章联系极为密切,它们已肩负起小说中人物对话交流、传情达意的重要作用.因而对传奇文而言,这些诗歌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唐传奇作者具有高度自觉的审美意识,许多传奇文具有浓郁的诗意与优美的情致,同时文中穿插的诗歌亦大力渲染了传奇的意境氛围.

李玫《纂异记·许生》一篇传奇,作于“甘露之变”十几年后.文中以白衣叟与四丈夫鬼深夜所吟诗句,渲染出悲凉的氛围、阴森的意境,并暗示了晚唐社会的危机重重与政治黑暗.其中白衣叟吟诵七律、七绝各一首,绝句曰:

春草萋萋春水绿,野棠开尽飘香玉.绣岭宫前鹤发人.犹唱开元太平曲.

诗歌与小说采用同样的色调和笔触,为传奇文增添了凄凉哀怨的色彩,抒发了作者对大唐盛世的无限向往与怀念,以及抚今追昔的不胜唏嘘之感.

《纂异记·嵩岳嫁女》写西王母与诸仙吟诗,诗歌中流露出世事无常、尘世忧患之感,其中又以唐玄宗所诵篇章更为悲哀,为全文奠定了悲郁苍凉的情调.

这类诗歌对文章情致、气氛的渲染和作者情感、思想的流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诗篇,传奇优美雅致的审美情趣和迷离怅惘的审美意境将不复存在,其艺术成就毫无疑问也会因之失色.

在《红楼梦》中,诗歌所占据的地位远远超过此前的任何一部小说.书中许多重要的章回都是由诗歌构成的,如《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院夜拟菊花题》、《林*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数回文字,都是浓墨重彩描写人物吟诗作赋的情节,这在此前的小说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这些诗歌不仅很好地体现出作者的文才,而且对于小说情节的丰富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尤为重要、不可或缺,亦增强了小说的生活性与画面感.

元妃省亲时的应制之作,薛宝钗颂扬“孝化应隆归省时”,黛玉只写“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同样是咏白海棠,宝钗写来便是“珍重芳姿昼掩门”、“淡极始知花更艳”,黛玉笔下则云“借得梅花一缕魂”“秋闺怨女拭啼痕”;一样赏菊,湘云写“清冷香中抱膝吟”、“圃冷斜阳忆旧游”,黛玉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开诗社作柳絮词,宝钗说“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于是写出: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表明自己高洁的志向.黛玉偏自悲自怜: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可见,《红楼梦》中的诗歌对于深化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情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将人物的命运暗寓其中.这一点在《葬花词》、《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诗篇中也有深刻而鲜明的表现.同时,这些诗歌在渲染叙事氛围、强化小说意境、提升作品的美学品格等方面也继承了唐代传奇文的特点.

十二钗判词,《红楼梦》十二支曲、元宵灯谜等诗歌作品同样对人物性格有所表现,而在反复预示小说的走向与人物的结局这一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这一点在八十回后文字佚失的情况下就显得尤为可贵,多数红学研究者指出的贾府衰败、黛玉夭亡、宝钗早寡、探春远嫁、惜春出家等结局,大多出自这些诗歌的预示,正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人们对程高本最后的“兰桂齐芳”、“宝玉中乡魁”、“贾家延世泽”持否定态度,也是根据诗中所写“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得出的结论.可以想见,如果作者没有写下这些诗歌,那么《红楼梦》的后几十回文字便会成为无从想象的空白.

另外,唐传奇所开创的人物联句情节模式,也为《红楼梦》所继承并发展.在《石鼎联句诗序》等作品中,人物联句赋诗已经出现,虽然只是简单的连缀,也并未成为唐传奇创作的主流,但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极为深远,我们在很多明清小说中都可以看到对这一情节的传承.《红楼梦》更是将大观园中人物联句作为重要的情节内容,加以浓墨重彩的描绘.《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以及《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两回文字便以不同的风格对不同情境下的人物联句进行了细腻的书写,可以明显看出是对唐传奇这一情节模式的接受与继承.

三、命定思想的体现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命定思想有比较多的表现.对生命和世界的未知使得人们往往将一切归之于天命,功名、官禄、婚姻、生死乃至饮食等等生活中所要面临的种种问题,都是命中注定、不可更改的.这种宿命论的思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文学作品影响甚深,它在唐传奇中形成了一大主题,在《红楼梦》中仍然不可避免地流露于作者笔下.

唐传奇中表现命定思想的作品数量极多,仅小说集便有《定命录》、《续定命录》、《前定录》等,可以看出唐人的宿命观.

《逸史·皇甫弘》、《续玄怪录·李卫公靖》、《传奇·郑德璘》等数篇皆为描写功名前定的传奇作品.皇甫弘在应试前得罪了考官,本想放弃考试,却在梦中被预先告知必中;考官虽多次打算将其黜落,却因心中恐惧,不得不取其及第,最终发出“此定于天也”的感叹.李靖离开龙宫时得二奴相赠,李靖选其怒者,后方知此为将军之兆,若二奴皆取,则可出将入相.郑德璘的巴陵县令一职早在多年前已经注定,其婚姻亦然,故郑德璘叹道:“命也”.

《续玄怪录·定婚店》无疑是婚姻前定思想表现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韦固遇到掌管人间婚姻的月下老人,被告知婚姻乃命中注定,不可改变.月老为他指出未来的妻子,时为卖菜老妪所抱,年方三岁.韦固不肯接受这个事实,想要改变命运,遂派家人前往刺杀,自以为永除后患.然而十四年后韦固方才成婚,得娶刺史之女,却正是当年的小女孩,韦固方信姻缘前定,赤绳早牵.

《逸史·李君》写生死前定,李君遇白衣仙人与信三封,通过其中的指点得钱财、中进士、入仕途、知生死,表现出人生的一切遭遇包括祸福生死皆是宿命.

饮食前定在《逸史·李公》、《逸史·崔洁》等篇中得以表现.李公费尽气力也没有吃到鱼,正符合了预言者的断定;《崔洁》写故事中陈君预知某人可得吃鱼、某人只得清汤半碗、某人无所入口,无不应验.作者在文末发出感叹:“食物之微,冥路已定,况大者乎?”

另外,《定命录》写崔元综的坎坷遭遇以及最终结局的注定,《前定录·庞严》叙写庞严的官职调任及寿命前定等等,同样都表现了唐传奇中的命定思想.

《红楼梦》中的命定思想亦极为明显.从全书一开始就定下了这样的基调:绛珠仙草感神瑛侍者灌溉之恩,常说“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这便是宝黛爱情前生已定的悲剧宿命.同在第一回中,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与甄士隐的注解也已点出了贾府众人的命运与结局,“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悲哀与虚无的天命思想.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以及“副册”和“又副册”的判词,听到的《红楼梦》十二支曲,都是对书中主要人物以及整个贾府最终走向的预示;而警幻仙子如此安排,正是出于宁荣二公之灵的忧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我等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者.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用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故嘱托警幻仙子以声色等事警其痴顽,引入正途.作者安排“太虚幻境”这样一个情节,同样表现出浓厚的宿命观,无论故事情节怎样发展,人物如何活动,其最后的结局已定,不可更改.这种思想在故事的开展中亦处处可见:秦可卿临死前托梦凤姐,指出了贾府败落的忧患:“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便是有罪,己物可以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若不早为后虑,只恐后悔无益了!”只可惜这番苦心终无法挽救贾府大厦将倾的衰颓之势.作者一面以写实的笔法描绘贾府众人的日常生活,同时在许多细节之处也流露出命定的思想:元妃省亲所点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暗寓了贾府之衰与元妃、黛玉之死.元宵节众人所制灯谜,亦皆隐含了各自的不幸命运,因而贾政一一看过,心内烦闷:“小小年纪,作此等言语,更觉不祥.看来皆非福寿之辈.”贾母率众人于五月初一在清虚观打醮,神前拈了戏,头一本是《白蛇记》,乃汉高祖斩蛇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满床笏》,写郭子仪七子八婿;第三本却是《南柯梦》,用贾母的话来说,“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

应该说,虽然在唐传奇之前,命定思想已经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多有表现,但是唐传奇对命定思想的写作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其描写范围的广泛性是空前的;传奇作者更将这一思想上升成为小说的主题.对后世文学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红楼梦》在这一方面对唐传奇有所接受也就成为必然.

四、小说主题的融合

唐传奇的主题较之前代要丰富得多,爱情、政治、历史、梦幻、豪侠、宿命、神仙等等,无所不包,并且往往不是单一主题的表现,而是经常出现多个主题的融合:神仙与爱情,如《柳毅传》、《通幽记·赵旭》;政治与爱情,如《长恨歌传》、《梅妃传》;政治与豪侠,如《聂隐娘传》、《红线》;豪侠与爱情,如《霍小玉传》、《昆仑奴传》;历史与宿命,如《大业拾遗记》、“隋炀三记”;政治与梦幻,如《南柯太守传》、《枕中记》;政治、豪侠与爱情,如《柳氏传》、《无双传》等等.

而在唐传奇之后,能够完美融合多重主题、并能够对每一种主题都予以深刻挖掘与表现的作品,首推《红楼梦》.

《红楼梦》一书的主题究竟为何?多年以来也一直是红学爱好者争论不休的问题,究其原因,正因为它是一部多重主题的作品,以任何单一主题去概括它都是极不全面的.小说中最为明显的一个主题是宝黛二人的爱情,而这爱情又是被放置于大的政治背景与家庭环境之中,因此宝黛的爱情就要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尤其是贾府家族的盛衰,从而也就必然与朝廷政治有所牵连.在这里,爱情与政治就被融合在一起.书中一方面以主要的篇章来叙写宝黛爱情,同时也将较多的笔触伸向政治:“护官符”投射出的官官相护;贾珍托内监戴权为贾蓉捐官;元妃封妃后的隆重省亲;贾府与北静王的交好、与忠顺王府的矛盾;探春的和亲远嫁;江南甄家的被抄种种写照使读者在爱情这一主题之外又看到了作者对政治的观点.这部小说也借鉴了唐传奇中的梦幻主题,以“梦”为名,将所有人物和事件都归之于顽石的红尘一梦.故事中还多次写到人物的梦境,而这些梦境并非无关紧要,而是有着关键的作用:贾宝玉在秦可卿房中午睡,梦入太虚幻境,预示了全书人物的命运走向;王熙凤梦见秦可卿临别嘱托,揭示了贾府盛极必衰的结局;宝玉在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表明了他对宝黛爱情的坚守;贾宝玉梦中来到甄宝玉处,偏说“这如何是梦?真而又真的!”梦中说非梦,更显虚幻,也暗暗点出江南甄家与曹家的关系.作者在现实主义手法的基础上又羼入了宗教的色彩,跛足道人与癞头和尚的设置在书中举足轻重,携石头入尘世历劫;点化甄士隐出家;嘱黛玉不许听见哭声,外亲一概不见;赠宝钗金锁并冷香丸;助宝玉祛除邪祟,在八十回后也应有重要文字.凡此种种,皆可看作对神仙主题的着笔.另外,上文也已经提到《红楼梦》中对宿命主题的表现.因而,《红楼梦》对小说主题的丰富化以及对多重主题的融合写作皆是继唐传奇之后的又一高峰.

《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写王熙凤设局戏弄贾瑞一事,其实可以在唐传奇中觅得其源:《三水小牍·却要》描写湖南观察使李庾府上的婢女却要,因李的四个儿子皆向其求欢,却要将他们骗至厅堂四角,随后自己前去持烛照射,令四子羞愧而逃.故事虽简,人物形象却极为突出、独特,给读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也为明清文学所效仿使用.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即提及:“俗书《三笑姻缘》中秋香戏华文、华武兄弟事即本此.”[6]不难看出,《红楼梦》这一回文字的构思也正是在这篇传奇文上生发出来的.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院夜拟菊花题》,史湘云所作《白海棠诗》二首,其一云:“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典出唐传奇《离魂记》;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黛玉偶题《五美吟》,其中就有《红拂》一首,源出唐传奇《传奇·虬髯客传》;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宝玉作《芙蓉女儿诔》以祭晴雯,文中“指环玉冷”出自《云溪友议·韦皋》,可见作者对唐传奇的熟悉程度.

《红楼梦》第五回提及秦可卿的卧房布置:“一边摆着赵飞燕立着舞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宝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第二十三回写到宝玉偷读“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则天、玉环的‘外传’”.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子雅谑补余音》中,借宝钗之口道出作者自幼对书籍的广泛涉猎:“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姐妹弟兄也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说的正是作者本人的真实情况.

凡此种种,皆可证明《红楼梦》作者自幼喜爱通俗文学,对古代小说、戏曲都非常熟悉,在年少时亦曾私下读过唐代传奇作品.因而《红楼梦》对唐传奇的接受也就不难理解了.

【 参 考 文 献 】

[1]钱志熙.“凹晶馆联诗”与《石鼎联句》——曹雪芹对韩愈的一次借鉴[J].古典文学知识,2008(5).

[2]任胜云.唐代妇女社会地位研究[D].山东大学,2008.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北宋)李昉.太平广记[M].中华书局,1960.

[5]汪辟疆.汪辟疆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钱锺书.管锥编(二)下卷[M].三联书店,2001.

[7](清)曹雪芹.红楼梦[M].齐鲁书社,1994.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Inheritance and Acceptance of Tang Chuanqi in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Kong Min

(School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Beijing, 100048)

Abstract: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s the top Chinese ancient fiction, widely absorbs the important experience in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literary creation and rich content. Among them, the Tang Chuanqi i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interpret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and unique style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From the attitude towards women, the use of poetry, several aspects of fusion destiny thought embodies the theme of the novel, and the author’s familiarity to the Tang Chuanqi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we can explore the acceptance and inheritance to Tang Chuanqi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nd see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Chinese ancient novel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Tang Chuanqi;acceptance

此文结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红楼梦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唐传奇和《红楼梦》和继承相关红楼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62版越剧电影《红楼梦》对原著宝黛爱情的剪碎和凑成
【摘要】“62版”越剧电影红楼梦较为成功,影响很大 其对小说红楼梦的改编,以宝黛爱情故事为主线,改编小说中故事情节,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束缚和摧残;影片对原著宝黛爱情发展的结构布局.

《红楼梦》人物感叹话语的三个维度
摘要感叹是人们内心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红楼梦人物感叹性话语特色鲜明,值得玩味 具体说来,作者曹雪芹为了生动刻画各色人物形象,采用了形态各异、语义丰富和效果奇佳的感叹句来描摹不同人物因复杂多样的强烈.

物欲《红楼梦》:贾府一年吃多少
民谚云“当家人,恶水缸 ”“当家三年狗也嫌!”意思不外是说,大家族中的“当家人”是最不讨好的,族中人多嘴杂、各怀心思 有一点私利.

新版《红楼梦》署名:为何是曹雪芹著、无名氏续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之一,自诞生后经历了曲折的版本流传 出版“四大名著”至今已有60 多年历史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日前推出“四大名著珍藏版”,其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