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初中语文论文怎么写 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注释分析有关论文范文集

主题:初中语文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19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注释分析,本文是初中语文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统编和文注释分析和初中语文方面论文范文集.

初中语文论文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论文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论文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杂志

注释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重视发挥注释的功能,能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字词、增长百科知识,进而提高阅读和表达的能力.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本教材,汲取了其他版本教材编写的宝贵经验,历时五年编制而成,并顺利在七、八两个年级投入使用.这套教材投入使用后,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发挥了语文教材应有的育人功能.但是笔者在对统编本教材的现代文注释进行梳理后,发现该套教材的现代文注释还是略有瑕疵,需要引起注意.

一、统编本语文教材现代文注释的内容

在统编本语文教材中,注释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题目注释、字词注释、引文释义、专有名词释义.

(一)题目注释

题目注释的数量一般与课文数量是相对应的,基本上每篇文章都会在第一个课释中,对题目的有关信息进行注解,包括选文信息、作者及背景人物介绍等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师生在正式学习课文之前,通过题目注释能够对文章的基本信息有所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统编本教材中的题目注释主要内容有文章出处、出版信息、译者名字、是否有改动或删减、题目的变化及作者和背景人物的介绍.如统编本教材中对《皇帝的新装》的注释:

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叶君健译.有改动.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题目注释中关于人物介绍的格式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人名(XXX年-XXX年).原名、字或号.籍贯.职业或头衔.代表作品.生平经历.但是不同文章的作者所处的领域不同,他们有的是作家、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记者……所以这种格式的归纳是针对大多数文章的人物介绍,并非是固定的.

(二)字词注释

这一类型的注释是语文教材注释的主要内容,统编本七、八年级的四册课本中,现代文注释共有七百多条,其中四百多条是关于字词注释的.字词注释从形式上看有:单音词的注解、词语的注解等;从内容上划分有对生字新词的注解、有对成语的释义等.

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教材中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进行注释,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首先,对此作注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减少了师生不必要的翻查之劳;其次,这么做可以帮助学生打好语言文字的基本功.通过对课文字词注释的学习,学生可以慢慢积累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字词和句子,从而形成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的基础.

(三)引文释义

引文释义指的是对文章中作者引用的一些诗文、方言俗语以及其他文学作品内容的解释,也包括编者对文章中一些有特殊背景、含义较深或义有两歧的句子的注解.统编本教材中引文释义约有三十几条,引用的有像《论语》、杜甫诗等一类的国学经典,也有像托尔斯泰等作家在作品中的言论,还有像“一年之计在于春”、“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的一些谚语,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富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阅读这类型的注释,可以拓展到文本中隐含的或连带的信息,从而得到“多赢”的教学效果.

(四)专有名词释义

统编本教材中的专有名词释义包括人名、地名、动植物名、书名以及一些历史事件和其他学科的名词术语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体系庞大复杂.尤其是“其他学科的名词术语”这一类型的注释涉及到音乐、美术、文学、医学、物理学、天文学等近十个学科领域,内容更是丰富多彩.

其实,这些专有名词反映的知识大多算不上语文基础知识,只是课文中提到的常识性知识和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但是为了方便师生的教与学,编者对这些专有名词作了注解.至于这些内容该不该列入语文科的教学中,目前研究尚且不足.但由于语文教学是多元的、复杂的,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而丰富的百科知识又可以造就高层次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所以对这些专有名词进行讲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将专有名词的注释作为教学内容是有其合理性的,只是教师需要把握好尺度,在教学中稍加提及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

二、统编本教材注释存在的问题

顾之川先生曾说:“给课文中某些词语作注是语文教科书编写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语文教科书编写中最容易出问题的一个环节”.的确如此,给教材注释,不同于给其他读物作注,它需要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因为它的功能更多的是辅助教学.笔者对统编本教材的现代文注释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复

重复是指在统编本已有的四册语文教材中,相同的字词注释重复出现.比如“那里”一词在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注释里出现过,但七年级下册的《阿长与<山海经>》一课,对此又重复作注,内容并没有一丝的变化;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中对“淅淅沥沥”一词做过注音解释,但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对“沥”字仍有注音和解释.这样重复的注释,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教材编写资源和教学资源;其次这种注释很有可能造成学生的认知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中,起不到教材应有的阶段上升的引导作用.

(二)无序

无序是指先出现的字词到了后面的课文中才有注释,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编者对教材整体的把握不够系统.比如“禁锢”在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中已经出现过但是没有注释,反而在八年级上册的《列夫·托尔斯泰》一课作注;同样的“俯瞰”在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出现,而注释却在八年级上册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中出现.

(三)漏注

漏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当注未注.由于教材的编写理念和个人的理解不同,不同人对“漏”和“当”的理解不同,也就是说“当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笔者在这里所说的“漏注”,是指统编本教材中出现的一些生僻字词的漏注以及部分课文作者介绍的缺失.

在统编本教材中,有大量的对生字读音的注释,它们通常是对些不常见的或新出现的字词.如果根据这两个标准来看,教材中出现的“愬”“虬”“龛”“辚”等字,实际上是比较生僻的或者不常用的,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有认读障碍,教材中应当对它们的读音作注,帮助学生阅读,积累文字知识.

统编本教材中另一个漏注的地方是:部分课文作者介绍的缺失.经过归纳和分析,发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部分文章的作者在前面的教材中已经出现过,后来就不再重复作注.比如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作者鲁迅进行过介绍,所以在后来出现的《藤野先生》、《社戏》等文章就没有重复作注;二是一些新闻体裁的作品,由于其作者基本上是各大报社的记者,没有较高的知名度,作注的意义不大.如果编者对这些作者作注,反而会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因此编者选择不注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统编本教材中还有16篇文章是没有作者介绍,且不属于以上两种未注情况的.比如《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壶口瀑布》的作者梁衡、《一颗小桃树》的作者贾平凹等.这些作者的知名度较高,所取得的成就较大,注释中应当有所体现,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有一种说法是教材注释中的作者注释遵循一个原则“注往不注今”,也就是对已故的作者作注,还健在的作者不注.但是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丁肇中先生还健在,教材中却有对他的介绍.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的作者在1976年故去、《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在2014年离世,如果按照这个原则的话,教材注释应该对这两个作者进行介绍的,但不知为何缺失.由此可见统编本教材在作者注释这一部分还未形成系统,没有明确的原则.

(四)格式不一

同样是引文释义,统编本教材对它们的注释格式却不一样.经过分析发现在《论语》《礼记》等作品的引文释义中,不仅有出处介绍,还有整句意义的解释,比如: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无入而不自得: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这样的注释不仅告诉学生引文的出处,还对内容进行解释,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其实诗词的注释也属于引文释义,但是对于它们的注释,统编本教材中却只有文句的出处或整诗的内容,偶有个别字词的解释.比如《苏州园林》一文,作者引用了一句“鱼戏莲叶间”,编者在注释中对此注解为:

语出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样的注释只是对诗句的出处加以介绍,并没有对它的含义作注.再比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一句的注释为:

语出唐杜甫《后出塞》(其二).萧萧,形容风声.这个注解没有像上一条那样将全文列出,只是说明出处,对其中的个别词语进行解释.这无疑会对学生理解课文产生影响,增加了师生在教学中的翻查之劳.

格式不一的问题还体现在一些专有名词的注释中,比如化学元素这一类型的注释.作为同一种注释类型、同一学科领域的专有名词、同一类别的化学元素,其注释的体例应该相同,但是统编本教材中出现的的四个化学元素名词却有三种注释格式:

镭(léi):金属元素,符号Ra,有放射性.

钋(pō):金属元素,符号Po,有放射性.

铱(yī):一种稀有金属,银白色,质硬而脆,化学性质稳定.

镍:读ni&egre;.

可以看出,前两个注释中包括元素类别、化学符号、化学性质;第三个包括元素类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第四个注释的内容就只有读音了,没有对该化学元素进行释义.其实,镭、钋、铱、镍都是金属元素,都有自己专有的元素符号和化学性质,教材中这样的注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格式或体例,比较混乱.

三、统编本初中语文现代文注释编写建议

课文注释,可以体现出一套语文教材编写水平的,也是最见编者学术功力的.但是,要保证每一条注释都合理、准确、简明,是很难做到的,它需要兼顾到各个方面.为此,笔者提出几条完善教材中现代文注释编写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教材中注释编写出现的重复、无序等问题其实有悖于教材编写原则的,因为它们不符合人类认识螺旋的、上升的发展规律.事实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成熟,认知水平也会随之提升,那么,教材中的注释也应该是阶梯式上升的,即在不同的年段呈现出不同的深度.注释编写的时候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避免出现低水平的再现和重复以及前不注后注的情况.

(二)力求注释编写的系统性

注释,作为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严谨、规范.但是统编本教材中出现了较多的诸如重复、漏注等顺序性问题,会令使用者产生杂乱、没有系统的感觉.因此,教材的编者和审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领下,统筹全局,使各册教材的编写更富有系统性、科学性,对教材的使用者发挥更多的辅助和拓展功能,同时起到传承民族文化、规范语言使用的作用.

(三)明确教材注释编写标准

教材中出现注释格式不统一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编写标准.编写标准在教材编写中起着引领作用,教材编者只有在标准的指导下,严格的遵循各个系统的编写规定,才能编出一套高质量、瑕疵少的教材.因此,统编本教材编审委员会在教材编写之前,就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严格的编写标准,对教材的各个组成部分做出合理细致的要求,做到统筹全局,避免出现漏注和格式不一等现象.

参考文献:

[1]顾之川.顾之川语文教育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326.

[2]陆仁昌.初中语文教材注释三议[J].青海师专学报.1987年第一期,94-99.

[3]孔庆来.语文文本注释初探[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5卷第1期2014年3月.86-87.

[4]李健海.课文注释功能简说[J].语文教学通讯.1997年第C1期,31-32.

[5]顾之川.试论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原则[J].课程 教材 教法.1996年03期,p4-29.

李康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上文评论,此文为一篇关于对写作统编和文注释分析和初中语文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初中语文本科毕业论文初中语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张婷:新教材之新以部编本七上语文教材为例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来源于生活” 生活在改变,语文教材也应该改变 可是无论语文教材如何改变,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不会变,“教会学生熟练地.

新课改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和初中语文教材的差异与衔接
张馨月(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云南 昆明 650051)摘 要 笔者试图通过对新课改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与初中语文教材的比较来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与初中语文教材的差异所在,在此基础上思考衔接的内容,并提出.

部编本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阅读课文比较
2017年9月新学期,从七年级开始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 “部编本”的使用结束了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材安排的重点,&.

初中语文以生为本对话教学和
邹 杰对话教学的融入,这不仅有助于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与创设,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让学生教学参与积极性更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对话教学有各种实施的主体,最常见的有师生.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