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教学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和学思行相结合教学思想在课堂中的运用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主题: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4

学思行相结合教学思想在课堂中的运用,本文是关于教学论文怎么撰写和思想和课堂和教学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外语教学期刊教学论文范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论语》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精华的凝聚,其中汇集了众多的教育思想,经后人总结主要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相结合”“乐学”等等.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了“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语文课堂上的运用.

一、“学思行”相结合在《论语》中的体现

“学、思、行”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可以理解为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相结合.在论语中,有多处明显体现出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本部分从学行结合和学思结合两方面论述“学、思、行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同时结合《论语》中的相关语句来展现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1、学行结合

论语第一章开头写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在这句话中,“习”字有多种含义.有人根据学习作为本小句的主题认为“习”是温习、复习的意思;也有人根据整句话的主题认为“习”是实习的意思.然而这两种含义不管是复习还是实习、练习都有实践之意.由此可以得出,孔子要求弟子学会了知识还要及时的运用、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使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孔子的学生子路就很好地践行了这一方法,“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公冶长篇》)意思是说子路有所闻,还没有能够去做,只怕又有所闻.由此可以得出子路听说了一些道理必定会实践它.在子贡问什么是君子的时候,孔子是这样回答他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篇》),意思是对于要说的话,先实行再说出来,这样就是一个君子了.虽然在此没有强调学行结合,但是体现了孔子对实践的看重,孔子认为若要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必定要实践,由此可见实践与学习、思考都是密不可分的.再如孔子曾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篇》),意思是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呀.其中“习”和“赴”都体现孔子对学习之后一定要实践的重视.

2、学思结合

孔子重视“思”,但是又指出“只思不学”是没有益处的.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一句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篇》)意思是说孔子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去想,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这就说明盲目的思考是没有用处的,只思考而没有提前学习那么思维就会没有灵感且混乱,因此思考要和学习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成效.另一方面,孔子是十分重视“思”的.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敏,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篇》),这强调了“思”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普遍性,思考的越多做事就会越完善.真正说明学思之间应当紧密结合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其中“罔”是诬罔的意思,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受骗,与孟子说过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一个意思,而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使人缺乏信心.由此可见,学与思不可偏废,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二、“学思行”在语文课堂中的缺失

之所以选择“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思想进行论述,就是因为在当今教育中用“教师思”来代替“学生思”的情况屡见不鲜,教师盲目追求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的真正能力,使学生感慨“学习知识无用武之地”.因此,本部分笔者从当今教育现状出发,分析“思”与“行”在学生学习中的必要性.

1、灌输式教育对学生“思”和“行”的侵害

近几个世纪,中西双方的教育改革层出不穷.其中“改变灌输式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中国教育工作者极力追求的目标.究其原因,在中国的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只会全盘吸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并且对其不加思考,认为老师传授的知识就是完全正确的.而教师在课堂上也注重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感悟、讨论.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记住知识,但是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那些知识到底讲了些什么,何谈运用?这就是灌输式教育对学生思想的侵害,这种教学方式达到的成果只是暂时的,并不会让学生的能力有所增长,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养成对教师的依赖,不去思考问题只等老师传授答案.因此,改变灌输式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便是本文研究“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思想的原因之一.

2、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阻碍

现今中国的教育正处于改革时期,素质教育正以全新的面貌取代长期以来统治教坛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2]在“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下,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上必须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以充分掌握知识,显得更为重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并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运用知识、让知识在实践中结出丰硕果实才是知识的最终价值之所.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思考知识、实践知识,达到对知识的完全掌握,这与孔子“学、思、行结合”的教学思想不谋而合,这便是笔者探索其的原因之二.

三、对语文课堂的启示

“学习、思考、践行”的学习方法对当今教育改革有很大启发意义.本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论述“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

1、引导学生多思考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同时不要将一些简单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教授五到六年级学生生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生词的基础上去思考它的近义词、反义词、造句,以便完全掌握生词.如在教授“漂亮”一词时,可以引起学生思考:漂亮可以造什么句子?漂亮和美丽的意思是一样的么?通过造句,学生可以得出“漂亮”一般用于形容人长得好看,而“美丽”既可以指人又可以形容景色美丽.通过造句和词义辨析来引起小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培养对问题的思考习惯,既符合其年龄特征又可以培养其问题意识.

在教授初、高中学生时,就必须要培养其对课文内容的思考意识.例如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时,要引导学生思考爸爸的形象,爸爸到底是严厉的还是慈爱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父亲对英子不想上学的愤怒和逼迫,那父亲为什么要逼迫英子?这又对英子造成了什么影响呢?学生想明白这两个问题便能彻底理解父亲的形象,若是单纯的告诉学生父亲既严厉又关爱子女,学生的心里还是迷惑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会自发思考问题,理解问题也会更加深入.

2、开设多样的实践活动

各个阶段的学生都是活泼聪明的,他们热爱体育课,喜欢动手操作,那么,老师何不多提供一些实践机会给他们呢?

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之后,学生感慨于朱先生笔下春天景物的灵动和静谧,此时学生刚学会课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对于描绘春天的美好跃跃欲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观赏学校附近的春色,看一看学校附近的景物是不是像朱自清先生描述的那么生机勃勃.在学生有所感想之后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春天,最好能够使用课文中学过的修辞手法.这样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使学生在写作实践过程中灵活运用了课文中学过的修辞方式,在观赏过程中课文的内容也更加熟悉,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共设置了六次写作和三次综合性学习,每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都可唤起学生“小试牛刀”的想法.如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文学部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成立多个文学部落小组,每个小组可以专门研究自己喜欢的文学体裁,如“小说文学部落”“散文文学部落”“宋词文学部落”等等.学生在文学部落里不仅可以讨论、研究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也可以互相交流语文课堂上学习过的课文.教师还要定期组织文学作品报告会,让每个小组都展示一下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爱上语文课堂,这样不仅增长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养成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通过以上对《论语》中“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分析,笔者提出了两点在语文课堂上的建议.应用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培养出一些有良好审美情趣的学生,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对教育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01

[2]彭惠珍.孔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当代教育的启示[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6

  

孙美玲,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上文总结:这篇文章为关于思想和课堂和教学方面的教学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基于让学引思的初中生物教学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让学引思”这一教学观念逐渐进入初中课堂,引导初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从以往的“死学”变成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rd.

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究
从理论层面来说,“让学引思”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在确立了教师引导性的基础上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从实践层面来说,“让学引思”是一种师生双向交流的教.

让学引思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高中政治教学的让学引思渗透对提升学生政治觉悟,了解和熟悉政治学科内容,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中政治内容具有理论化、哲理化特点,其很多内容都是概念性内容,逻辑性较强,如果不做好思考工.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生物教学探究
让学引思是一种充分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学中透过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灵活有效的思考,既实现知识的习得,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方法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生物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