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系统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家庭系统视域下幼儿共情能力的培养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主题:系统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9

家庭系统视域下幼儿共情能力的培养,本文是系统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与共情和幼儿共情能力和视域有关论文范文.

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家庭杂志幼儿教师评职称论文论文查询系统

周含芳,刘志军[收稿日期:20180518

作者简介:周含芳(1995- ),女,湖南长沙,硕士生,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共情能力是一种令世界更美好的能力,个体的共情程度对我们建立一个善良、安全和富有同情心的社会有很大的影响.鉴于幼儿期的共情能力可以显著预测成人后的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幼儿的共情能力.从20世纪80年始,研究者对影响共情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探索与日俱增,尤其认为家庭环境可能是影响共情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从家庭情感、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氛围等三大方面探讨了亲子系统、同胞系统、夫妻系统对幼儿共情能力发展的影响,并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对幼儿的共情能力的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共情;幼儿;家庭系统理论;共情培训

中图分类号:G61

共情是指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感同身受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共情是年幼儿童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是幼儿未来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1].首先,在共情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上,人们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奠定了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础.理解他人的意图和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都是维持社会关系的必要条件.高共情个体更易觉察他人的情绪状况,并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所以共情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个体亲社会行为,减少攻击行为且影响其攻击水平的强弱[2,3].其次,对幼儿人际关系影响上,高共情能力的人有更多的朋友,共情能力能预测个体的社交网络规模,共情关怀是人们维持多少亲密关系的最有力的预测因素[4].12~24 个月是共情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在12~24 个月期间,实现了从自我中心的共情到指向他人的共情的质的飞越[5].因此,在幼儿期锻炼或提升儿童共情能力对我们建立一个善良、安全和富有同情心的社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1 共情的概述

1.1共情( Empathy)

共情又译作“通情”“共感”“同感”“同理心”“移情”等等,本文沿用大多数人的叫法,把(Empathy)一律称作共情[6].共情最早是一个哲学和美学中的概念,Robert(1873)最早用德语“Einfuhlung”来比喻人们将自己的感受投射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他人身上的一种现象,此时共情并不是心理学的概念.Tichener是 最 早 用 Empathy 来 代 替“Einfuhlung”的人 ,并且将 Empathy 定义为“一个人性化的过程,感觉我们自己进入别的东西内部的过程”[6].这样的定义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重视,并把共情作为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关于共情的定义存在较多的看法和分歧,主要围绕共情包含的成分进行探讨.认知取向的研究者,认为共情是一种基本的认知功能,即意识到他人想法和感受的认知能力;情感取向的研究者把共情主要看成一种情感反应,意即对他人情绪感同身受的情感能力多维取向的研究者既关注共情系统的认知成分也关注情感成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共情的单成分取向定义局限性较大,共情的多维取向有利于探讨情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共同影响[7-10].

1.2 共情研究的发展情况

共情的研究对象和内涵在不断的深入中.共情研究全体最初将对象集中在对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师、教师等三类职业对象上,目前越来越多地将研究对象转移到儿童和青少年这一类群体上[11-13].此外,为了回避共情本质研究中的一系列困难,有很多的学者提出了另外一些值得注意的思路.比如VreekeGJ和VanderMarkIL等人就认为,共情既然是人际交往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应该把它放到人际交往的大背景中去研究[14,15].

从上个世纪80年始,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共情发展的各种因素.赵凤青和俞国良(2017)在研究中发现,同胞关系会预测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和共情能力; Eisenberg等人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温暖、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积极表达、父母反应敏感性和训练方式与幼儿共情能力显著相关.家庭是幼儿面对的第一个人际交往环境,父母的养育理念和行为,家庭情绪氛围都会影响儿童早期社会能力的习得[16].越来越多研究者认为家庭环境是影响共情发展的重要因素[6].根据家庭系统理论,家庭是由亲子子系统、夫妻子系统和同胞子系统按照一定层级结构组成的组织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机制,并共同影响个体的发展[17].基于家庭系统理论,本文将从家庭情感因素、家庭人际关系因素、家庭氛围因素三个方面来探讨家庭因素对幼儿共情能力的影响.

2 家庭因素对幼儿共情能力的影响

2.1家庭中情感方面的因素

2.1.1 亲子依恋的影响

亲子依恋是幼儿寻求身体上和心理上与抚养者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根据依恋理论,幼儿与照顾者之间的早期互动模式(尤其是围绕着婴儿痛苦管理的互动),会指导孩子未来的人际交往.依恋可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其中安全型依恋是一种积极的、良好的依恋模式,孩子对父母的安全型依恋是幼儿共情能力发展的重要预测因素[15].Cassidy的研究认为安全型依恋的幼儿更善于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情绪,而这是产生真正共情的必备条件,相反,不安全型依恋的人几乎没有感受和交流消极情感的能力,这大概是源于幼儿或童年时期在交流他们的痛苦和表达基本情绪需求时没有得到回应或者被抚养者拒绝[16].在拒绝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父母常常惩罚、指责孩子,很少关注孩子的行为及提供共情教育[18].从社会学习理论分析,父母对于幼儿的需求都不予反应甚至是拒绝,幼儿会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一种对他人的需求予以拒绝的方式,因而共情能力较低.而在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下,父母对孩子往往是支持的,能敏感感知孩子的需求,给予孩子无条件关爱、赞美和肯定,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直接表达他们的情感,并对孩子给予支持与安慰,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自我中心化程度越低,共情能力也较高[19].相比于没有安全依恋的幼儿,安全依恋的孩子表现出更好的情绪识别能力、情绪理解和情绪控制能力.

2.1.2 亲子间情绪谈话的影响

亲子情绪谈话主要是指父母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命名各种情绪状态、解释情绪产生的原因、谈论有关情绪的行为线索以及分析情绪体验的应对方法等涉及情绪内容的谈话[20,21].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对话在孩子的情绪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谈话中,父母可能会通过强调某些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解释情绪的原因和后果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的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们自己和其他人的情绪[22].通过情绪谈话这种途径,父母不仅传递着他们对孩子适宜表达情绪的期望,提高孩子对自己和他人需要和愿望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教给儿童孩子有关情绪因果关系和情绪调节策略方面的知识,帮助孩子学会分享和探索自身的情绪感受,为儿童社会认知和情绪能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成长环境[23].

2.2 家庭人际方面的因素

同胞关系是家庭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关系纽带,是儿童共情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一方面,同胞之间相处的时间比与父母、同伴的时间更长,积极同胞关系中,兄弟姐妹会讨论很多与情感相关的想法和感受,包括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的交流,同胞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对亲子间的交流不足起到补偿作用,同时,同胞互动中常有情绪的变化,这些情感交流和情感变化有利于孩子识别、表达、调节和预测他人情绪反应,并利用他人情绪反应建立关系和影响他人[24].另一方面,与同胞互动的过程中,亲密互动和模仿学习为幼儿和青少年提供了学习冲突解决策略、亲社会行为和社会情绪理解能力,还可以提高幼儿和青少年的共情能力[24].有研究表明,与独生子女相比,拥有1~2个兄弟姐妹能够增强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增加其亲社会行为,降低其外化问题行为[25].但同胞数量的增加并不代表着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水平更高,同胞关系的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26].从同胞关系的心理功能角度看,同胞关系质量分为积极同胞关系和消极同胞关系,积极的同胞关系表现为同胞温暖,包括亲密关系、亲社会行为、友谊、崇拜、知觉到相似性和喜爱六个维度[27].有研究验证了同胞关系质量是对个体心理健康有着长期影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童年期同胞关系与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困扰总分显著负相关[28].

2.3 家庭氛围的影响

家庭始于婚姻关系的建立,父母婚姻孕育了亲子系统和同胞系统,父母婚姻关系的质量是影响家庭团结和睦的核心要素,对良好家庭氛围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冲突指父母之间由于意见不一致而引起的言语或身体上的争执与攻击.父母婚姻冲突对幼儿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溢出假说(spillover hypothesis)认为,由婚姻关系引起的情绪情感会迁移到亲子关系中,健康的婚姻关系引发夫妻双方积极的情绪情感,这促使家长能更敏感地觉察到孩子的需要并给予理性引导和鼓励支持,而婚姻冲突引发的消极情绪则会导致家长以严格的纪律管束子女,减少对孩子的温暖回应, 溢出假说获得了大量实证依据[29].王明珠等人(2015)在研究父母婚姻冲突与教养方式的关系中也发现,父母冲突越多越容易对孩子实施专制教养,而非权威教养,即父母消极互动所引发的愤怒、受挫、烦躁、痛苦等情绪将转移到亲子交往中.教养方式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温暖、敏感、积极回应与鼓励接受他人观点的教养方式能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而心理理论即是共情能力的重要表现[30].

3 共情能力培训的方法

大量研究表明共情能力可以通过共情培训得到很好的提升.共情的关键是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让幼儿能更好地从他人立场出发,更多地体验到他人情感[31].共情培训可以从家庭、学校等方面进行,其中,从学校渠道进行的培训主要以教学形式为主[32].Mustafa ?ahin(2012)在一项确定“移情训练作为一项干预计划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减少欺凌行为的效果”的实验中,花费共计11周的时间对有欺负行为的学生进行共情培训,实验结果表明共情培训对儿童共情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好的效果[33].学校渠道进行的共情培训是在1~2个月内集中进行,家庭对孩子共情能力的培训却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对孩子共情能力往往起到更大的作用,下面将讨论如何从家庭方面对幼儿进行共情培训.

3.1 榜样示范法

观察学习理论提出,模仿他人或榜样的行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幼儿的模仿学习能力很强,要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树立好的榜样是必不可少的[34].

首先,父母、 教师都具有榜样作用.父母平时对左邻右舍表现出关心,对周围环境表现出爱护,对弱者表示同情,对施暴者表示愤慨,为人处世常常换位思考,孩子在无形中会习得对人对物的同理心情怀.其次,教师对每位同学身体和心理变化的敏感性与关心,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共情能力,让孩子下意识地去关心同学、关注同伴.

其次,文学作品的榜样作用.文学艺术作品最具感染力,它通过营造情感氛围促使孩子体验和理解作品,从而使其轻松、自然地接受情感熏陶[35].各种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中有丰富人的物情感和内心体验,陪同孩子观看显示不同情绪状态的作品片段,要求孩子描述并体会文学作品或图片中主人公的情绪状态,并引导孩子去解释各种情绪状态的原因,再和孩子的真实生活经验类比,引导孩子识别他人情绪并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情感[34].

3.2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让幼儿扮演某个角色,而不是扮演自己.从建构主义心理学来说,人是经验主义的,对于他人的理解高度依赖于本身的直接经验,如孩子曾经在暴雨天气没有伞而被淋得很惨,那么下次看到淋雨的行人时更可能理解他人焦急的心情而产生助人行为.自我经验的丰富是共情的源泉,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让幼儿在短时间内接触多种角色,脱离自我中心,体验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家长可以让孩子扮演需要展示共情的角色,家长扮演需要帮助的人.常用的角色扮演法有:(1)模拟,即在一个特殊情境下,让孩子自编自演一个可能或者通常要发生的情形,比如小猪佩奇在不小心打翻家里杯子的时候,她会怎么办?猪爸爸猪妈妈的反应是怎么样?(2)再扮演,就是让孩子重新扮演一个真实的事件,比如隔壁家王奶奶的儿子女儿都外出打工了,今天是中秋节,大家都回家团圆了,可只有王奶奶一个人在家孤零零的,让孩子体会到王奶奶的孤独,引导孩子去王奶奶家拜访或者带着孩子把王奶奶接到自己家来过节,还可以引导孩子事先想好怎样向王奶奶提出邀请,如果王奶奶不来又该怎么办?她为什么不来?(3)角色倒置,即转换角色,如孩子今天当妈妈,妈妈当孩子,孩子要洗衣做饭拖地还要切水果,让孩子体会到妈妈平时工作的辛苦,就不会随意将自己的衣服弄得脏兮兮的、就不会随意浪费饭食[35].有研究表明,角色扮演法的效果显著优于情境讨论法,但这种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缩小,到小学三年级时两种方法的训练效果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差异[36].

3.3 强化训练法

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孩子短时间内对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形成感性经验,但并不是说有了感性经验就一定会发生共情,外界的强化也非常重要[37].孩子的认知能力、自控力和理解能力不够成熟,仅仅通过讲道理、提要求去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是不够的.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因此父母要抓住生活中能强化孩子共情的事件来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包括正强化、负强化[37].

第一,父母应该多用正强化的方式来鼓励孩子的共情行为.正强化是指向孩子提供积极奖励来作为特定行为的结果,以促使特定行为发生的频率.当孩子对人对物表现出同情行为时,这个时候大人可以提供积极奖励来强化这种好的行为.如路过绿草地时,孩子提出不能踩踏小草,认为小草会感到“疼”时,父母不用去笑话孩子“说傻话”,而是为孩子能与小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竖起大拇指;在非常炎热的三伏天,孩子感受到马路上清扫的环卫工叔叔阿姨“穿着工作服很热”时,可以鼓励孩子去给环卫人员送水,并及时地夸奖孩子,告诉他们爸爸妈妈为他的善良感到自豪.父母的支持和外界的奖励会让孩子受到极大的激励,日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善行.

第二,负强化也是一种重要的塑造行为的方式.负强化是指撤销儿童的某一厌恶刺激来增加孩子表现适宜行为的手段,比如,当家中出现大昆虫,孩子不是想到杀死它们,而是选择打开门窗小心翼翼将昆虫放生时,父母为了鼓励孩子的这种“善行”,可以免去孩子今天的家务活.负强化不需要使用奖励,一样能达到增加孩子共情行为的效果.

4 思考与建议

4.1 建立安全、融洽的家庭情绪氛围

4.1.1 建立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

一方面,父母对孩子应该持有情绪教导理念,即对自己和孩子的情绪知觉敏感,了解孩子的各种情绪反应,指导孩子识别各种情绪感受并给予孩子解决情绪问题的建议.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表达和发泄情绪是不好的行为,事实上,孩子愿意向家长诉说自己的遭遇和情绪往往是良好亲子关系的体现,如果孩子心理与父母贴近,和父母相处有安全感,就敢在父母面前表现出各种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包括愤怒、伤心、害怕等,不是选择压抑在心中,消极情绪过多的沉淀只会让孩子活在焦虑之中,孩子只有先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能谈得上去关心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另一方面,母亲和父亲的积极情绪表达有利于幼儿形成安全依恋风格.在亲子互动中,父母应该经常性地表现出温暖和积极情绪,幼儿会在与父母的交往互动中学习对情绪线索的编码,并运用到社交情景中.再一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应该营造一种积极的沟通氛围,让家庭每个成员能公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绪,而不用担心遭受批评,幼儿也能在倾听家庭其他成员的情绪的过程中,理解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有助于他们共情能力的培养[38].

4.1.2 善用亲子间情绪谈话

首先,在亲子情绪谈话的内容上.父母在亲子共读或者观看电视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体会图画书或者电视中人物的情绪和感受,并与孩子生活中的情感、行为相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知道各种各样的情绪该如何命名与识别.在提及情绪名称的基础上,对情绪因果关系进行解释能够帮助孩子对他人的情绪线索更加敏感;此外,父母在孩子消极情绪事件中更多地引导孩子思考消极情绪及其原因,孩子能获得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和消极情绪表达的社会规范[39]; 谈论儿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事件比谈论现在体验的情绪时间更能促进孩子的情绪理解能力,对于那些儿童难以理解、无法应对但又有重要发展意义的高强度消极情绪事件,父母可以通过回忆帮助孩子重新建构这些情绪体验的意义,梳理情绪产生的原因与后果以及适宜的表达和应对方式[40].其次,在亲子情绪谈话方式方面,只有详述的谈话风格才对4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存在显著影响,仅仅是提及心理状态并不能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41].

4.2 培养积极的家庭人际关系

第一,父母应该处理好夫妻间的关系.大量研究证明,经常在孩子面前爆发矛盾和冲突的父母会将家庭冲突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中,导致孩子的情绪不安全;父母的教养精力在吵架过程中消耗很大,会降低对孩子的情绪的敏感性,难以发现孩子的情绪或心理问题.此外,父母对情绪和冲突的处理方式,会让孩子习得情绪的表达模式,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歇斯底里,那么孩子会认为情绪表达就应该靠大吼大叫来解决,反之,面对矛盾时父母能静下心来好好交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情感和需求,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也会习得这种良好的情感交流方式[42].

第二,父母应该引导孩子间建立积极的同胞关系.亲子关系、父母婚姻质量、父母差别养育都会影响同胞关系.一方面,同胞关系受到亲子关系的影响,支持型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同胞之间建立温暖的关系,且头胎与父母早年的亲子关系能对以后同胞关系的质量有预测作用;另一方面,父母差别对待的养育方式越多,更容易引起同胞之间的嫉妒和冲突,父母不要对第二胎过于关注而忽视第一胎的需求和感受,这会引起第一胎儿童强烈的嫉妒情绪,导致同胞之间的亲密程度降低[43].最后,父母如何协调同胞之间的冲突情境对孩子各自的社会化发展和同胞关系都有深远影响,同胞冲突是很正常的现象,父母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处理同胞冲突,遇到孩子之间产生冲突时,父母不要一味地去责备大的孩子,要求大孩子“让着”弟弟妹妹,这会让第一胎的逆反情绪更强烈,父母应在适当引导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冲突,帮助孩子们逐渐习得道德的标准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4.3 陶冶幼儿的分享品质

分享品质是幼儿非常重要的积极品质,乐于分享的幼儿能推己及人地考虑到他人的需求并愿意与他人共享,并在其中感受到共情带来的快乐.分享品质的培养关键是让孩子获得良好的分享体验,即让他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能强迫孩子进行分享,分享行为必须是自觉行为,是在儿童体会到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的基础上发生的利他行为,强迫孩子分享他的东西,不仅不能促进其共情能力的发展,反而会扰乱幼儿的所有权概念,感受到的是分享带来的不良情绪体验;其次,要让孩子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如愿意把自己的心爱的小汽车给其他小朋友玩,下雨天会想到给他人打伞,让孩子在这过程中产生积极情绪;再次,家长应多多鼓励孩子的分享行为,当孩子出现分享行为的时候要对孩子及时进行表扬.

家庭中对孩子共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应该要分步骤、分层次,人只有学会先关爱自己,才能关心亲人、朋友,继而是陌生人或者是不喜欢的人的.因此,训练幼儿的共情能力要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首先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情绪表达,其次耐心引导孩子去了解和感知他人的情绪和需求,这样孩子才会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懂得去尊重和理解他人.

参考文献:

[1]Stern J A, Cassidy J. Empathy from infancy to adolescence: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J]. Developmental Review, 2017(47):1-22.

[2]赵陵波,蒋宇婧,任志洪.个体共情能力与攻击性关系的元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6-93.

[3]刘艳丽,陆桂芝,张守臣,金童林,张亚利.大学生共情在亲社会行为与尴尬间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志,2016(10):785-790.

[4]Kardos P, Leidner B, Pléh C, et al. Empathic people he more friends: Empathic abilities predict social network size and position in social network predicts empathic efforts[J]. Social Networks, 2017, 50:1-5.

[5]黄翯青, 苏彦捷. 12-24个月幼儿共情两成分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C]// 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2014.

[6]郑日昌, 李占宏. 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4): 277- 279.

[7]Mehrabian A, Epstein N. A measure of emotional empath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72, 40(4):525-543.

[8]Barrettlennard G T. Dimensions of therapist response as causal factors in therapeutic change.[J].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1962(43):1-36.

[9]C. Robert Cloninger,Kevin M. Cloninger. Person-Centered Psychotherapy[M].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6, 06(15):247-261.

[10]丁凤琴,陆朝晖.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 2016(8): 1159-1174.

[11]Lamothe M, émélie Rondeau, Malboeuf-Hurtubise C, et al. Outcomes of MBSR or MBSR-based interventions in health care provi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a focus on empathy and emotional competencies[J].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2016, 24:19-28.

[12]李婷婷,朱旭,江光荣.语言风格匹配能反映咨询师的共情水平吗?[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410-413+400.

[13]李伟健,丁菀,孙炳海,等.教师共情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促进:基于动画叙述模拟测量的多层线性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6):719-727.

[14]Vreeke G J, Van d M I L. Empathy, an integrative model.[J].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2003, 21(3):177-207.

[15]贾笑颖. 大学生共情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4.

[16]Darrick J, Did P F. Empathy and offending :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ggress Violent Beh, 2004( 9 ) : 441 -476.

[17]肖雪,刘丽莎,徐良苑,等.父母冲突、亲子关系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独生与非独生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4):468-476.

[18]Markus M T,Lindhout I E,Boer F ,et al. Factors of perceived parental rearing styles:The EMBU-C examined in a sample of dutch primary school children[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3(3):503-519.

[19]Zhou Q, Eisenberg N, Losoya S H, et al. The relations of parental warmth and positive expressiveness to children’s empathy-related responding and social functioning: A longitudinal study [J]. Child Development, 2002(3): 893-915.

[20]Eisenberg N,Cumberland A,Spinrad T L. Parental socialization of emotion [J]. Psychological Inquiry,1998(4):241-273.

[21]陆芳.亲子情绪谈话与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7(1):44-52.

[22]Stéphanie Mazzone,Isabelle Roskam,Mo?ra Mikolajczak,Nathalie Nader-Grosbois. Do Parents Talk about Emotions with Their Children? The Questionnaire of Parent-Child Conversations about Emotions (QPCCE)[J]. Psychology, 2017 (7):987-1007.

[23]Candidate R K D, Sroufe L A.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 among preschoolers: Relation to attachment history [J].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 Adolescent Development, 1989(44):51-64.

[24]赵凤青,俞国良.同胞关系及其与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 2017(5):825-836.

[25]Dirks M A, Persram R, Recchia H E, et al. Sibling relationships as sources of risk and resilienc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15(3):145-155.

[26]尹霞云,寇天宇,黎志华.童年期同胞关系对成年初期人际关系、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5):182-185.

[27] Padillawalker L M, Harper J M, Jensen A C. Self-regulation as a mediator between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early adolescen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outcomes.[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Jfp Journal of the Division of Family Psychology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4):419.

[28]Harper J M, Padilla-Walker L M, Jensen A C. Do Siblings Matter Independent of Both Parents and Friends? Sympathy as a Mediator Between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Adolescent Outcomes[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2016(1):101-114.

[29]Coln K L, Jordan S S, Mercer S H. A unified model exploring parenting practices as mediators of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J]. 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 2013 (3):419-429.

[30]Farrant B M, TAJ, Maybery M T, et al. Empathy, peispective taking and prosocial behaxiour:The Importance of parenting practices[J]. Infant& Child Development, 2012 (2):175-188.

[31] 李娟.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12):31-33.

[32]李圆圆,矫立波,徐兴林,等.共情干预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路径探析[J].青少年学刊,2017(1):44-48.

[33]?ahin M.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iciency of empathy training program on preventing bullying in primary schools[J]. Children &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2 (7):1325-1330.

[34]赵丽君.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同情心的策略[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03):55-57.

[35]姜力.试谈幼儿情商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2):37.

[36]魏玉桂,李幼穗.不同移情训练法对儿童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 2001 (05):557-562+638.

[37]刘野.移情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与训练[J].教育科学,2010(6):11-14.

[38]梁宗保,张光珍,陈会昌,张萍.父母元情绪理念、情绪表达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2,44(02):199-210.

[39]Sales J M, Fivush R. Social and emotional functions of mother -child reminiscing about stresul events [J]. Social Cognition,2005(1):70-90.

[40]Ontai L L, Thompson R A. Attachment, Parent-Child Discourse and Theory-of-Mind Development[ J]. Social Development, 2008, 17: 47-60.

[41]Fivush R,Haden C A,Reese E. Elaborating on emotions:Role of maternal reminiscing style in cognitive and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J]. Child development,2006(6):1568-1588.

[42]王明忠,范翠英,周宗奎,等.父母冲突影响青少年抑郁和社交焦虑——基于认知-情境理论和情绪安全感理论[J].心理学报,2014 (1):90-100.

[43]陈斌斌,赵语,韩雯,等.手足之情:同胞关系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7 (12):2168-2178.

该文评论,本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共情和幼儿共情能力和视域方面的系统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系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甲等医院急诊护士共情能力与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410011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科张旭男,本科,护师·护理论著·甲……医院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张旭摘要目的调查甲……医院急诊护士共情能力现状及其.

幼小衔接中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幼儿期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 我园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

论健美操对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李 勇(石家庄幼儿师范高……专科学校 河北 石家庄 050228)【摘 要】我国目前独生子女较多,家长对孩子存在溺爱心理,导致很多幼儿抗挫能力不强 家长只关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忽视了对幼儿个性品质.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
【摘 要】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主要是培养幼儿教师具备舞蹈能力和舞蹈创编能力,从舞蹈教学语言能力、示范能力还有创编能力入手进行教学,培养多元化的学前教育专业性人才 本文分析了培.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