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现代社会论文范本 和后现代社会武术形象定位与价值实现相关论文范本

主题:现代社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7

后现代社会武术形象定位与价值实现,本文是现代社会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跟后现代和武术和定位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现代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现代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科学家杂志价值工程期刊社会心理学论文和谐社会论文

摘 要:研究认为,在以知识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武术的发展需要充分契合时代需求.一方面要明确其形象定位,强调回归自然的生态人文关怀,凸显生存智慧的人类追求,彰显艺术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武术"天人合一"的理念化解"人高于自然"的矛盾,以智慧武术的"人生追求"消解人们"精神生存困境",用艺术武术的"审美体验"平和"功利精神心态",让后现代社会人们的"贵身"追求与武术"武以成人"价值理念相契合.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后现代社会;武术形象;形象定位;武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G80-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0-520X(2017)10-0063-05

由现代社会发展到以后工业社会为本源的后现代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必然.后工业社会意味着"从商品生产社会转变为信息或知识社会"[1],知识化与信息化是这一社会形态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社会形态的转变也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2].在后现代社会,体育的使命同样有着追求肉体与精神和谐统一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价值.体育不仅寄托着人类社会的美好情感,也是人类社会对自身健康追求的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术"武以成人"的终极追求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基于此,后现代社会人类在不断反思和批判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对体育真正价值的不良诉求过程中,在取得世界体育人类和谐的奋斗过程中,包括中国武术在内的体育活动将迎来人类自身对体育本身的体认和感悟.其中,武术作为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在后现代社会也应以一种契合时展需求的姿态出场,展现出良好的武术形象,在树立良好形象的前提下,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1后现代社会武术的形象定位

"中国武术形象是社会个体、社会群体、民族对中国武术的想象而完成的一种表意实践"[3].正是由于形象是不同主体的想象和表意实践,在不同时代,武术有着不同的形象.在后现代社会,武术当以何种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显然需要针对时代特性,明确其自身定位.作为一种包含传统文化和生存智慧的身体技击文化,在物质丰满的后现代社会,同时,较之直接攻防对抗的西方武技,武术更应注重对人类精神层面的关怀.

1.1回归自然--后现代武术形象的生态人文关怀

回归自然彰显武术"生态精神"的和谐意蕴."和谐"意蕴是中国武术文化生来具有的绿色生态思想,中国武术的和谐思想是浸润在儒、佛、道家思想的熏陶下形成的.被称为中国人三大精神支柱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分别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三个维度"[4],对中国武术和谐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儒家强调"仁义"、"中和",讲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塑造了国人仁爱中庸、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人格修养.道家强调"空灵"、"妙道",讲求生命的空灵之道,演绎着生命为善、生命为美的精神升华和逍遥境界.佛家强调"悲悯"、"圆融",讲求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的圆融一体,超越有限无限的时空,把握自己的本心,直观生命的内在光辉,感悟生命的真正意义.中国武术正是在儒、道、佛家的文化精神的影响下,彰显着"重生命"、"贵和谐"的生态精神与和谐意蕴.

中国武术受儒、道、佛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始终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最早的儒家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远古先民们在长期生活和占卜实践中对大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概括.《易经》"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影响,认为人的行为只有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才能趋吉避凶.因此,后现代社会武术回归自然,不仅承袭了儒、道、佛的传统文化理想,凸显其"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也彰显了"天人和谐"武术形象的生态人文关怀.

回归自然意味着中国武术与宇宙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大自然无为的宁静让人们远离野蛮的搏斗厮杀,彰显武术生态精神的和谐意蕴.回归自然的中国武术,让"习武者用天人相通的观念来行拳,让动作自然的流动,毫无牵扯勉强,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无为的状态,体悟到圆、通的无碍妙境"[5].因此,回归自然是武术习练者身心与自然的天人感应,身心融入自然,天人一体,和谐共生,在内修外炼的体悟中身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应,彰显武术回归自然的生态关怀及人文和谐的形象意蕴.

1.2凸显智慧--后现代武术形象的人类追求

"一个民族的价值不是它创造了文化,而是创造了独特的生存和发展智慧,以及它的智慧对于其他民族、人类的贡献"[6]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中国武术的灵便智慧不仅是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民族财富,也是整个人类发展的文明财富.

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层面出发,面对走向后现代社会的人类社会,中华民族不仅向人类展示中国武术的技术,更是通过武术的技术向人类展示中华民族的东方智慧.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作为一种实践智慧的文化,中华民族在后工业社会为本源的后现代社会,面临的不仅仅是西方社会激烈的生存空间的挤压,更重要的是要在西方文化霸权的强力侵略下,展示中华民族的东方武术智慧.

从人类社会的个体层面出发,止戈为武是武术习练者的智慧显现.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攻防技格斗的技艺,已经演变为武术习练者体悟不止的智慧追求.正如学者王岗教授所言:中国武术"武不尽势、势无穷意、意在体悟、悟贵恒坚".武术习练者只有在对中国武术反复体悟中才能深知其中意蕴和内在隐藏的民族智慧.无论是手、眼、身、步的形体动势或是精、神、气、力的内在修炼都是人类智慧的无尽追求.作为一种实践智慧的身体文化,中国武术,通过假想、假设各种攻防的形态变化出无穷无尽的招数和凸显神通的劲力,以巧制胜,以奇制胜,显示出人类在攻防能力上的卓越智慧.

"中国武术是文明化的产物,体现了人类格斗由野蛮到文明的转化;中国武术是*化的产物,由制人到制己,讲究´仁´和´礼´;中国武术是理想化的产物,它以种种假设创造出奇妙多变的攻防技艺,表现了中华民族灵便的智慧"[7].因此,通过对武术的习练、钻研和磨砺,使习练者在对武术技艺的无限追寻中,陶冶身心,展现了武术的人生追求和人类无尽的人生智慧.

1.3彰显艺术--后现代武术形象的审美体验

武术回归艺术的形象是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在工业社会,人类沉湎于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狂热中,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快速的渗透到人类个体的道德领域、情感领域和精神领域,导致人类面临严重的内部精神空虚的危机.

工业文明时代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竞争理念指导下,"金牌至上"必然会带来为了夺取金牌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以兴奋剂摧残自己的身体去追求金牌.面对工业文明时代带来的种种严重后果,人类开始反思和重新审视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一种新的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将不可避免.以绿色和谐为象征的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成为历史的必然.

在西方体育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武术被强行纳入体育场域被´塑造´的´强制性阐释´之路,在这种主体隐退的阐释下,武术出现了一系列不尽人意的尴尬处境"[8].不过,根植于东方文化沃土的中国武术,从根本上有别于西方体育、以及西方格斗术.如果仅仅将武术停留在一般的角斗上,仅仅局限于搏斗厮杀,中国武术永远不能成为登上大雅之堂的具有典雅性、包含人文精神的文化艺术精品.正如中国的书法,就是将实用的技术进行艺术化的结果,原本是用来表达交流情感思想的文字,在中国人的笔下却变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高雅艺术.书法之微妙,全在意境和气息,不沾染现实尘俗具体的事物,中国书法是凝固了的舞蹈,是静态的美.中国武术也同样如此,中国人追求的神采、气韵、节奏、意蕴都贯穿在武术套路之中.如果说书法的"写"是由人诗意般的去做的事情的话,那么,中国武术也是由人诗意的去做的事情.武术套路就像一首诗,有格律的章法和旋律的规定,其中的武术动作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字.中国武术走"儒雅"的艺术之路,不仅体现了中国武术的审美思想,也是生态文明时代中国武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品的必然选择[9].

2后现代社会武术的价值实现

现代性问题发韧于西方,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步履加快,它己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现象.现代性的迅猛发展带给人类丰厚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给人类无尽的烦恼和困惑.现代性社会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对物质的极度奢求,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矛盾冲突,从而导致了自然生态危机和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心态决定生态.当今生态环境不平衡的根源是人类心灵不平衡的表现,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分裂性危机,更是人类一种内在性精神的丧失.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形势,人类精神生态的修复则显的更为重要"[10]."传统性"文化典型代表的中国武术的生态精神价值愈发显现出其独特的思想价值,日益彰显其对人类未来的人文价值和生态意义.后现代社会武术对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消解体现在:自然武术的"天人合一"理念化解了"人高于自然"矛盾;智慧武术的"人生追求"理想消解了人类的"精神生存困境";艺术武术的"审美体验"消解了人们的"功利精神心态";后现代的"贵身"追求契合了武术"武以成人"价值理念.

[BT(2+1]2.1自然武术的"天人合一"理念对"人高于自然"矛盾的化解

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人类只有把自己看作自然界平等的一员,自觉地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与自然界互利互惠,才真正称得上自然界的智慧生物.精神生态是生态文明之魂,人与自然在趋向融合和统一中实现共荣共存是精神生态的合理内核."天人合一"尊崇世界万物的生态品格,启示人们:"在秉承科学思维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要看到科技背后广袤的人文区域;只有在生态与生命的互动中完善人们的生存方式及文化品位,才能使人类获得完整的生存与发展."[11]

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在自然面前变的强大无比,自然从与人的平等共处中被剥离出来,人在自然面前的巨人化以及在"人定胜天"的狂妄遐想中肆无忌惮的盘剥着自然,处在被人征服蹂躏弱势地位的自然因此变得危机四伏,灾难重重.唐纳德·沃斯特认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面对现代性社会的生态危机,人类必须改变"人高于自然"的理念,倡导"生态中心主义"取代"人类中心主义",建立生态中心基础上的人类自我实现与平等."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可怕而危险的世界,这足以使我们去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麻木不仁,更不是一定要去证明这样一种假设:现代性将会导向一种更幸福更安全的社会秩序"[12].

面对全球生态危机的威胁,我们应该去做的更多的事情去化解"人高于自然"的矛盾.回归自然的中国武术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恰能很好的协调和消解这样的矛盾.中国武术文化努力追求和发展习武者个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关系.习武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优美环境中行拳走剑、舞弄棒,身体运动的节奏顺应天气变化和季节更迭,陶冶习武者的生态意识和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然观念.

著名国学大家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质即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同构对应,两者应当"和谐",人应该"道法自然".中国武术正是遵循"道法自然"的思想,例如太极拳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通过身体运动的外感形式,在拳理的规范下,实现武学修为之道,最终达到人自身之和谐、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社会之和谐的完美状态"[13].当人真正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候,人们会发现大自然是虚静安宁的.通过太极拳练习,使人们内心深处意识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认识到人作为万物之灵的重要使命,人类不应该破坏自己的家园,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感情油然而生,达到陶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从而化解"人高于自然"的矛盾.

[BT(2+1]2.2智慧武术的"人生追求"对"精神生存困境"的消解

现代性的影响下,人的断片化使得"精神生态"出现危机,人类精神的生存困境成为现代化社会的时代标识.当现代性社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对金钱数字游戏之后的生命变得麻木的时候,很多一直忙忙碌碌的现代人们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特别是一些认为他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辉煌的时候,似乎人生已经没有了意义,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留恋的价值.于是"文化远离了贵族化和垄断化,远离了权威和启蒙性,进入到肉身化、独白化、自恋化、话、比矮化、自贬化、消费化"[14].文化和人的精神绿色生态的断裂,凸显了现代性社会人类精神生存的困境.这种精神的生存困境严重袭扰着现代性社会的很多白领甚至是社会的精英人士.

当生存竞争法则主导下的现代性社会逼迫人们不得不快节奏的生活,东方文化的中庸和谐的慢节奏生存意识和生态智慧给了现代社会的人们深刻的启示.面对来自生存的巨大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是否应该静下来思考,究竟需要怎样的人生?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后现*念倡导一种"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的节奏,这里的慢,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人生意境.快节奏的生活脚步实际上是快节奏的迈向了人生的坟墓,缓慢的生活节奏才是人们真正的人生追求,因为人生的意义是一个享受生命的过程,而不是急匆匆的来急匆匆的去,慢节奏的生活追求才是人生理想的终极追求."慢生活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由美满人生的理想追求,当现代化的机器轰鸣逼迫着人们不得不跑步前进的时候,其实生活已经变的不是生活了,单纯对物质财富的追逐和对精神生活的漠视已经让人们没有心思和心情去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让生活的快节奏慢下来,在城市的绿地呼吸着携带青草芬芳的空气,打一套舒缓节奏的太极拳,或者两两相当来个推手的较量而不是搏杀格斗,习武者悠然自得,慢慢的享受人生的快乐和惬意的生活,这才是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最高境界.

[BT(2+1]2.3艺术武术的"审美体验"对"功利精神心态"的消解

"功利精神心态"是现代消费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精神心态."极度生产以及耗费资源,庞大的消费主义并刺激消费,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大循环中的癌症,使一种丧失了简朴的精神生活状态成为当代物质过剩中的精神贫乏常态……´心理贫困化´产生于此"[15].在现代性的消费社会中,一切为了效益是现代性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现代性在强调金钱、时间和速度的同时,抛弃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诗意大地和精神拯救的维度,从而导致了人们的功利精神心态,价值的漂泊感以及金钱至上主义.

面对现代消费社会的功利精神心态,需要"恢复道德作为人心灵净化的自我功能,唤醒人类善良的天性,摒弃说教式的道德,回归到日常感受性的底线道德,抛开成文的律令,增加人与人直接交流的机会,重建公共的空间,使得当代人随着城市变化,空间变化和心里变化而过上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在强调精神价值合法性中,厘清消费主义的弊端……"[16]艺术的武术在恢复道德的作用净化人们的心灵,增加人与人直接交流的机会重建公共的空间,以及消解现代消费社会人们的"功利精神心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之基本性格是艺术的、道德的,而西方文化之基本性格则是哲学的、科学的"[17].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较之于西方武技,拥有更为丰富的艺术内涵与*道德.艺术形象的武术是"根据中华民族传统的´华实相辅´´虚实相成´的文艺创作思想,将其素材进行选择、提炼、修饰、分解、组合、概括、抽象,再依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相济等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串联成套,从而用艺术的形象集中表现出技击动作最具普遍意义的特征"[18].因此,艺术的武术形象追求的人们对武术意境的理解,对武术神韵的感悟,是对人们自身心灵的调节.

艺术武术审美过程中的感悟,物我的贯通和交流,最终促成习练者在心灵中的返身自省,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实现.通过对武术的习练,人们追求的是主体的心灵在生命活动中不滞于身,超越于身外而发挥作用,通过外在之身"体察"和"体验",从而获得"审美"和"道德属性",从而表现内在之心,这正是艺术武术审美心态的基础和审美体验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原先积蓄在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对意境美的感受而得到肯定;另一方面,思想又从对意境美的深入体验和领悟中,得到升华."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艺术的武术使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艺术的精神,以超越功利的、发自内心、充满喜悦和感激的心态对待生活,从而净化人们的心灵,唤醒人类善良的本性,消解功利精神心态的藩篱和阻碍,回归人类自由交流,有道德的自由自在的天然生活.

2.4后现代的"贵身"追求与武术"武以成人"价值理念的契合

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19]意思是说我们之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我们有身体;如果没有身体,何来的祸患呢?所以身体本身远比宠辱得失重要,珍重自己的身体为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了;爱惜自己的身体为了天下,那么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老子提倡"贵身",认为一旦没有身体就一切全无了,因此身体是很重要的,这里的身体即生命.老子思想中的贵身,不是一般贵重之意,而是重视,这样的重视并不是纵情享乐,而是一种修为一种境界.这里的"贵身"是要教导人们要看重生命,不要因追名逐利而损害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教导人们在名利面前要知足.所谓:"故知是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长久."后现代生命文化时代所追求的"贵身",自然不是一般意义上对身体生命的延长,而是对人类身体生命人文意识的觉醒.

"武以成人"是说习练武术的人其目的和功能是为了养成完美的人格.文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武化同样如此,两者最终的落脚点都在对完美人格的养成上.对于一个真正爱好武术的人来说,强身健体只能是最表面的功能,武术的训练真正的目的是强化一个人的内心.内心的强大不仅仅是学会了武术的技术,更是融通了武术的精神于内心,而武术精神正是完美人格养成的重要人文底蕴.一个人只有内心的强大,才会在路遇不平的时候敢于伸出正义的拳脚对付不法之徒,才会在浮躁的社会里保持对一份恬静平淡的内心.

从本质上讲,武术自始至终,都在表达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只是它的方式与常人的思维是迥异的.传统文化对道德的弘扬以及对人生命的尊重与关爱,传统人文精神对人关怀的理念与武术的理念是相通的.在后现代社会,相对于西方武技追求直接的格斗对抗,作为东方身体文化代表的武术,更需要"回归传统,固守其技术、行为与精神家园,突显其在文化传承、修身养性、健身等方面的独特地位和价值"[20].这不仅是武术满足于人的"贵身"追求,也是对生命的关爱,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

3结语

在后现代社会,武术的发展更应强调形象的重要性.相对于西方武技,武术的形象定位需要凸显回归自然的生态人文关怀,强调生存智慧的人类追求,彰显艺术的审美体验.同时,在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既要研究和适应"国际游戏规则",又要坚守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和价值自信,在武术文化传承中,处处体现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心态模式和价值取向,让武术承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的信息成为一种信仰,在不知不觉中深入我们的骨髓,培育着我们的精神.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武术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重塑其良好的正面形象,建立其自身的价值标准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536.

[2] 周雁翎.后现代社会的挑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3.

[3] ,王岗.中国武术形象的概念内涵与价值阐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4):28-33.

[4] 王岳川.文化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04.

[5]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6.

[6] 桂翔.文化交往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40.

[7] 戴国斌.武术:身体的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186.

[8] 金玉柱,王岗.主体性阐释:中国武术发展的自在路径与必然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4):61-66.

[9]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6.

[10] 李琳.佛家的禅定般若与现代精神生态平衡[J].敦煌学辑刊,2010,1(1):163-170.

[11] 赖华先.中国文象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精神[J].鄱阳湖学刊,2012(6):116-121.

[12]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9.

[13] 姜南,梁勤超,.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太极拳文化符号的运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54-58.

[14] 王岳川.发现东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06.

[15] 王岳川.消费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困境:博德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02,39(4):31-39.

[16] 王岳川.发现东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98.

[17]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补篇)[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20.

[18] 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9:142.

[19] 铙尚宽.老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31.

[20] 梁勤超,,闫民.现代体育语境下传统武术格斗竞技实践与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55-58,83.

概括总结,这是关于现代社会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后现代和武术和定位相关现代社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形体教学对高职服装表演学生职业形象提升的价值
摘要形体训练是根据人体科学理论,用各种身体锻炼来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塑造身体形态 在高职学校教育中,形体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校管理类学生以及艺术表演类学生、体育类学生的培养有重要作.

基于项目形象定位的太极拳传播策略
摘 要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近几年来,太极拳已经成为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主旋律,但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其定位不够明确,导致传播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文章利用项目形象.

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郑薇娜1, 王宏2(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3; 2 武汉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在文化同根同源、个案共案性基础上建构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以引领武.

深度挖掘人文情怀,传播社会正面价值话剧《明天》创作展演与传播推广会纪要
2018年9月26日,由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话剧明天创作展演及传播推广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第五会议室隆重召开 会议围绕霍秉全自编自导的话剧明天的创作.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