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党历史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与新时代中国历史使命的三个维度解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党历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1

新时代中国历史使命的三个维度解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本文是党历史类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和历史使命和维度和中国*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党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党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新时代教育杂志新教育时代杂志新时代新青年论文新教育时代是正规期刊吗

齐卫平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摘 要:提出“新时代”概念是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发展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党的十九大阐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依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政治判断,必须从相关概念的有机联系去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解读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需要辨析党的历史使命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总历史使命,“四个伟大”是新时代党的现实使命,是对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奋斗历程进入新时代的使命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党的建设形成新气象新作为,必须把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联系,从思想上深刻把握建设伟大工程的时代新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历史使命;“四个伟大”;全面从严治党

国内外瞩目的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思想和理论创新丰硕成果.总书记作的大会报告气势磅礴,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是一篇闪烁着时代光彩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是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行动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自此开始迈上新阶段.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成为当前全党头等重要的政治大事,党要求必须原原本本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原汁原味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本文拟遵照这个要求,结合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文本,从三个维度对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进行解读,以期能够对加深认识有所裨益.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判断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

十九大报告中最亮的一个概念是“新时代”,它出现在大会主题词中,“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十分耀眼夺目.“新时代”概念被提炼出来,是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同时也是党的十九大形成一系列重大思想和理论创新的依据.确立党的新历史使命正是基于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判断.

总书记在报告开头就亮出了新时代的概念:“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就用很精简的背景揭示,突出了这次党代表大会召开的重大意义.理解“新时代”这个概念对于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十分重要.

我们注意到,2017年7月26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的表述是:“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时的讲话里没有出现“新时代”的概念.两个多月后召开的十九大,总书记在报告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替代了“7·26”讲话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提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替代了“7·26”讲话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提法.这是十分重大和关键的修改,形成新时代的概念,大大提升了党总结经验、研判形势、规划未来的境界,充分显示了党在新的历史站位上进行思想创新和行动部署的意蕴.

使用一个新概念,或者是要传递某种信息,或者是要明确某种指向.从用词来看,“新阶段”和“新时代”两个概念显然有很大的差别,后一个概念比前一个概念的分量要重得多.原先的“新阶段”改为“新时代”的提法至少有两点值得指出.其一,“7·26”讲话和十九大报告都使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提法,如果同时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阶段”表述上有概念重复交叉的缺陷.其二,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历程上构成一个个阶段,这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往党相关文件中,新时期、新阶段、新起点的提法经常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含义模糊的不足.从这两点意思说,原先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提法,难以将我国发展的新方位精准地揭示出来,也难以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科学的研判.党的十九大以新时代这个重要概念替代新阶段的提法,重要意义于此可见.可以认为,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使党的十九大体现的理论创新和形成的行动纲领具有了更加鲜明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

“新时代”成为党的十九大形成的创新概念.这个概念涵义十分深刻,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准确理解它的涵义既要把握其内涵,又要认清其外延.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劲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十九大报告的这两个论述,前者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政治判断的内涵.把“新时代”与“新的历史方位”连在一起讲,意思就是要认清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现在走到哪里了、接下去将怎么走.由此而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概念内涵是: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历程上处在一个不同以往历史发展阶段的新位置.后者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政治判断的外延.总书记从五个角度揭示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体现了历史与现实、使命与责任、继承与创新、中国与世界相融合的视野,对理解新时代的概念十分重要.从这五个角度诠释新时代,清晰地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党将要干什么、应怎么干.①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外延结合起来认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个重大政治判断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阐述的三个“意味着”,是对“新时代”这个概念重大意义的精辟概括,需要认真加以领会.②本文认为,深刻认识它的重大意义,还必须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判断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联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一系列理论创新的形成和崭新结论的提出,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依据的.我们党在这样一个新时代肩负历史使命,必须通过回应新的重大时代课题,在理论创新和判断创新中形成重大战略思想,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深入发展.

首先,新时代凸显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的十九大对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进行了修改,这是党基于新时代的创新概念而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原先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前进中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时代反映,修改十分必要和及时.经过将近40年改革开放的大踏步前进,今天中国的现实情况不仅与20世纪80年代情况完全不同了,即使与刚进入21世纪的情况相比也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从社会主要矛盾看,在商品供给充裕的今天,我国事实上的问题既不是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得不到满足,更不能用“落后的社会生产”来代表经济水平.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使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超越了物质文化等器物以及感官层面满足的水平,、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现实中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增长点.满足这些方面的要求,当然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却又不是单纯用发展生产力就可以解决的.对于中国来说,“唯GDP”的时代已经过去,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党治国理政提出了时代新任务.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形成新的聚焦问题.

其次,新时代提出了重大时代课题.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新的时代课题聚焦,是40年改革开放发展历程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探索,必然需要去思考和回答一些具有关键意义的重大问题.十九大之前的几届党曾经提炼概括了三个根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显然,这三个根本问题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践之中,但它们被提炼出来时序上有先后,不是同时形成和一次作出的概括.查阅文献资料可知,这三个根本问题的提炼概括都伴随着阶段性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提炼概括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可以看作为第四个根本问题,其思想逻辑既与改革开放40年发展一脉相承,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节拍相吻合,构成党认识自身使命的时代聚焦.

第三,新时代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这一思想写进了大会修改的《中国章程》,确立了它的指导思想地位.“大会要求全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顾名思义,指导思想就是要能够指导现实行动的思想.实践在前进,思想停滞不动就无法进行指导.党的指导思想创新发展,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也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用简洁的话说就是,既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这个“老祖宗”,又要讲中国实际和特色的“新话”.新时代需要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形成对应性的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既是党的指导思想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展的历史产物,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思想标志.

第四,新时启了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军的新征程.1840年战争的失败开始了中国人民备受磨难的凄凉历程,中华民族在黑暗的泥潭中挣扎,顽强地与苦难的命运抗争.中国诞生后领导人民一步一步地向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前进,一个个历史节点记录了砥砺奋进的足迹.按照历来党的战略步骤,设定以21世纪中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时间刻度.到那个时候,距离战争是200年多一点,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100年,这个目标如今只剩下尾端的30多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依然任重道远.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的意思是告诉人们:不到达目的地,走得再远也还不算成功,走下去就要开启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吹响了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进军号,新征程并非因为接近目标而轻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绝不是像敲锣打鼓那样容易的事情.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崭新部署,将今后的30年分成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各15年.这就使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更加具体、更加清晰、更加务实.

概念以词语的形式出现,但理解概念不能停留于咬文嚼字式的词语解读,更不能搞成文字游戏.党的十九大提炼出“新时代”的概念,与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思想有着内在的关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政治判断,必须从相关概念的有机联系去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本文以上的论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二、“四个伟大”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大阐述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四个伟大”,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个重要概念首先提出是在总书记“7·26”讲话中.十九大报告对“四个伟大”作了详细而深刻的阐述,从内在逻辑上揭示了它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关系.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次党代会报告从框架来看已形成相对统一的格式,一般由四个板块的内容构成.一是党一届(以及两任)任期内的工作总结;二是实践发展中理论创新成果提炼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阐述;三是新一届党工作方向、目标和任务的总体揭示;四是分别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军队国防、祖国统一、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部署.前面三个板块各一部分,第四个板块形成若干部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是十二个部分,十九大报告由十三个部分构成,其中第二个部分“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形成新的板块.在这部分里,总书记从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创立讲起,以三个“深刻认识到”概述了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占了该部分一半篇幅的分量.这些内容,以往一般都是党领导人在庆祝中国诞生的纪念大会讲话中进行阐述,而不属于党代会报告的范围.党的十九大报告增加这个板块内容的思想逻辑是什么呢?从第二个部分后面一半的论述可以知道,这是为了引出“四个伟大”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理论提炼.

就像“新时代”概念创新一样,“四个伟大”新概念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而不在别的时间形成,不是偶然的.“四个伟大”是一个总概念,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构成四个具体的分概念.这些分概念显然都不是十九大才提出来的.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工程是1939年最早提出的,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用的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法,一直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也使用很久了.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首先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正式确立理论概念之前,党用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概念.1997年党的十五大主题中,用了“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提法.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出:“继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许多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而以“伟大梦想”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夙愿,则是总书记在十八大结束后不久阐述党的奋斗目标形成的新概念.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公报中指出:“为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这里已经很清楚地提到了“三个伟大”的意思,但没有成为正式的概念.总书记“7·26”讲话中将“伟大梦想”与这“三个伟大”并列在一起,首次正式形成了“四个伟大”概念.可见它是实践不断深入发展而集成的总概念.“四个伟大”概念提炼出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紧密相关,意味着党的历史使命形成新时代的要求.

解读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需要辨析清楚一对概念的意思及其关系,即党的历史使命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来都是党的历史使命,十九大报告有详细的阐述.首先,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初心”和“使命”的涵义,“中国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激励我们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就是这个初心和使命.其次,阐述我们党诞生之日起就自觉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个历史使命决定并组成了中国人的红色基因构造.再者,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贯穿于党的全部历史,总书记论述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历程时,分别用三段话概括了三个“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前面开头第一句话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怎样怎样的表述,就是说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带出了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然后总结说:“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由此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具有鲜明的历史内涵,是一个过程性的使命.它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也不是短期性的目标.这是认识党的历史使命必须首先明确的意思.

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是党的历史使命的延伸,从概念不同看涵义区别,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它既延续着一代代中国人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革命血脉系统,又刷新了当代中国人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精神动力系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内涵延伸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其现实的任务就是完成“四个伟大”.这就是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第二部分内容阐述的精神要义.

认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四个伟大”的内在关系.在“四个伟大”中,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直接相对应的是“伟大梦想”这个分概念.那么,是否只要将党的历史使命与“伟大梦想”的关系阐述清楚就可以了呢?本文认为不是这样简单.诚然,说“伟大梦想”就是党的历史使命完全正确,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成“伟大梦想”的内容.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但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概念内涵更为丰富,其思想价值的时代分量不局限于“伟大梦想”的范围.可以这样来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总历史使命,“四个伟大”是新时代党的现实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引出了新时代党接续奋斗的现实担当.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正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为总历史使命来阐述“四个伟大”,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样一个理论阐述逻辑表明,“四个伟大”昭示了中国人历史使命的新时代责任担当.“伟大梦想”在“四个伟大”中是个分概念,但是因为它直接对应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它就成为其他三个伟大的最终目的,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都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伟大梦想.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段话是十九大报告第二部分的结束语,体现了党的庄严宣示:勇于“四个伟大”新时代的使命担当,迈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四个伟大”不仅是对中华民族长期夙愿的热切回应,而且是对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梦想”进入新时代的使命昭示.

三、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这句话,鲜明地把全面从严治党如何深化下去的问题摆在全党面前.这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如何相衔接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新时代要求党的建设开创新气象新作为.

在已经过去的五年里,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建设伟大工程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变化,重点转变党的作风取得了战役性的胜利,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改善,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十九大报告以“成效卓著”这样的词语,评价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绩,既符合客观实际,又竖起了标杆,即以后征程上的成绩不能降低水平,管党治党决不可出现跳水式的下滑.实践永无止境,党的建设也没有终点.“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个话,五年来我们党一直在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以坚决的语气加以重申.

10月19日,参加贵州省党的十九大代表团审议讨论时指出:“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必须持之以恒、善作善成,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0月25日,在十九届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发表的讲话中说:“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我们将继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

为什么一句话要反复地讲?总书记为什么要翻来覆去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不能喘气歇脚?因为思想认识上太容易松懈了,实践行动中太容易麻痹了.一方面,党的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容易放松加强党的建设警觉意识.客观地说,我们党拥有8900多万党员,是世界上第一大政党,从组织规模看已经足够强大了;我们党执政近70年,领导国家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从比较视野看已经非常伟大了.有人会有疑问:像我们这样的党还需要这样花气力去管去治吗?是不是有点大惊小怪或者说无病了?另一方面,管党治党适可而止的错误认识影响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向纵深推进.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里,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各种错误想法事实上存在,有的认为“过严了”,抓得太紧、管得太死,束缚了积极性;有的认为“差不多了”,严一阵子就行了,没有必要无休止地进行.这两方面的情况决定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这个话题始终显得十分沉重.总书记对这个话题有很多的论述.他强调,管党治党没有“过严”的问题,“现在的主要倾向不是严了,而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存在严过头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管党治党只会越来越严.他强调,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抓一抓会好转,松一松就反弹,转变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他强调,正风肃纪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他强调,必须坚定不移推进败斗争,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开弓没有回头箭,党风廉政建设和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必须决战决胜”.他强调,管党治党长期宽松软,就会积小患为大病,就有上演“霸王别姬”悲剧的可能,不解决好败问题,“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就必须永远严在路上、紧在路上、硬在路上.

肩负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必须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建设伟大工程,必须以管党治党更为出色的成绩作为努力目标.仔细研读文献可以发现一个细节: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容在十九大报告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其一,总书记在报告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总结了十个方面的成就,讲全面从严治党是其中篇幅最长的一个方面,通过系统阐述从严治党思想理念和出台的重大举措,突出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其二,在十九大报告十三个部分中,除总结五年工作和变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两部分外,党的建设的篇幅又是最长的,大大超过前面论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军队国防、祖国统一、外交等具体领域建设的篇幅.这个细节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党的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最后一部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从八个方面概括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主要任务,既延续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格局,又形成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任务创新.要使这些主要任务得到贯彻执行,必须把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起来,从思想上深刻把握建设伟大工程的时代新要求.

第一,以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总纲,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上,“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建设总要求,既体现了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又反映着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内在规定.把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紧密相结合,必须始终坚持十九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总要求,使之成为建设伟大工程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

第二,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建设伟大工程新布局的协调推进.党的十九大第一次将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并由此确定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败斗争的崭新布局.只有统筹协调推进伟大工程的新布局,才能使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相统一.

第三,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武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强大武器,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党的建设最紧要、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新征程的必然结果.在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中,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有助于提高全党努力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思想自觉,有助于增强全党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政治定力.

第四,以建设伟大工程为保证,提供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支撑.“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肩负并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是根本保证,“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第五,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动力,以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使我们党始终焕发青春活力.党的十九大强调思想建设的基础地位,号召全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挺起人的精神脊梁”,部署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书记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永远年轻”,“事业发展永无止境,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和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力量.

归纳上文,上述文章是关于历史使命和维度和中国*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党历史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党历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依法从严治军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学习在党的十九大所作报告体会
文 高东广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立起了伟大旗帜、提供了行动指南、标定了历史方位、开辟了广阔前景、提供了组织保证 这个报告是一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彰显了以为核.

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多维解读
不同的时展背景下国家建设的思维与理念也会具有差异之处,需要基于时展的特点进行分析 总书记所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能够基于时展的特.

激扬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力量 贯彻新时代党员历史使命
摘 要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我党内部掀起了学习十九大精神力量的热潮,本文由学习十九大当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党员的历史使命展开,提出了一些在学习过程当中收获的心得与体会,希望能够为其他党员的学习和.

砥砺奋进新时代同心共圆中国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 当前,全国全党正在掀起全面学习宣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结合这段时间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我们谈谈对十九大精神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