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马克思主义类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需要正视四重语境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主题:马克思主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0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需要正视四重语境,该文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在职毕业论文范文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语境和重语境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杂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摘 要: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提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议题.在以往研究中,往往忽略学科发展所需依托的具体语境,而语境作为方法事实上可对学科发展起到关键助推作用.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需要正视四重语境,分别是:在不同范式中正视哲学语境、在异质意志中正视历史语境、在相异视角中正视文化语境、在多维价值中正视技术语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四重语境;语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610 (2017) 06 -0019 -07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对以往任何以世界观与方法论为内核的理论的最大超越,在于它从来没有沉湎在其自身固着自洽的逻辑框架及话语形式之中,而是以实践作为检验与发展其真理性的惟一标准,从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形态、民族特点、地域特色、科技水平等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激发与延展自身的生机活力.正如马克思所言[2]55:

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性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关键途径.这是因为任何一门科学理论若缺乏学科上的建构,就无法在与学科建构相对接的知识传授、人才培养、科研推进等实践领域找到理论的生发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在此意义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不可或缺的实践维度.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究竟应该如何发展,以及发展所亟需的方法何为呢?正视学科发展的具体语境,且将语境作为一种集解释框架与互动机理于一体的发展方法,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失落的维度.为何语境能够成为方法,但为何语境方法又如此为人们所忽略?这是因为:一方面,语境提倡着一种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统一的理论发展视角,既强调理论历史谱系发生的因果联系,又旨在从中提炼出超脱历史的普遍联系与普世价值,这就决定了“作为方法的语境”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是极为必要的;另一方面,语境往往被简单理解为与对象相邻近环境,环境是被动的、自在的,其与对象的关联是模糊的,而语境之于对象的影响力却是显著的,语境不一定围绕着某个具体对象或者在空间呈现上与对象毗邻,但语境一定反映出对象在其发端上的全部意义和动因.即,环境是外在的,而语境是内在的.‘31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要明辨语境与环境的区别,从语境中挖掘潜藏理论内部的自驱力.

那么,对于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言,需要正视的语境有哪些呢?根据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征的整体性、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服务性‘41等描述,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三大理论组成部分的综合考量,从学科发展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应该至少需洞察哲学、历史、文化、技术等四重语境,在具体语境中兼顾理论与实践,营造理论与理论共鸣、实践与实践相照、理论为实践纠偏、实践为理论去伪的良好学科发展局面.

一、在不同范式中正视哲学语境

哲学是全部学科之母,因为任何非哲学的学科都局限在具有某种特定对象的知识体系当中,而只有哲学才能跳脱这种知识体系的有限性,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理论形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认识世界、评价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故对其他学科发展具备原点式的指导力.但哲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存在着性质之别和流派之分,以不同的总体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关系,必然会导致哲学的不同范式.恩格斯在对哲学分类进行评价时,便提出[5]223 -224: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始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从唯物与唯心的范式对立中,确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必须秉持的基本原则.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不能止步于此,此处的范式之别是宏观层面的,若从语境便是方法的逻辑中探讨发展之途,则需要从语境的具象细节呈现上进行把握.因为,一方面语境是由不同哲学话语汇聚、碰撞与融合而成的,表现为主导哲学在某一具体境遇下哲学谱系或哲学流派中的定位与功能;另一方面语境又是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的,现实利益特征必将给主导哲学的具体历史形态打下时代烙印.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哲学语境,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下简称马哲)范式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它与西方哲学(以下简称西哲)、中国哲学(以下简称中哲)等的联系又不可避免.毕竟,马哲与西哲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诉求”,马哲与中哲又都具有“某种亲合性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想”.[61故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面临着至少三种范式的哲学语境.

第一,以“后现代”为名的西方范式的哲学语境.“后现代”是与”现代”相对应的,所谓“现代”西方哲学指的是资本主义兴起背景下出现的“主体哲学”,强调人作为主体后的二元哲学范畴建构,而“后现代”西方哲学是指“非主体哲学”,突出以相对主义、多元主义、非决定论等来“消解”西方哲学传统中的对立统一结构,试图将绝对“颠倒”或者“批判”,作为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实践困境哲学层面上的回答.就共同对西方资本主义批判大方向来说,这种哲学语境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是有一定益处的,诸如:使西方意识形态成立的哲学基础得以瓦解,暴露出西方资本主义主体哲学的种种弊端,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资本主义批判思路,等等.但是,由于“后现代”西方哲学是以“破”而非“立”为价值目标的,对哲学传统的过度排斥与已有哲学框架的肆意颠倒等表征,决定了它不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所坚守的马哲范式相融通或融合,可能会对旨在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马哲语境产生一种“去功能化”效应,所以在此需持一种对“后现代”哲学语境的审慎姿态.

第二,以“民族主义”为内核的中国传统范式的哲学语境.原初语境的中国传统哲学与时代要求是相脱节的,因为真正的哲学品格是其直面现实的精神.事实上,自近代以来,中国哲学从概念创设、内涵延展到实践运用,始终围绕着鲜明的“民族主义”任务前行,是一种以“中国来解释中国”的哲学范式,具体表现为当前众所周知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国传统哲学的“民族主义”视界,尽管马克思主义本身是旨在探讨解放全人类的学问,必然有着开阔的世界历史视野,但世界历史都是不同地域史、民族史的抽象性整合的产物,离开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0],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就失去了宝贵的民族资源.诸如,在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建构中,24字的核心价值观都可以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找到“古典释义”[11],具备着马哲与中哲的双重哲学意境.当然,中哲语境与马哲语境依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匹配及“排异”问题,如何进行真正有效的语境融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第三,以“实践中国化”为主题的马克思范式的哲学语境.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作清算的基本立足点,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发展中也必须秉持实践原则.正如马克思所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12150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2]505-506

那么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实践具体指向什么呢?可以认为指向着“实践中国化”,即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必须在中国道路、制度与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脱离了“实践中国化”的主题框架,它的发展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的实践初衷背道而驰.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对中国问题进行回应,对中国智慧进行提炼,对中国表达进行革新,对中国方案进行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才可具备充足动力.当然,这种哲学语境的遵循也容易走向一种庸俗实用主义的误区,即“实践中国化”被“降维”成肤浅的民族主义情绪,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无法深度回答与切实解决的问题,被推向适用性极强的“中国化”口号中,“中国化”好像成为一个什么都装的箩筐,这势必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总体来说,梳理与正视这三类哲学语境,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必要任务.然而,哲学语境受社会现实的利益诱导影响深远,任何只存在于哲学层面的“大义微言”都无法完整诠释错综复杂的现实利益格局,任何仅重视上层建筑而对微观社会生活缺乏关注的哲学范式也都难以挖掘自身的价值增长点,而且不同哲学范式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因此,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要正视马哲范式成为全方位的主导范式,且又必须对中哲范式有足够的包容性与继承性,及对西方哲学范式持以深刻的批判反思性.但该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当前这种范式之间的哲学语境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会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国化与大众化进程的逐步深入,而走向范式冲突的真正“终结”与“和解”.

二.在异质意志中正视历史语境

任何理论学科都是被历史所建构的,是历史中经验、智慧、规则的抽象化结果;与此同时,历史是被理论学科所定义的,是理论学科内容表达、书写、呈现的显像化产物.因而,在对任何理论学科发展进行恰当描述时,都无法脱离历史语境,都与历史的粗细线条直接关联,可认为理论科学发展就是历史进程的另一种措辞.马克思强调,“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79人的活动目的就是专属于人的意志,历史在客观规律指引下被意志所驱动.恩格斯进一步阐释[5]697: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互相冲突中产生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这意味着作为语境的历史,是由不同倾向的甚至异质的意志集合而成的,并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进而可推导出,结合历史语境来阐析理论学科发展议题,需将语境所掩盖的意志凸显出来,这些作为历史合力的意志同样也是驱动理论学科发展的意志.那么,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面对的历史语境是什么?以及,当前的历史语境中潜藏着何种意志?

第一,以“历史终结”为反向意志的全球资本主义蔓延的历史语境.由福山(F.Fukuyama)等人提出的历史终结,认为上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受挫标识西方制作为“人类最后一种政治形式”[13]取得胜利,暗喻着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终结,马克思主义作为学科也必然走向历史终结.但就实际而言,全球资本主义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依然未能从2008年次贷金融危机造成的疲软状况中解脱出来,资本主义政治局面也涌现诸如“特朗普效应”等极端保守主义乱象,西方制从“神坛”上坠落下来.所以,“历史终结”体现为一种反向意志,是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左的错误论断,要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必须对“历史终结”及资本主义全球蔓延持以理性且彻底的批判姿态.当然,“历史终结”这种反向意志在舆论中仍然有一定市场,这是因为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确实走在前列,资本剥削的“合理化”手段越发高超隐秘,资本主义话语霸权牢固异常.因此,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当厘清以“历史终结”为名的全球资本主义蔓延的历史语境,准确把握该历史语境中资本主义的虚假性与有限性,在学科建设中激发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应有的资本批判能量.

第二,以回到马克思为正向意志的共产主义运动复兴的历史语境.“回到马克思”最早由卢卡奇(C.Lukacs)在上世纪70年代所提出,该口号在90年代末又由国内学者张一兵等重新定义,即遵循“回到事情本身”[14]之意.当然,当前“回到马克思”决不是简单回到马克思的文本,仓促回到马克思思想萌芽、发展、成熟的心路历程,更为重要的是要结合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具体状况,把“发展马克思”同“回到马克思”密切联系起来,这才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根本方法论.从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轨迹来说,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确实给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极大打击,但这种打击并非是毁灭性的,因为这只代表了苏联“体系哲学”及其指导下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而绝非是整个“共产主义的失败”,其后诸多非典型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却凸显了“回到马克思”的正向历史意志.所以,共产主义运动复兴是一种必然,这种必然更呼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生成背景,挖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现实价值,升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政治学,等等.尤其是在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热反对”逐渐平息后的“冷思考”氛围中,更需要在复兴的历史语境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回到马克思”精髓彻底激活开来.

第三,以“中国特色”为能动意志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语境.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着一致性,因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构是不能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脱离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要紧扣“中国特色”一词,“中国特色”昭示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成为了社会整体的能动意志.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在“新时代”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新历史方位中凝聚中国智慧、提炼中国方案,致力于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等三大历史任务,这也正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历史语境之一.简言之,这种能动意志对于学科发展的规定作用是双重的:其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规定性”下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本土化模式;其二,从其“世界历史上意义”出发追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世界性力量.[16]

需要进一步阐明的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其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新时展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的进一步确认,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未来发展形态的远景规划.而这种确认与规划立于“过往的历史”与“现在的历史”基础之上,是对已有异质意志格局的批判与整合、继承与革新,那么由不同意志所编织的历史语境则可简化为“过往一现在一未来”历史框架,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在此框架中不断凝练历时性维度上的科学进路.

三、在相异视角中正视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化体现为自发形态的社会心理.即理论学科的真正承载主体是社会及社会个体,主体持有何种倾向的普遍心理与性格特征,将对理论学科的未来走向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是非机制性、非系统化、非全局的,但若社会心理缺位将直接导致学科解释力量的削弱;另一方面,文化体现为自觉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就理论学科在社会生活空间中的隶属关系而言,理论学科也可视为某种自觉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但该理论学科在社会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以及理论学科发展的未来图景是否明朗,等等,都与社会意识形式的总体价值倾向与功能倾向息息相关.那么,由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构成的文化概念,实质上阐明了作为语境的文化存在维度,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离不开这个前提.文化又是如何成为语境的呢?恩格斯认为‘17]: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经济结构形成的现实基础)来说明.

即是说,文化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离不开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的不同指向势必会对文化语境产生显著的分层效果.当然,除了经济基础之外,对原有文化的传承、批判与发展,以及一些新的文化形态因教育体系的变革而出现等,也都是文化成为语境的重要原因.对于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言,当前这种语境主要体现在三个视角上.

第一,以“科学化与学科化”为视角的马克思主义学术文化语境.马克思主义学术文化语境,指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是处于指导地位的,这是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相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它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指导文化由此形成.而科学化与学科化的视角,则说明了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学科化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具体形态的必然结果,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要把这“两化”视角吃准、摸透.当然,科学化与学科化在功效层面上并非是完全一致的,若是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尤其是当过分突出马克思主义术语的科学性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就容易陷入到“四个割裂”中.即,整体性与离散性的割裂,问题性与方法性的割裂,学术性与生活性的割裂,发展性与教育性的割裂.其最终结果是,盲目的科学化等同于“神化”,跃进式的学科化等同于“矮化”,术语矛盾也极易造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解读与发展上的“学术抑郁”和“学术孤岛”[18].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审慎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化与学科化”的学术文化语境,只有协调好这“两化”之间的矛盾,妥善处理它们中间潜藏的激化极化倾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才不会误入歧途.

第二,以本土精神崛起为视角的基层社会舆论文化语境.“本土精神崛起”反映了当前基层社会舆论中一定程度存在的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相结合的文化主张,即在面对外来文化深度侵入以及属己文化相对疲软之时,自发形成对本民族文化、基层大众文化的强烈需求,试图依托“本土精神崛起”来重新把握文化的主导权.时常提起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从深层次来讲,都是“本土精神崛起”在社会心理层面的直接表征,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必须以“本土精神崛起”为铺垫.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不可简单视为知识流变与积累的过程,它更体现在中华民族应该以何种精神、价值、原则、规范等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化的民族复兴,所以结合基层社会的舆论文化语境是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无论是民族主义还是民粹主义,它们都是“一种思想化合剂,发挥凝聚整合功能”[19],但同时若是在二者的限度上处理失当,它们中的非理性因素、非包容性质、纯保守主义特征等,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起到消极阻碍作用,这是需要谨慎对待的.

第三,以批判市场无序为视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语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文化语境生成的经济基础所在,也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大的经济社会前提.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最核心议程,就是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国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进行有机结合的伟大创新.但是,尽管秉持“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相统一的原则,效率与公平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衡量标尺.然而,不可否定的是,一定程度的市场无序导致该经济运行形态上一些乱象,最为突出的是一切市场行为都可以“商品化”,一切“商品化”的事物都可“化”.这些乱象还导致了文化语境层面的诸多矛盾,如“刺激消费需要和避免消费主义”的矛盾、“提倡创新与盲目唯创新论”的矛盾、“利益多元化与社会主义共同价值”的矛盾,等等[20].所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语境作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参照语境,必须以对市场无序性的批判为切入视角,这是因为对市场的批判本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创性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不能脱离这一重要构成.

总体而言,我们需要明确当前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最显著文化语境,竭力为学科发展挖掘文化语境上的积极生长点.当然,更加需要深刻体悟在合理文化语境中的不合理因素,辩证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最直接动力来源于合理与不合理因素的矛盾对抗,对不合理因素的克服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方向最真切的来把握.只有立于差异视角上合理正视文化语境,让不同视角之间的语境联动更加趋于正向与自觉,才可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真正潜质.

四、在多维价值中正视技术语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实质上也囊括着“科学技术是学科发展第一生产力”的内涵.这是因为科学技术通过在生产、生活、交往、思维、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嵌入与变革,来实现其社会功能,而该过程与理论建构和学科发展的过程是同构的,即科学技术为推动理论学科发展起到了“杠杆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21]他还提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由此可知,技术对于社会形态的更替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其对于理论学科的深化发展也起到类似作用,因为更为高阶的技术语境对理论学科的本源价值表达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原本视界局限在某一小格局中的理论学科,被要求反思在格局扩大后的价值适用性问题,这就必然导致理论学科本身的变革与完善.

那么,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需要如何正视技术语境,以及正视何种技术语境呢?事实来说,科学技术并非是“铁板一块”的,任何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在价值维度上都不能简单地以好或坏论之.基于不同的价值需要,对某一具体科学技术的评价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任何科学技术所构筑的学科发展语境由此也必然呈现出多维价值色彩.但是,不同的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是可直观感受到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与生物工程的发明与运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学科发展以深层次影响,而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技术当属网络信息技术.故研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技术语境,主要是指与社会关联最为密切的网络信息技术语境.

第一,以“工具论”、 “实体论”与“批判论”[23]的批判整合来确证技术语境.理解技术语境的第一步并不在于技术语境是什么,而在于对技术语境的价值倾向持何种评判姿态.“工具论”认为技术作为科学是价值无涉的,技术语境的价值是由各种依托技术的社会建构形成的;“实体论”认为技术本身就携有鲜明的价值色彩,因为技术在“对象性”活动中往往会趋于主动,让社会及个体“不由自主地”投入技术编织的价值场域;“批判论”认为技术与社会原有的价值是互嵌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三种技术语境理解范式是相互分立的,也都存在着各自的瑕疵,但共同的问题都在于作为主体的人在技术语境中被“隐身”了,没有作为价值衡量者的主体在场,就不可能对技术本身进行或工具效用层面或社会效用层面的价值定位.

马克思主义的技术价值论认为,理解技术的价值必须突破封闭的技术本身、上升到开放的文化空间中去,把技术的真理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及指向人的主体自由价值充分勾勒出来,这才是评判科学技术的应有价值维度.[24]当代技术语境的价值评判,不能拘泥于“工具论”、 “实体论”与“批判论”等单维度范式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技术价值论为根本遵循,对之进行整合,从纷繁复杂的技术格局中将人的主体价值彰显出来.所以,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蕴涵的技术价值论及人的主体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只见技术不观主体的价值认识论误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构与完善才可真正从技术语境中汲取价值涵养和内容资源.

第二,以“学科技术化一技术学科化”的多维价值来反思网络信息技术语境.“学科技术化”是指,技术的属性、特征等融入到学科发展过程中,内化为学科发展的本质规定性与必要内容;而“技术学科化”是指,学科发展过程中不断对外部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和期待,从侧面驱动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学科技术化”是技术原有价值的渐进实现过程,而“技术学科化”则指向着技术潜藏价值的不断生成过程.而从网络信息技术语境出发,研讨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事宜,就必须从这两个维度人手,方可将网络信息技术深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内部机理之中,从而寻得技术语境中的多维价值.

详细来说,网络信息技术对理论学科的生发、发展、变革、实践等影响,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因为它的出现及广泛运用不仅仅宣告了一种新技术体系的来临,更为重要的是它凭借技术力量将串联社会各维度的信息给数字化了,让客观实在的社会拥有了可被定义的另外一种维度.它也似乎成为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的惟一技术手段,甚至出现了诸如“互联网是比马克思还要‘危险’的革命家”等赞誉.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网络信息技术语境是不可回避的.因为网络给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对于链接马克思主义发展资源、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力、加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还是对于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在网络空间中的价值力与指导力,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能“照搬”网络信息技术的逻辑进行发展,需要对网络信息技术中的一些漏洞或缺陷提出改善提升的要求,诸如网络空间的匿名性、网络行为的盲目性、网络观点的随意性等,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与严峻挑战.如何在各种“非马”、“反马”、“误马”、“曲马”信息中继续“为马发声”,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安全语境,是今后较长时期内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口

上文总结:本文论述了适合不知如何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语境和重语境方面的马克思主义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从人工智能历程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现代化
摘 要“人工智能”是前沿科技的新宠,经历坎坷的发展历史之后,“人工智能”不断地渗透和发展到社会生产和生活当中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研究人工智能历程和马.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问题导向的必要性
坚持问题导向是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 只有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将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只只拦路虎踢开,才能确保发展过程的稳健 而这个过程也是习总书记认为的理论创新的过程 所以,.

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境遇和方法自觉
摘要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这一研究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业已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近十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问题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a 2018 06 004摘要本文主要结合西方接受理论,从宏观接受过程、微观接受过程以及关于接受机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