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金融扶贫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和差序政策信任:农地金融扶贫贷款冷遇经验解释相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主题:金融扶贫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31

差序政策信任:农地金融扶贫贷款冷遇经验解释,该文是金融扶贫方面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跟农地和冷遇和差序政策信任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金融扶贫论文参考文献:

金融扶贫论文参考文献 国内金融期刊排名关于金融的论文金融经济杂志社金融博览杂志

摘 要:加快农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对4 025户农户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推广试点的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业务受到“冷遇”,通过政策效果全面综合评估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得出:农地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效果综合有效,南北存在比较性的区域差异,江西等中南部地区规模有效,宁夏等西北地区技术有效;江西明显存在经济有效显著、社会效果不够和生态效果存疑的问题,政策改进空间明显存在;农户、金融机构和基层政府对农地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的信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基层政府盲目信任,且对该政策普惠金融的扶贫功能理解不够,贷款机构对该政策明显信任不够,呈现普遍的惜贷心理,农户遭遇“贷款尴尬”,信任彷徨,多贷困难,微贷不屑.为此,应加快农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制度,优化政策执行效果;制订切合各地农村实际环境差异化的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以增强农地金融普惠扶贫决策的整合效果.

关键词:政策信任;差序;农地产权抵押贷款;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7)06-0118-06

收稿日期:20170427DOI:10.13968/j.cnki.1009-9107.2017.06.15

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RT11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573210)

作者简介:占治民(1971-),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科技学院江西省区域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

*通讯作者

我国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试点和推广多年,因涉及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复杂内容,其执行效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原因何在?至今没有理论上的深度分析和实证解释.为此,课题组在以往部分成功研究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的基础上,本着探究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试点效果区域差异的初衷,通过问卷调查搜集了涵盖9省区农村的4 025份有效问卷,实证分析差序政策信任的深刻原因,深度揭示农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

一、文献梳理

加快推行农业现代化和农村金融扶贫是党进行中国农地金融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2014年4月底正式启动以来,“江西工作法”为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试点提供了区域性农地制度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促进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除罗剑朝农村金融创新团队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农地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问题的看法[14].从现有的研究看,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合理,但同时也存在客观“冷遇”缺陷. 其中,在讨论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区域差异方面,相关研究主要有:占治民等从剖析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语境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视角,揭示了该政策的区域差异特征[5];丁志国等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显著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6];赵翠萍等对比分析发现区域间在抵押登记和处置方式、风险防范等存在差异[7].在政策效果优化研究层面相关研究主要有:钟甫宁等提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首先要把确权基础务实,土地经营权的权利明确,可以更好地将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8];王宏生等指出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其金融服务产生前后不相适应现象[9];刘祚祥等认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要一个保障机制[10];黄延廷等指出应允许抵押人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自己的债务提供担保[11].这些研究尽管已经逐步深入到政策信任的原因层面.但明显存在实证分析和研究深度不够的问题.在政策效果实证分析层面,相关研究主要有:杨婷怡等分析农户性别、生活状况、农户对农村的信用服务所持态度、农户对抵押贷款认知等正向影响得出基本经验和完善方向[12];周立等呼吁放宽农村金融准入后金融排异和加强金融普惠力度[13];特别是,占治民等基于Logistic-DEA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估价、农户分类、风险控制是进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效果评估的关键点,强调注重以人文关怀来达到风险控制的最佳状态,触及到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风险控制和政策效果优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侧制度性改革[14].

文献研究表明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制度有待从时空差异方面加强制度和结构性完善.作为一项新政策的出台,在与农村各地区经济差异、农业发展不平衡,以及当前各种制度、保障措施不完善的现状进行融合匹配过程中遭到“冷遇”是合乎常理的.但农地产权抵押贷款遭遇“冷遇”,在众多矛盾中其主要原因亟待解释.基于此,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效果评估,对“冷遇”的政策信任差异主要影响因素作出实证解释并提出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二、调查研究方法

科学有效的方法是调查研究成功的技术保障.为确保调查报告研究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我们构建“调查方法-抽样方法-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统计计量方法”有效质量控制调查方法系统,综合说明如下:

(一)调查抽样的有效性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有效性,本文把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结合起来.首先,选择全国9个省区,把各省区分为3类.其次,从每类随机抽取10个乡镇作样本,各乡镇随机抽取5个村作为样本.再在每个样本村随机抽取1015户进行调查.既可以对总体进行估计,也可以对各层的个体进行估计,而且使得抽样的组织和实施比较方便,提高了估计的精度.通过上述方法,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 025份.其中,江西省2 025份,安徽省300份,宁夏回族自治区500份,陕西省500份,山东省200份,浙江省100份,海南省200份,云南省100份,四川省100份.之所以选择这9个省区,是因为这些省都已经实施了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在空间上具有东西南北中区域的代表性.

(二)变量选择的科学性

影响农户对农地抵押贷款政策的信任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农户个人的文化程度、农户经济特征方面的家庭年收入和家庭负债水平、农户对该政策的认知程度等.通常情况下,受访者文化程度越高,其素质和修养相对较高,潜在信誉越好,偿债能力也会越强,对金融机构的认识也更深入,其借贷会更容易.他们更愿意相信该政策并参与之.家庭年收入和家庭负债水平、农户对该政策的认知程度对农户信任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直接相关.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江西工作法”先进的顶层设计和有力的高位推动使农地确权得以在江西省高效开展.经过一系列实地调研发现,在东西南北不同试点地区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江西东南地区取得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和良好的经济效果,但“冷遇”比较明显,因此农村普惠扶贫亟需加大政策效果的保障力度.在宁夏等西北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效应,有普惠扶贫效果,但缺乏必要的规模效应.综合调查数据,就全国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了解程度而言,最具代表性的农户中只有65.16%的农户了解政策,非常了解的只有4.21%,二者相加的69.37%可以表征农户为对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信任程度,仍有30.63%的农户对该政策的不信任.

(二)变量设置

本文从“差序信任政策”这一关键点入手,根据农户、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对农村土地抵押政策的信任程度不同,选择模型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变量取值及定义详见表1.

(三)实证分析

1.DEA模型效果评估.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效果的超效率DEA估计我们采用DEAP2.1软件,输出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中的效率值为技术效率值,经对其排序并结合投入和产出的松弛值,我们发现4个DMU中有2个DMU的θ等于1(学生多的农户和商业大户),表明这2个DMU的投入产出有效,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技术是有效的,成功概率为0.656 7.并且2个θ<1的DMU中有1个θ为0.763,基本有效.4个政策有效DMU中除了有2个产出不足外,均无投入冗余值(S).说明对老龄化农户应给予精准的普惠金融扶贫政策倾斜.

如表2所示,把农户按照家庭经济特征分为老龄化农户、学生多的农户、专业农户和商业大户4类生产主体.老龄化农户有贷款需求,但依赖土地心理明显,缺乏一定经济基础和还债能力,以土地产权为抵押于他们而言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担忧丧失土地会失去生活保障来源[15].专业农户是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土地承包型农户,该类型农户较经商型农户而言除了有强烈的贷款需求外,还有着较高的贷款金额需求,土地产权抵押贷款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度有限,迫使他们去城镇大型的金融机构进行艰难的贷款.

确立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有助于推动农村集约发展,更好地保证生态效益.农户取得更多的贷款金额可以承包大规模的土地进行土地集约生产发展,充分利用土地规模优势进行生产作业,集中治理和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2.Logistic模型因素分析(见表3).影响基层政府对农地抵押贷款政策的信任(H)因素包括农户的偿债能力(H1)和对该政策信息传递的效果(H2).农户的偿债能力(H1)相关系数为0.727,很显著,是因为农户的收入非常有限,如果政府没有找到帮助农户提高收入并加强其社会保障的方法,那么该政策的实施将会存在很大的风险,这会影响基层政府对该政策的信任程度.政策信息传递效果(H2)相关系数为0.621,很显著,指的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下达命令时的偏差.因为基层政府有时不考虑实际情况,只为赶超数字而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最后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影响金融机构对农地抵押贷款政策的信任(Y)因素主要包括借贷风险以及对发展土地金融业务的认识(Y1),显著性系数为0.103,表现为显著.金融机构对农户如期还款信任程度(Y2)不显著,说明如果农户表现为诚实可信,则其信用度将会在银行取得足够贷款,惜贷风险会有所下降,金融机构则会倾向于贷款给农户,进而更愿意参与该新政策的实施.

影响农户对农地抵押贷款政策信任的因素(X)主要包括:家庭年收入(X3),显著性系数为0.301,显著,资金越雄厚的人认为没必要贷款,因此会不相信该政策;而有些人选择投资,因此会对该政策进行考虑;家庭负债水平(X4),表现为不显著,它的高低决定着农户的家庭生产所得是用于积累、消费、投资还是还债,负债水平越高,农户越缺乏生活信贷需求,越容易产生生产性信贷需求和借贷还债需求.

农户对该政策的认知及贷款经历:农户对银行信贷政策的了解程度(X2)与其借贷行为呈正相关,农户的认知程度越高,借贷需求也越高.有过贷款经历的农户经历过正面的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有助于增加其对该政策的信任程度.若农户对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越信任,其参加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主办的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贷款的可能性将加大[1617].

由此可见,为更好落实为“三农”服务的基本国策[18],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贷款为广大农户扩宽了融资渠道和方式,增加了可供抵押的资产,该政策的全面落实与施行势在必行.

区域差异和政策信任差异存在一定交互关联性.比较发现,江西婺源县和宁夏同心县农地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在江西等中南部地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遇”,而在宁夏等西北地区却遇到了规模发展的难题.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贷款在两地的推行情况互不相同,既存在共性的问题,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从差序政策信任的视角,在对江西等9省区实地调研和政策效果评估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农地产权抵押贷款遭到“冷遇”的各种主要影响因素.实地调查发现当前试点的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上有利于多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金融扶贫;实践上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明显缺乏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原因是区域差异引致的政策信任差异,基层政府对该政策盲目信任,而农户和金融机构对该政策持不同的怀疑态度.可见普惠金融扶贫的任重道远.实证分析表明:(1)要借鉴国际经验,重视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更深层次原因结构和影响因素的风险预警管控[1921],尽快完善试点政策;(2)应充分肯定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的科学性、惠农性[22],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农地产权抵押贷款“冷遇”的尴尬境地必将打破,终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3)评估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政策试点有显著的影响,同时政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地方和农村金融贷款机构存在交互效应;(4)鉴于农户、基层政府和农村金融机构对产权抵押贷款政策信任的差异性,加快农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制度优化是农地金融扶贫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政策建议

为解决农地产权抵押贷款现实“冷遇”的困局,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增加农村金融扶贫有效供给,加快农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创新.尝试以农村集体产权为基础,有效引导吸收农户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合成乡村集体农业.(2)全国统一政策推广,差异化试点.(3)创新农业现代化框架下的产业金融扶贫模式.将分散的土地整合成立合作社等集体组织形式,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创新融资渠道,加大农地金融机构金融扶贫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结构性改革,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与民间相关贷款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农村商业银行和政策金融资金撬动民间资本,为农户融资提供多种路径.(5)加强农地金融供给侧要素结构性风险防控.农户融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和基层政府职能的发挥存在多重风险,进一步深化政府、农户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互利共赢与良性共动,在创造规模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其社会、生态效益.(6)加强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的完善,增强各利益相关者对当前试点政策的信任度,提高政策执行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汝岱,陈斌开,朱诗娥.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11(11):116129.

[2]兰庆高,惠献波,于丽红,等.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村信贷员的调查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3(7):7884.

[3]武德朋.宁夏平罗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46.

[4]王美乐.当前我国农村融资难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0):126127.

[5]占治民,韩银莹.低效的成功:宁夏同心县回民集聚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语境案例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3(4):6368.

[6]丁志国,张洋,高启然.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因素识别[J].中国农村经济,2014(3):416.

[7]赵翠萍,侯鹏,程传兴.产权细分背景下农地抵押贷款的基本经验与完善方向——基于福建明溪与宁夏同心二地的试点对比[J].农业经济问题,2015(12):5057.

[8]钟甫宁,纪月清.土地产权、非农就业机会与农户生产投资[J].经济研究,2009(12):4357.

[9]王宏生.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7576.

[10]刘祚祥,黄权国.信息生产能力、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基于修正的S-W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5):5364.

[11]黄延廷,刘昕瑜.农地抵押制度创新问题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3235.

[12]杨婷怡,罗剑朝.农户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陕西高陵县和宁夏同心县919个样本农户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4(4):4257.

[13]周立,李萌.放宽农村金融准入后金融排异和金融普惠[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6.

[14]占治民,罗剑朝.基于Logistic-DEA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风险控制效果评估[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4754.

[15]周小川.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道德风险[J].金融时报,2004(3):714.

[16]朱喜,李子奈.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个联立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3):3749.

[17]朱喜,史清华,盖庆恩.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1(5):8698.

[18]王倩,董应才,张洁,等.承农神后稷之志 行服务“三农”之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农”问题研究栏目建设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158160.

[19]Altman E.Credit Rating:Methodologies,Rationale and Default Scoring Risk[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02(2):4758.

[20]AtaMensh J,Ali Dib.Bank Lending,Credit Shocks and the Tranission of Canadian Monetary Policy[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8(4):125127.

[21]Bale J,H Ngyen.Access to Credit and Borrowing Behior of Rural Households in A Transition Econorrp[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7(3):1722.

[22]我国集体土地抵押研究评述[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2):8389.

该文点评,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金融扶贫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农地和冷遇和差序政策信任相关金融扶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刘宁桦:多元化金融服务的实践者
他是在中西方文化互相渗透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如何认清时代浪潮中那因文化的融合、碰撞而剧烈飞湧的浪花如何在其间寻找到生活的平衡如何面对随之而来的机遇与挑战他在探索与追逐中寻找着属於自己的答案人生经.

黄浦:为金融装上安全阀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2009年以来,黄浦区的金融行业不断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比翼齐飞、双轮驱动”的新一轮发展 但也有一些不法机构以金融创新为名非法集资 为推动.

金融扶贫,让精准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文郭亚莉金融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精准扶贫就是实融资金的优化配置 目前,我国的金融扶贫已经取得较大成绩 但我国具有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特征,城乡不仅在生产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差异.

自述:我的扶贫故事
“多年来,我一直在跟扶贫打交道,其实我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 ” 总书记曾如是说道 40多年来,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