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工程专业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和关于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工程专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9

关于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是工程专业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和土木工程专业和教学改革和抗震类论文范文文献.

工程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工程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导论论文土木工程专业论文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专业论文

蔡云梅

【摘

要】“建筑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难度大,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内容涉及多门相关专业课程,这些特点使得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甚至改革,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本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由此提出合理的措施进行课改,以期能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具实际意义.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0-0071-02

“建筑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必修课.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输入的工作单位主要有设计院所、施工管理、监理、检测机构等,主要从事设计、施工、管理、检测等工作,每种工作都与建筑结构有着密切联系.结构中的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国的地理位置反映出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的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包括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损失、经济损失、灾后重建等.为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抗震及隔震减震是主要的措施,其中抗震建筑占很大的比例,隔震建筑起步较晚,所以其运用不够普遍,但是隔震减震建筑相对于抗震建筑来说更具有主动性,结构的安全保证也较抗震结构更有优势,其应用随经济的发展也将会越来越广泛.在我国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面主要依据抗震设计规范,规范经过不断地修订已日趋完善,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在“建筑抗震设计”这门课程教学中结合我国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情况及由地震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展开教学,但是本课程具有的特性使得采取一般的教学方法收到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为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果,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革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就多年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工作经历加以总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内容特点

“建筑抗震设计”这门课程多安排在第六、七学期,大约32学时,均为理论授课学时.本课程理论性强,同时涵盖了较多的规范条文,内容偏难,前期已修课程主要包括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结构设计、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在前期已修课程的基础上,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仍然是不够完备的.本课程中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分析是难点,如抗震设计中单质点体系、多质点体系地震反应分析中涉及结构动力学部分及微分方程的求解,相关内容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那么也无法很好地理解结构动力平衡方程的含义并加以求解.如此将导致后期各类结构抗震设计或实践活动的展开受到严重影响.为提高学生的抗震设计重要性意识,仅强调本门课程非常重要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很强的说服力,也没有深刻的印象就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

“建筑抗震设计”课程主要包括绪论、单质点多质点震动体系地震反应、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钢结构抗震设计、单层工业厂房抗震设计及结构的消能减震与隔震设计等章节,涉及多门其他相关课程,内容也存在有重复现象.对课时少、内容多这一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若仅用32学时完成所有内容的讲授其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针对上述问题,若对抗震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统筹协调,由相关课程授课教师组成教学讨论组编写适用的教学大纲,既可避免内容重复,又可将各门课程建立密切联系,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更好地完成相关内容教学.而对于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课程开展之前由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完成,上课时教师考查预习情况,教师要发挥主动性,学生要调动积极性,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完成好本课程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随着一些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的普及,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也被运用到了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但是地震作用的动态特性使得收到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同时本课程中规范条文较多,教学过程枯燥,需要有一个形象的平台将条文规定加以展示.

针对这个情况,可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引入工程实例,借助震后的图片视频资料呈现建筑抗震设计中的相关内容,借助实例,如及玉树地震等国内或国外中强震引起的建筑结构的震害及带来的损失,通过有力的数据说明结构抗震设计重要性及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从思想上建立本课程的重要性.地震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不可预测,通过震后建筑结构的破坏规律可以得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方向,但这是一种间接方法,对于缺乏经验的学生来说,根据震后建筑破坏特点来总结结构抗震设计重点是比较困难的.目前,有许多可以进行结构动力分析的程序能够通过模型的建立将结构在地震中的动态反应,相对于平面的教学媒体手段无疑更加空间形象,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学习相关程序得以实现,或在课件制作时插入结构动态振动过程,通过动态的演示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特性.

三、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最终成绩包含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两部分,其中卷面成绩所占比例较大,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作业情况、课堂提问及表现.这种成绩的评定方法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易使学生转向只注重考试成绩的高低,而不注重对于理论的深入理解分析,何谈对于理论的应用.为此,在考核方式的选择方面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半开半闭卷形式,理论分析及概念性试题采用闭卷形式,对于计算可采用开卷形式,强调对于基础理论的掌握,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及工程态度的建立.还可实行考教分离,由相关专业课教师组成小组根据教学大纲编写试卷建立考试题库,试题由题库随机抽取,这样减少了任课教师的主观影响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实践教学

由于本课程学时偏少、内容多、难度大、实践性强却不含课程设计,知识的实际运用要到毕业设计时才会涉及,缺少实践教学的过程使得所学理论很快变得生疏,若借助实践教学来巩固理论教学取得的效果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实践教学的开展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且实践教学题目的设置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工程意义,可以设计各种类型的抗震结构及带隔震或减震装置的结构,结合数值模拟不断调整,达到最好的抗震效果,通过实践教学的过程深入理解相关抗震及隔震减震设计内容及其在实际工程中如何运用.题目的设置也可为学生参加结构类的竞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另外,关于建筑的隔震减震设计方面目前在工程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而在多数教材中只做了简单的介绍,对于隔震减震建筑的设计理论及原理均涉及不够,容易让人忽视该部分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多查阅相关资料尽可能详细讲授本部分的内容.

五、教师培养

由从事抗震结构设计教学的相关教师组成教学研究小组,定期组织本课程的教学研究会议,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从课件的制作到授课教师的进修培训都需要加强.课件的制作要充分展现结构抗震设计的重点,结合各种图片及视频资料来丰富课堂的教学过程,组织教师进工地进厂详细了解各建筑抗震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实施情况及隔震减震装置的运用情况.将本课程专业教师的培养也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六、结束语

为有效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的方式方法选择,课程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的展开及教学队伍的组建等方面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使教学效果有所改善,但仍不够彻底,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问题使得教学改革受到影响,未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质量及教学目的,因此对本课程的教学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采取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建强,曾力,赵湘育.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2):122-124.

[2] 胡晓斌,徐礼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5,(5):120-122.

[3] 陈连云.建筑抗震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6):160-162.

[4] 翟长海,李爽,徐龙军,郑文忠.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3):88-90.

[5] 袁康,夏多田,何明胜.基于震害分析的“建筑抗震设计”研究型教学方法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9):9-10.

[6] 蔡龙,杜宏彪,金仁和,李胜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13,(6):111-112.

[7] 李凤臣,张丽娜,王振华,徐驰,何春锋.结合新版规范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4,(2):53-59.

[8] 周清,包华,於昌荣,刘云平.建筑抗震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3):50-52.

[9] 刘林超,闫启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01-103.

[10] 孙建琴,张家玮.建筑抗震设计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4,(1):69-72.

(编辑:王春兰)

该文结论,此文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土木工程专业和教学改革和抗震方面的工程专业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工程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傅建钢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傅建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312000)摘要高职机械类专业.

高等职业学院空中乘务专业形象设计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
刘 沫空中乘务专业的形象设计是必修课之一,学生们需要掌握相关的形象设计知识和技巧,这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学习,更要为学生提高形象设计技能提供实训机会,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教.

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毕业设计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大学四年期间人才培养的最后一门课程 在这期间,毕业生们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已经就业的同学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工作上,毕业设计课程质量不断下滑,指导老师对学生们的毕业.

本科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教学改革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摘要】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教学问题 本文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例,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为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