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教学质量论文范例 与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主题:教学质量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4

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本文是有关教学质量论文范例和教学质量和构建研究和监控类毕业论文范文.

教学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教学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音乐教学论文质量管理体系论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张力伟[1]

[内容提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正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对于高等音乐院校来说,有针对性地建立并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考虑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本文从高等音乐院校质量监控体系的理论基础、基本构成和具体构建三方面,在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兼顾共性与个性,阐述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关键词]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质量/质量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J61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6)03-0130-7

当今,高等艺术教育在大众化发展阶段的进程中,随着规模迅速扩大的结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各高等艺术院校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被高等艺术院校视为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所以,加强内涵建设,强化内部管理,监控教学质量的水平无疑成为了检验一所高校办学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但是,如何构建、完善一套科学合理、体系完备、富有特色、操作性强、适应艺术院校管理规律的质量监控体系,切实提高办学质量,不仅是各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也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门槛.

自20世纪90年代初,原国家教委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以来,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先后对高校开展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水平评估等,提高了各高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了各高校的管理水平,极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辽宁省教育厅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此举创新了高效评估理念,探索专家不进校、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打破了以往教学评估的方式,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但在这些轰轰烈烈、全面彻底的评估之后,怎样将这场评估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效果长期保持下去,使这种正能量真正化为如常运行的状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持久发力,应该是各高校求之不得并力争实现的状态.这就需要各高校采取积极的态度,建立起科学的、完备的、有效的、常态化的质量监控机制.

一、高等音乐院校质量监控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研究背景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是提高高等音乐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结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导思想与经验,结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中国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与研究能够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的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与模式.

早在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就已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关注的热点话题,截至21世纪初,已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相关质量监控机构.目前,国外与国内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是具有较为健全的法规和组织机构.如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等都先后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澳大利亚成立了大学质量监控署(AustralianUniversitiesQualityAgency);瑞典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由全国高等教育局负责,它所颁布的条例具有法律效力;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法国的国家评估委员会、荷兰的高等教育视导团等也都在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与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是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高校和社会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在政府相关制度、政策的保障与制约下,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高校内部的质量监控保障机制,通常由大学、学院、系承担监控,并聘请校外相关人员参与监督.

三是重视多种质量监控模式的融合及其与高校特色的结合.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国际趋势,是将由政府机构主导开展的监控与评估、由政府委托第三方进行的监控与评估、由高校内部实施并由政府机构集中管理等模式相融合,根据高校的类型与定位,突出监控体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另外,国际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培养模式的多元化以及生源的个性化,造就了高校在办学目标和办学特征上的差异,质量监控体系应与各高校的特色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愈加注重质量监控的结果.传统的质量监控体系更注重教育教学的资源和过程,进入本世纪以来,各国的质量监控机构更重视监控的结果,即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和走向社会后所发挥的作用等方面的评价与反馈,并以此作为监控指标之一,相应提出对下一轮教学和监控的整改措施.

国外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成功建立与不断完善,为我国该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范例.同时,对照之下也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理论及体系与之存在着差距,各不同地区与不同高校之间更是存在千差万别的差距.这就更加督促我们,在这个社会迅猛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如不加快探索、研究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保障学校向上状态,那么,被历史所淘汰、被发展所唾弃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二)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关注,进入本世纪以来,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已有大量学术论文和多部理论专著问世.这些成果反映出研究者认识——建构(与实践)——反思高校质量监控的过程.

一是目的与意义的厘清.由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多元化,大多数研究会从对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核心概念的认识和界定入手,试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节点解读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目的和意义,以便引入相应研究内容具体阐释.如早在本世纪初,贺祖斌就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监控的构建和运作》一文中,高度概括了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最终目的“应是通过对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价,实事求是地找出影响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而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监控的意义在于其“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高校教学管理优化”的“重要手段”.[1]

二是体系或机制的建立(与实践).从实施监控的主体这一角度来说,高校自身成为一个界定局域的标志,政府主导的教育质量评估和社会机构的质量监控,属外部监控,高校自身的质量监控属内部监控.随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相较21世纪初而言,近年来,内部监控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这类研究主要从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要素、监控过程、体系原则及运行机制等视角出发.如雍成纲等人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便提出制定质量标准体系,须紧扣人才培养目标;而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应坚持全员、全过程、全要素质量管理;另外,监管质量的长效机制,更需加强基本制度建设.[2]杨杏利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与实践》,也在重申新时期质量监控体系的意义、特色和建设理念的同时,谈及教学督导、信息反馈、两级管理、内部治理等机制的建立与相关监控环节的实践.[3]

另外,也有一些研究更深入内部监控体系所运行的模式.如田恩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中谈到了质量保障可分为自主型、控制型、市场型、合作型、多元复合型五种模式;童康在《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研究》中以质量管理方法为理论依据,总结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三种模式等.[4]

三是在理论研究中反思.从横向上,表现在与国外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对比研究.如《英国高等教育的数量发展和质量监控》(朱镜人,2002)、《美国、加拿大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及其启示》(王东江,2003)、《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理论研究述评》(朱镜人,2003)、《国际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财政拨款》(范文耀等,2004)、《进入21世纪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毕家驹,2004)、《美国社区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结构及设计思想》(史秋衡等,2006)、《英国BTEC(HND)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控体系及其启示》(曾宪明,2008)等.[5]

从纵向上看,更多的是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所存在问题的研究.如李国强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中,就以大量调查数据为依据,从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阶段性与特殊性,详细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与发展阶段.在肯定和总结近年来建设成效的同时指出,由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主要由政府政策推动,高校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部分高校的质量主体意识还未觉醒,高校自身开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能力有所欠缺”;“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高校办学条件、办学规范和内部治理结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办学运行中的多重矛盾有待化解”;“目前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不足,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整、操作性强的思路”等问题,并分析原因,相应提出建议.[1]

整体而言,上述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研究成果,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视角上,研究者们将整体研究与具体个案研究相结合;在方法上,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理论研究基础,但通过分析与比较,这些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多重复研究而少创新研究;多一般性高校研究而少艺术类院校研究.因此,本文力图在高等音乐院校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及实施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力争突显艺术类高校在质量监控方面的特色.

二、高等音乐院校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构成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必须有主观需求.教学质量监控是高校在教学及管理方面通过一度的建立、运行、管控、梳理、总结、改进和完善来进行质量保障的过程.看任何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不仅要看它是否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更重要的是还要看它对教学质量监控是否有主观需求,是否在不断完善,是否实行长久.它是高校在发展到一定层次时的自我需求,是高校自我完善能力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发展速度的决定要素,是高校顶层对教学管控能力的重要体现,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2.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必须依法进行.随着国际、国内社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变化,虽然当下高校办学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但我们必须坚持依法行使自身的权利,依法监控高等教育中的所有环节.高等音乐院校依法监控的“法”,不仅包括国家颁布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专门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也包括《宪法》以及其它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高校内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等.以及近五年出台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2011年)、《部委所属高等学校章程建设行动计划(2013—2015年)》、《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等.这些制度既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决策系统,也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制度的依据.

3.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是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构建高等音乐院校质量监控体系,是通过对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有效监督与适时调控,使高校教学质量在“法”的治理下,保持长期稳定发展.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各高校在经历了天翻地覆的评估之后,对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这样的重要概念应该是百分之一百的没有任何疑义了.在时过境迁之后,这些重要的概念在当今是强化了还是弱化了?是保持了还是淡漠了?各高校自有自己的心里帐.但无论是作为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高校自身,从发展外部要求和内部需求而言,都必须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必须明确两个前提.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几个前提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首先是学校顶层机构的创新发展理念、自我完善意识、科学管理能力等是首当其冲的,这些缺一不可,如果没有这些作为大前提,任何规章制度都毫无意义.当然,教师的认可度或认同度也是不可忽略的.其次是由于学校的性质不同、隶属不同、学科不同、区域不同、积淀不同、发展不同等,在各种社会或行业内部的公共活动中,必定要显露出各自在不同层级上的特色及差异,所以政府决不能用一刀切的办法制定一个规定来管理所有高校或哪一类高校,而每所高校也不能完全套用其他高校的规定.各高校必须建立起一套适合本校的、与时俱进的、把控全面的、以人为本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法规体系.

(二)组织机构与体系构成

2011年教育部提出的“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体系中,高校的自我评估被定义为整个评估制度体系中的基础环节.而质量监控作为审核评估中的一个项目,主要考察的是质量标准的建设,质量监控的模式,质量体系的构成及质量监控体系的组织.虽然它只是一个项目,但仅通过这一个项目的考核,就可以看出一所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因此,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质量监控的组织形式

质量监控的组织机构,主要是指学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是否有相应的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其体系的内部是否有明确的责任人、执行人等.目前高校内部教学监控机构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主要由教务处、本科生院专人分管;二是设有独立建制的机构;三是在教务处或本科生院下设专门的科室;高等音乐院校第三种情况居多.

一个相应体制的构成或组织是完成管理过程的前提和保障,质量监控的实施依赖有效的人员组织机构进行,主要分为两个层面:教学管理和教学督导.由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教务处下设)——教学单位——教研室——教师四级组成,负责教学管理与监控活动的执行和协调等职能;由专家教授和管理人员组成教学督导组(或办公室),对教学活动中的教风、学风、纪律和秩序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发挥指导和参谋的作用,对教学基本活动和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值得一提的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的是否有效,往往不是看上层而是看下层,下层运行的越好、越有实效,可以说明体系运行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越强.从另一方面讲,教研室是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充分调动和发挥教研室的作用,也是高校教学建设的重要任务.

要建立教职工在教学监控方面依法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简称教代会)是指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教代会依法参与学校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教职工在校党委领导下行使管理和监督权力的机构,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制度的依据.要建立学期教学监控校长办公会例会制度,聘请教代会代表参加,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质量监控的主要依据

近几年,绝大多数高校积极主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的法规建设,但总体上来说,建立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和教学差错及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制度是两项最基本的制度,也是建立其他具体制度和规定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学环节应建立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公共课联席会制度、教师年度考核制度、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教学质量定期评价与发布制度等;考务环节应建立考试出题卷库制度、专业考试抽签制度、主教教师回避制度、评分国际惯例制度、监考人员随机抽取制度、考试成绩管控制度、毕业论文抽检制度、试卷状态分析制度等.与此同时,有些高校还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建立了个别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制度、专业公开课和示范课制度、公共课精讲一堂课和示范课制度、学生期中观摩制度、艺术实践考核制度、社会实践考核制度、校外人员参与专业考试制度等,对本科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控、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对高校自身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质量监控的具体标准

质量监控标准是由人来把握的,是在实践中掌控的,是在发展中提升的,它执行的好与差主要在人.所以对负有不同职责和权力的人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执行好质量监控标准的关键所在.在具体实施方面要把握如下重点:(1)对实行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和教学差错事故认定处理制度的要求度;(2)与教育方针、上级要求、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符合度;(3)对公开授课、示范授课、试卷管理、考试管理、评分管理、定期例会、实时通报等制度的执行力;(4)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专业比赛、教学评比、科研成果、质量工程、就业比例、就业层次等方面的进展度;(5)对监控结果、督导情况、学生反馈、成绩分析、毕业生等信息的利用率;(6)对差错学生、违纪学生、不及格学生和差错教师、差评教师、违规教师的处置力等.

4.质量监控的常规方式

质量监控的方式多种多样,总归起来有如下的一些结合方式,即耐心教育与严格管控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实时监控与阶段调控相结合;领导听课与专家听课相结合;过程分析与终结分析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及时反馈与集中反馈相结合等.

三、高等音乐院校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构建

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完善的规章制度建设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以“管办评分离”和全员参与治理为原则,以“自我评估为核心”,构建出音乐院校特色的质量监控模式.质量监控体系的总流程是一个大的循环系统,培养目标和管理职责既是体系的起点也是终点.基于培养目标和管理职责,监控教学资源管理和培养过程的管理,在对其监测与分析中,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及时反馈与整改,推动体系的下一次循环.

依法治校的前提是要有已建立的法规.即建立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的行为规范及差错、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制度,这是对教师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管理的基本法规,使教师知道应该怎样做和不能怎样做,知道触犯了哪些方面的戒律是属于何种程度的错误及应受到何种处罚.在很多制度的建设方面,往往是规定了不允许怎样做,但没有规定违反了应该如何处罚,使规定失去了约束力,最后只是成了流于形式的摆设.

基本法规制定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几个重要层面制度的建立与监控.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环节的制度与监控;二是考务环节的制度与监控;三是特色形式的制度与监控.

(一)教学环节的制度与监控

在建立健全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或规定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管控.成立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主任为成员的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并逐步完善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在校学生全员参加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

1.建立实施常规教学检查制度.坚持开展“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的常规教学检查.期初教学检查以检查教学准备和教学秩序情况为主,包括对教学计划、教学日历、教师教案、教学课表进行审核和抽查等(由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共同或分别组织);期中教学检查是教学质量的综合检查,包括对教学日历的执行情况、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对授课记录、教案进行抽查等(可有由教学管理部门统筹,各教学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其结果报送教学管理部门);期末教学检查以监测考风、考纪为重点,同时还有成绩的管控等.

2.建立实施领导干部听课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是几乎所有学校都认可并实施的一项制度,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完成相应的听课次数,及时了解全院教学工作的情况,同时填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以打分形式做出评价,对于有针对性地加强学校管理、改进教师的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执行、制定和教学工作相关的政策及法规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是深入实际、接地气的良机.

3.建立实施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工作侧重于教学纪律和教学秩序的检查,形式上采取全天候或不定时巡查,方式上采取查教师签到簿、查课、调研、核证、反馈等,全面了解和掌握日常的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实行日记录、周汇报制等(特殊情况可特殊处理),将督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教学管理部门,必要时同时报告教学管理部门领导和分管校领导,每学期末要在校长办公会议上做督导工作专题汇报.

4.建立实施学生信息员制度.通过在各年级的学生中聘任教学信息员,及时反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及教学管理的有关情况,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意见,加强学生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教学管理部门每学期应安排专门例会将各方面信息予以汇总、梳理,分门别类地提供给有关部门,并将整改措施和处理结果通过信息员反馈给学生.

5.建立实施学生评教制度.为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在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每学年通过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谈话、教学部门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的意见反馈等形式开展评教活动,此项工作应在每学期末或学年末考试结束时进行.

6.建立实施公共课联席会制度.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或教学管理部门的领导主持,定期(每学期期中左右)组织召开各教学单位党政领导、公共课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公共课任课教师与各教学单位党政领导和学生代表相互提出在公共课教学及管理方面的意见或问题,再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或教学管理部门的领导根据各方面的意见提出加强教学管理、改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案.

7.建立实施教师年度考核制度.由人事处、教务处通过每年一度的教师业务考核等方式,组织教学单位对全院教师在职业道德、廉洁从教和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定,其考核结果应作为教师晋升、聘任、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还要建立新开课程审查制度,凡新开设课程必须向有关部门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得到认可后,其任课教师必须进行试讲,通过后方能取得本门课程的授课资格,严格对新任课教师的管理程序和考核程序.

8.建立实施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每学年末都要对毕业生流向进行分析,学生管理部门应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个案跟踪等多种信息渠道,对本届毕业生就业方式、主要流向及流向层次和往届进行比较分析;对本届毕业生质量及就业数量与往届进行比较分析(如有可能与同类院校做相关的比较分析).分析的目的在于:反馈学校的教学质量,反观学校的教学理念,审视学校的专业设置,思考学校的招生策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9.建立实施教学质量定期评价与发布制度.要根据校内校外有关教学质量方面的各种信息,以及在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方面发现的各种问题,定期对教学质量的状况做出总体评价,同时还要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制定出相应对策或调控方案.另一方面,要在对教学质量的状况做出总体评价的同时,形成学校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高校年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既是推动学院开展自我检查、自我整改,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手段,也是高校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考务环节的制度与监控

1.建立实施考试出题卷库制度.即为保证教考分离,避免考试环节出现的不正之风,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等笔试类课程要实行卷库制,由教务部门按一定要求组织集中出题组成卷库,并在考试时采取从卷库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试卷,当然试题的适时更新也是十分必须和重要的.

2.建立实施专业考试抽签制度.在表演专业期中和期末专业考试时(含期中考查)实行考试曲目抽签制,即让学生在多于应考的规定曲目中抽取规定数量的应考曲目进行演唱(奏),此举的目的是为更好地检验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曲目量,避免教师“缺斤少两”及学生“偷工减料”,在此基础上再考查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质量的问题.

3.建立实施主教教师回避制度.即表演专业在期中和期末专业考试时实行主教教师回避制(即主教教师不参与自己学生的专业考试评分),也就是说产品的生产者不能自己检验自己的产品质量,必须由第三者来进行检验,这样可以排除不必要的主观因素,更加客观公正地检验教学结果.

4.建立实施评分国际惯例制度.即为保证客观性、公正性,绝大部分高校的表演专业一直延用国际惯例进行评分(即去掉一个或几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为实际得分);公共课往往采取试卷评分,也有的采取平时分加考试分的办法;还有的理论和实践类结合的课程,视其各自的分量偏重,采取理论课笔试、实践课惯例评分的办法等等.

5.建立实施监考人员随机抽取制度.首先是建立监考教师库,每次考试前和规定时间内,由制定部门和人员在监考教师库内抽取并公布监考人员名单.当然也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保证有和考试专业相关的专业教师参加,二是要保证监考人员的数量,三是要有教学管理部门人员的巡查.

6.建立实施考试成绩管控制度.即成绩管理方面要限定每门课程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各分数段比例的上下限,同时还要使其形成正态分布,一方面使教师有评分依据,成绩形成合理分布,另一方面使相应的管理部门便于依规管控.另外要对表演类专业考试成绩的优秀段比例及最高分(专业特殊优秀生之外)的分数有所限定,避免高分泛滥.

7.建立实施毕业论文抽检制度.即在毕业论文收取工作结束之后,教学管理部门要根据需要组成专家组,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各专业(方向)学生毕业论文,按照一定要求进行审定,如出现专家组评定的成绩与所在教学单位评定成绩存在较大出入时,教学单位须对该专业(班级)论文重新评定,如确有问题,需依规做出相应处置.

8.建立实施试卷状态分析制度.分析内容包括:(1)分析试卷与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是否相一致;(2)分析所有科目试卷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教学对象;(3)分析试卷构成的结构比例是否合理;(4)分析同一届别、各类专业、同一课程各成绩段分数的分布状况;(5)分析不同届别、相同与不同专业、同一课程各成绩段分数分布状况的差异等等.

试卷分析实际上是一种纵横比较的分析,而分析的目的是准确地把握教师的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出现的非正常差异做出及时的管控和调整,以保证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能够正常完成,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稳定性.

(三)特色形式的制度与监控

高校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宽泛性和通用性,但由于办学类型、定位、层次的区别,高等音乐院校的质量监控体系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为高等艺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型教育,更不仅限于技能型教育,它以学理性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以大量实践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更侧重于对学生审美意识层面的启发,以及对其创造力、感受力的培养.因此,对于高等音乐院校来说,过分追求监控的程序化、标准化、模式化,易使教学陷入“僵局”,为避免这一现象,应该着意探索能够更好地适应高等音乐教育乃至艺术教育的特色监控手段.我们不妨做如下探索:

1.建立实施个别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制度.最早在全国九所音乐学院专业课的教学中,专业课一直是采取一周一对一两次课的形式.后随着高校扩招大潮的到来,原来的教学方式已不能保障迅速扩大的学生量的专业教学需求,有些学校随即将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改成了一对多即小组课的教学方式,这样以一当十、以十当百的方式自然立刻缓解了教师匮乏的问题.

一对一和一对多即个别课与小组课都有各自的优长与缺陷.一对一即个别课是针对音乐院校学生及教师在专业上的个性差异设置的教学方式,它的优长是可根据学生在专业方面的个性化差异(如声种差异、程度差异、能力差异等)或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的缺陷,是给教师之间在专业方面设置了一道看不见的藩篱,教师之间在教学上基本是老死不相往来,缺乏密切的学术交流;同时对于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免不了要重复教学,浪费教学成本;再就是有些学生在一周之内根本完成不了相应的课程量,另一次专业课形同虚设,这一点往往在低年级表现得更为突出.一对多即小组课的教学方式在国外也早有实行,当然也是配合个别课.这种教学方式的优长是可以解决在专业课教学当中的共性问题或共性需求,比如专业理论的讲解、经典之作的介绍、优秀学生的范唱、典型问题的解剖、相互间的观摩等,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专业交流,还可以锻炼专业教师的理论能力和组织能力.它的缺陷是学生的问题往往十分个性化,对其他学生没有借鉴意义,因此在解决个别问题时,会耽搁其他同学的时间.

经过了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将一对一和一对多即个别课与小组课两种方式相结合,不妨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以一周一次个别课、一次小组课.当然比例的设置与调配,以及在高年级或毕业年级是否继续实行等问题,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2.建立实施专业公开课和示范课制度.简单来说,公开课就是将教师在检课室的封闭授课形式搬到公共场合,授课人应以年轻教师或副教授以下职称教师为主,讲课内容即教师全部学期的授课内容,每次讲授内容可按学期的顺序进行.而示范课和公开课的形式是相通的,只不过授课人是经过系委会或学术委员会指定的教授或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要求各教学单位以教研室为主体,每学期组织至少两次公开课或示范课,示范课后应组织教师对授课内容进行座谈交流;公开课后应组织教师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教师间的学术互动,打破教师间的专业藩篱,开阔教师的学术视野,激发教师的教学活力,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此同时,也使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处于便于监督的状态之下.

3.建立实施公共课精讲一堂课和示范课制度.既然对专业课的教学活动有了便于监控和提高的办法,那么接下来还要考虑公共课如何监控和提高的问题,而精讲一堂课的方式恰恰可以解决公共课的监控和提高.此项活动前,要制定公共课的授课标准,对授课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各教学单位应以教研室为主体,每周组织一到两次精讲一堂课活动.主讲人应以年轻教师及副教授以下职称教师为主,讲课内容即教师的授课内容,讲授内容的顺序即是授课章节的先后顺序.每次授课结束后,教学部门或教研室要组织教师对授课人的教学状况进行点评.通过者可接续下一讲,直至教学内容全部结束;未通过者需重新复讲,直至通过.设计精讲一堂课教学方式目的有二:一是锻炼培养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二是将公共课的教学情况置于更加缜密的监控之下.示范课的要求和形式与专业课的要求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4.建立实施学生期中观摩制度.各教学单位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要求,比如教学内容的不同版块或教学层次的不同阶段等,组织开展每学期期中一次或两次观摩会,观摩会采取学生自选曲目和随机抽取曲目演奏(唱)的方式,检验此段时间内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情况.考核的方式方法与考试相同,学生的成绩可作为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具体比例视各校、各教学单位的要求而定.

5.建立实施艺术实践考核制度.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通过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来培养人才,艺术实践也同样是艺术类院校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各音乐院校每学年或每学期都会安排不同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它既然是教学的必须环节,那么就必须考核,同样要纳入监控的视野.每学期或学年艺术实践活动结束后,各教学单位艺术实践领导小组要根据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的总体状况(出勤情况、整体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准确地考核与评定,同时要赋予相应的分数或评出相应的等级,纳入学生总体成绩管理.

6.建立实施社会实践考核制度.社会实践是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知社会、担当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同样应在教学质量监控的“版图”之中.学校可在“五·一”、“十·一”及寒暑假前,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和课程需要,给予学生社会实践命题并提出具体要求,待假期结束后,学生按要求以书面形式提交相应报告,教师再根据相关要求对每份论文进行评阅赋分,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结果,其成绩同样也要纳入学生总体成绩管理.

7.建立实施校外人员参与专业考试制度.既然我们坚持“产品的生产者不能自己检验自己的产品质量”这一理念,在表演专业的期中和期末专业考试时实行了主教教师回避制,那么我们还可以更大胆地往前再走一步,即聘请校外专业对口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来参加学校的专业考试.除了考虑质量监控的客观性问题,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那就是学校的教学虽然也有实践环节,但无论如何,与生产或工作实际还有不小的距离,所以一定要听取在实际工作第一线的人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对缩短教学和实践的距离,更多地从实践的标准和要求来考虑教学、改进教学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也增加了更多的客观因素.

以理论课授课形式为主的专业或系,比如作曲系、音乐学系等授课教师的质量监控,可参照公共课“精讲一堂课”的方式进行,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可参照表演专业期中观摩会或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只不过是将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演奏改变为不同类型、不同形式、及不同体裁的作品展示,其结果的评定可参照表演专业的方式方法进行.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在一定质量要求和标准得到有效保障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对于高等音乐院校来说,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与发展现状,厘清影响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寻找其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建立并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发展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

(责任编辑王虎)

概括总结,这篇文章为适合教学质量和构建研究和监控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教学质量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教学质量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摘要我国民办高职院校作为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国高……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各类社会人才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起步晚,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通过阐述民办高.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摘要高职院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展开教学质量监控,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高校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此展开探究,希望为高职院校未来的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中图.

军队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构
摘要当前,军队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管理理念滞后、质量监控的针对性不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监控缺乏力度的问题 军队院校必须从树立标准化、实现科学性,完善体系化、体现综合性,形成制度化、注重可行性,坚.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众所周知,教学者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发起者 教学者自身的能力与素养直接决定了教育效果和有效性 所以说,搞好对教学质量的监管工作,对特别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