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东北秧歌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和手绢在东北秧歌中的渊源与其演变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主题:东北秧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7

手绢在东北秧歌中的渊源与其演变,本文是东北秧歌方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跟秧歌和手绢和渊源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东北秧歌论文参考文献:

东北秧歌论文参考文献 东北大学期刊

[内 容 提 要]在东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流传着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汉族民间舞蹈艺术——东北秧歌.“手绢”作为东北秧歌中具有代表性的道具之一,在东北秧歌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深受东北地区广大人民的喜爱.研究“手绢”的起源是学习和研究东北秧歌舞蹈艺术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东北秧歌“手绢”起源、发展的梳理和分析,期望与倡导舞蹈艺术工作者承接起保护和传承东北秧歌舞蹈艺术的责任与重担.

[关键词]东北秧歌/“手绢”/渊源/演变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6)04-0234-3

引 言

“鼓声震天、唢呐齐鸣、人群涌动、绢花翻飞”.在这个地域广袤、物产丰富、四季鲜明、民风朴实的东北地区,源起并流传着一种独具东北地区特色的汉族民间舞蹈——东北秧歌.随着鼓声的响起,一批扮相各异、衣着光鲜、妆容艳丽、手持花绢的舞者们应乐而出.在广阔的广场上,扭的“媚”、扭的“浪儿”、扭的“俏”、扭的“逗”.而舞者每人手中持一幅手绢,在空中或恣意飞舞或萦绕盘旋.忽而飞出旋回、忽而头顶速转,好似纷飞的蝴蝶、好似绽放的鲜花.红色的手绢寓示着喜庆热闹,粉色的手绢显示出女性的明媚柔美,绿色的手绢代表着轻快俏皮,蓝色的手绢展现出人们清亮纯粹的性格.“手绢”是东北秧歌的道具之一,是东北秧歌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是东北地区人民感情的寄托,是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艺术瑰宝.

一、“手绢”的历史渊源

“手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工具.在生活中是人们随身携带的用来清理脸、手等的方形织品.“巾”在我国先秦时已经出现,在东汉时期已经演变为手帕.1959年在新疆出土的东汉古墓中发现了蓝白印花的手帕.汉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有“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之句[2].此处的“手巾”就是擦眼泪的手帕.

(一)从生活中提炼

在东北地区,当人民劳作时会用手绢拭汗,休息时会用手绢清理灰尘,吃饭时会用手绢擦手擦口,它有着非常高的使用价值.而艺术中的道具来源于生活.在封建社会,女子深受封建礼教的桎梏,被要求 “行不露足”、“袖不露指” 、“笑不露齿”.所以当女子表现任何情绪时,都会有手绢来遮挡面部以及口部.高兴时用手绢指点谈笑,害羞时用手绢遮羞,生气时用手绢甩打以示不满.由此可见,手绢不仅有其使用功能,而且还是可以代表女子的独特符号和象征.

在古代,手绢也是男女之间相互表达倾慕之情的一种方式,是传统的定情之物,可表达男女之间的思念之意.古代时的“手绢”一般用丝织成,异性之间相送丝帕,取其“横竖皆是丝(思)”之意.在男女皆可表演的昌盛时代,女子用手绢遮羞并送与心上人的举动,造就了今天的东北秧歌表演形式“上装扮演女子,下装扮演男子,男女成双出场,双手持手绢表现双方的暧昧之情.女子手持手绢时而遮羞,时而传递爱慕.男子时而逗俏,时而主动表达爱意”.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艺术道具也是生活工具升华的表现.手绢既是生活的必需品,又是舞蹈表演中的媒介,表达思慕、传情达意、增添了东北秧歌的艺术效果.

(二)从戏曲中借鉴

东北秧歌中的手绢动作极其丰富,包括:绕花、片花、甩花、搭花等,“手绢”的翻花戏舞使观众眼花缭乱.这样的景象不禁使人们联想到同是具有传情达意功能的戏曲中的“水袖”.“水袖”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道具之一,是戏曲演员们表达人物情感、传达内心思想所延展、放大的手法之一.戏曲中“水袖”的运用以“青衣”最为典型.“青衣”是扮演典型的旧社会青年到中年女子的角色,由于“青衣”角色多数扮演的是端庄、贤良、正派的人物,故以长袖遮住手来表现“袖不露指”的封建礼教思想.表演时由于双手被“水袖”遮盖,所以“水袖”便是表达人物的内心思想及其情感的媒介.东北秧歌“手绢”借鉴了戏曲中水袖的运用并随着时间的发展由“水袖”的形态逐渐演变成了“袖头”,成为了东北秧歌当时的一种独特的形式“袖头秧歌”.戏曲对东北秧歌的影响是渗透在各个方面的,可以说东北秧歌手持“手绢”的这一形式与对戏曲中“水袖”的动作方式、运用方式和表现方式的借鉴是分不开的.

另外,东北秧歌“手绢”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对于戏曲中“手帕”的借鉴.根据《艺海探宝-东北辽南高跷的著名老艺人齐怀学表演艺术》一书*绍:“东北秧歌吸取了传统戏曲中‘花旦’表演时所运用的手帕” [1].在戏曲中“花旦”的角色是手持生活中的“手绢”进行表演的,中国戏曲中的“手绢”形式是常用的“四角巾”,也就是生活中的手绢.东北秧歌“手绢”借鉴了戏曲中“花旦”的手绢,所以戏曲中的“手绢”便成为了东北秧歌“手绢”的基本雏形.

当今东北地区的民间文化样式丰富、花样繁多,二人转和新兴的吉剧的曲艺形式在人民生活中广为流传,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杨朴教授在《整体文化现象中的现代二人转》一文中提到:“现代二人转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它是传统二人转的发展和变形,传统二人转是从东北大秧歌”辟出来“的戏” [2].可见二人转的艺术形式是在东北秧歌“小戏”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发展而成的.东北二人转习承了东北秧歌“说、唱、逗、舞”的形式,尤其是发展了东北秧歌“手绢花”的样式和“手绢”技巧的运用.二人转对“手绢”技巧的运用也称之为“绝活”,其加强了“手绢”技巧的难度,堪称为花样纷繁、技艺超群.而当今的东北秧歌“手绢”的舞法也借鉴了二人转的“特技”类别,但是意义不在于炫技而重在内心情感的表达.总体呈现出:“时而上下装表演扔绢逗趣、时而老?表演烟袋顶花,呈现花样繁多,绢花飞舞之势”.

汉文化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戏曲从汉代起源,直至宋始活跃在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是汉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戏曲对东北秧歌的影响至今可见.至今为止戏曲中的曲牌、故事、人物、着装仍然部分流传在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之中.所以可以说东北秧歌“手绢”是从戏曲中借鉴而来,然而更加丰富的发展了“手绢”的用法及其舞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

二、“手绢”的艺术形态演变

(一)“手绢”艺术的雏形

东北秧歌以“手绢”为主要道具的表演形式不是从东北秧歌产生之初就形成的.据杨宾的《柳边纪略》一书中记载:清朝康熙四十六年“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3] .依据上述记载分析“手绢”作为东北秧歌主要道具的形式兴起较晚,在清朝初期东北秧歌的主要表演形式是:“人们手持圆木,对击而舞”.这时以“手绢”为道具的形式还没有明确记载,而手持圆木的舞蹈形式便成为了有史料记载的东北秧歌民间舞蹈道具最初的形态.

(二)“手绢”艺术形态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1)“水袖”的艺术形态

“水袖”的源头是从中国古代衣着“宽衣大袖”而来.《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4]”说明穿长袖,遮住手的舞蹈形式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了.明清时期戏曲艺术建立了它独立的地位,“水袖”也成为了戏曲中有着重要地位的道具之一.由于戏曲的繁荣之快、传播之广,便于与当地民俗文化广泛的结合,逐渐渗透到民俗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渗透到了宗教祭祀、节日庆典、社火等大众活动中.东北秧歌广泛的吸收和借鉴了戏曲表演的主要因素与形式,例如;东北秧歌小戏中的内容取材于戏曲中的知名选段;东北秧歌的人物角色借鉴了戏曲中的人物及人物术语;东北秧歌演员的穿着打扮来源于戏曲中的长衫、大头与长袖.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多为“长袖遮指”无论男女均有长袖的衣着特征,这种长袖的特征也形成了东北秧歌扭动起来之后传达内心情感的工具.舞者为了使长袖舞动起来,便运用双手反握着水袖的方法,以手腕为动力舞出各式各样的水袖花.在当今的东北秧歌表演中丑角“傻柱子”的扮相,仍然延续着长袖的装扮.这也体现出戏曲“水袖”在东北秧歌舞蹈中的留存.

(2)“袖头秧歌”的艺术形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与审美水平的相应提高,因“水袖”的形态对东北秧歌动作样式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人们常是“挽水袖而舞”,所以东北地区的人民用聪明的才智探索出了另一种舞蹈形式“袖头秧歌”.“袖头秧歌”是把“水袖”与“袖头”分割开来,剪断长袖子,双手手持袖头舞动.舞起袖头的形式使东北秧歌手臂的舞法更加灵活,花样更加繁多、传情达意更加便利.1992年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文化馆的整理的“袖头秧歌”,就是东北秧歌从戏曲“水袖”借鉴而来的最好实例.东北秧歌从“水袖”到“袖头”的演变是东北秧歌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为丰富“手绢”的舞法奠定了动态基础.

(三)“手绢”艺术形态的最终确立

(1)戏曲中“手绢”的艺术形态

在戏曲中“手绢”是女子表演的主要道具之一,以“花旦”手持的“手绢”最为典型.戏曲中所运用的“手绢”从生活中来,呈四角形态,质地及其单薄、轻飘,所以戏曲早期的“手绢”动作运用简单、生活气息浓厚.这时的“手绢”没有呈现出“手绢”的手绢花与技巧功能,仅仅是作为人们感情的延续和表现情绪的媒介.

(2)东北秧歌中“手绢”的艺术形态

当今的东北秧歌中所使用的手绢分为两种,一种俗称为“八角巾”:是以两块正方形的手绢交错重叠在一起,成为八个角的手绢的样式;另一种“手绢”是在八角巾的交错重叠的基础上,在手绢的四边缝以亮片和亮珠并在手绢的中心也缝制正圆形的亮片和亮珠.“八角巾”的发展既增加了手绢的重量便于舞成花样的绢花,也增强了手绢的审美视觉感,使其能够舞出立体的绢花.缝制亮片和亮珠的“手绢”,可以在手绢飞舞时形成璀璨的光圈.在手绢中心的正圆形亮片和亮珠,可以在手绢旋转时形成一个闪烁、固定的中心圆,带给观众眼花缭乱的视觉感受.“手绢”从生活中的手绢-八角手绢-亮片手绢,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揭示了东北地区人民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善于学习的传统美德、勇于探索的坚强个性与精益求精的优秀品格.

三、“手绢”的发展缘由

|手绢从生活用品渐渐演变成为了东北秧歌艺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道具.其缘由与东北地区的文化相关、与东北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个性相连、与东北秧歌自身的发展和审美形态的形成相系.

(一)丰富技艺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衷于热爱秧歌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手绢”的附属用途.起初“手绢”轻而薄的形态,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所以发展和演变“手绢”的基本形态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水平、才能满足人们对艺术极高的追求.

东北地区的人们,从在乡间的黄土道抒发内心对土地、对生活的热爱,到乡与乡之间的比试斗舞,到形成固定的“半职业”与“职业”民间秧歌队,这一系列的发展脉络决定了其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性,也决定了其道具“手绢”发展的必要性.美观与技术同是艺术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东北秧歌成为东北地区独特的艺术种类的必要内容.缝制亮片的“手绢”在舞动起来的动势中可以形成“挽”、“片”、“旋”等一系列的手绢花动态,仿佛手中可以变幻出无数朵形状各异、形态繁复的花朵,形成东北秧歌独特的审美视角.技巧是艺术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形成的高级阶段,“手绢”的舞动不能满足舞者丰富的表现力和绚丽的动作时,在“一抛”“一转”“一旋”之间形成了更加耐人寻味、更加绚丽多姿的高难技术和巧妙处理.

(二)丰富舞蹈语汇的需要

《毛诗序》中记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1] .可见舞蹈是表达人类情感最充分的媒介之一.在人们情绪特别激动,用语言以致歌咏都难以表达内心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通过舞蹈来表达,抒发情感.在东北地区人们把手持“手绢”舞蹈作为娱乐活动,表达的仅仅是一种自身的喜乐和愉悦之感.随着时代的进步,也随着舞蹈广泛的被应用,东北秧歌的“手绢”则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了东北人们情感表达的需要.随之“手绢”也成为东北秧歌民间艺术的标志之一.起初单薄的“手绢”虽也可以表达喜悦、逗俏、扭浪的情绪.但因包含了束缚动作的因素,当人们情绪更加丰富时表达出来的情感也会有所不足.所以为了体现出更为丰富的内心情感与内心语汇,调整对“手绢”形态上的要求变得更为重要.首先:在手绢上加以亮片之后,使手绢变得晶莹、绚丽,使手绢的动作产生出“挽”、“片”、“旋”的动作并发展出更多的关联动作,更能够外化情感,充分的表达出舞者的内在情绪与内心世界.其次:发展了的手绢更有重量,能够随之发展出“抛”、“转”等更为丰富的手绢技巧动作,使舞者能够更贴切的表达出所表演内容,充分的展示出东北人们开朗、豪放的个性.

(三)促进艺术繁荣的需要

东北秧歌是东北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标志,是东北地区大众文艺生活的写照.每逢年节、社火等大型活动中,东北地区的人民用肢体的舞动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愿景的向往.东北秧歌“手绢”从四角“手绢”演化成八角“手绢”和亮片“手绢”,这一系列的演变过程,促进了东北秧歌动作的发展、促进了东北秧歌民间艺术的繁荣,也使“手绢”成为最能凸显东北地区地方特色的道具.

在东北秧歌民间活动宽阔的广场上,众人手持“手绢”挥之舞动,唱、跳情绪极其高亢.因庙会、社火活动都在冬天举行,而东北地区的冬天是寒风凌冽、冰冷刺骨的.所以东北秧歌手绢花的动作最初是简单、单一的,即使增加了“手绢”的重量,增大了“手绢”的体积,也不足以在寒风中展示灵活的手绢技巧.然而东北二人转因以“小戏”为主要表现手段,人数少、动作流动性小,便于在室内进行表演.所以被借鉴到二人转曲艺中的“手绢”动作逐渐被丰富了起来,发展出了广场东北秧歌难以做到的“手绢”技术与特技.通过东北秧歌与东北二人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借鉴,东北秧歌发展出了新颖的手绢形态,汲取了丰富的“手绢”动作.更重要的是这种交流促进了东北秧歌从群众性的广场艺术向舞台艺术的发展.

结 论

东北秧歌“手绢”从生活中的普通用品发展而来,包含着东北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理想、情感寄托.演变并发展了它的质地与外貌,使其从一块生活必需品发展成为了东北秧歌舞蹈艺术的主要道具之一,形成了独具东北地区特色的、能够代表东北民间舞蹈文化的标志之一.在东北秧歌“手绢”的形成与发展中不断地与其他艺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东北秧歌手绢这一道具形式并没有被融合或吞灭,而是在东北地区顺畅发展,成为了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独具匠心的、被人民普遍共识的东北民间舞蹈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白石:“手绢在东北秧歌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

[2]陈辰、向开明.“从二人转文化的流变中诠释东北秧歌的雅化特征"[J].延边大学,2013

[3]高度、黄奕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术语词典[G].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4]冯双白、茅慧.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李瑞林、战肃容.东北大秧歌[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6]李佳、金茸.东北秧歌手绢技巧教材与教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7]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 张苹.艺海探宝——著名老艺人齐怀学的表演艺术[J].鞍山日报印刷厂,1982

[10] 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G].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辽宁卷

(责任编辑 白丽荣)

该文点评,上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东北秧歌本科东北秧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秧歌和手绢和渊源方面论文范文.

四月围城:东北野战军兵不血刃攻克长春
长春位于东北腹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为确保沈阳、锦州、长春,蒋介右曾于1948 年10 月乘专机亲赴沈阳,向坚守东北的嫡系卫立煌、郑洞国……面授机宜 然而,飞离沈阳3 天后、被称为“坚冠全.

《西行漫记》中的东北抗战
80年前,1937年10月,在全民族抗战的烽火中,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埃德加·斯诺的代表作 西行漫记 (原名红星照耀中国) 英文版由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次年2月,在上.

东北对于中国到底有多重要
9 月28 日的新闻联播,用了25 分钟的篇幅来介绍报道东北,这在新闻联播的历史不说空前绝后,也绝对是浓墨重彩 用六分之五的篇幅报道一个地域,足见对于东北的重视,也足见东北这个没落的共和国长子对于中国.

追根溯源杨靖宇缘何前往东北?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杨靖宇已经在豫南土地上开始其轰轰烈烈的革命生涯,并成为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 杨靖宇后来为何又去东北开展革命工作,又是如何投身白山黑水之间战斗岁月的呢名震豫南的农民革命领袖五.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