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桑蚕类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与震泽:桑蚕记忆织成的文化地标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桑蚕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1

震泽:桑蚕记忆织成的文化地标,该文是有关桑蚕本科论文怎么写和桑蚕和震泽和文化地标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桑蚕论文参考文献:

桑蚕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震泽位于苏州的西大门,自古以来就很有灵气.“尽趁晴明修网架,每和烟雨棹缫车”.1000 多年以前,唐代诗人陆龟蒙就写下了震泽桑蚕人家繁忙劳作的咏唱.一根蚕丝传承了震泽人祖祖辈辈的记忆,承载着小镇的光荣与梦想,桑蚕的故事就是震泽的故事,桑蚕之美才是震泽真正的地标.

师俭堂:“徐半镇”的丝经行

在震泽老街,有一座古典庭院,名叫师俭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宅计有六进,通宽五间,占地2700 余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150 余间,集河埠、行栈、店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等于一身,是一座反映晚清时期江南古镇特色及当时工商士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面貌的代表性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师俭堂建成于清同治三年(1864)间,堂主名叫徐汝福,是震泽昔日丝绸巨贾,所经营的丝经、米粮两业在震泽都是首屈一指,号称“徐半镇”.这位集官、儒、商于一身的主人,把师俭堂的功能划分得十分清楚.北边的四进厅堂是居家的庭院园林,幽静典雅;南边的两进是个米行,热闹而繁忙.米行挨着运河,有码头便于运货.

师俭堂的各种雕刻精美非常.门楼有砖刻,飞檐有木雕,裙板上还有漆雕,神话传说、戏剧故事融入了雕刻之中,形态生动.内有座小花园,名叫“锄经园”,该园小巧玲珑,亭台楼阁,回廊假山,花卉树木,一应俱全.据当地方志载,此阁为“震泽园林第一景”,由吴昌硕的老师、太守杨岘题额.

在清同治年间直至抗日战争爆发,主人经营的“恒懋昶”丝经行一直设在这正厅里,正由于厅内要进行商事活动,因此将整座厅堂建为敞开式,这在江南一带古宅中甚为少见.

江丰银行: 古镇曾经的金融心脏

在震泽古镇上,至今还有一条名叫“银行弄”的小弄堂,弄堂狭窄深幽,独有一栋宏大的欧式建筑自成一墙,入口的石柱庄严肃穆,屋顶的飞檐耸峙向天,这就是中国近代第一家民营股份制银行——江丰农工商银行,也是曾经鼓动震泽蚕丝产业脉搏的金融心脏.

江丰银行的创立者施肇曾,就是从震泽古镇幽幽的弄堂里信步踱出的中国银行业先驱.

20 世纪初,日本机器缫丝业兴起,逐渐成为国际生丝的最大供应商,原先畅销欧美市场的震泽、南浔等地的土丝却节节败退.施肇曾敏锐地意识到:在蚕丝这个战场上,若非办厂制丝,当时的中国已经无法和他国匹敌.他以银行家的手腕想方设法汇集各方力量,为古镇的蚕丝业注入新的活力.

1919 年,由施肇曾发起,施家族人配合,江浙一带工商界积极响应的江丰农工银行正式成立,这比当代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深圳新海银行超前了近一百年!在沪战时期,江丰银行不惜余力帮助震丰缫丝厂与开弦弓丝厂这两家中国丝绸史上办厂制丝的鼻祖渡过难关,为中国蚕丝产业的新生肢体供养供血.

如今,江丰银行旧址仍傲立在震泽古镇上,为苏州市级文保单位,其所在弄堂也改名银行弄.在其典雅的罗马柱门框和坚硬的外墙之中,依稀可以想象当年的盛况.

丝业公学:小楼长夜放光明

19 世纪20 年代,震泽丝经行业生产兴盛,每年出几千担至一万担间.同业公会在输出丝经时,按每担银元几角的比例收取公会经费角,岁收入颇丰,年年有积余.颇有意味的是,掌握这笔资金的震泽丝业人,没有像现在很多商会那样大兴土木,修庙盖楼,公会中的有识之士经商议后达成共识,兴办一座小学校.1912 年,丝业公学成立,后注册为震泽镇私立丝业高等初等小学.

20 世纪20 年代,曾是太湖的入海水道、毗邻上海又紧依苏州城的震泽,因其港口之利,成为进步思潮的重要“登陆”地.而那时的各类学校、学堂更是各种思想的汇聚之地,许多人也常常以教师为身份、以学校为舞台开展革命活动.震泽丝业公学不仅见证了火热的革命氛围,更成为革命薪火传递的重要驿站.

那段日子里,红色思想搭着水乡泽国“咿咿呀呀”的夜船,从上海这个“隔壁乡邻”一个码头接着一个码头地落进了芦荡深处、枕河人家.

太湖雪蚕桑园:重现蚕乡耕织美景

为了重现昔日“蚕丝之乡”坐拥万亩桑田的耕织景象,解决农民“家门口就业”问题,2016 年11 月,震泽镇政府和当地丝绸业龙头企业——太湖雪丝绸合力打造了一座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通过“一棵桑、一只蚕、一粒茧、一根丝、一匹绸”演绎吴地千年丝绸文化,恢复2000 多亩的桑林,重新燃起本地村民养蚕的热情,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富民园、科技园.

园区位于江苏省省级湿地公园,美丽的太湖之滨.有300 亩桑园,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蚕桑文化园拥有20 000 余棵桑树.在园区,游客可以看到蚕的一生:催青、孵化、蜕皮成长、吐丝结茧、破茧成蛾,体验身临其境的科普教育.园区吸引了周边300 多名赋闲在家的蚕农重操旧业.通过PPP 模式筹建的蚕桑园,每年给周边农户带来30 万元的土地租金收入.而且对企业而言,有了一座充沛的原料基地,更成了发展旅游产业的新载体.

用一根丝串联起文商旅农,太湖雪蚕桑园正通过丝绸与农业科技旅游并轨,实现对旅游市场的全覆盖.

丝创园:传承丝绸文化新地标

为进一步振兴震泽丝绸的昔日辉煌,当地政府经过3 年多时间的精心筹划,在震丰缫丝厂原址上建造了一座具有民国风情的吴江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震泽丝绸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符号.

走进丝创园,苏绣、宋锦、缂丝……各种华美的丝绸技艺,琳琅满目,交相辉映.不同丝绸文化主题的缤纷呈现,让人们感受到古代丝绸文化的魅力与现代丝绸文化的多彩.震泽蚕丝博物馆、会务发布中心、成衣中心……在这里,人们能够寻觅到先人智慧的“桑基鱼塘”,可以感受到“一带一路”的丝路风情,更能触摸到“振兴苏州丝绸”——震泽“小镇扛大旗”的初心.

丝创园既是一个文化展示和创意平台,也是一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除了当前面向丝绸企业提供的免费原料和成品检测等服务,下一步,震泽还将围绕丝创园这一载体,重点推进丝绸金融平台、茧丝绸交易中心等产业项目建设.

震泽镇党委书记陈琦表示,这一个个带有丝绸符号的文化地标的兴起,为当地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同时,进一步夯实了共建共享、强企惠民的丝绸小镇建设初衷.就像江南古镇联合申遗一样,震泽希望通过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恢复震泽的历史遗存风貌,留住古镇居民心中的乡愁.

本文汇总,这篇文章为大学硕士与桑蚕本科桑蚕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桑蚕和震泽和文化地标方面论文范文.

对话潘鲁生:乡村记忆的文化重构
乡村海纳百川,骨子里有艺术,血脉里有记忆 “乡村振兴涉及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和经过历史积淀的文化创造基础”,乡村文明建设、乡村之美离不开民间文化的滋养,文化是乡村振兴的.

现场影像和文化记忆读巫鸿《聚焦:摄影在中国》
照片是记忆的载体,往昔的遗物 1839 年,福克斯·塔尔博特发明了照相机,它旋即被广泛应用于文件建档、新闻报道、家庭留念、社会调查……各个方面,很快变成了一种“观察者的技术&.

口述和文献:历史记忆中土家族的历史嬗变
罗 中1,罗维庆2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酉水流域土家族‘梯玛歌’不同版本整理研究”(16CZJ024) 作者简介罗中(1984),女,.

文化:一代雅士的风流
古称先祖之有文德者,文人;才情富赡品格高尚者,雅士 文人雅士的情趣和审美,一直是中国社会阶层备受推崇的标杆 现代商品社会,惯以品牌个性传递其文化品味,黄鹤楼品牌历经百年积淀,尤其显著地代表着荆楚士大夫.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