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新农村建设类论文例文 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调查以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为例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主题:新农村建设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25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调查以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为例,本文是新农村建设论文如何怎么撰写与姚河村和新景乡和幸福感类硕士论文范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新农村建设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论文农村新技术杂志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指出要充分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民的幸福感是农民依据自己的标准对生活环境和精神文化的总体感受,农民的幸福感也是衡量新农村建设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以甘肃省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入住新农村的农民为例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建立幸福感的测量指标,从新农村建成后农民的主观感受出发,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幸福感,了解影响农民幸福感的经济收入、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基层建设等方面的因素,探索提高农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为新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民幸福感;经济收入;公共服务;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13-10-9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入了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明确地提出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这个历史阶段,再次强调“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落实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在我国已有数年,但西北地区发展落后,新农村的建设进程缓慢,问题诸多,因此,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自身的幸福感,更有利于发现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农民幸福感的角度出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出更为实际且有效的建议.

新景乡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东部,地处天水、平凉、定西(秦安、静宁、通渭)三市(县)交界地带,乡政府驻地大寨村,刘新、新贾、陇东公路穿境而过,通达秦安、静宁等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姚河村位于新景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大寨村15 km,全村流域面积6.1 km2,耕地面积245.73 hm2,现辖6 个农民小组163 户约707 人[1].由于立地条件差、土地贫瘠、农民生活较为贫困,于2013 年始建的新农村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农民的居住条件,但姚河村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农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不完善,社会保障和基层建设也存在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当地农民的幸福感.

幸福问题的度量是历代学者长期探讨的永恒命题,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使幸福度量成为可能,理论经济学家为此建立了一套系统的量化工具.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兴幸福经济学最新发展成果为农民幸福指标体系量化提供了一套理论依据[2].对幸福感的态度设计一套从“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分解为若干结构性满意度的调查表来表征幸福指数的测量方法,并且认为人们的幸福感是能够“说出来”的,而且这种“说出来”的幸福是大致可靠的[3].根据以上观点,大家可以归纳出有关幸福感的概念以及测量幸福感的方法.所谓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笔者以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新农村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建设等方面的因素为一级指标,建立衡量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指标体系.

1 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新农村建设中被调查农民的基本情况

2016 年7 月15—19 日,调研组对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入住新农村的农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和访谈,较全面地了解了被调查者入住新农村后的整体感受.本次调研共对当地60 户住户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60 份,回收问卷60 份,其中有效问卷57 份,有效回收率为95%.表1 是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的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57 位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和家庭年收入等基本信息.

笔者从影响幸福感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出发,以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建设等为一级指标,建立衡量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指标体系.对影响幸福感的29 个二级指标进行赋值,根据被调查者的满意程度,4 个选项分别为非常满意5 分、满意4 分、一般3 分、不满意2 分,以此计算出每位被调查的农民的幸福感(见表2).

表2中29项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中最高分为145分,最低分为58分,58~145分平均分3段,以此将农民的幸福感分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低幸福感三类.因此,规定农民幸福感的满意程度在116~145 分为高幸福感,87~115分为一般幸福感,58~86分为低幸福感,以此得到表3.

表3 是被调查农民的幸福感,由表3 可以看出,有71.93%的被调查农民的幸福感呈一般水平,可见,当地新农村建设对居住条件的改善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被调查农民的幸福感.以此分析性别、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和家庭年收入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关系,为了便于比较,笔者将这些因素中被调查农民的高幸福感和一般幸福感的比值乘100%进行比较.

1.1 性别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关系

由图1 可知,在幸福感的测量中,男性被调查者的幸福感大致表现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33∶100,女性被调查者的幸福感大致表现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35∶100.根据上述比例分析得出,女性被调查者的高幸福感占比较高,因此,入住新农村的被调查女性农民比男性农民更加幸福.

1.2 年龄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关系

由图2 可知,18 岁以下被调查者的幸福感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100∶100,18~35 岁被调查者的幸福感为一般幸福感∶低幸福感等于110∶100,36~50 岁被调查者的幸福感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64∶100,51~65 岁被调查者的幸福感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38∶100,65 岁以上被调查者都表现为一般幸福感.据上述分析可得,18岁以下被调查者的幸福感最高,而51~65 岁被调查者的幸福感最低,65 岁以上被调查的幸福感集中在一般幸福感.由此可知,被调查农民的幸福感大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

1.3 职业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关系

由图3 可知,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的幸福感表现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100∶100,学生的幸福感表现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33∶100,农民的幸福感表现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24∶100.据上述分析可得,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工商户和学生等职业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均高于农民的幸福感.可见,新农村建设中被调查农民的幸福感较低.

1.4 文化程度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关系

由图4 可以得出,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大致表现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46∶100,文化程度为初中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20∶100,文化程度为高中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25∶100,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200∶100.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高于文化程度为高中、初中及小学的被调查者,而小学及以下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又高于初中及高中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因此,文化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被调查者幸福感最低.

1.5 婚姻状况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关系

由表4 可知,单身被调查者的幸福感表现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50∶100,已婚被调查者的幸福感大致表现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35∶100.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单身被调查者的幸福感高于已婚者的幸福感,在被调查的57 位农民中,单身的都是18 岁以下的青少年,因此其幸福感高于已婚的被调查者,而4 位丧偶的被调查者都是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幸福感都表现为一般.

1.6 居住状况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关系

由表5可知,和父母同住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大致体现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63∶100,和子女同住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大致表现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17∶100,三世同堂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大致表现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56∶100.据上述分析可得,和子女同住的父母的幸福感较低,与老人和子女相比,父母的生活压力相对较大,因此被调查父母的幸福感最低;三世同堂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较高,和父母同住的子女的幸福感最高.

1.7 家庭年收入与新农村建设中被调查农民幸福感的关系

由图5可知,年收入在20 000元及以下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大致表现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29∶100,年收入在20 001~40 000 元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大致表现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38∶100,年收入为40 001~60 000元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大致表现为高幸福感∶一般幸福感等于42∶100,年收入为60 001~80 000 元的2 名被调查均为高幸福感.据此分析可知,年收入为20 001~40 000元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最低,年收入在60 001~80 000元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最高.因此,新农村建设中被调查农民的家庭年收入与其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

2 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2.1 新农村建设中生活环境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

生活环境包括被调查农民对自己所生活的生态环境、家人健康状况、家庭和谐程度、邻里关系以及新农村建成后对住房条件的满意程度5 个指标,由表6 可知,被调查农民对当前的生活环境整体比较满意.

根据表2 计算每位被调查农民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5 项测量生活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指标,其最高分为25 分,最低分为10 分,10~25 分平均分为3 段,20~25 分为高满意度,15~19 分为一般满意度,10~14 分为低满意度,以此得到表7.

由表7 可知,80.70%的被调查者表现出高满意度.由此看来,被调查农民对当地的生活环境整体满意程度较高,可见,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环境,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提高了被调查农民的幸福感.

2.2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状况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

以表8 中5 个指标组成测量农民幸福感的经济状况因素,由表8 中的比例分析可得,被调查农民对其工作收入的满意度偏低,可见,新农村建设中经济收入降低了被调查农民的幸福感.

根据表2 算出每位被调查农民对当地经济状况的满意程度,5 项影响幸福感的经济状况测量指标的最高得分为25 分,最低为10 分,10~25 分平均分为3 段,20~25 分为高满意度,15~19 分为一般满意度,10~14 分为低满意度,以此得到表9.

由表9 可以看出,63.16%的被调查者对经济状况的满意度为一般满意,7.02%的被调查农民对经济状况的满意度为低满意.因此,绝大部分被调查农民对当地经济状况的满意度表现为一般满意,有少数被调查农民的满意度较低.

根据表8 和表9 分析可知,影响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经济状况因素为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新农村建设中被调查农民对工作收入的满意度低.由表8 可知,有49.12%的被调查农民对工作收入的满意度为一般.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当地大多数农民都从事传统的农业劳作,他们的收入大部分也都来自农业收入,收入较低,因此被调查农民对自己工作收入的满意度不高.工作收入是降低被调查者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2.3 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

以表10 中10 个指标组成测量农民幸福感的公共服务因素,由表10 中的比例分析可得,被调查农民对当地教育水平满意度低,43.86%的被调查农民对当地的教育水平满意度为一般,36.84%的被调查农民对当地的教育水平不满意,可见,新农村建设中当地的教育水平降低了被调查农民的幸福感.

根据表2 算出每位被调查农民对当地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10 个影响幸福感的公共服务的测量指标的最高得分为50 分,最低为20 分,20~50 分平均分为3 段,41~50 分为高满意度,31~40 分为一般满意度,20~30 分为低满意度,以此得到表11.

由表11 可以看出,70.18%的被调查农民对当地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一般.因此,绝大部分被调查农民对当地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表现为一般满意.

根据表10 和表11 分析可知,影响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公共服务的因素为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新农村建设中被调查农民对当地教育水平的满意度低.可见当地的教育水平并没有随着新农村的建成而有所提高.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当地建有一所九年制学校,学校基础建设相对完善,但一些教学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师资流失严重,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待提高,大多数年轻优秀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进城教学.在校教师的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固化,对于新知识和现代信息的接受有一定困难.而大多数当地农民选择将子女送到县城或者其他的教育水平较高的地方上学,当地学校生源逐年下降,学校管理理念落后,教育质量较差.因此,教育水平低是降低被调查农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2.4 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保障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

以表12 中6 个指标组成测量农民幸福感的社会保障因素,由表12 中的比例分析可得,被调查农民对当地医疗水平和就业保障的满意度较低,可见,新农村建设中当地的医疗水平和就业保障降低了被调查农民的幸福感.

根据表2 算出每位被调查农民对当地社会保障的满意程度,6 个影响幸福感的社会保障的测量指标的最高得分为30 分,最低为12 分,12~30 分平均分为3 段,20~25分为高满意度,15~19 分为一般满意度,10~14 分为低满意度,以此得到表13.

由表13 可以看出,87.72%的被调查农民对当地社会保障的满意度表现为一般满意,也有少数被调查农民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较低.

根据表12 和表13 分析可知,影响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社会保障的因素如下.一是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新农村建设中被调查农民对当地医疗水平的满意度低.由表12 可知,61.40%的被调查农民对当地的医疗水平满意度为一般,只有1.76%的被调查农民对当地的医疗水平表示非常满意.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当地的医疗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完善,由表12 也可以看出,73.68%的被调查农民对当地的医疗设施建设表示满意,但当地缺乏专业的医疗人员,药品的品种不齐全且没有质量保证,这些都使得当地的医疗水平偏低,造成农民看病难.因此,当地医疗水平降低了被调查农民的幸福感.二是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新农村建设中被调查农民对当地就业保障的满意度较低.大部分被调查的农民对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就业保障满意度为一般.就业保障是国家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事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被调查农民表示依靠农业生产收入较低,但离开土地他们的就业完全没有保障.可见在社会保障方面,就业保障是降低当地被调查农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2.5 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建设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

以表14中3个指标组成测量农民幸福感的基层建设因素,由表14 中的比例分析可得,40.35%的被调查农民对参与管理程度的满意度一般,可见,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参与管理的程度降低了被调查农民的幸福感.

根据表2 算出每位被调查农民对当地基层建设的满意程度,3 个影响幸福感的公共服务的测量指标的最高得分为15 分,最低为6 分,6~15 分平均分为3 段,13~15 分为高满意度,10~12 分为一般满意度,6~9 分为低满意度,以此得到表15.

由表15 可以看出,73.68%的被调查农民对当地基层建设的满意度表现为一般满意,也有部分被调查农民对基层建设的满意度较低.

根据表14 和表15 分析可知,影响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基层建设的因素为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新农村建设中被调查农民对参与管理的程度满意度较低.

由表14 可知,40.35%的被调查农民对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参与管理的程度为一般满意.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众多被调查农民认为自己没有真正参与当地的管理,对于一些重大村务和事项的决策,他们只是在最后被告知,并没有参与到管理的过程中,而且管理缺乏监督机制.因此,农民参与管理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被调查农民的幸福感.

3 提升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3.1 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是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农业工作放到一个优先的位置,同时把扶贫纳入乡村建设当中,因此农民增收是整个“三农”发展的核心任务[4].调查发现,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整体较低,大部分当地农民仍以传统的农业收入为主,而当地的农业生产并没有实现现代化生产,农业生产仍然比较脆弱.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当地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缺乏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因此,经济收入水平低是降低当地农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而要想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政府和当地农民应做到以下几点.

3.1.1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应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更应注重全面发展,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问题给予足够重视,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的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5].一方面,当地政府在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结合当地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的生产,运用集体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使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以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优化农民收入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合理引导农民进城务工,为农民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改变农民传统的收入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除此之外,应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使农民了解政策、掌握技术,更好地为农民创收.

3.1.2 农民应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积极主动地就业创收.农民自身在思想认识上应消除对新农村建设的偏差,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措施,积极主动学习有关政策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价值创造的主体,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勤劳致富[6].

3.2 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

农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也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关键[7].教育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之一,新农村的建设也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并没有将当地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当地教育水平低成了降低农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而要想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应做到以下几点.

3.2.1 加大对当地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社会发展规划应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应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调研组了解到,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当地九年制学校的教学设施配备不足,教学环境有待改善,因此,应加大对当地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图书馆、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设施以及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同时应加强政府监管,明确资金使用状况,接受群众监督[8].

3.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水平的提高必须要有优秀的师资力量作为保障,而当地的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因此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例如,安排教师外出培训,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奖励等.除此之外,应鼓励教师积极学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应建立相关制度,向教师传达新的观念和时代信息,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3.2.3 加强当地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监督.教育的发展要求有先进的内部管理体制,纳入现代管理理念.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先要从教学管理改革开始,学校应严格实行校长负责制.而且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学校教育的监督力度,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关注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

3.3 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和就业保障水平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支柱项目之一,新农村建设要求要加强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减轻农民的就医负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保障农民就业[9].调查研究发现,在新农村建设中,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的基本医疗设备建设相对完善,但基本药品不齐全,药品存在质量问题,缺乏专业的医疗人员,使得当地农民有病也不敢就近就医.除此之外,由于就业保障制度不完善,使得大部分农民不敢轻易离开土地去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因此,应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改善当地的就业保障.

3.3.1 加强农村医疗监管,保证药品的安全质量.针对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当地卫生所存在的药品质量问题,地方政府要建立完备的卫生监督机制,使药品的使用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同时使药品的购进与使用合法透明化,也要将当地群众纳入药品监督的体系范围内,使农民对自己的用药做到心里有数.

3.3.2 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人才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制订农村卫生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培养面向农村的公共卫生、中医中药、全科医学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本科以上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同时建立城区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制度;借鉴社会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办法,探索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并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农村卫生工作[10].

3.3.3 实现农民转移就业,鼓励农民返乡创业.保障农民更好就业,一方面应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产量,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引导他们有序进城务工,获得更高的收入;另一方面应在政策上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如采取小额信贷的优惠方式,结合当地的农业产业来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3.4 提高当地农民参与管理的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构建是保障,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建设,是增强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11].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调查,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新农村建设中很多被调查农民对当地的农民参与管理的程度并不满意.笔者了解到,通渭县新景乡姚河村当地基层领导人和领导方式并没有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进行调整,众多被调查农民认为自己没有真正参与当地的管理,对于一些重大村务和事项的决策,他们只是在最后被告知,并没有参与到管理的过程中,而且管理也缺乏监督机制.

3.4.1 保障农民有效行使权利,增强领导核心的意识.首先,村干部大力宣传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让农民具有的权利意识,自己选举当家人是行使自身权利的体现.其次,利用表扬福利等办法激励农民积极行使权利,例如,结合当地的农业优惠政策等表彰那些积极参与选举的农民,使他们成为示范户,给其他农民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最后,采取测评的办法,将那些工作务实作风过硬、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较高、群众信任的优秀骨干纳入村级班子,加强领导队伍的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使意识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12].

3.4.2 注重规范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政治建设中的有关具体制度和法律规范,对村委会和农民的法定权利和责任、义务进行更加细化和明确的规定.一是要大力推行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以集体研究方案对策,并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原则.二是发挥好农民会议的作用,确保“一事一议”制度落实到实处.另外,要强化管理的监督制约,要建立农民监督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形成对村干部的权力制衡机制.同时,当地乡政府也应做好与基层的沟通工作,合理有效地监督基层的工作情况.还应结合现代信息渠道,通过手机短信、网络交流工具及时公开监督情况,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汇总:该文是关于经典新农村建设专业范文可作为姚河村和新景乡和幸福感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同时阐述培育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化措施,旨在不断扩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途径,促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新农村.

以脱贫攻坚为抓手推进怀化新农村建设
2013年11月3日,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自治州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并要求湖南“积极探索可复制的经验” 近几年来,怀化市在同步推进精准扶贫.

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瓶颈问题与
摘 要当前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力提升,然而新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必然出现许多瓶颈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探讨永修县新农村建设呈现的瓶颈问题提出几条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中的群众文艺创作
王 勇 (山东省蓬莱市文化馆 265600)摘要群众文化创作是文化艺术事业关键组成内容,对新农村建设来说,群众文艺创作是确保建设高效进行的重要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 尤其是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中关于群.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