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通识教育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优化课程管理提高通识教育质量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探析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通识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2

优化课程管理提高通识教育质量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探析,本文是通识教育方面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和通识教育和优化和课程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通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通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教育管理毕业论文范文药品质量管理论文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摘 要:通识教育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培育复合型优秀人才的必要举措,为提高通识教育质量,优化课程管理至关重要.优化课程管理,应正视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进行优化.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通识教育;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205-02

通识教育是对应用技术型高校教育过分专门化导致人片面发展的一种修正与超越,但由于起步晚,通识教育理念和条件薄弱,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质量普遍不高.为改变此种现状,优化通识课程管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在通识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对策.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有组织地协调人、物与课程的关系,指挥课程建设与实施,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概括而言,课程管理包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三个环节[1].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在通识课程管理中存在着课程设计随意化、课程实施形式化、课程评估温柔化等问题.

(一)课程设计随意化

课程设计是课程如何设立和安排的问题,是课程管理的准备阶段.纵观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设计,存在着严重随意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通识教育内涵缺乏认识性.通识课被一些领导和管理部门简单地理解为“让文科生学点自然科学知识,让理科生学点人文知识”,这种自上而下整体对通识课内涵认识的不到位,严重导致通识课程管理意识及措施的滞后.二是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根据课题组对武汉五所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调查发现,学校开课主要是依据学校师资情况来设置.比如文科院校多开设人文社科课程,理工院校多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毫无设置标准和系统性.三是课程资源缺乏,质量不高.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等原因,通识课程的开设仅停留在“量”上,而没有“质”的发展,甚至还有部分教师滥竽充数,开设一些不适宜和没有价值的课程.

(二)课程实施的形式化

课程实施是课程如何运行的问题,是实践课程计划的过程.纵观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管理的实践,存在着课程实施流于形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单一.受通识教育条件限制,通识课通常采取大班授课,教学方法也较单一,多数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的方式,极少采取小组讨论、研讨和独立研究等新方式,教学效果不佳.二是教学监管缺失.大多数通识课开设在无人监管的晚间,教师应付了事,甚至有些教师为了消磨时间,就弄些好玩却缺乏内涵的内容糊弄学生,甚至整堂课播放视频,这是对师生双方时间、精力、资源的无端空耗.三是学生不重视.很多学生对通识课程存在严重误解和轻视,选课盲目、选而不修或修而不认真,混学分的不乏其人,通识课程沦为流于形式的填补课.

(三)课程评价的温柔化

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也是课程改进和发展的起点.成功的课程评价将所有的教学部门卷入其中,既能刺激教师改进课程,又能刺激学生认真对待课程,使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受益无穷.但实际上,应用技术型高校在通识课程评价中存在着“太温柔”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管理机构对教师评价的温柔化.很多应用技术型高校鼓励青年教师开设通识课,至于质量和教学效果如何不在考虑之中,既无规范的课程开发审议制度,也无严谨的课程评价筛选制度,更无严格的课程管理问责制度,教师“敷衍了事”也毫无影响,这样“温柔”的管理又怎能激励教师去认真对待和改进通识课.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温柔化.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必修通识课程有统一规范的考核外,大多数选修通识课都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考核方式并自行批阅,学生成绩好坏全凭教师一人决定,主观性强烈,且一般只要参加了最终考核都能通过,造成学生通识课“学分好混”的错觉.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的对策

(一)从学校层面的优化

通识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的配合,没有自上而下的科学领导通识课程管理将举步维艰.因此,从学校领导层面进行优化是第一步.

1.增强通识课程管理意识

很多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出现上述问题其实是意识问题.因此,加强宣传工作使通识教育概念深入人心是首要的.如在开设通识教育最早、最好的哈佛大学,当年负责通识课程的院长在开课之前写了长达24 页的《致全校教师的公开信》和35 页的《致学生书》,让教师与学生参与到通识课程建设的讨论中,之后又多次召开研讨会,还在学生人手一本的《哈佛大学学生手册》*绍了通识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和课程要求等,这个经验值得应用技术型高校借鉴,自上而下让师生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得到师生的理解与支持,创造推行通识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

2.健全通识课程管理机制

机制建设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保障通识课程管理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第一,健全课程审议机制.规定通识课程开设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经资深专家审议,审议通过方可开设.第二,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一门优秀的通识课甚至需要教师投入比专业课更多的精力,因此可酌情减轻通识课教师的基本课时量,并在考核评优中适当地向通识课教师倾斜.第三,建立课程评估机制.对通识课程开课、选课、教学、考核等各环节进行评估,对不达要求的课程予以警示直至停课.第四,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国内外很多名校都设有通识教育建设专款,应用技术型高校可借鉴此法,在人财物方面对通识教育进行支持.

3.打造优秀通识课程师资队伍

打造一支优秀的通识课师资队伍,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提升通识教育质量的必经途径.第一,建立通识课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通过培训加强教师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教师通识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第二,建立通识课教师准入制度.在遴选教师时,不应只看教师的学历职称,更要看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可组织试讲并对相关教学文件进行审核,评估合格的教师才能开设通识课.第三,加强通识课教师的梯队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不仅要由校内校外的有经验教授开设,更要依靠一线任教的青年教师.学校应为他们提供校内外培训进修的机会,把他们培养成通识课程主讲教师的梯队成员.

(二)从教师层面的优化

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态度、内容、方法直接影响着通识教学质量,也是应用技术型高校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的第二步.

1.树立积极的教学态度

态度是处事之源,好的教学态度是好的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2].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教学效果不佳,主要原因不在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问题,而在于教学态度消极.教学能力可以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但教师只有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即使无人监督,也能认真对待通识课程),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同时,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还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呈现出教学内容倾向于专业课内容和安排过于浅显粗俗化两大趋势,这样的通识课既难以引起学生长久的兴趣,也无法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所以,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一定要结合通识理念和课程性质进行精心挑选,避免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粗俗化,并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哪里精讲、哪里泛讲、哪里让学生自主学习都要合理安排.

3.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

多样化灵活的教学方式更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如国内外一些名校的通识课采取了小组讨论、小班教学、助教制、慕课和网络课堂等形式.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实行小班教学不太现实,但并不意味着大班教学就不能获得良好效果.“聪明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有时通过穿插一些主动学习的方法,如运用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学习技巧,那么扩展讨论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弥补班级大带来的缺憾,甚至比在小班或中班型班级更具活力、更吸引人.”[3]可见,即使是大班授课,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也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学生层面的优化

学生既是通识教育的对象,也是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应用技术型高校要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离不开学生层面的考虑.

1.加深通识认知

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是保障通识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据课题组对武汉五所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调查发现,有高达59.18%的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内涵及目标表示不太清楚或仅了解一点.同时,学生选修通识课的目的不是出于兴趣或是对专业有帮助,还有的是为了凑学分才不得已选修的.在如此求学心态下,通识教育要想取得实效无异于天方夜谭.解决这一困境,学生首先要在思想层面加深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通识课程的学习中来.

2.参与课程管理

从课程设计、实施到评价的整个管理过程中,都关系着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有权利也有能力参与其中.但在几乎所有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管理中,学生除了参与过课程评价外,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似乎与学生没有任何关系,当然,学生本人也未意识到有何不妥.而实际上,学生对通识课管理的参与不足无意中削弱了学生对通识课的热情和认可度,不利于通识课改革的良性发展.因此,要优化通识课程管理,不可忽视和剥夺学生参与课程管理的机会,让学生适当地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当中.

3.学会自主学习

通识课程的学习时空是有限的,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是无限的.通识课程要达到长期有效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才是关键.就如《学会生存》一文中强调的:“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4]学会自主学习也成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大学里丰富的教学资源,设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计划、挑选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课程管理[EB/OL].[2015-11-08].http://ktjx.cersp.com/course1/sKczy/sSkja/shang/200705/38.html.

[2]雷艳生.浅谈教学态度影响教学质量[J].黑河学刊,2012,174(1).

[3][美]罗曼.掌握教学技巧[M].洪明,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29.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汇总:此文是适合通识教育和优化和课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通识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通识教育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我国艺术类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探析
刘昌利(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 江苏 苏州 215104)摘 要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 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的知识和价值观 将通识教育融入中国高……教育的基本理.

利用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 方法随机选取2015 年2017 年患有糖尿病的患者8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由医院的人员组合成专科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规范化的专科护理,.

校企融合互通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系统优化
张向东(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摘要高……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已经走向多元化,课程内容也由教本化走向多样化,面向酒店业的专业课程的系统优化也必须与时俱进 文章阐述了校企融合互通背景下酒店管.

音乐感觉培育对古筝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性
对于古筝教学而言,最为关键的内容在于培育学生的音乐思想,只有培养学生的音乐思想,他们才能够正确审视古筝教学,并对这一门特殊的乐器学科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古筝音乐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