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山水类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跟一卷山水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山水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27

一卷山水,该文是山水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山水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山水论文参考文献:

山水论文参考文献 刊物卷号期刊卷号教育刊物卷首语期刊的卷号和期号

一卷山水

陈柳金

陈柳金,广东梅州人,居东莞.作品散见于《清明》《散文》《作品》《雨花》《飞天》《安徽文学》等文学期刊,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散文海外版》转载.曾获2015《安徽文学》年度文学奖、台湾2016年桐花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第三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奖等奖项.

不知何时开始,去看围龙屋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就像去博物馆看典藏的器物或水墨,隔着玻璃,讶异、慨叹,还赔着小心.这样一座苍颜、古拙、清邃的老民居,在现代烟云里把柴米油盐、谷物蔬果和家长里短都放下了.于是,经年的繁华落尽、香尘落尽、幽梦落尽.

去看围龙屋,还是在四月吧.

四月的天空不疏朗、不寥廓,山谷、河道、沟壑、莽林、野地之间,总有或浓或淡的雾气缭绕不散.村庄着了墨色,成了一幅水墨画,素淡而深邈,小桥流水,野渡横舟,自成意趣.时光在老村里凝固一般,屏息伫足,能听见草拔节花吐蕊鸟掠羽水轻流鱼唼水的微响,沉睡的围龙也打起轻鼾.只有屋后的油桐花开得灿烂,为老村围起洁白的哈达.

这便是访谒围龙屋最好的时光.

从斗门举足而入,残壁、照墙、麻石槛,手轻轻触碰,如摩挲着旧光阴.推开木质大门,有黑黢黢的影子掠过,一惊!却随着这团黑影看到三个大厅,这便是传说中的花厅了.上花厅、中花厅、下花厅,厅与厅之间隔着天井,亮光从天井之上的天空倾泻而来.黑影一个滑翔飞出,是燕子!

抬眼,全是檩条、椽子、桁木、屋瓦.不知道有没有人计算过,建造这种土木结构的大屋要多少根檩条、椽子、桁木,多少片屋瓦,多少块砖头,多少条麻石.这是一道难解的数学题,也是围龙屋留给后人的一个禅机.

上花厅烛火通明,隐约有“上灯”的唱喏声传来,花灯缓缓升起.几乎每座围龙屋,都有一个堂号.颍川堂、豫章堂、栖霞堂、陇西堂、太原堂、三槐堂、孝友堂、江夏堂……一个堂号,联袂着几个省市众多宗亲.若是以往客家人还群居于围龙屋时,一外地人无处借宿,只要看看堂号,便能意外找到宗亲,大可杀鸡宰鹅、围炉夜话.可惜客家人渐渐搬了出去,只是在过年、元宵和婚丧之时才聚在一起.

这墙,在岁月侵蚀中多处剥落,洁白不再、芳华不再.龙鳞般的屋瓦,在雾霭里蠕动了几百年,每一个瓦片都是有生命和气息的,绿苔、瓦上草郁郁青青.墙根冒出新绿的苔痕,还有一层白白的盐霜,愈加衬托了老屋的幽静与安闲.廊道向时光深处延伸,将上堂屋、中堂屋、下堂屋、南横屋、北横屋连在了一起,穿过烟熏的焦墨色、霉斑的灰褐色、雨痕的苍,如同走过几百年的时光隧道.

起了风,雪片般的花瓣飘落到花厅背后的花胎上.花落花胎,心归心室,何等写意的小品画!伸手捡起一瓣,淡淡清香.不知道是花香浸染了围龙屋,还是围龙屋陶染了花香.仰头看去,后山皑皑白雪似的油桐花,盛大而热烈,仿佛一伸手,便触到了云端.

紧连着花胎,聚拢在外的一围,二围、三围、四围甚至五围、六围,便是整个围龙屋的屏障.半弧形围屋如半揽的双手护住南横屋和北横屋,把上花厅、中花厅、下花厅、天井、廊道、上堂屋、中堂屋、下堂屋簇拥怀中.几百平方米的花胎用光洁的山石铺成,依山势呈30度角铺排而上,如一把打开的纸扇.

倚墙得悟,围龙屋其实是一篇文辞讲究的骈文.对称,在这屋里得到巧夺天工的运用.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门相对称,花厅相对称,堂屋相对称,横屋相对称,天井相对称……

围龙屋繁复、错综的结构如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你,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云开日出,花落谁家.围龙屋不是一眼能看透的景致,“为人宜直,为文贵曲”,设计者把文赋的含蓄美移植到围龙屋建造上.《红楼梦》里贾政对大观园景致有独到看法,贾政“遂命开门,只见一带翠嶂挡在前面”.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此中所指山为假山叠嶂,用以掩目、藏景.再宏大、奇崛的园林,若不懂得藏,都是极大的败笔.一览无余非为文作画之道,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论画有云:“山欲高,画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画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在这“人间四月芳菲尽”的季节里,油桐花和一些杂花是村庄最后一批守望者.那一抹清香长久盘桓,挥之不去,天色总也暗不下来.这样的时分,最适合磨一板山水豆腐,就在天井里,把木桌摆上,豆腐格摆上,卤水摆上.卤水一点一点滴入豆花,浓郁的黄豆清香散遍围龙屋.天井豆腐格中潋滟的豆花,与天光和油桐花相映,宛若西湖里的一垄白荷.读迟子建《山水豆花》,这句话总萦绕心头:细细品来,它的清香不完全是豆子被研磨后迸出的香气,它还沾染了山中草木的气息,因而那清香是别致的.

这个节气,也适合火炙娘酒.把十几个装满酒汁的老瓮摆在门前坪上,撒入红曲,用芭蕉叶覆住瓮口,在盖子上糊一层拌着草木灰的田泥,反扣一只碗.酒瓮周遭覆上谷壳、稻草秆、黄豆秆,燃暗火慢烧,就连烟火味,也带了草木香.揭开盖,如同打开一口酒井.轻啜一口,嗯,那就是四月所有的芳菲了.

这个节气,断不适合女子出阁,客家人最忌讳三荒四月嫁女了.再说,四月是清明节气,老灵魂也许会回到围龙屋里看看旧时的影迹,他们不会伤害任何人.这个节气的围龙屋最宜年轻女子造访.最好着一袭红裙,曼妙身姿,如梦如幻,没人会阻止你在花厅或花胎跳一场杯花舞.

后山上,油桐花甩出雪白的水袖.花厅里,长裙飘洒一枝红艳盛开.

雾霭流岚给村庄抹了一层浓淡相宜的墨色.山水溢出了山水,草木写意着草木,鸟鸣传唤起鸟鸣.水墨画的大胆用笔,就是不受传统和世俗的羁绊,有真性情,才能成大作品.故乡的山水总是野性的,溪畔横穿一条草径,残墙伸出一株柿树,桃园长起一簇翠竹,河流跨过一道老桥,山麓隐现一座围屋.有色彩隐约浮现,豆青、黛绿、胭红、莹白、杏黄,水墨画竟成了一幅淡彩画.

远远望去,这画的重心便是围龙屋.龙鳞似的屋瓦在蟠龙般的屋脊上若隐若现,像一条韬光养晦的龙,安稳地潜伏于山麓,不管风云流变,总是以匍匐的姿态和不加粉饰的素颜盘踞于山水之间.她不需要金鳞玉甲、锦衣貂裘,有黑瓦白墙就够了.顶多挂个匾、雕个梁,再多的装饰便成了累赘.

《管子·内业篇》曰:“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客家先祖深谙此理.有仙必有山,有龙必有水,山可藏风,水能聚气.在建造半圆形屋宇时,客家先祖巧妙地在门前设置了一口半月形池塘.两半圆相合,恰是一个圆.沧桑围龙一下子成了山水围龙,从一种烟火气浓郁的民居,上升到了艺术审美的层次.

我的家乡梅州地区有围龙屋上万座,这一幅幅山水画氤氲在青山绿水间.后有靠山,前有池水,围龙屋是向着大自然打开的卷轴.我把目光投向围龙屋门前的半月形池塘,它实在是一部作品的神来之思和点睛之笔!

水,是山水画的重要构图元素.有水,画面留白而有生趣和灵秀,重峦叠嶂带上几分情愫,不会是一味的刚硬和傲岸.山与水交融,刚与柔并济,阴与阳谐和,虚与实对称,枯与润相宜.郭熙《林泉高致》云:“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喜欢宋巨然《山居图》、夏圭《溪山清远图》、文徵明《绿荫草堂图》,画面古雅、清寂、旷远,传达一种高古的情趣和意境.你看那山峦、松木、奇石、茅舍、驿桥、溪流、水波,布局精当,繁简有致,意趣横生.如若没有水,画作便少了灵气和玄远.水在所有的景致搭配中起到布白、调和的作用,还有空、淡、灵、逸的禅宗精神,虚极守静,萧散简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围龙屋前的这方水域,是天作之合,也是天人合一.有龙无水,当然是不合常理的;有山无水,也是人居环境和自然风景的一大缺憾.绝配,素来可遇不可求,但客家先民还是以山水画家的笔墨艺术巧设了这口半月形池塘,与半圆形围龙屋构成了一个圆.圆,在国人眼中寓意丰富,花好月圆,珠圆玉润,行满功圆,内方外圆,天圆地方.

来看围龙屋的构造,很有意思,从禾坪到上花厅、中花厅、下花厅、天井、廊道、上堂屋、中堂屋、下堂屋、南横屋、北横屋,这个布局其实是一个方形.而花胎和半弧形围屋,却是一个半圆,与半月形池塘合璧成为圆形.这种内方外圆的建筑,蕴含着客家人为人处世的哲学思想,对内讲究规矩,对外圆融通达.

据说华南地区旧时祭祀灶君,会在灶君神像旁摆一碗清水,水里放几片柚子绿叶.有一说法是寓示“清清白白、坦坦荡荡、无愧天地”,因为灶君是玉皇大帝派来凡间视察的使者,要将实情回禀玉帝.还有一说法是放置清水,化解不洁不吉之气.围龙屋前的池塘是否也有以水化煞的用意,我不得而知.倒是记得小时候,晨雾初开之时,媳妇们在清凌凌的池水里搓揉衣物.这个时间也是她们吐槽、开涮、闲嗑的最好时间,对男人、家婆的不满,女人之间的讥诮、互怼,对村里某个男或老处女的嘲讽,甚至哪一垄地里哪一块田里庄稼长势的议论……唾沫四溅,舌赛莲花,东拉西扯,不依不饶.要是新媳妇,当然有一点腼腆,她们才不管呢,话题会围着房里的那点事扯,生面粉硬是扯成了麦芽糖,衣服洗干净了,彼此也熟稔起来.

池塘岸上是大片菜畦,种着四时菜蔬.晨曦或黄昏,这里又成了媳妇们磨牙的好地方.她们一边伸出长长的木柄勺舀水浇菜,一边唠嗑个没完,东家长西家短,四个蛤蟆八只眼.总会有擦走火的时候,小摩擦变成了大嘴仗,吵得满村子的狗儿乱吠、鸡鸭乱飞、鸟雀乱啼,人心像煮沸的大骨汤,事儿到了谁嘴里都是个味儿.而阳光照在菜叶上,依然油亮晶莹.明天太阳升起,两个拌嘴的女人又好成了一个人.

碗里有饭,水里有鱼,这日子才不虚飘,人心才会落在实处.割草喂鱼,向来是男人们的事.村前有几个大坝,长满青绿的大叶油草、苏丹草、甜象草、黑麦草.挑回满满两簸箕,用铡刀切碎撒在水面,能看到或红或青的鱼儿游上来,小嘴一啜,草在动,水在动,围龙屋的影子也在动.

撒网捕鱼,自然也是男人们的事.光着膀子,穿着裤衩游到水里,两人各抓牢渔网两端的竹竿,一人用长竹竿拍打水面,网向中间渐次围拢.几十上百条鱼受到惊吓,鳞光闪闪,好不热闹.岸上的男女老少跺脚的跺脚,扼腕的扼腕,惊叫的惊叫,有等不及的,索性连衣服也顾不上脱便跳下水去.

若是冬季,捕完鱼后,还要把水放干,我们那叫“打旱塘”.塘泥被严霜打过,被阳光晒过,会杀死不少细菌,来年养鱼才能有更好的收成.

当然,村民也会有闲情的时候,多是溽热暑天,或是远客造访,在树荫下甩出竿子垂钓.眼睛盯在鱼漂上,心随鱼漂动,鱼漂慢慢沉入水里,猛地一提,饵不见了,鱼没上钩,还是快了点.如此折腾几回,围龙屋上已升起了炊烟,有钻心入髓的香味飘出,耸了耸鼻翼,韭黄炒蛋、酸菜大肠、椒盐河虾.想着客人在花厅里摇着蒲扇喝了几壶茶,鱼再不上钩,真的很不厚道,白养了大半年,还落得个待客不周的口实.耐着性子坐下,鱼漂又动了,待鱼漂沉得差不多时,刚要提竿,岸上正好有人喊,赶紧把手指竖在嘴边,却还是错过了一条鱼.

这哪里是钓池里的鱼哦?分明就是和围龙屋对坐,隔着半月形水池下一盘没有楚河汉界的棋罢了!

围龙屋冬暖夏凉,山上浓荫如盖,门前有池水消暑、聚气.有人说围龙屋和半月形池塘形如一个太极图,阴阳两极,天地相合,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围龙屋几乎建于大山之麓,依山面水,阴阳和谐.客家先祖是熟谙阴阳学的,别出机杼地设计了这口藏风得水的池塘,让围龙屋有了情感的寄托和内心的观照.

它像一面镜奁,照见了围龙屋在岁月烟云里的沧桑、庄重、清雅与平和.客家先祖从中原大地辗转南迁的血泪史,字字看来皆是血,经年辛苦不寻常.据历史学家、客家研究开拓者罗香林所著《客家源流考》载:“客家先民东晋以前的居地,实北起并州上党,西属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豫州、新蔡、安丰.换言之,即汉水以东,颍水以西,淮水以北,北达黄河以至上党,皆为客家先民的居地.”还指出中原先民经五次南迁而成为客家人.晚清著名诗人、客家先贤黄遵宪作诗云:“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

我仔细揣摩客家人南迁路线图,五次大迁徙途经河南、安徽、浙江、江西、四川、重庆、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从中原一路向南,形如一条蜿蜒巨龙,头在河南,尾在海南,爪在四川、重庆、台湾,几乎横跨华夏南北.

五胡乱华,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历史的动荡迫使客家先民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在马蹄声和厮杀声中走过满目疮痍,将痛失故园和亲人的屈辱“打落牙齿吞落肚”.这本是历史的悲哀,客家先民不可避免地成了逃难者,多少年来,他们一路南迁,重复着难民的运数.从西晋、唐代、北宋一直到明末清初、清咸丰年,这一千五百多年间的五个历史节点鼙鼓声声,客家先民如一条多难、桀骜的龙流离转徙,如此历程磨砺了客家人的性格,隐忍、坚忍、俭朴、勤劳.

不知道前人有没有对围龙屋的设计者进行考据,翻阅一些史料,未看到有记载,终为憾事.但我在内心向这位或这群佚名抑或匿名的祖先致敬.此大手笔有可能出自一人之手,也有可能是历史流变中多人智慧的集成.为此我专门向一位客家文化学者请教,他说粤东北围龙屋借鉴了江西土围子和福建土楼的建筑特点,几经改造、完善,才有了围龙屋的结构和模式.我不知道这一说法有无史料佐证,按此推理,围龙屋并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一群人的智慧成果.往往大作品,都是要反复酝酿、修改和打磨的.

不得不承认,他们是旷世的建筑学家、风水学家和美学家.毕竟围龙屋不是神话中的飞来石和蓬莱阁,它的背后是一部沉重的血泪史和心灵史.

客家围龙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干栏式”、云南“一颗印”被称为中国五大特色古民居,这些建筑承袭乡土,风格迥异.也曾领略过徽派建筑、常德窨子屋、开平碉楼、刘氏庄园、乔家大院的韵致,独独对围龙屋有斩不断理还乱的情丝.曾在一个失眠子夜,写下一首七绝:“何须玉砌与雕花,厚土长椽大客家.一望中原褴褛路,晴耕雨读自芳华.”

这些年,在离乡三百公里外的远方城市,站在悬崖般高楼的阳台上,望见斯城如海.在如此夺人之气的环境里,我确信人如蝼蚁.于是,我看到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未免庸人自扰了,但那森森剑气的确砍削了几许锐气、清气、静气、儒雅气、平和气.

在异乡的这些年,心如俗气的猪脬挂在城市楼群里,往往被薪水、人情、俗务绑架.就连一个不起眼的微信,也能把人牢实地缚住,欲罢不能.人究竟因为什么而存在,又奔着什么活于当下.作为个体的人,至少得有平和之气,时不时地拿一面镜子反观俗世的肉身.

在这样的城里,就连找一面镜子也非易事,只有跑三百公里回到围龙屋,在门前的半月形池塘照照自己.

那年,村庄移民了,因为下游水库加固扩容,水位线上升,汛期整个村子受淹,围龙屋成了水底龙宫.有几百年历史的颍川村举村迁移,搬到了水库岸上的移民村.也许是冥冥中的运数,又重蹈了一遍客家先民的流离迁徙.

库区是一个水光潋滟的湖,中间的湖心亭红墙绿瓦,我从未乘船去看过,只是站于堤坝隔水瞭望.有些景致,是需要在远处打量的.一次我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湖心亭的照片,有朋友说像长江里的观音寺,有说像金基德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里的那座庙.究竟像什么,我也说不清楚.而在祖母去世那天,我终于找到了苦苦寻觅的答案.

薄暮,细碎的阳光撒在湖面上,唢呐声掠过湖面传来,收敛了锐气,变得和白鹭一样柔顺.真的,我看见十几只白鹭打开琴键般的翅膀,忽高忽低,长长的爪子使劲想抓住什么,终于还是放弃了,渐次消失在湖畔的丛林里.

那座被无数游人坐船朝拜的湖心亭,在越来越疲弱的阳光下变换着轮廓,体格壮大,气势恢宏.嘣地睁开眼,湖心出现了一座围龙屋,半圆形,白墙黑瓦,有几百年了吧.炊烟从屋顶冒出,隐约能听到呢哝话语声、锅碗瓢盆声,还有鸡鸣犬吠的声音传来,嘈嘈切切.走进那条鹅卵石铺筑的逼仄窄巷,看到孩童时的自己踮着脚握住锈蚀门环,用力推开沉重的木门,“吱呀”一声,所有的记忆便都打开了.穿着开裆裤的自己在围龙屋的禾坪、屋檐、花厅、天井、廊道、堂屋、横屋、围屋、花胎之间来回穿行,直至迷失了方向.是祖母一声长长的呼唤把我拉回了家.

在祖母合上眼之后,我去了一座寺庙.方丈说去放生吧,放生的功德回向给亡人,这样已故之人便能乘此功德受无量乐.我深情地看了一眼湖的围龙屋,祖母站在大门前望了过来,她已然成了彼岸之人,与我隔着一湾水域,我默念着《三皈依》,虔诚地往湖里放进几尾红鲤鱼.它们摆着尾巴绕了一小圈,又绕了一小圈,慢慢沉下去.它们要游往一处陌生而神奇的地方,那里也许有炊烟缭绕的围龙屋和满山盛开的油桐花,祖母在油桐花里眺望颍川村.

此后经年,我都没有乘船去过湖心亭.那些鱼替我去了,何必再去打搅水上围龙的一帘幽梦?

责任编辑 蓝雅萍

总结:上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山水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山水本科毕业论文山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舞蹈史视野下的内卷化:从制礼作乐到礼崩乐坏
【摘要】“礼崩乐坏”作为周礼沦陷的标志性事件反映了统治阶级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宗理体系的崩溃 究其原因外在形式的固化,内在情感的缺失使得这种高度“程式化&rdqu.

国画山水中的意境分析
一、国画与山水画国画的历史十分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然而国画中的重要部分——山水画却在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开始逐渐发展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随着少数民族内.

山水豆花
食物与人一样,是有秉性的 都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那是就人而言的;食物呢,它们有着“入乡随俗”的秉性,随着环境的变化,会微妙地改变风味 从这个道理来.

卷首语.OPENING
每天都是普通的一天 人阳依然在小经意问升起,有时候他躲在云层的后面,不让我们看见 只有太阳的光是温暖的,其他的星星都离我们太过遥远,那遥远的距离,叫做光年,我们儿辈子都走不完 所以我们尽量不去做遥望星.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