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广场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与谁在占领纽约时报广场?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广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3

谁在占领纽约时报广场?,本文是广场方面论文如何写跟纽约时报和纽约时报广场和占领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广场论文参考文献:

广场论文参考文献 英语广场期刊英语广场杂志

如今,抢占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已成为一种新的中国营销风潮.那些在纽约时报广场风光无限的中文广告,瞄准的却是国内的行业市场.

2018年4月13日,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上打出了一个巨幅广告“祝海南生日快乐”,为1988年4月13日成立的海南经济特区庆祝生日.

现如今,纽约时报广场的各大屏幕里,随时都能蹦出由中国各线城市、各类民营企业、各色互联网品牌、各路明星网红等组成的宣传矩阵,它们以纪录片、视频和图片等方式抢占被外界称为 “世界十字路口”的时报广场,用文化输出和品牌推广的方式,叙述着一个个纹理清晰、诉求分明的当代中国故事.

1904年4月8日,纽约时任市长乔治·麦克莱兰签署纽约市政决议,将纽约的朗埃克广场( Long Acre Square)改名为“时报广场”(Times Square).当天深夜付梓的《纽约时报》,次日在第2版打出了一个醒目的标题:时报广场将成纽约市中心.

1904年,第一次电气化广告被安装在时报广场.

麦克莱兰不会想到,自己签署的一纸通令,会让纽约社会的商业生态在一个月内发生巨变.3周后,纽约曼哈顿商圈在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商业广告诞生了.时报广场北部第47街和百老汇交接的三岔路口,一个闪动着“Trimble Whiskey”(特林布尔威士忌)字样的电子招牌在夜间格外惹眼.

1904年美联社摄于这个三岔路口的照片显示,当时这个“Trimble Whiskey”广告里的威士忌品牌引用了美国作家埃拉·惠勒·威尔科克斯那句著名诗句: “欢笑,世界与你同笑;哭泣,你只能独自啜泣.”

这次改名所引发的“蝴蝶效应”还在持续.3年后,“降球仪式”领衔的跨年活动登陆时报广场,纽约人仰头望着一颗重970斤、直径3.7米的水晶球徐徐降落,在12月31日的最后一分钟之内缓缓下降43米,寓意为“新年新气象”.

据统计,当时有20万纽约市民到现场参与并观看了降球仪式.当纽约人的目光跟随水晶球,从43米的高处下移时,时报广场屏幕上早已不仅仅是3年前的那个威士忌广告了.而当21世纪初的时报广场大屏幕开始出现中国元素时,距离麦克莱兰签署广场更名决议,已经过去100余年.

犹如一面反光镜,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不仅宏观呈现了美国社会自20世纪初以来,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态,也反射和映衬出21世纪后中国社会、城市、企业和个人,在面对全球化商业化浪潮时的不同状态、心态、业态和语态.

在纽约时报广场的一块块大屏幕上,你或许能读懂一部分专属于中国的时代表情.

“花点钱去时报广场打广告,你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

1911年,舒伯特三兄弟租下百老汇大街上的马匹交易市场,将其改为“冬日花园剧院”,让20世纪的纽约开始燃起一场“剧场热”.此时已是纽约市中心的时报广场,直接收益于城市剧院的商业化运作.

据纽约时报广场统计,在20世纪初的头几年里,每年都有不少于500万乘客抵达百老汇与第七大道之间的“时报广场”地铁站,其中多数乘客的抵达目的只是“游玩”.地铁出站后,他们在时报广场中心区的休闲选择很多:剧场、商场、酒吧、影院……当然,还有在那个时代才刚刚开始耸立的那些广告屏前合影留念.

2011年,也就是舒伯特三兄弟用剧场“点燃”时报广场后的10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时报广场1号楼亮相,按照当时国内媒体的一致评价,这部时长60秒的宣传片“点燃”了纽约的“中国热”.刘欢、郎平、姚明、丁俊晖、袁隆平、吴敬琏、杨利伟等出现在片中.涵盖了文艺、体育、商界、智库、时尚、航空等多个领域.

这部宣传片自当年的1月17日起,每小时播出15次,从每天上午6时至次日2时,20小时内共播放300次,一直播放到2月14日,共计播放8400次.而在2016年,一条关于南海主题的英文宣传片再次出现在时报广场的“中国屏”上,在7月23日到8月3日这段时间里,每天滚动播放120次.

这种以国家宣传片形式对外输出价值观的做法,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公共事务与国际关系教授罗伯特·恩特曼看来,是一种“媒介化公共外交”,即利用大众传播媒体来获取外国受众对本国某个外交政策的支持,进行周期更短、更具针对性的表达,通过说明本国政策,让外国公众了解相关观点,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

“简单地说,就是国家层面的一次形象营销,通过本国名人效应,彰显国家意志,这显然是一项政治任务.”国内某市外宣办的一位李姓负责人表示,与国家层面决策部署的不容置喙相比,国内城市走向时报广场 “推销”自己,这种行为本身更轻松,其中的规律和门道也更“接地气”.

这名负责人五六年前找到新华社,希望对方能在时报广场1号( One Times Square)的“中国屏”上播放自己所在城市的宣传片.2011年8月,新华社的全资子公司新华影廊在纽约时报广场2号楼租下一块广告牌,专门招揽那些希望在纽约时报广场上亮相的中国企业.除此之外,大连户外媒体集团国域无疆、蓝色光标旗下子公司蓝色天幕也分别于2012年、2014年租下了纽约时报广场上的屏幕,成为中国企业赴美推介营销的*商,在圈子内被称为“二房东”.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国家形象宣传片后,国内各大城市开始陆续“抢滩”时报广场,用一部部时间不长却能在纽约核心地带循环播放的城市纪录片,完成了向各自城市的一次次另类致敬.在这轮暴风疾雨式的城市海外营销中,各城市都针对自身特点,对纽约时报广场进行了自认为精准有效的投放:

2016年12月,大连开始投放一个为期半个月的城市宣传片,称 “要让全球友人都来感受大连的浪漫与时尚”;2017年3月,广州成为时报广场1号“中国屏”上的主角,以“花城”的身份推出了30秒的城市宣传片,名字就叫《花开广州·盛放世界》;同年4月,洛阳以“千年古都”的姿态登上了纳斯达克交易所的大屏,上演了一出 “牡丹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大片”……

这名负责人曾对比过在纽约时报广场、央视和地方性媒体的推广和营销成本,结果发现,时报广场的“性价比”居然最高. “虽然价钱比后两者稍微贵一点,但毕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他的另一个经验是,国内城市最喜欢在两个时间节点去纽约投放广告,一个是过年前,以中国年为概念比较好吸引外国友人,另一个是3-6月,因为欧洲一般是月放假,国内城市的广告提前3-5个月进行投放,有利于被广告吸引的外国人提前规划暑期旅行.

“上纳斯达克和汤森路透社的大屏幕就像出口,回国进行二次策划营销就像内销,整个推广营销过程的核心就是‘出口转内销’.”

如果说那些“入侵”时报广场的中国国家和城市层面的广告宣传片,初衷在于“在纽约时报广场,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城市)”,那么近年来在时报广场爆屏、卖萌、刷存在感的多数中国企业,也从来没有忘记过推广营销的初心:“在纽约时报广场,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货.”

“时报广场离纽约的华人区不远,如果能吸引华人区的华人过去看广告,这个效果是国内企业最希望看到的.”陈辰说.陈辰曾就职于北京的一家公关公司,公司的业务以建立海外媒体关系和海外推广为主.

陈辰的职业生涯,和海外营销在中国的起步时间非常契合.2010年,她毕业于北京一所高校,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毕业那年夏天就加入了那家公关公司.半年后,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登陆时报广场“中国屏”,陈辰记得那是2011年1月17日,一个现在回想起来闪亮无比的日子.“第二天老板召集全体员工开会,说这行业的春天来了,你们就等着点钞票吧.”

之后的工作证明,“点钞票”的许诺太过浮夸,但“业务不停、电话不断”倒成了陈辰的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仔细梳理一下这些“下单”客户的类型和诉求,陈辰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名“社会趋势观察家”.

如陈辰所说,五粮液算是紧跟国家形象宣传片步伐,第一个登陆纽约时报广场的中国企业:在时报广场2号的那块长18米、宽12米的LED广告板上,大红色的五粮液商标分外显眼,但在当时却引发了外界不小的争议: “在纽约做白酒广告,外国人喝白酒吗?广告这么打有意义吗?”

据五粮液集团办公室主任唐伯超事后的回应,这次的投放旨在“提升白酒的世界认可度,并传播中国传统的白酒文化”,但他随后承认,对于产品的市场销售有很大帮助.“我们每年都向海外市场出口1000多吨白酒,这个数字每年都在递增.”

除了五粮液,陈辰所说的“禁播事件”也可以看作中国社会网络流行文化在异国传播时的一次受阻.2013年,巨人集团旗下的“屌丝网游”广告在纽约时报广场的路透社屏上播放,但随后被紧急撤下,事后得出的原因是:美国广告、传媒界有规定,一些俚语以及不雅之词会被技术手段过滤掉.

而那些在纽约时报广场风光无限的中文广告,瞄准的却是国内的行业市场.“你说,美国人知道屌丝什么意思吗?”陈辰反问,“上纳斯达克和汤森路透社的大屏幕就像出口,回国进行二次策划营销就像内销,整个推广营销过程的核心就是‘出口转内销’.”而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上占据一席之地的营销经历,则是每一个国内企业在品牌对外推广时的资本.

数字统计.2014年中国创投市场共发生投资1917单,其中互联网行业以融资35.96亿美元的成绩排名第一.也是在这一年,陌陌、微博等社交平台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这让时报广场的大屏幕被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流行表情所占据:除了集体扎堆刷屏拜年的老套路外,以“Hi,约吗?”为首的问候语,开始颠覆中国企业在时报广场大屏幕里的话语体系.

根据2012年《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时报广场中心楼体上的LED广告屏一年就能够赚得2300万美元的收入.近些年美国户外广告的投入增长是3.6%,而时报广场的广告在2002年至2012年间几乎翻了一倍.透过这些炫目的数字,陈辰看到的却是彩色商业泡沫被无情戳破后,那些被商业浪潮裹挟并无奈“”着的国内中小企业.

对于一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登上时报广场大屏幕的时间极为珍贵,部分企业甚至会安排专人前往纽约现场拍照并录取视频.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拉锯战.在时报广场大屏幕投放广告之前,赴美推介者心里都需要有这样一些概念:号称“每天人流量30万”的时报广场1号楼的大屏幕自然最贵,而2号楼则因为有“中国红屏”而颇受国内企业喜爱,这块屏幕最底部报价最低,而不上不下的中间屏幕最高,因为最符合常人视线投射区域.《华尔街日报》就曾报道,2012年时报广场1号楼的广告屏年租金,最下面屏幕最便宜,为110万美元.从下往上数第二块屏幕的比较贵,最贵的已经达到400万美元.

“和买房一样,得挑地段,地段好的价位高,地段差的价位低.”国内艺术网站Hi-Hey的创始人何彬说.不过中国企业最爱上的还是纳斯达克和汤森路透社的大屏幕,虽然这两块大屏地处十字路口,且往来人数并不集中,但这个区域因反馈周期快,当天下单即可投放,且单价便宜,计时方式灵活,而备受国人喜爱.“最关键的一点是,屏幕尺寸大,适合拍照.”

在何彬看来,花钱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露个脸,这只是完成了产品商业战里的第一步.他认为重中之重,是所谓的“后期品牌建设”.“通俗点说,就是回国后的热点炒作和自我营销.”

对于一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登上时报广场大屏幕的时间极为珍贵,部分企业甚至会安排专人前往纽约现场拍照并录取视频.“这些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掌握了现场的一手资料,才能在后期的包装和二次传播中有所发挥.”陈辰说.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如今的朋友圈里营销标题无处不在《“大苹果”快被中国人玩坏了,恭喜XX总喜提时报广场》《霸气!这家企业独霸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请速速膜拜!》《向世界发出宣言!纽约时报广场,我们终于等到你!》……

陈辰没有讲完她那个“心比天高”客户的故事.故事的结局已写在开头,一个笃信纽约时报广场能给企业带去更大商业机遇的创业者,在一轮轰炸式的广告空投过后,终因传播营销效果欠佳而举旗投降.陈辰因为这笔单子,当年的业绩狂飙突进,年末成了公司内部的业务标兵,被部门其他同事称为“时报广场屏幕带路王”.

不过这也是她在公司的最后一笔单.陈辰把自己拒绝继续从事海外推广工作称为“不想再吃人血馒头”.和纽约时报广场打了4年交道,但她从没去过纽约,也没见过时报广场在1904年的第一个超大型广告—一“Trimble Whiskey”的威士忌广告.采访结束后,她才看清了广告语下面那句“欢笑,世界与你同笑;哭泣,你只能独自啜泣”诗句还有下一句:

“它自身的麻烦已足够多,所以这古老而悲伤的大地必须自寻快乐.”(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辰为化名)

该文总结,本文论述了关于对写作纽约时报和纽约时报广场和占领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广场本科毕业论文广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重大事件国际传播的人员部署战略以《纽约时报》西非疫情传播活动为例
2014年,利比里亚……一些西非国家因为受到埃博拉病毒的严重影响而获得世界普遍关注,许多国际性新闻媒体纷纷对疫情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在美国,以纽约时报为首的新闻媒体更是不遗余力地对这场疫情进行了长期的、.

媒体外交视野下中兴事件的报道框架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
一、引言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中兴的禁售令,未来7年内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 受禁令影响,中兴的正常经营活动无法继续 5月13日,特朗普在推特中表示“致力于让中.

纽约时代广场:不疯魔不成活的95后珠宝设计师
当你看到范冰冰、李小璐、超模刘雯这些大牌佩戴的绝美首饰时,你可能不会想到,它们均出自一个95后之手 不仅如此,受美国政府邀请,他的自创珠宝设计品牌Ciga Long,还登上万众瞩目的纽约时代广场NAS.

《纽约时报》诽谤政府官员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964)
终审判决书(该联邦最高法院判决书由大法官布雷兰呈递)在本案中,本院必须确定言论和出版自由受宪法保护的程度,以及是否可以限制政府官员的权利,因为他们在受到诽谤时,难以通过反击媒体的诽谤行为而恢复其所受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