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土地利用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与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刀耕火种农业的土地利用智慧类论文范文文献

主题:土地利用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20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刀耕火种农业的土地利用智慧,本文是土地利用类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和刀耕火种和土地利用智慧和人口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土地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土地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农业论文农业机械期刊农业期刊农业期刊有哪些

摘 要:普米族、怒族、独龙族、景颇族、基诺族、德昂族和布朗族作为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是传统的刀耕火种民族.文辛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刀耕火种农业的土地选择、利用和保护智慧进行梳理,呈现和分析与主流中国农业科技文明不同但不容忽视的传统农业科技.借此说明刀耕火种农业的山地土地利用对于农业科技来说有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土地认知;土地利用;土地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621X( 2018) 01 - 0150 - 07

一、研究源起

中国自古以来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大国,其几千年来解决人口飞速增长和土地不断缺乏之间的人地矛盾的农业技术无疑是一笔偌大的财富.美国著名土壤学家富兰克林·金在研究中国农业时提到:“在遥远的东方,采用集约耕作获取巨大的土地产量是可能的.”若是按照中国的耕作模式,美国这块土地上养活的人口可以达到现有规模的5倍.所以,人口较为集中且地势平坦地区的精耕细作农业①便作为中国传统农业科技的主要特点被广泛研究.与此相对的山地粗放型传统农业科技很少受到关注,而且经常被认为是无法达到土地合理利用和破坏环境的原始农耕技术.然而,刀耕火种作为山地粗放农耕的代表,已经被许多学者证明了其对传统农业科技的价值.尹绍亭认为刀耕火种是山地民族的一种生计,是他们对山地森林环境的适应方式,是森林孕育的农耕文化,值得研究、学习、继承的东西不少.对土地的认识和利用是人类从采集狩猎过度到农业耕作后一直探索的主题.刀耕火种农业的山地土地利用与精耕细作农业的土地利用方式截然不同,对于农业科技来说有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以山地为主是云南农业生产条件中最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影响和限制了多个自然条件,对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也很大.云南海拔约600米至1 800米的山地和丘陵是众多山地民族所经营的刀耕火种农业系统.云南共有8个人口较少民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景颇族、基诺族、德昂族、布朗族作为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其均分布在我国“滇西南刀耕火种带”上,是传统的刀耕火种民族.阿昌族也为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但由于主要居住于坝区,所以并未形成刀耕火种农业文化.

普米族等7个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由于生活在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些民族生活的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刀耕火种农耕方式.这几个人口较少民族在刀耕火种农业土地利用方面各有特点,也有相通之处.总体而言,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刀耕火种农业模式之后,对土地的利用有自己独到的智慧.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刀耕火种农业的土地利用智慧进行梳理,呈现和分析与主流中国农业科技文明不同但不容忽视的传统农业科技.

二、土地的选择

刀耕,指的是用刀或斧将杂草树木砍倒;火种,则是将已砍倒晒干的杂草树木烧光,然后进行播种.每次播种之前选择怎样的土地进行刀耕火种是秋天得以丰收的重要保证.曾雄生已经介绍过土地选用对刀耕火种的重要性以及选择林地作为刀耕火种地的基本理由:“人们在进行刀耕火种的时候,首先面临的就是土地的选择.原始农业初期由于生产工具落后,使用石斧、竹刀进行耕种时,既不是选择大规模的原始森林,也不是草地,而更多的是选择森林的边沿、隙地或林木比较稀疏的林地.这是因为拔除草地上植被的地上部分虽然比较容易,但没有翻土工具的原始农人,却难以清除其纵横交错的地下根茎.而且草地不能提供足够的灰烬.这些都对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在斧斤还没有大量使用的洪荒时代,即使是森林间隙的边缘地带,也有较厚的腐植黑土,人们又可以把灌木和小树砍到.甚至可以把周围的枯枝败叶扒过来,晒干焚烧后再作肥料.这就决定了人们选择林地而不是草地去做土地.”‘5]41除了遵循对刀耕火种地选择的基本思路外,云南各人口较少民族对刀耕火种地的初步认识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刀耕火种地的选择上.

刀耕火种的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在土地的选用上十分慎重.他们普遍将选择刀耕火种地的活动称为“号地”.也就是要根据地形、地势、土壤肥沃程度和气候来选用刀耕火种地和决定耕种的时间和作物以及通过一些约定俗成的数量单位来分配土地.由于所选土地关乎整个村寨的生计问题,所以很多时候还需要依靠宗教的力量帮助号地.

(一)作为择地因素的自然条件

居住于山地的人口较少民族心中都装着一把度量土地“理想”与否的尺子.基诺族开垦林地前由有经验的老人来选择开垦的土地,老人根据土地上现有的树木长势来判断地力情况.在福贡老姆登进行田野调查时,当地怒族介绍他们选择刀耕火种地的方法:

“我一挖就晓得地好不好了,首先从颜色上看,土黑一点的就是好地.其次就是试种上两三年,就晓得哪里是肥的,哪里是不肥的了.一般来说,靠近清沟的地要肥沃些,反之,在坡上的地则不肥.不过,也要结合季节、气候来看,比如雨水多的时候,清沟那边的收成就不会太好,阳坡那些的收成就好些;比如是旱季,阳坡那边的收成也就不会好.”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对土地的根本认识是对山地地形、土质、水源、阳光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理解.以普米族为例,其是从游牧民族转为农耕民族,是农耕和游牧结合的民族.普米族居住的特点便是住在半山腰,即中海拔地区.选择这样的地方生存,主要就是考虑到该地能否提供足够的资源供其饲养畜牧以及是否适合进行刀耕火种.普米族先民首先要考虑到这个地方是否有草场和水,因为他们要养牲畜.其次,还要寻找哪里有可以开辟的地,符合要求的土地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向阳的、水源好的、土质好的.刀耕火种地一般在河边,有利于作物生长;半山就是住房;山上就是放牧.还有就是根据树种来判断土地,长松树的地方,土地比较贫瘠.长栗树的地方,一般都是向阳的地方,温度相对高,叶子每年落下来形成有机质,肥力高.兰坪普米族说,他们至今还掌握用“脚踩踩”就知道这个地方的土质好坏的技能,并且根据土质来决定以后种植什么作物.

曾雄生总结了中国南方从事刀耕火种少数民族在土地选用上的经验:“主要是依据林木的长势和种类,而不是土壤的质地.他们对于土壤的知识相当贫乏,却能十分细致地区分各种不同的林地,并且懂得因地制宜地利用它们.他们较早地注意到地形的因素,懂得选择较平缓的,两面稍高,中间稍低,略成槽形的,或光照较长的地段,这些地段一般也是水肥比较集中、林木比较丰茂的地方.他们选择土地时也看‘黑土层’的厚度,然而,所谓黑土层乃是树林力枯草败叶腐烂后堆积起来的疏松而发黑的土层,所以关键的仍然是林木丰茂.”[最理想的土地一定要具备肥沃的特征,可是对于有的靠山林而活且工具匮乏的人口较少数民族而言,便于砍伐的刀耕火种地比拥有厚实的黑土更重要.

人口较少民族会将原始森林和砍伐过的再生林加以区分.怒族号地一般将撂荒后长出的再生林称作“二荒地”,独龙族叫“曳”,又将其细化为凡抛荒后能长出较大的树木的林地叫“样伯”,凡抛荒后能长出中等树木的林地叫“样沙”,抛荒后只能长出细小树木及野草的叫“样奇”.独龙族一直到1949年前还处于石器时代,即便有少量的铁刀和铁斧传八,但是质量也很低劣.所以独龙族认为砍伐茂密树木和高大的原始森林太费劲,砍伐“样奇”收成又欠佳,所以他们一般选择“样伯”和“样沙”作耕地.但是,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一部分人口较少民族,例如怒族逐渐开始选择原始森林或抛荒时间较长的二荒地,标准主要是林木丰茂、黑土深厚.

怒族的刀耕火种地称为火山地.怒族开垦火山地的程序和方法是:在开垦火山地之前,要杀鸡祭山神“号地”(选火山地),之后,在初秋落叶之前即进行砍树活动.砍树时,要根据山势、地形从下往上砍,所砍树木的砍口定向一致,树木都不砍断.待深秋到来时,凭借风力吹倒大树,然后大树压倒中树、中树压小树,顷刻间便能将一片林子夷为平地.

(二)作为择地因素的超自然条件

世世代代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人口较少民族,对神秘的山林和多变的气候均产生了敬畏感,这样的原始宗教信仰也决定着他们如何选择赖以生存的刀耕火种地.

景颇族号地在观察土壤和林木状况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宗教仪式“神判”的结果来择地.目瑙纵歌节后,男人开始到山里选地,一般是选择坡度较为平缓,土质肥沃,丢荒时间长,已长成大树的山地.号完地之后抓一把泥土包回家,晚上睡觉时放在枕头旁.这晚要是做了吃饭、吃肉等吉祥梦,说明这块地选择对了;要是散了流血、刀伤见红的恶梦,就要另去择地,或者请董萨卜卦,祭了山鬼后再去砍.砍地放倒大树时,要在树上摆一块石头,并对被砍到的大树说:“高大的树呀,大山的主,不是我的长刀砍你,是这块石头推到了你.看吧,石头还在这里,石头就是证据.”

云南普洱市澜沧县景迈茶山布朗族在“干楞”节⑦时选择耕种的老火地.“干楞”是布朗族的12月,他们将这一个月称作佛祖的月,不能做任何农事活动、也不能进行结婚、盖房和进新房等活动.芒景村老人回忆到:

“这一个月是收割好稻谷的月份,我们说是森林里静悄悄的一个月.这个月的十五,整个寨子的村民会到缅寺过干楞节,庆祝丰收,并且选择来年要种植的老火地.选择老火地需要寨子里的老人和和尚做一个仪式.当地布朗族传说,芒景是猫头鹰的村寨,由一只猫头鹰化身而来的,所以在选择老火地时就将一只木刻的猫头鹰放到一个木桩上,念经后转动木桩上的猫头鹰,猫头鹰的正面指向哪个方位就种植哪个方位的老火地.”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经过长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总结出了许多有关土地认识的知识,这些智慧一直以来指导着他们在自然条件相较恶略的山区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土地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这些对土地的认知和信仰也在不断地指导他们对土地进一步地利用.

三、土地的利用

据了解,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的生产生活一直以来都是以氏族为单位,即氏族祖先开的地,该氏族的后人便永远拥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力.氏族所在地,经过发展就形成后来的村民小组、自然村.如普米族人所说:“这块地是我们祖先开垦的,我们是他们的后代,所以就可以在上面居住、耕种.”

(一)耕种制度的地方性知识

选择好耕种的土地后,人们还根据自己的经验,发挥聪明才智将土地类型进行划分,并且养威了相应的土地使用习惯.20世纪90年代末,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仍有轮作的农耕制存在.依土地肥力情况来定土地利用的方式,从而形成差异性的耕作(轮作)制度.

普米族人在充分认识农耕条件的基础上,形成了撂荒农耕制、熟荒农作制、土地休闲耕作制、土地连种制、轮作复种制、间(混)作套种制等多元化的农耕制度,将其农耕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中,熟荒农作制指的是生荒开垦后,连续耕种二三年,随着土壤肥力的消耗殆尽,人们就把土地弃置,长期或不定期的撂荒,利用自然植被恢复地力,当地力恢复到一定程度又进行垦殖播种,进入熟荒耕作制,如此循环进行.许多人认为这是由普米族居住的地理位置特殊性决定的,即大多数人居住在半山腰,土地面积比较大.虽然说土地是贫瘠,但是一家有20 -30亩、山地林加起来甚至是有40 - 50亩.于是便采取这种非常传统的撂荒制.

独龙族就将土地分为轮歇的“火山地”、半固定的“水冬瓜地”、村寨屋舍周围的“手挖地”和“园地”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地对应着各自的耕种方式和制度.独龙江独龙族说:“3年的时间,足够森林植被自然恢复了.因为,独龙江湿度大,两三年水冬瓜树就可以长到7米,可以继续砍伐和烧了.”

基诺族的轮歇耕作制则分为 茬轮歇和轮作轮歇两类.一茬轮歇制主要在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土质较差的土地上进行,因为此类地一般只能种一季,如果连续耕种,第二年即少有收成.轮作轮歇制使用锄、犁进行耕地和撒播播种,这种耕作制主要在肥力较好的林地上进行.基诺山的基诺族将土地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类叫“折莫咪拿爬塔肖抵”,意为平整的,适合于长芦毛林的黑土.二类称为“折肖折交”,意为有少量沙石的坡地.三类称为“迭塔”,意为高处的土地.在整个基诺山区三种类型地所占比例大致相同.第一类土地实行较长时间的耕作制,一般连续耕作5-6年,也有连续耕作10年的,休闲期最好在20年以上.如果休闲时间不足,往往退化为稀树草地.第二类地一般只可以耕种2 -3年,而后需要休息12年.第三类土地一般砍种一年就休息了,绝大数基诺族村寨都将此类地规划为13块,每年耕种一块,13年一个轮歇周期.

芒景布朗族将刀耕火种称为种“老火地”.老火地的种植时间为一年一季,每年的1-3月为砍伐季节,砍伐之后烧尽,在桑刊节过后开始播种,播种之后也要进行中耕管理,关门节过后开始收割,一直到11月收割完,每个村寨都有自己固定的一大片种植老火地的区域,这一区域又被分为许多块,每个村寨每年选择一块来进行刀耕火种,每块地可以种植的年限根据土地的肥力来决定,有的地块肥沃,大概就可以种植2年到3年,土地贫瘠一些的地块就种植一年,一般15年轮完所有的地块.芒景村上寨老人回忆:

“上寨的老火地大概有17块,每一块都有名字,名字均是这一片的地名.分别为:嗒瑞、翁因、光当、呐海、光黑、光瑞、翁、中如、永和、光夥、斌十、曼捏、翁瓜、光波、别更、光宏、宋归.老火地分布在村寨的四周,每个方位都有.”

(二)看地播种的地方性知识

认识和利用土地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耕种,然而选择种植何种作物以及作物的耕种方法也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这是利用土地的结果.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已经能够将作物和土地耕种制度结合起来,做到地尽其用.

德昂族拥有的地分为固定耕地和轮歇耕地(休耕地)两种.固定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10%左右,多分布在缓坡或河谷地带,适宜种植玉米,但也需要轮换种植,即今年种植玉米,明年则要改成种植大豆,以增强土地肥力.轮歇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左右,一般是一块地种3年后休耕轮歇,即第一年种植甜养、苏子(油料作物)或饭豆,第二年种植早谷,第三年种植甜养、饭豆,第四年才开始休耕.之后经过7年至20午的休耕期,待到这块土地又是灌木丛生、杂草遍地时,才可以再次耕种.

布朗族的刀耕火种地一般实行轮歇抛荒的耕作方式,一般每连续耕作1-3年后即抛荒若干年(7至10年不等),待草木茂盛后,再重新进行耕作.为了适应刀耕火种林地的休耕期需要,实行林地轮流砍烧,通常将村舍四周的林地划分成几大片或数十大片,每年按规律砍烧,以保证刀耕火种农业的正常进行.例如勐海县打洛镇曼散寨共有早稻15块,每年砍烧一块,早稻地种一年便休耕.棉花地共有8块,每两年砍一块,作物实行轮种,第一年种棉花,第二年种早稻,第三年开始休耕.有的布朗族地区根据阳光照射的方位来进行耕种,即在向阳的土地上第一年种棉花,第二年种旱谷,在背阴的地上仅种一年的早稻.

无论是决定在哪片土地上轮作,还是决定使用土地或让土地自然修复的年限有多长,或是决定在地方交换种植不同作物,人们的这些行为,都是在充分认识土地肥力,进行了严格的土地分类的基础上产生和不断实践的.而在具体的开垦、耕种方式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技巧.根据不同的土地,在谷种的多样化选择和播种时间等轮作技术等方面,刀耕火种的耕作技术甚至比传统农业更为复杂.

四、土地保护

土地对以农为生的人而言是重要的,对“一寸土地一寸金”的山地民族而言更是至关重要的.对土地的保护既是人们的本能,又是人们在历史中不断汲取和总结的经验.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在保护土地方面,不仅有代代相传的具体保护措施.还有人们受到在特定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朴素生态思想影响.

(一)具体保护措施

1.防火

平原民族善于用水,饭稻羹鱼,仰水之利;山地民族善于用火,畲田驱兽,赖火之功.火虽为人们用,但是如果使用得不合理就容易造成灾难.所以,山地民族不仅善于用火,还有一套防火的地方性知识.

芒景布朗族老火地在村寨周围,由于每次耕种之前都要用大火烧,为了不烧到村寨和其他片区还没有开垦的老火地及森林,防火林是必要的.布朗族老人在选择老火地的时候就选择四周有大树的地方,这些大树树干粗壮,树荫大,布朗族称这些防火树为咩暖,这些防火林足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住火势蔓延,并且严禁砍伐.每一块老火地距离防火林均需要10米左右,以预防火势蔓延.每年干冷月过后,布朗族在整理老火地时就特别注意周围的防火林的状况,并且将防火林周围的枯树叶和树枝打扫干净,确保烧的时候不会轻易烧到防火林.布朗族古老的防火林选择和保护的智慧千百年来保护着其栖居的村寨和森林平安.

景颇族在10、11、12这三个月份都可以砍树,在砍树之前,人们通常会选择大树较少的山作为自己耕种的土地,砍好的树需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完全的晒干,人们通常会在三四月份将晒好的树、草烧掉,烧干净为止.烧树时,在田地的周围用割下来的草将周围进行隔离,防止大火燃烧的时候蔓延到别的山头,在撒种子之前将土地尽量踩平整,等到四五月份有雨水的时候再往田里撒种子.

怒族人会在一块完整的土地中间修筑田梗.借助田梗,米防止水土流失.田梗还有防火的作用,其作为一个隔离带,将一个个梗隔断开来.但是,留出来给人走的路不会太宽,当地流传老人说:“田埂不能多留,多留,就少种一口谷子.”

通过各个民族轮作的细节可以得知,防火是刀耕火种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序.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均根据自身所居自然环境特征,机智地选择防火方法以保护所选土地安全和原始森林不被随意破坏.

2.肥料管理

延长土地的使用时间,也是保护土地的其中一个方面.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在使用肥料方面有一个共性,即都有使用圈肥的传统,而很少使用现代农业推广的农药.

历史上,普米族的种养结合方式最为典型,就是通过畜多——粮多——肥多——畜多这样的循环方式,即人们饲养牲畜,特别是羊,通过积肥、圈肥这样的培肥技艺,增加粮食的产量,然后又用粮食来养牲畜,这样的简单循环.直到现在,普米族老人还很反感使用化肥,他们说使用化肥会破坏土地自然的状态.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年轻人会适度的使用复合肥料(特别是用在马铃薯的种植上),不过他们也不会使用农药.之所以,普米族地区80 -90%的人不使用农药,人们归因为高寒地区的一个特点,就是病虫害也相对少.

怒族每家每户都养牛羊猪,畜牧业占家庭生产的30%.白天,人们将畜牧放出去,晚上再赶回来,将畜牧圈起.人们每年施一次农家肥,即撒一层牛、猪、羊、鸡的粪便作为肥料,然后将土地反犁,再在上面种上玉米、辣椒.当地人说:“牛羊的粪用来种玉米,鸡粪用来种辣辣椒,因为鸡粪种出来的辣椒才辣,才好吃.”德昂族人选择在秋天把树砍下来,等到冬天,树木都晒干了以后,人们会把适合做柴的部分先搬回家做柴薪的储备.之后,在春季耕种之前,人们再把剩下的树枝或是树根全部烧成灰,以作为土壤的肥料.

至今为止,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仍对圈肥持有较高的认可度.无论是耕种者,还是市场上的消费者,均认为放有机肥料的作物,食用起来倍加美味.一些老者在耕种时,坚持使用圈肥,他们十分反感化肥.

(二)传统生态观念

刀耕火种农业的传承,并不止于上述的一些技艺方面,根深蒂固的是生态观念的传承.游耕思想是基于原始宗教信仰之上对森林和水等自然力量的崇拜与敬畏之情.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坚信森林是耕地的母亲,是一切养料和水的来源,也是他们刀耕火种地的天然屏障.

云南7个较少民族大多长期居住在山高林密的地区,靠山吃山,不仅从山林中获取生活资料,还倚靠这样的自然环境耕作和繁衍生息.密切的人地关系和人对自然的敬畏催生了人们的山林崇拜.普米语称山神为“日金”,当地人在动土、狩猎、出远门之前,亦或是过年过节之际,一定要祭山神,主要是求保平安、顺利和富足.

在有原始宗教信仰的怒族地区,那里的人若是要在地里种下包谷,还得要择吉日祭山神.他们认为,祭祀山神的好处有:保佑庄稼出苗整齐,保佑庄稼获得丰收,保佑庄稼不被野兽侵扰.景颇族人在砍山之前要祭祀山神,用猪或者鸡,目的是请求山神给予庇佑,在种植时候祈求山神作物生长顺利,在收获的时候祈求谷神饱满.在刀耕火种时期,布朗族人为了祈求山神的保佑,全寨每年4月由巫师主祭,敬献肉、饭莱、鸡及数对蜡条,并对它磋头跪拜.除此之外,普米族、怒族、布朗族族等都有森林文化,人们会把一片森林划分为神山或神林,不能乱砍,以宗教的形式保护这片森林.

怒族人严禁砍伐水源林,为了可以保证水的干净,水源林附近不能放养牲畜.过去,干旱时还有求雨的活动.祭祀者披着蓑衣,身上倒挂着锄头,手上抬着祭祀品,他一边敲锣,一边走家串户.村里的人听到锣声,便在家门口等候祭祀者.祭祀者经过时,人们就将事先准备好的一盆水浇在那个祭祀者身上.人们通过这一行为求雨,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感动神灵.祭祀者把祭品送到“龙潭”,龙潭就是湖泊、大河、大江所在地.据当地人回忆,求雨祭祀有时会应验.如果不奏效,大家就会反思、总结,是否是因为祭祀当天给“龙王”送了什么不能吃的东西,让“龙王”不满意而不愿意保佑大家.过一段时间,人们举行第一次祭祀龙王的仪式.第二次就会把一些死去的狗和猫丢到这个湖泊里去,激怒这个龙王.当地人说,龙王被激怒之后就会打雷闪电,打雷闪电就意味着可能下雨.怒族人认为水是龙在管,雨下得多与少,龙王有自己的决断权.因此龙王需要什么,怒族人就给它需要的东西.祭祀山神、水神/龙王等风俗习惯展现了人们淳朴的自然观.人们强调自身与自然和动物的联系,尊重这种关系,并且懂得感恩这种来自外在神秘力量的馈赠.这种自游耕之际便拥有的情感,一直影响着人们当今的生态保护的观念和行动之中.

五、结语

粗放耕作具有比较好的自然生态效果.以粗放的懒活地方式耕种,土地使用时期很短,又不进行锄耕和犁耕,所以保留于地中的树桩不会受到伤害,可以迅速恢复生长,而且由于土壤裸露时间不长,因此水土流失相对较少;集约耕作连年使用土地,加之进行锄耕和犁耕,地中的树桩或者枯死被挖除,土地抛荒若干年内只长茅草,只有休闲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才会长出数目,而且由于土地连年裸露,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粗放耕作比集约耕作省力、产出高、生态效益好.

刀耕火种是粗放农业的代表,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具有极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须要改变过去认为刀耕火种就是一种落后农作方式的思想,强制要求退耕还林、采用现代的耕作方式,而忽视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态、地域、民族和社会属性.通过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刀耕火种农业中对土地的认识和利用发现,这些世代生活于高山的民族,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无法实行主流的精耕细作农业,从而另辟蹊径创造出一套粗放型山地农业系统.基于此,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在刀耕火种农业实践中增强了对土地的认识和合理地利用土地,做到了“知地善用”,这些千百年来积累的土地利用智慧确是人类社会的一笔宝贵遗产财富.

该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经典土地利用专业范文可作为刀耕火种和土地利用智慧和人口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土地利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山东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
高亮 齐自成 张进凯 李福欣 孙立刚 褚斌 韩梦龙农业废弃物是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丢弃的有机物质,主要包括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植物类残余废弃物;牧、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动物类残余废弃物;农业加工过.

古代云南政治中心和民族文化中心的变迁
摘 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原势力依据自身统治需要介入云南,云南的政治中心也随着统治者对不同区域的开发而经历了3次大迁移 先秦两汉时期滇中滇池周边作为云南最早的政治中心,三国至初唐云南的政治中心由滇中滇.

云南民族音乐
在我国的民族音乐乐坛中,云南的民族音乐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丰富多彩的地理生态环境,加之众多族源谱系的民族形态,积淀出的淳厚、绵远的人文生态,孕育出了云南多彩的民族音乐 云南的民族音乐拥有着独特的艺术.

从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说起
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继承和弘扬来自于民间的民族艺术资源怎样完成舞台艺术的转换和提升云南民族文化应怎样展示个性风采“民族民间歌、舞、.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