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政策研究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关于贷监管政策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政策研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7

关于贷监管政策,本文是关于政策研究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和政策研究和监管和*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政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政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时事政策论文大一形势和政策论文形式和政策论文怎么写形势政策论文格式

2017 年10 月18 日,在线信用产品提供商趣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其背后贷行业的超高利润率也随之进入公众视野.贷是小额贷款业务的简称,具有借款还款方式灵活、实时审批、快速到账等特点,亦存在监管难、风险高、易引发社会矛盾等问题.2017年12 月,人民银行及银监会等机构相继发文《关于规范整顿“贷”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一》)和《关于印发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二》),进一步加强对涉及贷、网络小贷业务的监管与治理.

这相继而来的两记重拳昭示着监管部门对整治网络借贷乱象的决心,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借贷的发展历程、贷行业发展现状、监管政策等方面的解读,探讨商业银行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一、互联网借贷的发展历程

在互联网技术兴起之前,借贷行为主要以银行借贷与民间借贷方式为主.银行借贷主要针对企业,起贷点较高,借贷手续繁杂,需要抵押或担保等;民间借贷则缺乏明确法律保障,存在较高风险.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成互联网借贷市场的崛起,我国第一家互联网借贷平台(P2P)在2006 年诞生,有数据显示,2017 年全年网贷行业成交量已达到28 048.49 亿元.P2P 网贷业务发展历程见表1.

表1 P2P 网贷业务发展历程

互联网借贷最常见的是P2P 模式,具体是指资金供求双方直接通过具有资质的网贷公司(第三方平台)进行资金借贷的模式.发展至今,互联网借贷已经由P2P衍生出了很多模式,主要包含以下三类.

1. 担保交易模式

担保交易模式下的网络贷款平台作为*,不进行吸储和放贷操作,仅提供金融交易信息,由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服务.借款人通过平台发布借款信息,投资人通过平台上的贷款列表向借款人放款,债权人与债务人均由用户担当,平台只作为信息中转方收取一定*费用(如图1 所示).

表1 P2P 网贷业务发展历程

图1 担保交易模式

图2 平台放贷模式

图3 信息平台模式

表2 贷分类比较

表3 贷监管动态

2. 平台放贷模式

借款人在网络贷款平台上申请审核贷款,平台依据用户个人征信数据,进行放款.由平台作为债权人,借款人作为债务人,平台收取贷款利息与服务费作为盈利(如图2 所示).

3. 信息平台模式

网络贷款平台在信息平台上发布贷款信息,信息平台仅作为信息载体,为相应用户提供贷款信息.其他网络贷款平台或小贷机构作为债权人,债务人则为用户(如图3 所示).

从借贷模式上来讲, 贷属于P2P 借贷产品的范围.

二、贷行业发展现状

1. 贷的定义

“贷”一词首现于2017 年4 月P2P 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开展“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文件中就其业务活动进行描述,贷即是无抵押、无担保、无固定用途的个人小额贷款.

贷与消费分期的概念容易混淆.

贷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用户拿到贷款(拿到贷款后的用途不固定);而消费分期是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商品后先收货再分期还款的消费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消费分期和贷的边界逐渐模糊,人们对于不能消费分期的商品用贷贷出来的购买,然后分期还款,也能达到同样效果.前段时间热议的“校园贷”,是对专门为大学生这一特定客户群体提供贷和消费分期服务的统称.

2. 贷分类比较

目前,市场上的贷业务根据还款期限可以分为随借随还类贷款、超短期贷款、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四大类,四类贷产品的分类比较见表2.

从本质上来讲,超短期贷产品是一种无须抵押的小额短期贷款,以个人信用作担保.从表2 中可以看出,随借随还类、短期、中期贷产品的借款用途大多存在消费场景,且背后依托银行等大型机构,风险可控;而超短期贷则存在明显问题.现有国内超短期贷平台主要通过线上获客,借款人只需要提交、住址、手机通讯录等简单的资料即可获得额度.而具备这种低门槛、一味追求效率、滥用客户信息数据等特点的贷,容易催生出风控弱、高坏账、暴力催收等问题.

3. 贷市场现状

贷在我国快速兴起有两大诱因:一是国内大量无信用卡个人用户难以获得银行金融服务,通过贷可以让这部分人获得短期融资;二是智能手机的兴起方便了移动终端开展借贷业务,也为贷的快速展业提供了条件.

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 年11 月,在网上运营贷的平台多达2693 家,各类用户近1000 万人,全部平台的人均借款金额约为1400 元.一些机构利用监管漏洞,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暴力催收、滥用、无当套利等问题频发,在社会上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相关规定,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根据媒体统计,目前市面上78 家比较知名的贷平台平均利率是158%,最高的年化利率可达598%.除了高昂的年化利率,贷平台的持续运转主要依靠“借新还旧”的风险覆盖模式,新旧贷款环环相扣,一旦停止放贷,将直接导致平台的坏账率飙升.

4. 贷监管难点

从金融监管层面来看,对贷的监管目标应当是解决当下易引起恶性事件的直接或变相超过36% 年借款利率的的问题,其监管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属地监管难以限制

属地监管是中国金融监管的基础框架,机构监管同样也贯彻属地监管的原则.针对传统的金融业务,属地监管方式可以有效缩短监管半径,提升监管效率;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属地监管的短板也日渐暴露,贷可通过多省市开展业务的方式突破属地监管限制,最终导致实质上的监管缺位、无效化.

(2)规避利率上限手段频出

判定是否属于的重要标准就是年化利率上限是否超过3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结合各类司法判例,通俗来讲就是除了利息以外,各种名为“罚息”“违约金”等名目的借款成本,都应被视为利息.但在实际操作中,机构依然有多种规避方式,如各类*费、信息咨询费等费用,或由催收公司收取的催收费,此类收费往往可以不计入利息,从而规避年化利率超过36% 的红线.受此影响,过往监管实践中使用36% 的年化利率上限来约束各放贷主体,整治效果十分有限.

(3)暴力催收界定困难

暴力催收是构成贷的认定条件之一,也是需要重点整治的行为.根据一般司法实践中的定义,通常要对债务人采取直接的暴力侵犯,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等行为,才能构成暴力催收.由于暴力催收问题的直接管理机关是门,若严格遵照这一标准,势必导致多数疑似贷的机构认定困难;然而,若将暴力催收的认定门槛降得较低,监管、执法机关同样面临打击面过大,监管、执法成本过高等问题,不仅阻碍行业发展,甚至可能导致问题扩大化,以至于对正常的经济活动造成负面影响.

(4)系统内风险隐患

银行、信托、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通过助贷模式为贷提供资金,当助贷机构信用审查、风控管理不严格时,就会导致坏账增多,一旦出现大面积的坏账,由于贷平台本身资本有限、抗风险能力低,风险将向银行、信托等资金提供方传导,进而会给借款人造成征信污点和经济损失.

三、贷监管政策及解读

目前,互联网借贷金融服务的正规性与合法性正逐步加强,2017 年出台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监管整顿文件,贷监管动态见表3.

出台的政策从诸多方面对贷业务进行约束和规范,旨在解决当前贷行业乱象频出的局面.机构层面上从纠偏网络小贷、规范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行为、完善P2P 贷业务、打击取缔非持牌放贷机构四个维度进行整顿;业务层面上从降低高息费、打击不当催收、严禁多头借贷和以贷养贷及高杠杆、加强客户信息保护等方面来规范.具体要点如下.

1. 针对P2P 机构,监管要求不得提供无指定用途的借贷撮合业务

《通知一》明确提出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此条款限制了贷平台任意发放无场景消费的贷业务.未来消费金融的发展将日益场景化,消费成为一种基于衣食住行或者喜怒哀乐的场景型消费,可以预见,无场景依托、无特定用途的贷业务将相对难以开展.

2. 在借贷利率方面,监管要求P2P 平台不得撮

合或变相撮合不符合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借贷业务《通知一》指出禁止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以及设定高额逾期利息、滞纳金、罚息等.这意味着P2P 平台不得撮合或变相撮合利率在36% 以上的借贷业务.

3. 小额贷款公司方面,对属地监管条例进行了补充与加强

《通知一》提出暂停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已经批准筹建的,暂停批准开业;《通知二》更在前者基础上加大对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整顿力度,提出包括严控小贷公司审批权限、重审网络小贷经营资质、股权管理、表内融资、资产证券化等融资、综合实际利率、贷款管理及催收行为、贷款范围、业务合作、信息安全、非法经营等11 项重点排查与整治措施.

4. 对于助贷业务,应当回归本源

《通知一》要求,助贷业务应当回归本源,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应要求并保证第三方合作机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这意味着银行整个助贷业务模式需要重新审视,业务规范及风险评估措施亦需加强.

四、监管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本次监管政策划出的行业三大门槛非常明确:综合利率36% 以下、牌照经营和场景依托.九成以上贷平台将遭遇限入,合规创新的贷平台仍有市场,地方性的监管细则将进一步明确.

当前监管日趋严格的环境对于拥有渠道优势和牌照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种利好,今后银行业的发展策略要把握的重点是以金融为本、科技为器,通过数字化手段做好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具体实施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

1. 加大新技术的运用

银行要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等新技术的运用,在传统理念和能力方面不断突破创新,在支付、小额信贷、投资理财等领域推出高效、便捷的产品.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线上线下渠道,让银行和客户直接面对面,提升客户产品体验.同时深入挖掘顾客偏好、消费行为习惯,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群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客户忠诚度.

2. 挖掘消费场景,做好产品设计

银行应利用自身丰富的数据、成熟的评分模型和数据挖掘技术作为业务创新的基础,探索其他消费信贷领域的可行之路,例如目前已有多家银行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虚拟信用卡产品.

结合场景、消费信贷产品的设计与平台合作,通过外部场景、技术、数据的引入,在线下支付、信贷、理财基础上,实融科技与线下传统金融资金的对接,扩展银行线上经营领域,深入到电商、O2O、工具、社交等场景化行业中,形成标准化的产业链合作模式.

3. 完善大数据风控体系

银行传统风控更多依赖业务经验和流程化管理,而大数据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提升银行数据处理效率,缩短“审批—放款”流程,降低坏账率,提升模型风控预测能力,更加真实反映用户信用.商业银行将大数据风控作为银行风控的辅助手段,根据监管强调的各类机构不得以“大数据”为名窃取、滥用客户隐私信息等条款,商业银行在利用第三方机构征信数据时应做好风险自查,对涉及客户敏感信息、涉及银行自身大数据平台的产品,要做到安全合规、风险可控.

未来,“信联”的成立将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风控能力.“信联”定位于建立国家基础性信用信息数据库,将与现行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形成有效补充.“信联”成立后,民众的负债数据可能会在各个机构之间共享,银行在获取这些数据之后,再结合自身原有的数据,会更容易形成较为完备的大数据风控系统,相比数据共享之前会更加全面,对于银行推进合规金融业务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综上所述,短期内银行应积极探索互联网场景应用,在合规范围内发挥银行资金成本的优势,以金融科技为依托,大数据风控为辅助手段,深挖场景,致力推出符合监管政策的创新产品和工具;从长期来看,银行应致力于构建基于大数据的、高效的普惠金融体系,突破在金融场景和信贷理念方面的限制,深入与平台的合作,弥补自身场景、数据方面的不足,为大众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

概括总结: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政策研究和监管和*方面的政策研究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政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延边州强化监管措施进一步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
截至7月26日,延边州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900 万元,已发放4060万元,其中补贴拖拉机1874 台、免耕播种机620 台、水稻插秧机418台、深松机5台、粮食烘干机2台,共落实补贴机具3054.

分享经济背景下中国网约车监管政策变迁中三重矛盾的化解思路
耿颖超(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5)摘要分享经济背景下移动出行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也打开了新互联网时代供需匹配的大门 但是,从网约车监管政策变迁角度看,以网络预约出租车为代表的分.

夫妻假卖房套贷,离婚起纠纷
王先生与刘女士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将王先生名下的一套房屋出售给刘女士并过户,刘女士以该房屋办理了银行抵押贷款 后两人因关系恶化处于离婚诉讼中 王先生将刘女士起诉到法院,要求确认双.

三路人马,三份报告,奠定了改革开放初期政策思路的雏形
1978年5月12日,兼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的谷牧副总理,率派出到西欧考察的第一支队伍抵达法国 谷牧带领考察团一共访问了5个国家(法国、瑞士、德国、丹麦和比利时)的15个.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