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现代化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跟完善国家质量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主题:现代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7

完善国家质量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本文是现代化专升本论文范文和路径研究和现代化和治理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体系论文质量杂志商场现代化杂志国家人文地理杂志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行政学院创新项目《新时代国家质量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研究》(项目号2018KY015)研究成果.

摘 要:当前,提高质量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主攻方向.虽然我国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关键还在于要构建一个现代化的质量共治体系.

关键词:质量;治理体系;现代化;路径

按照治理理论,实现治理的现代化需要政府和民众共同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强调要运用好法制、市场、社会和人民的力量,实现各项事务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程序化、化、文明化、人性化.做好质量治理工作同样不仅是政府要起主导作用,而且需要企业、社会组织,生产者、消费者、舆论媒体的共同努力,以实现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1],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因此本文主要对质量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进行研究.

一、健全质量治理的法律制度

质量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质量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处罚不力应是主要方面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是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主要驱动力.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自身机制,这种对利润的本能追逐往往会产生反向驱动,即企业或商家为了片面地追逐利润而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忽视产品质量.因此,这就需要法律制度从外部对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予以规范,从而使产品的质量得以保障.

(一)尽早出台《质量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与质量有关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这些法律在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法律的条款也逐渐难以完全涵盖当前质量治理出现的所有新情况.以《产品质量法》为例,“现行《产品质量法》调整范围宽泛,在监管的手段上主要是规定了国家监督抽查和执法打假两项制度,手法单一,特别是在发挥市场、行业协会和政府的作用促进全社会整体质量提高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空白.”[2]目前,我国质量问题屡禁不止的主要根源在于缺乏各种质量主体的社会共治制度.这就需要出台《质量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明确厘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消费者相互间质量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后的补偿惩处的规则,以形成全社会质量共治的新模式.

(二)加重法律条款中质量违法的制裁力度

当前质量法治建设中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违法成本太低.还以《产品质量法》为例,该法第五十条规定,对于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处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而第五十一条规定对于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也仅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 这种“打不疼”的法律条款,不仅不足以震慑违法者,相反还会使许多厂家、商家滋生侥幸心理,“因为现阶段不法厂商被查处的概率并不是很高,往往是制假售劣十次才有可能受到一次处罚,违法成本小于违法收益致使不法厂商从事违法行为的经济基础始终未能动摇.”[3]因此,必须加重法律条款中对质量违法的制裁力度,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质量违法者要使其处罚到倾家荡产,让他们感受到切切实实的痛.

二、营造质量至上的文化认同

“现在经济领域有不少大家诟病的问题,像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诚信缺失,这些也可以从文化方面去找原因、开药方.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应该是道德经济.”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结束后回答记者提问时,首次提出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待质量问题.“质量文化作为一种与现代工业文明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化特征.”[4] 质量文化的结构应由制度、道德和精神层面构成,这3个层面由低到高共同组成了质量文化金字塔,并且越往塔顶越不易察觉,抗变革性也越强.

(一)塑造对国家质量统一标准认同

一流质量必须以一流标准为导向.当前,我国的许多产品质量标准不仅与国际标准相差很大,就是同类的产品国内销售的与出口销售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这也导致了许多国人愿意到国外去购买“中国制造”的产品,因为其质量要远远优于国内的产品.再者,时下许多国人做事情,奉行“差不多就行”的思想,不愿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零缺陷控制,结果铁的制度标准就在差不多之中被默视.可见,有些高质量的产品并不是我们生产不出来,而是我们执行标准的程度不同的问题.要迈向质量强国就必须瞄准国际一流质量标准,对各行业、各领域的产品、服务、技术、工程、安全、环境等标准进行一元化整合,同时强化标准意识,将标准严格执行到位.

(二)建构“商品如人品“的道德认同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道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些思想使得商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将对质量的把握内化为一种道德的自我约束行为.有了这种自律性,才能形成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商业文化.但是,随着传统道德体系的打破,而新的道德体系又没有完全健全,加上各级政府对GDP的盲目追求,有些地方“把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看作是发展的惟一目的,把满足人的物质占有作为人发展最大目标”[5],使得金钱拜物教盛行.反映到质量问题上,就表现在对利益的认同大大超出对道德的认同,一些人为了赚钱已经可以突破任何道德底线:用泡海鲜、用禁用农药洒蔬菜、用竹片代替钢筋建楼房……这造成许多人自己生产的食品自己不敢食用,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不敢使用的怪相.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加强质量道德的教育,建构质量“品不良则心不正”的知耻道德认同,让良好的道德取向来提升质量水平.

(三)重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认同

精神层面是质量文化的最高层面.“不能伤天害理”“举头三尺有神明”……曾是老辈生意人和手艺人们的口头禅,实际上,他们已经将对质量的操守上升到精神信仰的高度.“相对于有形的质量规则而言,它是一种无形的质量规则”.[6] 当前,我们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将他们对工作的那份敬业专注形成全社会对质量追求的一种精神信仰.“工匠精神,是生产、设计者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赢得行业领先和消费者信赖的精神.”[7] 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对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的追求.中国古代能传承下那么多优秀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得益于古人的这种匠人精神.秦代修建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至今仍起着重要的防洪灌溉作用.文房四宝之一的宣笔的制作,“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都是得益于他们这种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同时质量文化也不仅仅是靠企业的几位优秀工人树立精神就能感染整个社会的,匠人精神更是一种高层的文化,如果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中高层管理者没有这种精神,只靠基层员工也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的.因此,当前我们要力戒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标准仅仅浓缩为“速度”和“效率”,而不顾“质量”和“效益”的急功近利的思想行为,全社会都要尊重匠人,将匠人精神上升为社会管理的信念,这样才能使质量文化真正成为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

三、健全事中事后的监管体系

质量首先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控制好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主体无疑是生产者,但是也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管.近年来随着质量安全事件的频频,也充分暴露出其背后政府部门对质量监管存在的严重漏洞.目前,政府部门对质量的监管通常仍侧重于事前监管,也就是注重事前审批,而当生产许可或经营许可审批下来后,企业或商家是否是按照标准进行了生产和经营,过问的就相对少了.“监管部门‘在办公室看样品’‘让养猪户自己取样送检’,违法者和执法者心照不宣地‘走过场’” [8]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也是存在的,因此必须健全并加强对产品质量生产过程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一)建立产品质量溯源系统

产品质量追溯的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礼记?月令》记载秦代就规定:“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甚至明清时修筑城墙的每块城砖上都刻有制砖人的姓名信息.这种制度保证了制造者对自己制造的产品不敢马虎,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法宝.当前的溯源系统当然不只是像刻个名字那么简单,而是要建立一整套能够覆盖产品从初级品到消费品全生产过程的质量信息库,结合条形码和二维码等先进技术,把控好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两道关口,形成通过智能手机和其他扫描设备就可对产品扫码并迅速溯源到该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人员、检验人员、检验结论等内容,通过联网数据库还能查询到更详细的生产过程信息的系统.这样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就能迅速溯源,追究相应行为者责任.

(二)完善产品质量检测系统

检测是验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检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产品质量的认定.根据《中国质量检验检测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显示,我国现共有24100多家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分别隶属几十个行业和领域,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但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多头管理、检测体系的不完善也严重制约着监管效力的发挥.当前要完善检测系统需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探索整合现有的质量检测资源形成系统检测网,做到检测资源共享,增强互认机制以形成检测合力.第二,不断保持检测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提高对产品质量的检测检验水平.第三,加强专业检测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培训,建设高素质的检测人员队伍.

(三)构建质量共治的监管体系

产品质量涉及面广,覆盖面大,监管战线长,若仅仅依靠政府有限的行政资源去监管往往会力有未逮,因此,必须发挥好社会各方的监管作用,除了企业内部监管的主体作用和政府部门行政监管的主导作用外,还要发挥好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消费者的基础作用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这样才能够做到质量的社会共治,从根本上消除监管盲区.

四、推进产品质量信用体系

当前,产品质量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于信用的缺失.生产了劣质产品的企业或商家,即使被查禁后仍可以易地继续违规生产,这大大增加了政府部门对产品质量的治理难度.质量信用建设是当前许多国家规范企业质量行为、产品质量监管难题的有效做法.加快推进我国的产品质量信用体系建设,也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宝,需从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和质量信用联动奖惩机制等方面发力.(见图:1)

(一)加快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

以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将企业或商家在产品质量以及工商、税务、金融、司法、环保、海关等有关部门的渉及该企业或商家的信用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最终形成统一的企业质量信用数据档案,并面向社会公布.这样,每个合作伙伴或消费者都能了解该企业或商家质量信用状况,从而倒逼企业必须为自己的质量信用负责.守信用的企业能够得到获得更多的客户,而不良商家则会丧失受众群,避免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二)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

对纳入质量信用档案的企业和商家还要根据其信用值进行分类管理,对于那些在质量问题上屡犯、惯犯的严重失信企业和商家纳入“黑名单”.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和商家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及和处理力度,对于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和商家,坚决依法撤销生产经营许可证.

(三)健全质量信用联动奖惩机制

推动质检与工商、税务、银行、商务、海关、、保险、科技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在企业变更登记、税务缴纳、贷款融资、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市场准入、物流通关、科技申报等方面探索建立部门信用联动机制.按照“守信便利、失信惩戒”的原则,对信用评价度高的企业和商家,可酌情给予“绿色通道”或其他便利服务措施,对于有过失信记录的企业和商家则加大审查力度,要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总之,质量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推动质量治理并确保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要实现质量强国的目标,就需要先从完善现代化的质量治理体系入手.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3.

[2] “质量时代”呼唤《质量促进法》[EB/OL].中国经济网. http://city.ce.cn/zzz/zg/201503/11/t20150311_2381880.shtml.

[3] 《质量促进法》立法座谈会在京召开[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6-06/24/c_1119106008.htm

[4] 蒋家东.质量文化研究_概念及结构化分析[J]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0,(03):27.

[5] 杨涛.安全发展是现代化的本质要求[N].学习时报,2016-09-07(03).

[6] 程虹.宏观质量管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145.

[7] 徐建华.培养工匠精神倡导质量荣辱文化[N].中国质量报,2016-03-25(06).

[8] 监管食品质量不能只“在办公室看样品” [EB/OL].中国食品科技网.http://www.tech-food.com/news/detail/n0968003.htm.

此文结论,此文是一篇关于现代化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路径研究和现代化和治理相关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杜一松石家庄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河北 石家庄050023【摘要】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环境危机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成为中国发展道路的&l.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总论》等四则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总论许耀桐著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6年7月出版本书围绕治理的由来和发展、国家建构和治理的类型与转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点、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结构、中国特色国家治.

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
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重要论断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 彰显独特优势, 担当新使命, 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系统论视角下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5 001摘要在国家“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决策的部署下,构建新时期研究生培养质量保.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