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先生向北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先生向北》之佟冬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主题:先生向北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31

《先生向北》之佟冬,本文是先生向北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和佟冬和《先生向北》和先生向北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先生向北论文参考文献:

先生向北论文参考文献 北核期刊目录

在三年困难时期要办一个研究所,而且手里“一无人才、二无图书设备、三无地址,可谓‘三无’创业,白手起家”,谈何容易!佟冬,何许人也?为什么关山复觉得创办文史机构非他莫属?

1905年即将入夏,俄罗斯大兵还在松花江岸边忙着构筑抗击日本人的防御工事,但早已露出败相.无辜的广大中国东北人民面对着另外两个国家在自己的家园发生的战争,则欲哭无泪.这一年的7 月27日,佟冬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县泗河堡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此前,辽阳是日俄两国重点争夺的要塞,声常常响彻四野,中国百姓苦不堪言.也正因此,国家因破败而饱受欺凌的情景很早就注入到了佟冬的血脉当中,抗争图强,改变国家命运也同时成为佟冬的精神基因,深埋体内.

少年时期的佟冬聪颖非常,极其渴望读书.可是,父亲在他出生前的一个月即外出谋生,长年四处流浪.7岁时,母亲又因生活所迫,改嫁他人,佟冬只能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为了能让他上小学,已经年老体衰的爷爷迎风冒雨、起早贪黑做点小本生意,走街串户挎着筐卖烧饼.深知得来不易的佟冬在学习上极为刻苦,但有考试,一定名列榜首.因为初小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第一,他获得了免费读高小的机会.而高小三年的学业,他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读完了,最终的考试成绩仍然名列前茅,这让他的老师们惊讶不已,也惊喜非常.他们一致看好佟冬,认为他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是否继续参加中考却因家境的日渐穷困成了一道难题.经过彻夜的挣扎,只有十几岁的佟冬做出了一个人生的重要决定:尽管家里已经没有供其继续读书的钱,但还是要去参加中考,检验一下自己到底怎么样,不管考上考不上,考完后就回来扛起生活的重担,辍学养家.

1921年,佟冬出现在中考的考场,结果,初试第一,复试第一,最终全县第一.一位看到佟冬试卷的清末举人连连称赞:此生才华出众,无与伦比!

面对着全县第一,面对着传统老先生的赞誉,面对着家家户户口口相传的轰动效应,佟冬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知道,他的求学之路即将终止.当他告诉以他为荣耀的前来祝贺的乡亲们他无法继续学业,将安心在家操持家业,让爷爷奶奶吃饱饭,穿暖衣,改善家庭生活状况的时候,乡亲们无不觉得可惜.

这是个多么好的孩子啊!平常在村里他就显得特别仁义,见了人总是彬彬有礼,谁有了事儿需要帮忙,小小的佟冬总是愿意伸一把手.一位村里的长辈提议,佟冬是我们这个村子的骄傲,学习成绩这么好的孩子,这么有出息的孩子,如果不继续读书太可惜了,他家供不起,拿不起学费,我们大家能不能凑一凑?提议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响应,你拿五元,他拿十元,在很短的时间就凑够了上中学的学费.

能上学了!佟冬捧着乡亲们的心意,心潮澎湃,立下雄心壮志,准备锐意拼搏,为家乡增光添彩.

佟冬知道,读完中学找到一个工作,就是他这个寒门学子最好的选择了.为此,在中学阶段的后半程,佟冬选择了学校专门设立的师范科.那个年代,国家鼓励学子攻读师范科,以弥补教师力量的不足,所以,选择师范科就可以拿到“官费”,即不用自己拿钱上学.1925年,佟冬毕业后,由校长推荐到县城当中最好的学校——第七小学任教.

以此时佟冬的学识,做一个小学的教书先生,虽然不算什么,但佟冬仍然格外认真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另外,只要一有时间,他仍然会把自己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时光飞逝,转眼又是四年.

此时的佟冬还不知道,他的才华与境遇引起了一位家境富裕的族兄的注意.这位族兄有着较强的家族意识,他觉得家族里难得出现佟冬这样的人才,如果他能更进一步考大学,求取到更大的“功名”,无疑将会光耀佟家的门楣.1929年,这位族兄辗转在县城里找到了佟冬,说明了来意:如果佟冬愿意,他可以资助佟冬上大学.为表决心,他特意告诉佟冬,将来绝不会求他有任何回报.

大学招考的时间即将到来,激动的佟冬打点行囊,直奔沈阳而来.过硬的功底和独到的见识,让佟冬在考生中脱颖而出,顺利考入当时东北最好的大学——东北大学.读了一年俄文系预科后,佟冬最终选择了国文系.

然而就在佟冬刻苦用功、踌躇满志之时,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大学迁离沈阳,学生们可跟可散,各谋出路.此时的佟冬已经成家,贤惠的妻子还为他生下了可爱的儿子.因为顾念家人,无法南行,他只得又回到县城,在中学谋了一个职位.可是,面对日本的殖民统治,心怀国家与民族命运的佟冬每天都处在极度痛苦之中.

那一段时间,不知为什么,佟冬总是觉得在刮风,从那个秋天一直到另一个秋天.风中的炊烟倒了,风中的旗帜也仿似在挣扎.夜晚,院中的几处篱笆,在幽幽的灯影中,总有他的身形来回印染.

在做好了相关准备,安顿好了家人之后,1933 年夏日的一天,再也呆不下去的佟冬,让妻子帮助乔装改扮了一番,然后洒泪而别,偷偷穿过日本人的封锁,逃亡北平.他要去寻找自己心中的光明,寻找救国之路.

在流亡到北平的东北大学复学后,佟冬又经学校介绍,进入中国大学借读.此时的他一边用功读书,一边到东北大学图书馆帮忙抄写书签,以挣点儿生活费.

恰是在中国大学期间,佟冬结识了在东北大学学生会工作的关山复等人.

1935年,由中国领导的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北平数千名学生走上街头,举行游行.就在游行队伍当中,书写着“东北大学”的一个横幅被高高举起,佟冬和同学们振臂高呼“各党派联合起来”的口号.“东北大学”这四个透露出慷慨气息又有几分书卷味道的漂亮毛笔字,正是出自佟冬之手.那是当时情急之下,把寝室里的白色被单扯下来,由佟冬在上面泼墨挥就的.游行学生举着“东北大学”横幅的激昂场景,在现存的“一二·九”学生运动文献纪录片里,还留有珍贵的影像.后来这段珍贵的影像出现在电影《青春之歌》当中.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在华北的大地上,再难放稳一张书桌.此时的佟冬随东北大学的同学撤离北平,辗转来到延安,先是进入抗大政治教员训练队学习,不久转入刚刚成立的马列学院,短暂学习后,进入该院历史研究室工作,成为中国史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1938年,佟冬参与写作由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负责秦汉至三国部分,全书于1941 年出版.佟冬也正是在此时迈过历史学的门槛,开始深入接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1943年,佟冬被调往五省联防司令部,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在此期间,他常常在空闲时候给萧劲光等军队首长讲解《资治通鉴》等历史典籍,而萧劲光等人则听得津津有味.因为佟冬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按照安排,他1945 年回到东北参与根据地建设,先后任鞍山市政府秘书长、辽阳市委宣传部部长、辽阳市参议长、辽东省委秘书科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

此时,佟冬也终于和多年未见的妻儿团圆了.多年的离别让人心生感叹:这就是战争,那种妻离子散又久别重逢的滋味儿,只有经历的人才真正懂得.

1951 年10 月,根据佟冬的专长,党组织安排他任东北工学院长春分院的院长,不久,又任总院党委书记.佟冬发挥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优势,迅速把东北工学院带入正轨,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需要.

1952年,国家大规模进行高等院校调整,在长春,东北人民大学的数、理、化专业都得到了当时国家顶尖级的专家牵头创立,可是文科方面却有些薄弱,特别是历史学方面.

从一无所无到创办完成,建一个系的难度其实并不比建一所学校的难度小,谁能既有资历又有经验呢?在历史系主任空缺了一年之后,校长吕振羽想到了身在沈阳的佟冬.可此时的佟冬毕竟是一所大学的党委书记,他能同意这样的安排吗?

“我同意.”当东北人民政府把让他去东北人民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兼研究部部长的想法告诉佟冬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有犹豫.其实,在此同时,他刚刚推辞了一个美差:此时已经就任海军司令员的萧劲光邀请他到某个滨海城市的海军学院任职,他觉得那里不能发挥自己所长,特别是,他的骨子里反感仕途的喧嚣(佟多人:《记忆中的父亲》,《佟冬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2005年,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第217页),因此拒绝了萧劲光的美意.

在1953 年青草刚刚吐绿的早春,佟冬带着家人登上沈阳开往长春的火车.大女儿佟江渌和二女儿佟多人此时都还不大,两个小女孩因为这次“旅行”有些兴奋,在车厢里欢快地跳跃,还唱着她们喜欢的歌.

带着女儿们的歌声,也带着他的浓浓的辽阳口音,佟冬再一次来到长春,入住柳条路与牡丹街交汇处牡丹街11 号的一栋二层楼内.

随后,他就一头扎在工作上.佟冬把建系的第一步放在招贤纳士上.为此,他开始奔赴各地,亲自上门请良师,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别人.不久,在他的努力下,在沈阳图书馆工作的金景芳、宋荫谷两位先生就来到了长春.短时间内达不到所有学科都有顶梁的人撑起来,他就亲自披挂上阵,发扬延安时期的自力更生精神,选出几位青年教师重点培养.为了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他鼓励所有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边教学边研究,既出人才,又出成果.要给教师评职称了,所有人都说得给佟冬评教授.可他连连摆手,非要把自己的名额让给教学一线的老师.对于学生,佟冬更视为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学生的宿舍里到校园的树荫下,佟冬经常在课余时候来到学生中间,与大家坐在一起促膝谈心,讲自己的经历,讲对一个新成立的国家的思考,讲未来的种种可能,讲珍惜大好时光的重要性……对于创系时的前两届学生,他能喊出所有人的名字,熟知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学习成绩和思想情况.

1956年,早已经完成了创系任务的佟冬离开了历史系,升职为东北人民大学副校长,主管学校人事和组织工作.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他成为匡亚明的忠实助手,甘当配角,把众多学术大家请来长春任职.有人这样评价匡亚明和佟冬的工作配合:“两位老领导,一位大刀阔斧,敢做敢为;一位踏实稳健,任劳任怨.彼此各展所长,相得益彰,使学校各项工作有声有色,迅速跨入全国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行列,人们常说那时是该校发展的‘黄金时期’.”(孙玉良:《佟冬传略》,《佟冬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2005年,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2页)

他女儿佟多人在《记忆中的父亲》一文中回忆道:“他们求贤若渴,凡是爱国且有一技之长、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人,都设法聘请来校.他们面向全国不拘一格挖掘人才,以三顾茅庐的精神,礼贤下士.”众位先生在一起时真诚相交、坦诚交流的情景也给佟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时候,一到星期天家里总是很热闹,鸿儒谈笑,高朋满座.客厅品茗,庭院赏月.满屋经史哲论,开口家国天下.历史系的腾净东、腾飞、王藻、施荫昌,法律系的杜若君、甘雨沛,中文系的冯文炳、隐然,哲学系的刘丹岩,经济系的关梦觉,外文系的雷振开等老师,都是常来常往.后来往来最多的当属于省吾先生、王柔怀教授和匡亚明校长.在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院子里盛开着西蕃莲、蝴蝶梅,老柳树的浓荫下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嬉戏,屋子里大人们在侃侃而谈.”

先生们的风采感染着佟多人幼小的心灵,与他们的交集也让她终生难忘:“当时,幽静的柳条路北侧,坐落着十几所风格迥异的花园洋房,每个庭院都长有合抱粗的大柳树,因而得路名,这里留下了我金色童年最美好的记忆.量子化学家唐敖庆,化学动力学家蔡镏生,数学家王湘浩,物理学家余瑞璜,半导体科学家高鼎三,哲学家刘丹岩……都先后在此住过.自幼能目睹他们的风采,聆听他们的教诲,在半个世纪后还能经常怀念并敬重他们,实在是我的福祉.”

怀念这些先生们的佟多人,可能当时并没有在意父亲的另一件传遍全校的大事儿:就在他升任东北人民大学副校长的这一年,学校又开始了评定职称的工作,大家认为,根据佟冬的学识、业绩和德望,应该被授予二级教授的学衔.可佟冬的态度却和先前一样:现在已经是学校领导了,并不在教学一线,还因为工作分工,主持职称评定工作,怎么能给自己定学衔呢?最后,他还是“节省”出了本应由自己获得的名额,让给了在第一线教学的老师.

让大家几乎不能相信的是,经过佟冬之手评定的教授和研究员达到百人以上,可他却始终没有把教授的称谓、学衔的桂冠戴在自己的头上(赵鸣岐、杨雨舒:《佟冬年谱》).后来,他又出任东北文史研究所所长、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但直到离休,他也不让人给自己评职称.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工作方便,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在佟冬给别人所提供的一份证明材料上特别标注了“教授”二字,佟冬知道了,赶紧致信相关部门,说明他不是教授,内中还引用了《左传》中的话:“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直到1987年,已经离休居家的佟冬接到弟子们的先斩后奏:他们觉得此时佟冬已经离休,取得了职称,一不占别人指标,二不多拿国家钱粮,于是代佟冬填好了职称补评申请表,获得了吉林省人事厅的批准通过.最后,佟冬体谅了弟子们的良苦用心.弟子们给他补评的“身份”是“中国古代史研究员”.(孙玉良:《道德学术两纯粹——记佟冬同志》,《佟冬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2005 年,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89页)

正是这样一个身上带着能够披荆斩棘、开山架桥特性的人,在1960年代东北局相中,期待他能创办出一所他们心目中的东北文史研究所.

而又由于他始终没有私利,襟怀坦荡,又平易近人,人们从这个时候开始,都尊称他“佟老”.

没错,1961年出现在钟泰上海寓所的那个来自东北的客人就是佟冬,他极尽礼数,希望能请已经70多岁高龄的钟泰出山,到东北传道解惑.

创办文史所的重担压在身上后,佟冬清楚,首要的事情就是要把一批学富五车的大师请来.为此,他不断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奔走,动用了一切自己能用的人脉关系为研究所拉人.“为了请人讲学……佟老不辞辛苦,多次往返于全国各地.有一次,为请专家早日来长,他不顾自己年高体弱,搭乘运输机,结果被震得耳鸣腿颤,头昏脑胀.还有一次,因担心一位专家被其他单位抢走,竟顾不上同家人一起过春节,匆忙赶路.被请的那位学者深受感动,觉得能与这样一位公而忘私、求贤若渴的领导共事,是一种福瑞,遂立即接受聘请.当佟老踏上返程列车时,已是爆竹声声的除夕之夜了,整个车厢里只有佟老孤身一人.”(孙玉良:《佟冬传略》,《佟冬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2005 年,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5页)

像钟泰一样,一批出生于清朝末年、接受过纯正传统教育的遗老被佟冬请来了.恽宝惠,这个曾经做过清末陆军部主事、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的古史专家,同钟泰一起最早出现在东北文史所的讲堂上,让对清史感兴趣的学员兴奋不已,他可是一本熟知大清掌故的活的历史教科书.佟冬对他的尊重与礼遇也让恽宝惠大有如遇知音之感.“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在一次晚会上,恽宝惠带着酒意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也是认可佟冬这位文史所“掌门人”的肺腑之言.要知道,这位横跨了大清、民国、新中国的老先生比钟泰还大着三岁,此时已经77岁高龄.晚年在长春得到的人生愉悦也许让他倍感珍惜吧.

被佟冬请来的还有与恽宝惠同是出生于1885年的陆懋德,这位别号泳沂的山东人非同凡响,乃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是大清朝第三批赴美留学学生.1911 年8 月,包括他在内的63 名精挑细选的学生启程赴美国留学,最终获威斯康星大学文学学士及俄亥俄州立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回国后,相继出任北京大学教授、清史馆纂修等职.其代表作为《周秦哲学史》,这也被认为是最早对胡适哲学体系提出挑战的学术著作.他还参与过《古史辨》论战,对顾颉刚的相关学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962年秋,77岁高龄的陆先生来文史所讲授《左传》.讲课时,每讲完一段,时常笑眯眯地自问自答,进行评论.”(黄中业、孙玉良:《共和国教育史上的国学书院式学府——东北文史研究所述要》,《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一期)

文史所还有两位同岁的老先生,也是名声在外的大师级人物,他们就是出生于1889 年的金兆梓和向迪琮.金先生曾历任中华书局教科书部主任、《新中华》杂志社社长、上海文史馆馆长、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主任,曾经参加过老《辞海》的编纂.他在东北文史所开的课程是《尚书》.“参加编纂老《辞海》的金兆梓先生是旧中国老资格的文化人,他认为《尚书》许多地方读不通是因为‘错简’所致,于是他为我们讲课时便大胆地将某些词语上下颠来倒去,虽然未必能服人,但让人开脑筋,使你懂得做学问有多种路数.”(刘景录:《永外的师范》,《佟冬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2005 年,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第96页)向迪琮先生则是中国近代词坛上有影响的人物,《柳溪长短句》《柳溪词话》等是他的代表作.他为学员们讲的是《宋词》,这为学员们在东北的大地上打开了一座巨大的繁花似锦的宋帝国的“公园”大门.

1962 年夏,文史馆馆员、65 岁的马宗霍先生开讲《说文解字》,同年冬,历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54 岁的孙晓野先生开讲《古音韵》;1963年,西北大学教授、63岁的陈登原开讲《中国土地制度史》,曾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筹备小组组长、62 岁的陈直开讲《汉书》;1964年,著名史学家,诸子百家、甲骨文、金石学专家,68 岁的李泰棻开讲《左传》,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东方学家、文化学家、宗教学家、中外思想文化比较学家,65岁的朱谦之开讲《中日文化交流史》……从1962 年到1964 年,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登上东北文史研究所讲台的国学名师前后有二十几位.一时间,长春沁润在国学经典所渗透出的浓厚文化氛围当中.

让这些老先生们吟唱李白“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文史所“掌门”让他们浑身上下都感到舒坦,还因为一个人,也令他们深感东北文史所不同于一般研究机构的气质.这个人就是双手“捧出”佟冬的关山复.

关山复是土生土长的吉林人,1915 年出生于该省的伊通县新家乡,满族镶黄旗人,毕业于迁徙到北平的东北大学.1936年,东北大学建立起党支部和团支部,才华出众、英俊潇洒的关山复同时出任这两个支部的书记.后因能力突出,被选为中国七大代表.建国后,四十岁刚出头就担任了吉林省委书记处书记,后出任东北局宣传部部长.力主建立东北文史研究所的他,对他的老战友佟冬和研究所可以说是关心备至,每年都会多次到长春看望佟冬,看望研究所,看望这些老先生们.关山复后来在为《中国东北史》所作序言中曾经这样回忆:“我在东北局宣传部工作了三年半时间,每年都有几次到东北文史研究所看望大家,有时讲话,有时参加座谈.”

而他给文史所师生留下的印象则是儒雅睿智,平易近人.1961年入所的第一批学员一介在《我所知道的关山复部长和东北文史研究所》一文中写道:“关部长在百忙中有时来看望我们,那年他46 岁,中等身材,肤色白皙,温文尔雅,气度雍容,深湛沉稳,睿智干练.对我们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讲话像和我们闲谈一样.”

1964年,关山复离开东北局宣传部,调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党组书记.但他还是记挂着这里,于当年7月20日专程来到东北文史研究所,向文史所的全体人员,向这里的一草一木,向他的老战友佟冬告别.他还即兴讲话,祝愿文史所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和作为.这种记挂一直持续了他的一生,2005 年,吉林省社科院准备出版《佟冬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一书,已经90岁高龄的关山复满怀深情地为此书写序,并在当年6 月10日,用自己颤抖的手在序的最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关山复对东北文史研究所的关心绝不是来简单地看望几次,而是实实在在地为研究所的教学场所、设施以及后勤保障提供最好的便利.关山复和佟冬历数中国古代的著名书院,无不是建在山清水秀之所,为此,他们认为,必须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让学员们专心读书,让先生们安心教书.

筹备创办东北文史研究所是在1961 年前后,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想在这个时候找到并创造一个比较舒适的学习环境是很难的.但关山复找到了,那就是伪满洲国外交部旧址.

正是基于关山复的积极工作,才有后来相关领导同意划转此栋小洋楼给东北文史研究所的决定.在拿到小楼的第一时间,在关山复的直接关怀下,佟冬带领人员开始对小楼进行全面整修.“一楼为图书馆、阅览室、办公室;二楼为第一及第二讲堂、所长室、4人一室的学员宿舍.那些住惯了大学学生宿舍(10 人一室、上下铺)的学员一入所,面对宽敞的讲堂、阅览室和供个人使用的新桌椅、新书架,深感在这样静谧的良好环境下,如不刻苦读书真是谁也对不起啊!”(黄中业、孙玉良:《共和国教育史上的国学书院式学府——东北文史研究所述要》,《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一期)

而为请到长春来的老先生们准备的住处则是距此步行约三十分钟左右,位于同志街25号院内的一栋小洋楼,楼内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十分贵气.关山复和佟冬专门安排从省宾馆请来的高级厨师为楼内居住的老先生烹饪可口菜肴.

小洋楼虽好,距离东北文史研究所的教学楼还是有点儿远.1965年,在关山复的支持下,文史所开始在离教学楼较近的一处空地建设一栋二层小楼,专供老先生们居住.建成之后,其设施条件比同志街的那栋还要好.

关山复还协调相关部门为东北文史研究所增加购书经费.仅1962年至1965年三年左右时间,他们就在上海、杭州等地购置20多万册图书,以线装书居多.“除古书外,近代以来出版的相关学术著作,包括民国年间出版的重要杂志(如《东方杂志》),也都尽量购置,还购置了尚未整理出版但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金毓黻《静晤室日记》.”(黄中业、孙玉良:《共和国教育史上的国学书院式学府——东北文史研究所述要》,《社会科学战线》2015 年第一期)最令学员们感到舒服的是,文史所的图书资料室一天24小时开放,到了深夜,谁最后一个离开图书室,谁就负责关灯锁门.

物质供应充足,生活环境优雅,精神世界饱满.东北文史研究所创造的这样的环境,怎能不让全所师生满足呢!

选拔什么样的学员有可能决定着研究所的未来.谁都没有想到,佟冬到各大学招收毕业生时,先向系里要的是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过硬,他才去看这个人的档案.“佟老打破常规,从实际需要出发,把学习成绩、业务能力放在首位,将政治表现、家庭出身放在第二位,强调基础要好,有培养前途.”(孙玉良:《佟冬传略》,《佟冬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2005 年,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5页)关山复在后来说,佟冬的这一作法在那个年代可谓惊世骇俗.

很快,佟冬的作法招致了一些人的不理解,在讲究又红又专的年代,佟冬如此行事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但他并没有任何退却,也不回避,在一次学员大会上,他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那就是:假如这个人出身不好,可以不让他去搞,但搞古文古史,没有什么不行的.

佟冬把自己的儿子拒绝在东北文史研究所的大门之外,也是他坚持先看论文的结果.他的儿子佟衡参加完志愿军转业回来,到吉林大学中文系读书,1961 年夏天毕业.此时,恰巧文史研究所在吉林大学选拔学员.佟衡很想到研究所学习和工作,系里还专门向前来考察的人推荐.等待最后的通知是让人十分煎熬的,然而,面对着天天都见面的父亲,佟衡却不敢提一个字,因为他知道,父亲几十年来没有用自己的权力给家里做一件私事.没办法,他向母亲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可这让母亲也十分为难,作为夫妻,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他不可能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就听之任之,模糊过去,贸然提出,只会更加糟糕.过了不久,恰好关山复来家里做客,佟冬夫人悄悄与关山复说了孩子的事儿,希望关山复能够在佟冬面前美言几句.

“不行.他不是搞古文古史的材料.研究所的用人原则是我领导制定的,我不能带头坏了规矩.”面对关山复的求情,佟冬丝毫没有犹豫地拒绝了.佟衡最终没有实现来研究所工作的梦想,而是去了偏远的吉林省白城地区的广播电台工作.铁面无私的佟冬深知,他要为东北社会科学战线培养一支后备队和生力军,他需要的是有这方面天赋,而且能够脚踏实地的专业型人员.

从1961年筹备研究所,开始选拔学员,到1965年夏天的最后一批学员,在佟冬的带领下,东北文史研究所共从全国重点大学先后分三批选拔了95名文史哲专业的学员,他们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他们是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对于每一位入所的新学员,佟冬都会找他们单独谈一次话,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鼓励学员们潜心用功,打好基础.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现在刚来所里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过些日子距离就拉开了,要努力啊!

在佟冬的带领下,东北文史研究所制定了对学员的要求:确立为党的社会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志向,养成实事求是、刻苦奋斗、埋头苦干、踏实朴素的学风,具有健康体魄、遵守纪律、敬老尊贤、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佟冬要求学员从“十三经”“前四史”入手,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同时在文字音韵学、目录校勘等方面也要下苦功夫,必须打好古文古史的基础.他告诉大家,一定要能够坐住冷板凳,心无旁骛地搞学问,要潜心打基础,不要急于求成,以在报纸上发一点小短文沾沾自喜,最好在没有大成就的基础上,别去捅“报屁股”,要坐得板凳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他还反复嘱咐学员们:将来你们学成了,有名气了,可不要向国家伸手要这要那啊.

来到东北文史研究所的学员们发现,他们来到这里的待遇相当高,一律为见习研究员,与大学助教拉平.而且,他们可以不参加或少参加政治运动和社会劳动,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他们可以站在小洋楼边上的平台上散步,可以在前面的庭院里欣赏花草,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时午觉睡过头儿了,也没有人指责.“下午和晚上的自习时间,楼内、室内都是静静的,没有人唠嗑.上午的间操时间,特别是晚饭后一个小时左右的文体活动时间,这群活蹦乱跳的青年人,相互间有说有笑,打打闹闹.有的到院外散步,有的打乒乓球,有的拉提琴、手风琴,有的在聊天.”(黄中业、孙玉良:《共和国教育史上的国学书院式学府——东北文史研究所述要》,《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一期)

在东北文史研究所,没有定期的考试制度,重在日常的考察,比如检查学习笔记,佟冬和另一位老师负责日常检查,会在这些学习笔记上写出评语.在研究所存在的5年左右时间里,只进行了一次学业考核,由学员自主选题,写一篇论文,限定的时间是三天.评分后,再一一当着学员的面进行点评.考核结果显示,优秀率达到51%.

学员们的成长,让佟冬感到欣慰,曾做一首《枕上偶成》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引经数典说前朝,案牍终天似列曹.

柳绿桃红风景好,手篮肩担过虹桥!

在1965年夏天,佟冬认为前两批学员经过这几年的培养和学习,已经可以转入研究阶段了.于是,研究所正式成立三个历史研究室,两个文学研究室,一个哲学研究室.这六个研究室再下设16 个专业的研究组,在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后,学员们进入研究岗位,开始了令人充满期待的专业研究.

然而,佟冬带学生出成果的梦想却被打断了.从1966年春开始,因为政治上的暴风骤雨,东北文史研究所“停摆”,最终没能逃过被解散的命运.

1978 年1 月,佟冬在吉林省宣教座谈会上提出建议,应该根据时代要求,建立省社会科学院.此议正是已经恢复省委宣传部部长职务的宋振庭所想,二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当年12月12日,经吉林省委批准,以原来东北文史研究所、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为基础,正式成立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这也使吉林省成为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个建立省级社会科学院的省份,佟冬没有任何争议地出任院长兼党委书记.

就在此前筹备省社科院成立事宜的时候,宋振庭与佟冬欣喜地看到在中国大地上刮起的思想解放之风.1978年初,他们认为推出一本承载思想解放之花的刊物,时机已经成熟,吉林应该在文化的更高层面上有所作为,从而不疏于时代,甚至能够引领时代,因为深刻的思想是给这个时代最好的礼物.在宋振庭的力促下,当年2月,省委同意了这一申请.宋振庭同时向省委建议,首任主编非佟冬莫属.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1978 年5月1 日,《社会科学战线》创刊号问世,全刊300 多页,50 多万字,封面则取材于辽墓壁画.刊物一经问世,就鲜明地打出“创新”与“学术”的旗帜,集聚国内学术界众多精英人物,以厚重的篇幅、开放的视野、鲜明的特色,以办成繁荣社会科学、促进百家争鸣园地为目标,在国内期刊界迅速崛起,成为引导和推动中国学术创新和发展的代表性刊物.

1978 年,一篇名为《来一个思想解放运动》的文章,对鼓吹“凡是”的观点进行了批评.在那样的政治背景下,这样的文章能发吗?当编辑去问佟冬时,佟冬立即明确自己的态度:发.这是“拨乱反正前夜,国内第一份大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一时间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左右交锋,风起云涌.”(邴正:《〈佟冬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序二》,2005 年,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成为那个年代的惊世骇俗之举.

在佟冬的推动下,一批闯禁区、翻旧案,在当时看来十分大胆的文章在刊物上发表.他时常对编辑说,认准是正确的事儿,就要坚持下去!佟冬当时的同事后来回忆说,在此期间,《社会科学战线》刊发了为“印象派”翻案的文章,发表了正面介绍现代派艺术的文章,发表了关于《*梅》版本的讨论文章,发表了重新恢复社会学研究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大都是在当时学术界开出的“第一”.

在刊发文章的结构布局方面,佟冬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气魄.1979 年,顾颉刚先生寄来了他6 万字的《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文稿.是一次性发出来,还是分期刊发?当编辑部人员找到佟冬做决定时,佟冬明确表示一次刊出.结果,文章一次刊出后,立即在学术界引发震动.大家不仅震动于顾颉刚先生的见解高卓,也震动于一本期刊一次性发表6万字文章的罕见.

刊物的这些举动,竟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1981年,美国人奥克森伯格访华,他是总统卡特的顾问.来到中国后,他与相关部门提出,要见一见《社会科学战线》的负责人佟冬.会见时,奥克森伯格提到了办刊的背景问题,期待找到中国政治格局的某种暗示.其实,哪有那么复杂的背景!

但这本刊物确实给人太多不一样的感觉了.“简直是泰山压顶!”国内著名哲学史专家蔡尚思这样评价《社会科学战线》的横空出世.“《社会科学战线》究竟凭借着什么样的魅力,自立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众多的哲学社会科学杂志之林呢?是她的名字吗?《社会科学战线》的名字明显带有时代的痕迹,并不那么时尚,更不那么新潮.是她那厚重的篇幅吗?遍览群刊,厚者如云,《社会科学战线》并非鹤立鸡群,能执牛耳.是她偏得天时地利吗?天时者,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早已四海同一了.说到地利,《社会科学战线》地处北国边塞,既非京都繁华之地,也非花团锦绣之乡,而属于正待振兴的‘老工业基地’.”(邴正:《〈社会科学战线〉精华集·序》)那么,她凭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人.是佟冬,是宋振庭!

随着《社会科学战线》的声名鹊起,大家开始更多地关注吉林省社科院.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在这本刊物创办后的二十多年间,主持刊物运行的主编及部分副主编,一直都是原东北文史研究所的学员,正是他们,把这本刊物的影响力扩展到了全国.

中国东北,广阔富饶,历史悠久,但对于东北历史的考证、挖掘、整理却不成系统.民国年间,日本人为了达到占领东北的目的,一再鼓吹满蒙在历史上根本不是中国的领土.为了澄清这一谬论,历史学家傅斯年联络一批历史学者开展东北通史的写作,并最终由他写出了《东北史纲》的第一卷,1932 年刊行.东北本土出身的历史学家金毓黻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后于1941年出版,即《东北通史》上编.

随着文献研究的不断深入,考古发掘取得的新的进展,傅斯年和金毓黻的一些论述已显陈旧.身上历史感强烈的佟冬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开始组织人员编写东北通史.1978年,佟冬把已经中断了十多年的东北通史编写工作重新启动起来,编写组的成员就是当年东北文史研究所的学员.1998年,拥有420万字的6卷本《中国东北史》全部出齐,而其中前4 卷全部由原文史所学员完成.这不但对东北,也是对全国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有人专门做过统计,原东北文史研究所的学员除一部分留在长春的省社科院从事科研工作外,“一半以上的学员则分布到我国各地的‘高等学校、文史研究机构,以及各级党校、领导机关’和出版部门.”(黄中业、孙玉良:《共和国教育史上的国学书院式学府——东北文史研究所述要》,《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一期)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虽然只存在了五个年头的东北文史研究所不在了,但它所播撒的种子却让东北大地有了厚重的人文气息.长春天空的悠悠白云见证,那些被几千年传统文化浸透的老先生们来过,他们和几个谦和、踏实、充满责任感的发起者,共同推动着文化的饱满和丰富,这是东北以文化人的夙愿,也是一段令人唏嘘赞叹的传奇.

人物简介

佟冬(1905-1996),字竹生,生于辽宁省辽阳县,1937年1月加入中国,曾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省社科院名誉院长、省社科联名誉主席.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同时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社会科学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

1929年,佟冬考入东北大学.1933年夏到中国大学国文系借读.在中国大学学习的三年间,佟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走上了革命道路.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佟冬不仅积极参加,还亲自书写“东北大学”横幅,并高举横幅走在学生游行队伍之前.

1938年,佟冬被选送到延安学习,后分配到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从事中国历史研究工作.在随后的两年里,佟冬与研究室其他成员共同完成了《中国通史简编》的编写.

1953年,佟冬被调到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创建历史系,1961年春,佟冬赴沈阳筹建东北文史研究所,当年,该研究所由沈阳迁至长春.1962年5月,佟冬出任所长.

1978年10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佟冬被任命为院长兼党委书记.同年,佟冬第三次启动《东北通史》编写工作.1995年秋,佟冬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但他坚持不去医院,表示不再为国家浪费医药费.1996年12月15日,这位史学界前辈、老教育家与世长辞.

上文结论,此文为一篇大学硕士与先生向北本科先生向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佟冬和《先生向北》和先生向北方面论文范文.

谈双红堂藏清末四川唱本《花仙剑》兼北碚图书馆藏民国抄本
摘要花仙剑是川剧传统剧目之一,作为“江湖十八本”之一的大戏,流传甚广 双红堂藏清末四川“唱本”六十四册中有三种版刻不同的花仙剑,近又发现北碚图书馆藏一种.

《最好的告别》最好的人性呼唤
最好的告别,是一部好书 作者是一位好的外科医生,大名鼎鼎的阿图·葛文德 10 年前,此书名世伊始,就风行全球,好评如潮,赞誉爆棚 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马尔科姆评论说最好的告别,警示我们,.

一念红尘越生死,甘为知己抛头颅《聊斋连城》中的知己之爱
摘 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其中“知己之爱”写得最为出众,连城就是代表作 小说描写的连城和乔生的知己之爱,可追溯到中国传统的交友之道&m.

生态优先,绿色《2019贵阳共识》发布!
7月8日下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圆满闭幕,年会发布了2018贵阳共识 本届年会经过充分讨论,深入交流,初步形成以下共识 1 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 坚持平……互助合作共赢原则,加强绿色.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