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方法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和急诊高热患儿不同降温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类论文范文检索

主题:方法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5

急诊高热患儿不同降温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本文是方法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跟高热和降温和急诊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临床急诊杂志临床外科杂志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论文方法有哪些

摘 要 目的:研究物理、药物和联合降温应用于急诊高热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的162例急诊高热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物理降温组、药物降温组以及联合降温组,各54例,分别对三组实施物理、药物以及联合降温措施.观察三组不同时间段降温情况以及体温回升情况.结果:物理降温组及联合降温组均在半小时或一小时内降温,数据差异不大,P值大于0.05,且优于药物降温组,P值小于0.05;药物降温组及联合降温组均无一小时内体温回升情况发生,数据差异不大,P值大于0.05,且较物理降温组更优,P值小于0.05;药物降温组及联合降温组体温未回升数据均为68.52%,优于物理降温组的40.74%,P值小于0.05.结论:物理降温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急诊高热患儿起到降温效果,药物降温则能够作用较持久,故在临床中应推广使用联合降温法.

关键词 急诊高热;护理;药物;物理;联合

高热(39~40.9℃)即为因多种疾病导致的体温异常升高,是一种机体防御反应,在儿科中较为常见,极易导致中枢神经功能发生障碍,心、肾及肝脏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进而降低患儿抵抗力,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1],对患儿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予以有效的降温措施对于患儿的病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旨在探讨物理、药物以及联合降温法应用于急诊高热患儿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5年2月~2016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急诊高热患儿162例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儿腋下体温均高于39℃,根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将其等分为物理降温组、药物降温组及联合降温组,所有患儿家属均获知情权,且同意加入此次研究.物理降温组男29例, 女25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10天,平均(5.41&plun;1.87)岁.14例为消化道疾病,25例为呼吸道疾病,15例为其他疾病.药物降温组男28例, 女26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8天,平均(5.50&plun;1.94)岁.13例为消化道疾病,26例为呼吸道疾病,15例为其他疾病.联合降温组男30例, 女24例.年龄最大11岁,最小6天,平均(5.27&plun;1.64)岁.14例为消化道疾病,24例为呼吸道疾病,16例为其他疾病.三组急诊高热患儿在基线资料的比较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物理降温组 主要方法包括(1)冰敷.将布袋套于袋装冰外,夹在腋窝,或置于头部、颈外侧以及腹股沟等部位.(2)擦浴.先将门窗关闭,冰袋置于患儿头部,热水袋置于患儿足底,再将大毛巾置于患儿需擦拭部位,使用温水浸湿擦拭毛巾,拧至半干状态,缠绕至操作者手部,向固定方向实施拍拭,准备两条毛巾以便交替使用,自患儿颈部开始擦拭,至上臂外侧、手背,自胸部至腋窝最后至掌心;下肢则从髂前上棘、大腿外侧直至患儿脚背,之后从腹股沟、大腿内侧直至脚踝内侧,从腰部经过大腿后侧、腘窝最后至足跟,注意在血管较丰富部位(如:腹股沟、腋窝等)重点擦浴并加以按摩,以便于扩张血管、促进散热.注意擦浴时间,背部及四肢分别进行3~5min,擦浴全程需进行15~20min,最后用毛巾将患儿皮肤擦干,注意防寒保暖,穿好衣物.若擦浴过程中患儿出现发抖、寒战等反应则应立即停止操作,对其病情发展进行严密监测.(3)散包降温法.适时略微打开被子及衣物为其降温.

1.2.2药物降温组 则予以患儿布洛芬,口服,每天3次,剂量以体重为基础为5mg~10mg/kg,观察患儿具体情况调整用量.

1.2.3联合降温组 实施物理及药物联合降温措施,具体操作与上述方法相同.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急诊高热患儿各个时间段的降温情况以及体温回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多样本卡方检验,检验水准等于0.05.

2结果

2.1三组患儿各时间段降温情况对比

研究发现,物理降温组及联合降温组患儿均在一小时内或半小时内降温,且各时间段数据差异不大,P>0.05,药物降温组则在一小时及半小时内降温概率数据显著低于另外两组,在两小时及三小时内降温概率分别为31.48%、1.85%,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儿各时间段降温情况对比 例(%)

组别例数30min内降温1h内降温2h内降温3h内降温

物理降温组5440(74.07)14(25.93)00

药物降温组5410(18.52)26(48.15)17(31.48)1(1.85)

联合降温组5441(75.93)13(24.07)00

X2值46.6868.80537.9862.012

P值<0.0010.012<0.0010.365

2.2三组患儿个时间段体温回升情况对比

研究发现,药物降温组以及联合降温组均无1h内体温回升情况发生,2h及3h内体温回升数据差异不大,P>0.05,且物理降温组的1h内温度回升概率为20.37%,三组比较,明显药物降温组及联合降温组更具优势,P<0.05;在体温未回升概率方面,药物降温组及联合降温组数据均为68.52%,优于物理降温组的40.74%,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儿个时间段体温回升情况对比 例( %)应计算统计值.

组别例数1h内温度回升2h内温度回升3h内温度回升体温未回升

物理降温组5411(20.37)14(25.93)7(12.96)22(40.74)

药物降温组5407(12.96)10(18.52)37(68.52)

联合降温组5406(11.11)11(20.37)37(68.52)

X2值23.6025.0661.12211.505

P值<0.0010.0790.5700.003

3讨论

发热主要是因机体受致热源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无法保证产热及散热的动态平衡,当散热小于产热时即发生体温病理性升高现象[3~4],对于高热患儿来说,若不及时进行降温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则极易影响其身体机能发育,引起多种并发症,本文实施药物及物理联合降温措施,效果较单一方法明显更好.

物理降温主要是通过多种导热物质(固体、液体及气体)的蒸发、对流、传导以及辐射作用达到人工散热的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起效,且此方法安全、易操作,对患儿无药物副作用.氨基比林则是非甾体抗炎药,能够解热镇痛,对体温调节中枢起效,能够扩张患儿皮肤血管,促使出汗,促进散热,达到有效降温作用,且作用效果持久[5].

另外,因患儿生理因素,其抵抗力较弱,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高热的发生极易引起惊厥,故在降温处理方面应以安全、持久、迅速为基本原则,短时间内起效的物理降温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儿的舒适感,具有无不良反应等优势,患儿及家属更易接受[6],但此方法无法长期有效,需进行反复操作,部分学者认为此方法浪费时间,不适用于急诊护理;而药物降温虽作用时间较持久,但具有一定个体差异,起效并不迅速,早有研究表明使用此方法,患儿体温在一小时可降低0.5摄氏度,但也会有部分患儿出现体温不降反升现象,且家属通常会对药物副作用产生担忧情绪[7],在给药时,患儿也会出现不配合现象,护理依从性不高,对于疾病的控制具有不利影响,故本文认为,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也各有缺点,临床不宜单独使用某种方法,可将两种方法进行有效结合,既可发挥降温迅速优势,又可达到作用持久的效果,最终达到安全、可靠、迅速的降温目的[8].

同时,在急诊高热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发现,(1)实施操作前,应主动向家属详细讲解各种降温措施的优势、劣势、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帮助家属对疾病及相关措施进行了解,消除其认知误区,以便于获取家属理解与支持,获得家属配合,以便于护理操作的良好展开,且有利于消除家属焦虑、紧张情绪,对于护患关系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9];(2)使用物理降温时,应注意患儿具体情况,当出现恶寒现象,患儿冷感刺激较强时,应注意切勿使用此方法,在使用药物降温干预时,应注意患儿出汗情况,体温越高,使用药物后降温幅度则会越大,若出汗过度则极易造成虚脱,针对此情况应严格把握药物使用剂量,并引导患儿增加饮水量;(3)此外,护理人员在操作全程应保持动作轻柔、态度亲切,及时给予患儿语言及肢体安慰、鼓励,努力消除患儿心理负担,对于年幼者可使用儿童语言获得患儿信任,对于年纪稍长者可对其进行思想工作,引导其积极配合;(4)对于医院来说,应尽可能改善就医环境,提高患儿及家属的舒适度,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服务态度进行定期考核、培训,在护理期间应将健康教育贯穿全程,适时为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及日常生活知识普及,促使家属掌握护理常识及正确的实践操作,以促进家属依从性及应急能力的提高.

本次研究结果中,物理降温组及联合降温组均在半小时或一小时内降温,概率数据差异不大,P>0.05,药物降温组在两小时及三小时内降温的概率分别为31.48%、1.85%,三组数据相比较,物理降温组及联合降温组明显更具优势,P<0.05;药物降温组及联合降温组均无一小时内体温回升情况发生,数据差异不大,P>0.05,物理降温组在一小时内体温即回升的概率为20.37%,在两小时及三小时内体温回升的概率则分别为12.96%、40.74%,三组相比较,药物降温组及联合降温组更具优势,P<0.05;药物降温组及联合降温组体温未回升数据均为68.52%,优于物理降温组的40.74%,P<0.05.这足以说明,联合降温措施相比于单用物理或药物降温方法临床价值更高,能够发挥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将降温效果发挥到最大.

终上所述,物理降温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急诊高热患儿起到降温效果且无副作用,药物降温则能够降低体温回升几率,作用较持久,两种方法能够起到互补作用,不能互相代替,故在临床中应尽量使用联合降温法,能够在短时间内降低患儿体温,且作用较持久.

参考文献

[1]姚玉慧.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联合使用降温自身对照观察[J].医药前沿,2014,49(16):118-119.

[2]王智慧.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降温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30):488-488.

[3]李晓艳.物理降温联合药物降温控制脑血管意外所致中枢性高热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3(5):675-676.

[4]汪媛媛,奚肇庆,陈丽芳.升降散喷剂擦浴在外感高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2):3944-3945.

[5]Mink S,Schwarz U,Mudra R et al.Treatment of resistant fever:new method of local cerebral cooling.[J].Neurocritical care,2011,15(1):107-112.

[6]郭小红.急诊高热患儿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的护理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00-301.

[7]朱海燕,田丹秋.急诊高热患儿240例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对比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225-225.

[8]王玉亭.右旋布洛芬栓联合物理降温对高热患儿退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430-431.

[9]李文芳,李霁霞.急诊高热患儿240例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对比观察[J].药物与人,2014,27(10):225-225.

该文点评,此文为大学硕士与方法本科方法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高热和降温和急诊方面论文范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轻度到中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 年6 月2016 年6 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46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

细节护理在对急诊内科患者的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为研究细节护理在对急诊内科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特调查研究 方法研究对象为选取80例于2015 年1 月2016 年1 月来我院内科就诊的患者,设为两组,对照组60 例,观察组60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 年12 月2015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96 例心肌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8 例,.

对原发性纵隔肿瘤进行电视胸腔镜下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对电视胸腔镜在原发性纵隔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第一组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人数为20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