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制作相关论文范文 与筝的制作材料处理和制作技术应用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主题:制作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1

筝的制作材料处理和制作技术应用,该文是关于制作相关论文怎么撰写与制作技术应用和筝和材料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制作论文参考文献:

制作论文参考文献 电子制作期刊网页制作论文电子期刊制作电子杂志制作软件

文/宋恩辉

摘 要:本文就如何把握筝的制作材料处理流程,如何在切割、选材、自然脱水、烘干等生产环节提出了观点.在筝的框架、底板、琴头等方面,为制作优质筝提供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在阐述木制筝(下文称筝)的制作材料的处理及制作技术应用的同时,针对生产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筝的制作 材料处理 材料含水率 技术应用 指接 拼合 复合

引言

在中国筝两千三百多年的发展传承中,经过历代筝的弹奏者和乐器制作者的共同努力,这件华夏民族的古朴乐器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制作更为精良,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筝这件乐器的制作也一直伴随着筝演奏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在制筝的材料变革方面,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宋代徐铉校定重刊本)中“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的记载来看,可以了解到古作筝的材料为竹.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筝这件乐器制作材料的变革正如清朝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所述:“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于木,唐以后为十三弦.”朱骏声所述“易竹于木”时提到秦代蒙恬曾对竹制筝的材料和形制等做出改变.有资料记载:约在汉魏六朝时期出现有桐木筝、楸木筝、梓木筝等,也证明以木制筝的事实,并延续至今.

木制筝在制作方面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整木刳体制筝,即“刳桐为体”一木一筝的形式,即用一段整木在中心挖空制成筝状,将以框架、面板、琴头、琴尾为一体,其上张弦鼓琴谓司筝.至今这种制筝形式,仍保存在日本仿唐筝的制作上.在中国则鲜而有之,仅在西安地区的秦筝制作时尚可见到.二是“匣式拼和”制筝,这是中国南方筝常用的制作手法,即将拼制的筝面板蒙制在框架之上,或将筝体中帮板、面板、底板、琴头、琴尾、音梁等部分分别以不同材质的材料拼制而成.目前国内筝生产厂家多采用后者.在木制筝制作方面虽有素琴、工艺装饰琴等多样化的制作特点,但就琴体而言,则以多种材料拼合制作为主.

本文着眼于筝的切割、选材、自然脱水、烘干等生产环节,正确运用筝的生产制作技术,在筝的框架制作、底板、琴头等方面针对指接、拼合、复合等制作工艺,为制作优质筝提供技术应用方面的体会.在阐述木制筝的制作材料的处理及制作技术应用的同时,针对生产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筝的制作材料处理

筝在存放及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底板、面板、琴头变形与开裂,不仅影响了筝的外观,而且对其声音也有一定的影响,缩短了筝的使用寿命,给人们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长期以来,筝乐器的变型开裂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使用者.分析其中原因,大多数具有乐器生产经验的人会直接联想到乐器制作材料处理不当是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筝的制作材料处理是我们亟待去解决并逐步优化完善的常规性问题.

1. 制作材料处理的基础条件

为能解决筝制作过程中因材料处理不当所产生的质量问题,必须对材料的处理工艺、存放条件做出反思,同时还要从产品框架的结构制作入手,分析研究,找出开裂、变形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笔者认为,筝制作材料的选材对材料处理的效果极为重要,材料处理以优质材料为基础,才能使通过材料处理以解决质量问题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一般情况下,木质拼接胶合结构的乐器,采购的原材料及时切割分解后,需要经过长达二至三年的自然风干存放,才能加工使用.如果材料分解后就直接使用,材料因含水率过高、内应力不平衡,制作成乐器后短时间内,受气候、环境的影响,会出现琴体变形、开裂,影响乐器使用寿命的现象,筝的制作也不例外.因此,从规范生产工艺标准的角度讲,不经过自然存放的材料是不宜直接投入生产的.

不是每一块木头拿来都可以做成筝,也不是每一块木头随意截断制材都能制筝并发出圆润的好声音.筝与其他箱体共鸣的乐器一样,琴体本身就是一个共鸣体,能否产生通透的共鸣,受材料选择、材料处理、结构制作、维护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材料处理之前,要对所处理的材料进行检查,剔除那些疤节、劈裂、糟朽、有影响琴体质量的瑕疵材料.避免出现所处理材料的基础条件不符合生产标准的情况,提升材料处理的质量意义.另外,对所选制筝材料质地采取径切方式取材.这种径切方法取材不仅支撑力大、不易变形,对框架稳定也有一定的作用.实践证明,使用径切材料比使用旋切材料更有助于提高声音的传导速度,是保证筝在声音方面达到靓丽、清脆的基本条件.

2.制作材料处理的常用方法

筝的琴体结构是由面板、音梁、帮板、销钉板、贴帮及琴弦、琴码、销钉等多部分组成,涉及制作材料处理的部分主要是帮板、面板、琴头、琴码等琴体的木质部分.其中面板、底板的材料是河南兰考的优质桐木,帮板、音梁的材料是东北鱼鳞松,销钉板的材料是小兴安岭的优质色木等.下面将结合生产实践,针对制作材料的处理进行阐述.

(1)处理实验

针对材料变形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过高的情况,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对比实验:把自然存放两年左右,含水率16%,宽、高为30×100m m的椿木材料和刚分解好的同一品种、尺寸,含水率50%的椿木材料,放在设定好的烤房内烘干72小时,结果前者高度收缩4mm,后者高度收缩14mm且扭曲变形严重.后者变形收缩量是前者的3.5倍.含水率高的材料之所以会严重变形收缩,是因为其含水率过高,当材料烘干时水分快速蒸发,木材会急剧收缩,从而引起严重的变形、开裂.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材料含水率过高时不能急于高温烘烤,晾晒的目的就是自然降低材料的内部的含水率,以减少材料后期烘干处理时变形、开裂的机率.

(2)清水处理

这种方式是针对原木分解后的制筝材料含水率高、内应力大,容易扭曲变形的情况,专门实施的一道工序,目的是减小制筝材料变形开裂的机率.在清水处理效果试验中,我们尝试把分解好的配件材料用清水浸泡5~7天,观察材料的变化.其结果发现:由于时间偏短,材料减少变形开裂的效果不明显,但也出现情况好转的迹象.随后,我们把清水处理的时间调整到10~15天,另外增加每隔两天换一次清水的处理环节,其目的是想通过对材料的清水浸泡,替换材质内部的浆液、疏通材料的纤维导孔、降低或缓解材料内部的内应力,以减少材料的后期变形与开裂.经多次反复实验证明,制作筝的材料经过10~15天浸泡的分解处理后,经自然存放、烘干等后期工艺后使用,发现变形开裂的机率变得很小.基本上解决了古筝开裂、变形的问题,验证了我们的设想,形成了筝制作材料处理的一个环节.

(3)码垛存放

制筝材料在清水处理后,要淋掉表面多余的水分,及时用防裂油或石蜡处理表面,码花跺自然通风放置,做好标识,注明生产日期,存放1~2个月后倒垛一次,防止存放期间不通风,材质发霉变形.经过二至三年左右的码垛、倒垛、自然晾晒过程,当材料的自然含水率小于20%左右后再进行烘干使用.自然处理的关键是保障空气自然均衡流动,自然干燥过程强调的是均匀接受空气的自然处理,避免环境条件下,材料干燥不均衡所导致的含水率不一致或材料变形开裂出现斑痕和污迹.

(4)烘干处理

当材料含水率降至20%以下时可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处理分为预热、烘干、喷湿、平衡几个过程.在烘干处理的生产环节中,烘烤温度应遵循“小火—大火—小火”的原则,建议烘烤的前期温度不宜过高,逐渐升温,避免温度过高,材料不能适应引起开裂.烘干的目的是利用蒸汽加热的把木材体内的水分替换释放出来,满足生产的需求.当材料内部的含水率小于8%时,制作成乐器才会稳定.含水率大于20%的木材不要急于烘烤,以免后期干缩变形,影响材料质量.材料烘干后,不要急于使用,应在恒温的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当木材体内的含水率与空气含水率相近时再使用,此时该木材最稳定,不易开裂变形.筝制作材料的清水处理、码垛存放及烘干处理,是一个多变多种结果的过程,应是有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材料处理的控制条件、控制时间有效把握,在材料处理和存放期间,更要对处理后和存放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及时把控、及时调整,使材料处理和存放的功效最大化.

二、筝的制作技术应用

在完成筝的制作材料处理之后,如何应用稳定框架结构、复合实木琴头的工艺处理及底板拼合的制作技术就成为筝制作中“控制结构变形、琴头、底板开裂”的关键.针对制作材料处理后,在制筝工艺流程中的制作技术应用,笔者试举一些生产流程中有关制作工艺关键技术应用方面的实例.

1.框架结构的指接技术

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中,筝的帮板与琴头、音梁、销钉板所组成框架的接合处,通常所用的是对接结构,即是靠胶粘合在一起的.用这种传统工艺制作的筝,在受力的状态下,或在受潮时,经常会有框架开裂、变形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了筝的乐器使用寿命.

为解决筝的框架开裂、变形问题,我们采用了指接胶合技术.即是把筝的帮板与琴头,用指接刀开成指接榫头、再用拼板胶粘合在一起,这样卯榫间的交错重叠,增大了两者之间的胶合面积和琴体的框架稳定性.

为证实这个设想我们做了一项实验:把调试好的指接结构的筝和对缝拼接(传统工艺的一种)筝各一台放入蒸汽烤房,四天后取出,发现指接结构的筝高音琴弦断了4根,金属部件锈迹斑斑,而琴体几乎没有开裂、变形.而对缝拼接的筝框架完全扭曲开裂,失去了使用价值.这一案例证明了我们的设想,证实了筝框架指接结构具有稳定性.框架指接为筝结构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2.底板拼合的结构处理

人们习惯的认为筝的底板以没有拼缝的整张材料为最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这个错误的观点导致了许多使用整张底板的筝底板开裂,而使用窄板拼合起来的底板只要拼缝严密,几乎很少会有开裂的情况.实验表明:即使将整张的底板材料用锯破开再重新拼合起来的底板也不易开裂.这个试验案例发现,导致琴底板开裂的原因是内应力在作怪.琴底板的面积越大,板面内部的内应力越大.之所以拼合的底板很少会开裂,是因为拼合的板材单位面积小,内应力也小,这些内应力相对小的材料重新粘合以后,相互间的内应力不能叠加却相互抵消,平衡了底板的内应力,减少了筝底板的开裂机率.

3.筝琴头的复合技术

筝体开裂较多地会出现在筝的琴头.越是实木的筝琴头,越是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大,开裂最多.返修或更换琴头给筝的制作造成较多的麻烦.为此,我们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开始考虑把实木切成木皮,复合在纵横交错的三层胶合板上,做成实木复合胶合板,试着贴在筝的琴头上.实验证明,这种工艺制作的筝琴头,不仅外观、纹理颜色统一,而且使用这种实木复合技术的筝琴头不易开裂.分析其原理,应是拼合工艺平衡了琴头的内应力,减少了筝琴头在受力的状态下变形的机率.

4.环境因素对古筝的影响

筝的使用者和爱好者为了能直观地欣赏到筝的外观艺术美,常把外观秀美典雅,具有文化气息的筝摆放在室内供人观赏,孰不知这样将乐器长时间地裸置在空气中,当筝受地域空气含水率和温度急剧变化的影响,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时,就会引起开裂及变形.

对筝的护理应像人预防感冒一样,需要经常对筝进行保养,做到“四不要”.一不要让筝长时间的裸置在空气中,用完后及时装进琴盒,使筝的保管环境尽量减少些来自空气变化的影响;二不要让筝靠近空调及暖气,避免筝体遇热开裂或变形;三不要让筝日晒雨淋,防止其受潮开裂变形,做好防潮工作;四不要让筝体长期受力,防止其在长期受力的状态下,变形开裂.古筝长时间不用时,最好松弦卸码装盒保养.为此,要了解当地的地域性季节空气含水率,在筝乐器生产存放时,能根据销售区域季节空气含水率的数值,打造相应的小气候.当空气含水率过低时应注意空气加湿,当空气含水率过高时应注意抽湿,有条件的可建造恒温、恒湿空间以确保古筝不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减少不必要的开裂及变形,对控制筝的琴体开裂,起到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筝体框架、底板制作、琴头制作的制作技术应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促进筝制作工艺水平提高的重要环节.不断地引用新的制作工艺,科学地运用制作技术,对提升乐器制作品质颇具益处.研究筝制作材料处理和研究解决筝的框架开裂、变形问题,说穿了是个解决材料内应力均衡的问题.把握这一问题的关键,会使筝在制作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减少.当筝制作的琴体结构稳定后,筝的制作者就有精力专门解决或调整筝的音质状态及外观装饰,提升筝的整体制作水平.

结语

专业制作筝的材料处理与制作技术内容较多,要研究的科学门类也较多.例如,在近年内对筝的制作研究已经逐渐发展为产品后期的声谱调整及综合性音质处理,已经开展了更高阶段材料处理和制作技术的科学研究.相信在材料处理与制作技术正在被人们所广泛应用的今天,通过生产技术研发和生产经验交流,对筝的制作研究更加深入,制作出“音质优美、结构稳定、外观精良、演奏应手”的筝乐器,提升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制作工艺水平,是我们乐器制作者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乐海乐器研发部)

此文汇总:此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制作技术应用和筝和材料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制作本科毕业论文制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未来音频制作技术新展望
一、 基于历史发展的听觉艺术与视音频技术的演进历程回顾(一)听觉艺术发展历史回眸听觉是人类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 依靠人类左右的两耳可以感知到外部世界声源的信息,从而达到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环境及听到各种声源.

论网页制作技术
一、网页制作技术的概述网站通过网页的制作来吸引来访者进入网站,增加网站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网页制作通常是网络设计师运用各类网络程序与网络技术进行网站的设计,为企业或者个人进行网络建设点的设计,包括域名注.

高清影视制作技术在高清广电业应用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清数码技术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影视制作行业的发展进程,从模拟,数字标清,电影胶卷时代向数字高清时代的跨越给影视制作的视觉冲击性以及摄影师对时空瞬间的把握能力的全.

影视后期制作技术对影片的影响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影视后期制作不再单纯地似从前一样仅仅基于磁带和胶片,而是越来越多地依赖电脑技术,成为影片再加工过程的最重要环节 本文论述了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基础知识,并着重谈论了这门技术对影.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