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特色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跟十月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主题:特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7

十月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该文是关于特色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十月革命和自信和社会主义有关论文怎么写.

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摘 要:十月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前提,其奠定了党内部领导核心建设的基础,指明了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十月革命的创新发展,沿着十月革命的道路,在中国确立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的指导原则,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关键词:十月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中国沿着十月革命开辟出的道路,开拓出了独具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坚信它将指导我们实现现代化,创造美好生活.

一、关于道路

国家的发展,人民的未来,决定于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同志强调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

1.十月革命道路

十月革命道路就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把握时代特征,将基本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团结广大人民群众,通过革命和建设,朝着以建立“自由人联合体”为最终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前进的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6年英国第二大市场调查机构对25个国家进行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中国在对国家道路这项调查中名列第一,90%左右的受访者都认为中国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2]这条正确的道路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领导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开展“五位一体”建设,达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两者关系

十月革命发端于苏俄,并惠及全球.中国延续十月革命的道路,开创并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十月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不是无根之木,它是从伟大的历史实践中走出来的,其形成的前提就是十月革命.

⑴为中国建立奠定了基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当时处于苦闷彷徨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国情与中国有相近之处,他们从俄国十月革命的启示和历史实践中得出向俄国革命学习、“走俄国人的路”的结论.由谁来领导便成为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曾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革命的武器,“而中国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3].1920年中国工人阶级派代表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听取了列宁的报告,对建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等有了一定的认知.在十月革命开辟的新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创造阶级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示范和直接声援,促成了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正是沿着十月革命指明的道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砥砺奋进.

⑵指明了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在十月革命过程中,和平发展及其作用虽客观存在,但效力更大的是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在设想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道路问题时,面对具体的革命形势,既提出过和平转变,也提出了暴力革命.然而直到十月革命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通过和平手段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也没有哪一个国家通过暴力革命取得社会主义胜利.而十月革命不但取得了胜利,其中既包括暴力革命方式,也兼有和平夺权的考虑.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武装起义的道路模式成为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成功典范.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更是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在中国,一旦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4]依据十月革命的成功示范及当时国内战争的迫切需求,中国确定了“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思想,建立并掌握革命武装力量,以革命的武装力量对抗反革命的武装力量,以此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⑶提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借鉴.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越发坚定了走十月革命道路的正确性.然而, 取得政权后中国将向何处去?当时中国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一方面是来源于纸面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设想,另一方面来源于现实中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苏联社会建设模式,一时成为各国争相效仿的表率,也提出要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因为苏联的经验“将帮助我们在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许多错误和少走许多弯路”[5].当然,苏联模式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它只是特定时期的一种历史模式,是十月革命后试图实现共产主义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是在没有经验借鉴自我探索出来的一种模式.苏联解体虽然有僵化的苏联模式方面的原因,但不能因为苏联模式有问题就斥责十月革命道路的错误,相反苏联解体的多方面原因正在于其颠覆了社会主义制度基础,放弃了马列主义,否定了十月革命的道路,最终酿成悲剧.中国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特别是苏共二十大后,对苏联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有了清醒认识.在论十大关系时就指出过当时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缺点和错误,提出我们要引以为戒.从“走俄国人的路”到“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中国逐渐形成了探索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思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十月革命的创新发展

道路自信从心理层面上来说源于在这条道路指引下有着对未来发展的清晰认知感,而这种认知来源于中国和中国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不断发展创新.

⑴确立了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的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上的理想社会主义模式,是建立在比资本主义更为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然而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欠发达的俄国率先实现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是低水平的,必须首先发展生产力,而且要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苏联前期的实践也都认识到这一点.十月革命后,苏俄尝试过多种发展模式,这些模式虽然有的未能延续(新经济政策),有的有诸多弊端(苏联模式),但都很明确地认为社会主义并不是“贫穷的社会主义”,苏联早在30年代就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农业国就是明证.而二战后僵化的苏联模式弊端日益突出,苏联也试图进行改革促成发展模式的转换,然而这种转换非常艰难,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落得悲剧收场.中国在建国初期,基本继承了苏联的传统,集中精力搞建设、搞科研,但后来一度遭遇了严重挫折,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迎来了中国飞速发展的新局面.在此后的发展中,中国以苏为鉴,突破苏联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发展模式,突破对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低标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的认知,对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进行深刻剖析,创造性地作出了“我们要发展生产力,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是必由之路”[6]的科学论断,大刀阔斧地进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发展生产力.

⑵走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中国革命既有了全新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也有了成功的苏俄模式作为范例,但从心理层面来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中国自主探索的果敢精神,使中国囿于苏俄模式的框架中.十月革命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因此在革命初期占领中心城市,以城市为中心,是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识.中国北伐战争走的就是首先在大城市夺取政权的道路,之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仍然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中心城市,结果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带来惨重的损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且内无外无独立,城市中心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结合当时的中国性质、地理环境等,撰写多篇著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指出农村包围城市,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创是一个伟大创造,高度评价这条道路:“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7]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求得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一条具有中国自身国情特色的革命道路.

⑶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十月革命开辟了新时代,指出了新方向,但它本身不可能对未来各种问题都作出解答,需要我们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探索解决自身问题的发展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我们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只能以苏联老大哥为榜样,强调走俄国人的路,在制度体制和政策诸多方面都带有苏联模式的色彩.之后中国在冲破苏联模式束缚后,开创了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经过艰苦卓绝的建设后,经济政治各方面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体制.诚然,在探索这条道路的过程中,历经艰辛,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但这些教训都成为了党的宝贵财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领导集体对发展模式进行了重新反思,将改革开放作为自己的强国之路,经济上突破了苏联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主张[8];政治上克服苏联高度集权的人治弊端,实施依法治国;文化上摒弃“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曾称赞说中国正在成功地领导着“这一独特的世界规模的社会主义实验”[9].但如何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地突破传统并进行创新,是全党一直在不断思考并回答着的问题.

三、结语

十月革命1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卓越成就,有着十月革命的典范贡献;同时更应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承袭于历史实践,但又根据时代条件而赋予了其鲜明的中国气派.我们正走在这条道路上,并坚信其能指导中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1.

[2]王骁.英煤:中国人对国家道路最自信但担心道德滑坡[EB/OL].http://news.china.com/in?ternational/1000/20161205/30064385.html,2016-12-05.

[3].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6.

[4].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9.

[5]建国以来文稿:第4册[M].北京:文献出版社,1990:332.

[6].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中国新闻网[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96/4495072.html.

[7].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6-127.

[8]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6.

[9]秦正为.十月革命的当代审视——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8(1):5-10.

(作者单位: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汇总,这是一篇关于十月革命和自信和社会主义方面的特色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特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作出示范
2016年12月胜利闭幕的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列为今后五年全省5个主要奋斗目标之一,全面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深刻.

中国特色人权道路的六大特征
通过将人权的普遍性与中国的特殊性相结合,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六个方面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的领导,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首,协.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新型智库建设
在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所作的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站高谋远,博大精深,气势恢宏,亮点纷呈,是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是走向伟大复兴的顶层设计,每学习一次就受.

如何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入技工院校德育课堂
摘要技工院校是为国家、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专业型、能力型人才的摇篮,想要让技工院校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在思想、品质、道德、素养、创新……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还必须对学.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