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文化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和中国和同文化和中国和平崛起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主题: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7

中国和同文化和中国和平崛起,该文是文化类有关本科论文范文和和平崛起和中国和平崛起和文化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中国文化论文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崛起已成事实.但目前国际社会流传着国强必霸的论调,认为中国的崛起必将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从而引起新的战争.文章试从中国的“和同”文化出发,分析“和同”文化的特质,得出中国的崛起必将是和平之路,因为中国追求的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目的在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和同”文化;中国崛起;和而不同

本文试从中国传统“和同”文化着手分析,通过对“和同”文化的梳理和分析,得出中国文化中“和”的一方面,试图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之间的桥梁.

与此同时,中国的崛起也引起了外界的猜疑和恐慌.本文把中国的崛起置于中国“和同”文化之中进行分析,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中国的发展壮大,绝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而有着中国自己的方式,即它不是一个零和的博弈,而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一、“ 和同”文化的和平思想

“和同”文化在中国早已有之,最先出现在《国语·郑语》中.谈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史伯对郑桓公说到:“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这是目前为止中国古代文献中最先出现的“和”“同”思想,而且提出了和与同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是不同事物的叠加而取得一个平衡,使各方都能在一个体系里共存,尽管彼此之间的性质存在差异.“同”只是相同事物的叠加,把事物看成是相同或者相等的,事物之间不存在个体的差异.从上述可以看出,早期的和与同就有不同的含义.

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他更是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据《论语·子路》和《论语·季氏》载,孔子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里孔子尽管讲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但是儒家学说一直倡导“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所以这里提倡的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处理国家关系准则的一个投影.就像《大学》所说:“所谓治国必先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也,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针对“和而不同”,那么应当怎样处理“和”的问题呢?孔子又进一步提出用道德和礼仪来解决“和”的问题,“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同时,他又说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业”.道德、礼仪的运用,使得“和”不但具有了新的涵义,而且也使得“和”变得可能,既不同性质事物之间变得可以共存.儒家在注重“和”的同时,也注意到“同”.“和”是用道德礼仪来使不同事物达到平衡与和谐,使多样性的人或事能和平共处.“同”是抓住事物的同性,看到事物的共性,只有同性质的人与事才能共处.

除儒家外,中国的老子也提出了“和”“同”思想.比如,《老子》第二章“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等.老子的“和同”思想是从自然宇宙的前提出发,认为事物在发展当中存在矛盾,而针对怎样消除矛盾,提出了“和同”设想.“和同”思想,尤其是“和”作为后来消除和缓解矛盾的出发点和依据.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和同”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知礼节、爱和平、尊重国家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特点.这种文化的特质使得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像西方那样咄咄逼人,更多是一种宽容和尊敬.这些都为中国和平崛起之路提供了可能性.

二、中国崛起与“ 和合”文化

中国崛起道路的选择,一方面是受历史的影响,因为中国遭受过的战争给社会、百姓带来了伤害;另一方面也是中国自身的选择,受中国自身文化特质的影响.

1840年战争以来,中国遭受了近百年屈辱的历史,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大量的土地,赔偿了巨额的战争款项.仅甲午战争中国对日本的赔款累计就达2.3亿两白银.同时,仅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伤亡人数就高达3800万.可以说,战争给中国百姓带来了沉重的创伤.所以,从历史的角度考虑,为了避免战争所带来的无可估量的损失,中国的崛起必定不会重蹈西方的老路,其崛起的方式也必将是和平的.

从现实角度来讲,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但是一些西方国家还抱着冷战思维,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国际上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

中国的崛起导致他国的担忧,这是正常的.但是过分地夸大中国崛起对现有国际体系的冲击,却是有失公允的.中国的崛起是否会引发新的冲突,这取决于中国自身及外部的压力.从中国自身来讲,即中国是挑战当今世界秩序,还是积极融入现有的世界秩序内,这是判断中国崛起是否和平的重要标准.“自改革开放以来,和世界体系的整合是中国领导人一贯的政策.中国领导人主动接受这个体系,并且推动国家和这个体系的整合.”中国对当今世界体系态度是积极主动.从外部环境来讲,中国崛起是否和平,还取决于周边的外交环境,尤其是取决于中国周边环境是否稳定.

从中国自身来讲,中国一贯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融入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这体现了中国“和合”文化的包容性和大度性.众所周知,当今的世界秩序是二战之后的美苏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建立起来的.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在全球的利益,在军事上更多的是依靠北约,政治上利用联合国,经济上有世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支撑,这些构成了美国称霸全球的世界体系.加入这些组织对中国自身而言,理论上在某些方面与中国国家利益是相冲突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显得比预想中要积极.从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就一直积极谋求加入和重返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1952 年7 月,中国重返国际;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1972年5月,中国重新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席位;等等,这些席位的获得都是中国政府通过大量的外交工作获取的成果,同时也表现了中国政府从建国之初就立志于融入和顺应世界潮流的意向.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顺应和融入当今国际体系,具体表现在:1980年恢复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等等.除个别的国际性组织外,中国几乎加入了由美国主导的全部国际组织,这是中国政府积极融入现有的世界秩序的体现,也体现了中国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

冲突,尤其是军事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崛起之国为了追求更多的政治、经济利益,获得与之实力相匹配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而采取的外交手段.其主要目的是打破现有的国际体系,重建一个新的国际体系,以此达到巩固和维护已获得的国际权力和国际地位.但是,崛起的后起之国如果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迎合现有的国际体系,则会使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新中国建国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事务的管理,加强与世界各国、国际组织的合作,体现了开放、大度的外交姿态,也体现了中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目前,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除此之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热点问题,譬如,朝鲜核危机、伊朗核危机、达尔富尔问题、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卫生疾病的防治等,中国开始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

同时,中国坚定走和平崛起之路,这也是中国政府的共识.2014年9月,访问印度时,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讲话指出:“国际上有的人宣称,中国发展起来后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我想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中国自古就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深刻总结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中华民族主张的‘天下大同’和印度人民追求的‘世界一家’、中华民族推崇的‘兼爱’和印度人民倡导的‘不害’是相通的,我们都把‘和’视作天下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这是中国领导人智慧地把“和同”运用到外交当中,也表达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从外部条件来看,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为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提供了可能性.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重新成为世界的主流,美国也很难以一己之力称霸全球,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从中国周边环境来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被牵涉的战争减少,同时西方对东亚的介入也是以非强制手段为主.建国初期,中国先后进行了朝鲜战争,对印、对苏战争,越南战争,之后又有中越之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尽管东亚或者中国与周边也存在冲突,但付诸战争事件却几乎没有.此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存在的南海领海划分的争议,中国也一向主张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从贸易上看,现在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已经成为各国优先考虑的大事.中国与东盟已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同时中国也开展了东盟与东亚各国“10+3”峰会,促进各国之间经济贸易往来,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

所以,尽管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着争议甚至冲突,但这些争议和冲突目前都还在可控的范围内,远远还未到削弱或者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因此,中国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从这一角度来讲,中国的外交环境还是稳定和相对安全的,这也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一方面,是中国既定的外交方针和政策,中国通过一系列的外交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和平崛起的决心;另一方面,尽管中国的周边环境有所恶化,但是由于中国“和同”文化的包容性和礼让性,中国以和平作为外交的出发点,所以,目前局势还在可控的范围内.总而言之,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中国谋发展、求和平,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外交政策,是中国“和合”文化在中国外交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三、结语

经济上,中国已经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当中,是一个贸易大国,中国的经济已经离不开世界.在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任何战争必然给双方带来严重的创伤.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尤其是的出现,战争的成本急剧增加,已远远超出其所获得的收益,因此,对于致力于发展经济的中国来说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战争对于中国崛起来说并不可取,和平之路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对外方面,中国历届政府都奉行和平外交,用和平的外交来获得周边国家的理解.同时,把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与其他国家一同分享,现任中国政府又打造“一带一路”经济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中国的外交不会因为政治制度的差异、意识形态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区别、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而分别对待,中国的外交体现了中国“和同”文化的思想理念.中国的外交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外交,是一种双赢的外交.

总而言之,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和顺应了当前国际社会发展的潮流.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上文总结,此文为一篇关于和平崛起和中国和平崛起和文化方面的文化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军事国防力量是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基石
著名学者杨叔子院士有一段名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科技,否则就会落后挨打 ”这一百年来,近代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从侧面证实了这句话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是厚德载物、自强不.

主动高站位,传播中国和平之声南京创建国际和平城市的实践和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2017年1月,总书记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问题提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的“中国方案” 南京作为第.

中国中产阶层崛起的社会影响
温铁军中国是否真正存在中产阶层,中国中产阶层又将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带来哪些影响笔者从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两个维度剖析中国中产阶层崛起带来的社会影响 中产阶层崛起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中国中产阶层崛起,使得中.

中国军力崛起
有评论认为,中国军力的发展打破了地缘的战略平衡,给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安全形势构成了威胁 针对这些言论,中国在不同场合强调 第一,中国军力发展的意图是明确的,也是透明的 第二,中国始终坚持&ld.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