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思政课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跟着眼四个维度提升思政课改革成效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主题:思政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0

着眼四个维度提升思政课改革成效,该文是有关思政课专升本论文范文与维度和着眼和改革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思政课论文参考文献:

思政课论文参考文献 思修课论文思政论文政论文结课论文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为提升和改善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各高校开展了系列改革,但在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中,需准确把握其教育目的的政治性和人文性、教育主客体的虚拟性和平等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教育载体的多元性和适用性等四个维度,以避免改革的异化和错位.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

为解决思政课内容“枯燥”、教学手段“传统”、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现实问题,近年来,全国各高校掀起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大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这个大潮中,我们应理性地看到,有些改革出现了“碎片化”“浅层化”“呆板化”和“娱乐化”的倾向①.因此,正确把握好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度”,必须重新审视思政课改革的四个维度.

一、教育目的的政治性和人文性

“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②高校思政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保证,其教育目标是双重的:政治性——意识形态的目标;人文性——育人的目标.

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并贯穿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它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天生具有意识形态的教育目标,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如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令学生信服的分析和解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任务.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政治理念和政治信仰,每一个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发展时期,都有相应的主流意识形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正处于思想氛围较为宽松、舆论思潮较为活跃的时期,面对这种“新常态”,思政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与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重大的意识形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展教学,积极回应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挑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有意识、有系统地培养符合党和国家需要的新一代公民.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本质追求.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言“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与人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文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传授做人的基本理论、价值和知识,“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高校思政理论课所承担的人文教育功能毋庸置疑.“文化化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育目标.无论从课程的作用机制、授课时间还是影响空间来看,在大学生人文教育方面,思想政治课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容纳贯通人类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民族积累的优秀文化精神和成果,通过人的情感和意志促进文化精神的传播和价值意蕴的生成,承担了帮助个体成长、促进价值实现、引领生命和谐的教育性任务,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触动人的心灵,是促进人的文化自觉、精神生长和安身立命之本.

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意识形态目标与育人目标是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的,只有把这两个目标融合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才能将育人引导到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的轨道上来,育人目标才能与社会发展目标保持统一.

二、教育主客体的虚拟性和平等性

伴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媒体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进入了“人手一机”的时代,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人,比例达到75.1%,大学生是手机网民的主力军之一.③一个有别于现实物理时空的新环境——虚拟环境开始笼罩我们的生活,在新的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理论与方法正面临虚拟媒介的挑战.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客体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教”与“学”之间是主体与客体的单向灌输的对象性关系,具有一种事实上身份的差别和限制.而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主客体之间的等级关系、强权关系被颠覆和解构,彼此的身份、地位被淡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客对象性关系开始向主体与主体转变,主要表现为: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模式由主客二分向主体间性转变;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是平等的主体;主客体关系的建构具有动态性;在互动方式上,由人—人直接互动转向人—机—人间接互动.④在新媒体介质下,主客体之间构建起了虚拟、平等、共生、共时的主体间性关系.

网络环境下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变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利用网络交互的特点,“因势利导”,将网络中潜在的受教育者引入教育过程,并构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移情信息,通过网络的自组织传播,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同时,“造势利导”,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占领意识形态制高点.“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没有教育者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在虚拟平等的关系中,引导教育对象积极参与,引发受教育者进行自我设计,最终实现其全面发展,这正是网络环境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穿透力.

三、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⑤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最终取决于特定时期具体的社会存在.目前,本科高校思政课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等五门课程组成,内容是丰富的又是系统的,具有严密的科学体系.无论从教学内容的构成上,还是从教学内容的配合上,或是教学阶段上,均遵循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由浅入深、由外到内,分层次、有重点,循序渐进.它既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又包括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既包括系统的理论教育内容又包括日常的实践教育内容;既包括“应然”的教育内容,又包括“实然”的教育内容;既包括阶级性的内容,又包括社会性人文性的内容⑥.在互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历史的演进,知识信息供给的迅猛与快捷,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信息的不断产生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思政课的教育内容.

目前,高校思政课改革有强化实践教学的趋向,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但在改革调整过程中,思政课教育内容的建构必须把握好丰富性和系统性两个维度,既不能因内容的丰富而导致系统的破坏和功能的改变,也不能因强调系统性而导致内容的空洞和贫乏.应基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以社会对成员要求的全面性和人的素质发展的整体性为导向,从个体生存、社会秩序、终极信仰的逻辑顺序出发,沿着基础价值、主流价值、核心价值的发展路径,从社会规范层面、文化心理层面、价值观念层面、思想理论层面和政治信念层面科学地设计并不断改革创新.

四、教育载体的多元性和适用性

有专家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有五类:理论传输载体,表现为理论课和各类讲座;实践活动载体,表现专题研讨、读书活动、志愿服务、竞赛竞技、参观调研等;校园文化载体,表现为一定的价值观念、校园精神、行为准则,以及蕴含在学校规章制度和学校环境之中的文化特色;校园媒体载体,表现为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形式;红色资源载体,指的是承载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必要的历史教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以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不骄不躁、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的教育形式.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类手机App、微信、微博、慕课等使得思政教育载体变得更为丰富和多元.

对于具体的教学实施者而言,要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必须结合实际来选择合适的教育载体.“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形式、内容与效果之间存在着诸多情况,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结果,只有当既有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又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相互适应时,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有效果.”⑦当前的在校大学生,已经是“95后”,是在物质相对充裕、社会开放程度更高、流动性更快的环境下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具有明显的代际转换的特征.研究表明,当前的大学生更注重个性的发展,更倾向于参与双向互动和主动参与的教育活动,隐性教育相较于显性教育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教育的效果是好还是不好,最终要以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能力为尺度.受教育者成长的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真正需要什么,能够接受什么,不是教育者空想出来的,不是拿最好的、最先进的、最完美的东西去塞满其脑袋就行.⑧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认识水平、思想情感、现实需求等方面千差万别,所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育方式就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一堂课、一个讲座采用什么样的教育载体,不仅要借鉴国际国内的先进经验,更需要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教学条件和生源情况等方面,来进行组织和选择,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引文注释

①边和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理性反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5).

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2012(11).

③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网信网,2016(1).

④曾令辉.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7).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⑥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逻辑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2014(2).

⑦王树荫.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与效果的辩证关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

⑧李德顺.价值观教育的哲学理路[J].中国德育,2015(9).

[基金项目:浙江工业大学2016 年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重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2016 年度绍兴市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思政课‘大班上课,小班研修’教学模式改革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该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思政课本科思政课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维度和着眼和改革方面论文范文.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
摘要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意义重大 简要介绍自媒体的基本概念,分析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带来的挑战,提出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

论高校思政课的能力要求与提升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为例
周立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社会科学研究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摘 要在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 要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任务,教师除了具备一般知识.

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四个维度分析
摘 要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接班人,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增强其综合素质 而在这个过程中,思政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思政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原则的现实
摘要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两个基本环节 理论教学是先导,实践教学是途径,思想育人是目标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管理,要建立健全教学保障机制.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