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时评两则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时评两则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主题:时评两则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2

时评两则,本文是关于时评两则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和时评两则和时评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时评两则论文参考文献:

时评两则论文参考文献

【选文一】呼唤道德不必拿“深夜开门”说事

乾 羽

租住在杭州某小区的小晨,讲述了一件令她心头暖暖的事.那天凌晨一点,她被一个陌生妹子的电话吵醒,对方说:我是1901租客,单元门的锁坏了,你能帮忙开下门吗?尽管开始内心拒绝,但想到姑娘的惨境,小晨马上下楼去开了门.第二天早上,她的房门外出现了一袋水果和一张字迹娟秀的便签:周三晚上打扰你了,谢谢你替我来开门,打了5个租客电话,你是我最后一个希望.(9月28日《杭州日报》微博)

自媒体时代,很多新闻变得越来越碎片化,比如上面这条新闻,看完后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是陌生人,怎么会有,而且5个租客的电话都有,打电话的女孩又不是房东!单元门锁坏了,为什么不找物业或门卫呢?既然是使用锁的小区,档次也不应该太低,难道是急于进门,没有想其他办法,拿起电话就打?总之,面对有限的信息,人们的质疑会因为信息的缺失而强烈.尽管,这些细节好像无损核心事实,但是,人们会因为这些信息的缺失以及事件的反常,而怀疑到事情的真实性.

当然,事情可能就是真实的,这是生活中让人感到温暖的插曲.这样的插曲,在一个人与人陌生化严重的社会,似乎显得异常珍贵.因此,媒体把这样的插曲作为新闻来报道,告诉人们有这样的温暖人心的事件发生.或许,有人还会把这个个案当成是一种道德示范和提醒,告诫人们道德离不开善意的行动和真诚的感谢.的确,社会道德之所以出问题,就在于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有些人在看到困境时不愿意伸出援手,有些人在接受帮助后不懂得感恩.

呼唤道德的动机没有错,但是没有必要拿深夜开门的个案来说事.首先,这样的个案并不恰当.试问,有多少人敢在深夜给陌生人开门呢?一个住户没有义务在深夜下楼为一个陌生人开单元门,而且,深夜开门是不安全的行为,哪怕要求开门的真是同单元的住户.因此,深夜开门就是一种愿望道德——希望别人做到的道德.面对陌生人深夜开门的要求,接到电话者当然可以拒绝——他们没有这个义务,而且面临风险.道德是可以分为愿望道德和义务道德的,我们能够要求的其实是义务道德,如果泛化地将愿望道德作为要求的一般对象,就容易引起新的矛盾.难道,深夜不给陌生人开门就是一种不道德?

其次,道德更多时候产生于常态.我们所呼吁的道德,其实并不抽象,也并不虚无.它不是要求人们一定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就、成全别人、社会;它也并没有排斥个人的利益和诉求,它本身就是一个人的生物化、社会化、精神化统一的过程.在呼吁道德时,我们当然期待美德,它让人们看到了人的精神性,看到了人格的伟大与崇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呼唤的道德,其实更多的是日常的道德——能否恪守职业道德,能否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等等.深夜开门似乎不是这样的情形.与这个案例不同,前几天有一条新闻,说一位母亲怕孩子打扰到别人,在飞机上给周围乘客发糖和耳塞的行为,就是一种日常道德,它既让人看到了用心,也让人感受到了道德的温暖.

(选自2017年9月29日《北京青年报》)

[点评]深夜开门的个案可以作为新闻来报道,只是在关注时最好能够有更多细节,在传播时最好不要有过高的道德层面的预期.否则,新闻就容易引起选择性解读和逆反效应.道德扎根于生活的常态中,我们需要的是更普遍、更具体的道德,哪怕它们不足以构成新闻,只要它们是真实的,鲜活的,我们就可以受益其中.【选文二】

武亦姝和赵雷为何火了

濂溪

近段时间,一个“才子”、一个“佳人”陆续成为朋友圈里的刷屏人物.前者是赵雷,一位民谣歌手,凭着一首《成都》,在湖南卫视节目《歌手》中甫一登台,就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后者是武亦姝,一名中学生,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一鸣惊人,成功问鼎.一个现代、一个传统,两人的“意外火爆”,看似不搭边,背后或有着相似的原因:唤醒人们对优雅文化的渴望.

撇开《成都》的曲调不说,它的词本身就是一首诗歌.“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抑扬顿挫的韵律、画面十足的文字,比起声嘶力竭的无端发泄,赵雷的笔触就像冬日的一缕阳光,给我们带来温暖而沉静的安抚.也无怪乎有人在安静听完这首歌后,感慨:“成都因为赵雷的《成都》更加成都.”话虽绕,却点出了《成都》火的缘由:共鸣.

同样,武亦妹的火,也不仅仅因为她高挑的个子、俊秀的外表、温婉的气质,更是她身上浸润的深厚文化底蕴对集体记忆的唤醒.从《诗经》里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到《将进酒》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武亦妹用舞台上的惊艳表现,唤醒了无数观众共同的文化记忆.很多人或许在忙碌的生活中,在红尘的追逐中,早已经忘记了诗词的意义,但蓦然回首,却发现那些纯洁心灵、净化灵魂的传统文化,就隐藏在心灵深处.这样的集体记忆,怎能不令人泪奔?怎能不令人感动?

其实,不管是打动人心的民谣,还是古典雅致的诗词,流淌于其间的,正是“雅文化”的血液.古典诗词,自不用说.不少民谣,也正是因为其历经打磨后.刻画出人生的百态,引发大家的共鸣,增厚人心的土壤,由此才成为“爆款”.叶嘉莹先生曾指出,诗歌的用处,正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其他文学艺术作品.一部作品,假如充斥着庸俗、低俗的元素,弥漫着无聊、空洞的气息,或许能赢得一时火爆,但却难言持久.更别说,那样的作品除去发泄、抱怨之外,对于心灵成长,又有何益可言呢?所以说,有意义的作品才是培厚文化土壤的养料.

赵雷、武亦姝有两句话,格外令人印象深刻.一句是,“人生需要不断感动,才能守住那些始终干净的东西”;另一句是,“文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烙印终归会显现出它的力量”.“始终干净的东西”“文化的烙印”,表述虽有不同,但无疑,都是对雅文化的一种呼唤.拒绝那些虚伪的东西,用有意义的文化涵养现代心灵,这,或许是是赵雷、武亦妹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文化启示.

(选自2017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点评]俗和雅,并非截然对立.雅,并不意味着追求“小众化”,不考虑大众的接受能力;雅,更不意味着故弄玄虚、无病.恰恰相反,所谓的“雅”,是要以“意义”驯服“庸俗”,用朴素纯粹的美打动人心.那些传唱久远的歌曲,那些广为流传的诗歌,不管是让人感动也好,引入深思也罢,不都因其有着独特的美才被人们传唱么?可以说,“雅”的品质,有时同样需要有“俗”的演绎,只不过,这种“俗”并非庸俗、烂俗,而是通俗.

[作者通联:山东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

结论:上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时评两则本科时评两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时评两则和时评方面论文范文.

时评:假如孔子能上网
“世界读书日”前后,阅读又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有一种惋惜的声音时常响起,那就是批评数字化阅读方式让人趋向“读图”“读屏”&ldq.

时评杂文人生
乔志峰是中国知名评论人,也是多档电视、广播节目嘉宾,曾担任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 他是新浪微博的大咖,拥有一百多万的粉丝 记者注意观察发现,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乔志峰 他写的评论,基本上能达到每天一文,更.

环球时评往以维护和平为己任的安理会直到2019年底才弄出个制裁决议等13条
朝鲜2017年11月29日发射火星导弹,自诩“以维护和平为己任”的安理会直到2017年底才弄出个制裁决议,而且仍是个不能彻底扼住核导威胁的“半拉子”文本.

环球时评往朝鲜在2019年11月29日发射了火星15导弹等13条
朝鲜刚刚消停一阵子,即在2017年11 月29日发射了“火星15 导弹” 虽然美国立即表态说要动用舰队封锁朝鲜,但谁都明白,朝方大部分进出口凭借陆路,而且由于各大国在对朝制裁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