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全球化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中国品牌全球化现状与出路:基于多纬度的分析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全球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6

中国品牌全球化现状与出路:基于多纬度的分析,本文是全球化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和纬度和全球化和出路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全球化论文参考文献:

全球化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培育出口增长新动能,形成在质量、技术、品牌、服务等的综合竞争新优势.“十三五”规划明确将品牌作为形成对外经济新优势的核心要素之一.提升中国品牌全球化水平,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形成中国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是改善外贸供给侧结构,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应有之义.

一、多纬度把握品牌全球化

品牌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广为人知的名词.什么是品牌?恐怕百人百样回答.如何把握对品牌的认知,依然是一个未尽的命题.品牌最早由中世纪的庄园主和畜牧业者使用,其英文单词“brand”源于古挪威语“brandr”,意为“打上烙印”.美国市场营销协会( AMA)认为,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结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们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菲利普,科特勒做了更深入的阐释,认为品牌可以从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使用者六个方面向消费者提供可资辨别的信息.据此理解,品牌就是市场供给侧的厂商或厂商组织,为了与竟争对手产品或服务相区别而向消费者发出的一种识别信号.大卫,奥格威则从消费需求导向出发,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声誉、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因消费者对其使用印象及自身经验而界定.唐,舒尔茨对此做了进一步发展,认为品牌价值是一种厂商与客户关系,存在于品牌持有者和品牌消费者等品牌利害关系人的关系之中,只有当品牌被消费者等利害关系人认知,并形成价值判断时,品牌形象的价值才会形成.

综述多年来各方对品牌的理解与认识,较为共性的观点认为,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国际品牌更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认可度、知名度、美誉度,产品和服务辐射全球,更具有生命力的品牌.国际上一些机构在品牌评价中非常重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信任度、美誉度,品牌的运营能力、增值能力与市场绩效.从中可以窥见,产品差异的识别、品质优异、竞争能力、市场知名度与美誉度等要素,构成了品牌的多个纬度.从某一维度或某几个维度的组合来看,各方对品牌的理解基本上是趋同的.

品牌全球化,更多理解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全球性经营活动,逐步实现目标市场、生产、分销乃至价值链不断向全球延展,形成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定位形象.品牌全球化不仅要利用本国的资源条件和市场,也要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进行跨国投资、生产,组织和策划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品牌全球化既是目标市场从局部区域发展为全球性区域的过程,也是从当地生产,逐渐发展到全球生产,再到品牌价值链、供应链全球化的过程,不仅是产品全球营销的过程,更是实现规则与标准国际对接,文化与价值理念在目标市场当地融合的过程.

一个品牌的全球化水平取决于品牌提供的产品所具有的广泛性,也取决于其在全球各地以具有竞争力的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更取决于商业规则运用与制定的能力、文化与价值理念融合的能力.根据前述分析,可从以下纬度来把握品牌全球化:品牌所提供的产品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品质优异程度、国际运营能力、消费者认可度.前三个纬度强调了包括产品和厂商在内的供给侧层面,其中第一个是最基本的层面,第二个强调了品质和解决方案的重要性,第三个不仅体现产品与服务开发的能力,也体现在市场渠道、媒介传播、品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竞争能力,在供给层面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第四个纬度强调了国际市场需求层面,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信任与美誉的评价.

一是产品差异化与多样性.中世纪的欧洲,手工艺匠人用这种打烙印的方法在自己的手工艺品上烙下标记,以便顾客识别产品的产地和生产者.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品牌是一种差异化的功能性产品和服务,用以区分不同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在当下强调产品差异化,对产品同质化竞争泛滥的现象也具有较强现实意义.面向全球市场的需求个体数量更大、消费层次更多、地域与文化差异更大,对产品差异化与多样性的需求更为复杂,全球品牌也必须顺应这种需求.

二是品质优异程度.“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是品牌个性、名称、包装、、历史、声誉、广告等的无形总和.”这是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1955年对品牌的定义.从这一层面来理解,品牌是产品品质优异程度或解决方案的集成体现.在国际贸易中,产品与服务质量是供需双方都非常重视的要素.有什么样的品质,就有什么样的品牌.国际知名品牌、高端品牌体现的是产品和服务在品质优异方面的突出特征.

三是运营能力的强弱.品牌是一种以企业生产组织能力、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营销与开拓能力等为基础的市场占有能力.有研究将品牌竞争力归结为8项指标:主打品牌市场规模、主打品牌注册时间、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强度、获得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是否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否为中国名牌(或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品牌传播(主打品牌百度搜索纪录).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认为品牌价值主要来自三方面的贡献:品牌化产品与服务的财务表现、品牌在购买决策中的作用力及品牌保障公司持续收入的能力.世界品牌实验室每年发布《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其评判标准是品牌的世界影响力,主要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基本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和全球领导力.中国广交会对出口品牌的评定更强调出口能力,主要包括出口额、专利与版权、高新技术企业或产品、国际通行认证、境内外商标注册、行业自律、行业标准制定等指标.从实践看,国际品牌普遍具有较强的跨国运营和品牌管理能力,在材料工艺、技术创新、分销渠道、规模集成等环节有核心竞争优势.

四是消费者认可程度.品牌的价值源于目标消费者的信任、喜爱、忠诚和购买,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最终需要消费者认可.温迪,戈登( WendyGc)rdon)认为,“品牌是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的稳定、一致、积极的联想”,是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国际知名品牌更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实践中,往往采取用户调查方式,以体现消费者或用户的主观评价.

除了以上四个层面,政府、行业组织、咨询及传媒机构等从品牌价值评估、品牌认定、品牌保护等方面加以规制.在品牌价值评估方面,国际品牌评价机构不胜枚举,知名的有《财富》杂志、金融时报、WPP集团旗下华通明略公司(BrandZ)、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 La.b)、无形商业品牌管理公司(Intangible Business)等.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创了评估方法“品牌附加值工具箱” (Brand Value AddedTools).品牌咨询公司对品牌价值的评估,一是品牌产品对目前和未来收入预期的贡献度:二是品牌带来的收入减去经营成本(运营成本和税金),以及专利等无形资产的费用和管理费用.无形商业品牌管理公司对酒类品牌的评定,构建了比较复杂的评分体系,其中包括市场份额、定位、市场范围、品牌知名度、品牌关联、品牌文化、品牌认知等因素.中国国家工商总局依据《商标法》对驰名商标进行认定,其中第14条规定了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以及使用该商标的主要商品近三年的产量、销售量、销售收入、利税、销售区域等.从双边到多边,从商标到专利、版权等,多年来国际上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品牌保护的规制体系.

上述纬度具有不同层面的意义,从某一纬度或者某几个纬度的组合去把握,对品牌全球化的认知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具体结论,但并不妨碍基本观点的一致性和历史演变逻辑的连贯性.应该看到,品牌全球化主要针对组织化程度高、运营能力强、面向国际市场的企业而言,并不意味着所有行业、企业或品牌都有全球化的必要和能力.一是全球品牌同样具有生命周期,一个国际品牌的历史大多由强势的扩张期与相对平滑的停滞期交互构成,有时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品牌全球化面对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外部环境、产业增长潜力、技术创新、内部流程优化、国际市场变化等因素都将影响品牌的成长.二是全球品牌需要当地化.比如,在消费电子、香水、时尚类行业更容易推行品牌的全球统一,但对具有当地特色和文化的产品,则不易推行.在保持品牌核心价值基础上,品牌的产品特点与风格要根据当地市场的情况及时做出灵活调整.三是品牌全球化程度越高,对消费者行为越敏感.全球即时性资讯传播、刚性生产和大宗物流的结合,使得品牌特别容易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反应.这对品牌的运营能力和风险控制提出了很大挑战.四是对中小企业而言,更多是发挥专业化优势,参与优势企业的品牌价值链、供应链环节,开展专业性的配套环节活动.

二、中国出口品牌全球化实证考察:

以轻工出口行业为例

为了解和把握中国品牌全球化情况,在轻工行业选择了50家有自有品牌出口的企业进行调查,重点了解自有品牌产品出口在企业营业额中的占比、商标国际注册覆盖的国家和地区、自有品牌出口方式和渠道、自有品牌出口利润率等.根据抽样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自有品牌出口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这些企业涉及鞋类、家具、餐厨具、箱包、玩具等日用消费品领域,大多为民营企业,设立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公司司龄不超过20年,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上升阶段.普遍在境外主要市场注册商标,有较强的设计和销售团队,产品开发能力强,在行业出口排位位居前列,营业收入成长性好.

二是自有品牌出口取得较好绩效.总体来看,部分生产型龙头企业自有品牌产品出口占有一定比例.如广东万事泰占比7%,上海思乐得保温杯20%,山东山海玻璃、浙江环宇玩具等达到30%,潮州市威达陶瓷制作有限公司40%,广东三元陶瓷占比更高达90%,奥飞动漫外销全部为自有品牌.一些高端品牌如四川爱民儿Sheme品牌,已有高品质产品出口,量不大,但很高.从自有品牌出口覆盖的市场看,主要以东南亚、中东、中东欧、非洲、拉美等地区为主,在欧美市场比较少.通过自有品牌出口,更大程度上掌握了议价权,提高了出口增速、出口规模和利润率.这些企业的毛利润率普遍达到20%到30%,有些甚至高达40%~50%.

三是自有品牌采取多种方式出口.一是大多数企业寻找境外*商,如江苏梦百合家居、广东森堡家具:二是比较有实力的企业收购国外品牌,主要是国外细分行业中的二三线品牌,通过收购境外品牌,获得了销售渠道、设计人才与运营团队,如广东万事泰不锈钢器皿、浙江泰普森家具、福建祥兴箱包:三是设立境外分销机构,如宁波得力文具构建全球性营销网络,在150多个国家有合作伙伴或销售网点:四是跨境电商方式,如厦门欣维发箱包、杭州渥迩图科技有限公司:五是外包生产自有品牌,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与境外生产厂商合作,通过境外分销机构销售自有品牌,如浙江泰普森等.

四是自有品牌出口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品牌的不同纬度,从产品品质、策略、销售渠道、专业人才(设计、销售、运营等)、客户认知、文化差异、商标与专利保护方面进行了调查.大多数自有品牌出口企业重视产品开发,尤其是工业设计,有商标和专利保护意识,在产品品质保障方面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甚至不弱于国际知名品牌:少数企业将品牌管理延伸到境外销售,乃至到境外的供应链布局,比如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工厂和分销体系.许多企业认为运营管理、文化融合在品牌管理中非常重要,但也是自有品牌在终端市场无法落地的最大障碍.在运营管理方面,企业大多缺乏对当地经销商、外籍高管等国外人才激励和管理的经验,风险控制能力也相对较弱:文化影响力方面,由于缺乏与消费者互动的经验,在文化强势的欧美等国,消费者接受中国品牌的意愿不强,不如文化相对弱势的亚非拉市场消费者.也有企业认为,在日用消费品行业,快速消费品更适合于渠道品牌,采取代工方式反而更有利:耐用消费品和时尚品牌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

三、中国品牌全球化现状的

横纵向比较

(一)与过去比较,中国品牌全球化进程明显

中国企业在参与品牌全球价值链中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品牌的价值链具有全球性特征,即使许多国家的区域性品牌,其运营也具有跨境性质.比如一些国际奢侈品手袋,锁来自意大利或中国广州,拉链来自日本,内衬来自韩国,刺绣来自意大利、印度或中国,皮革来自韩国或意大利,手袋组装在中国或意大利完成.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品牌或国外区域性品牌价值链的方式,更多是承接订单的代工方式,即OEM、ODM方式.国际运动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箱包品牌如新秀丽、蔻驰( Coach),不锈钢用具品牌如双立人、WMF等将大量订单放在中国.近年来,中国多种轻工产品产量和出口额都稳居世界首位,其中家具占32%左右,鞋类占50%左右,箱包占53%左右,玩具83%左右,陶瓷制品占62%左右,玻璃制品占52%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些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主要通过贴牌生产来实现.可以说,中国企业的代工贸易是全球品牌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在中低端环节具有明显优势.

“中国制造”的国家品牌形象享誉国际市场.中国品牌形象越来越多的是以“中国制造” ( MADEIN CHINA)的标签出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场、超市、工厂店等卖场.据斯塔蒂斯塔与市场研究企业达利亚研究公司对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约4.3万名消费者的调查,“中国制造”在性价比方面表现突出.“中国制造”的区域品牌也蜚声海外.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一些省市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外向型出口产业集群.如温州皮鞋、泉州运动鞋、潮州日用陶瓷、澄海玩具、许昌假发制品等产地品牌被国际市场广为熟知.但是与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制造强国相比,“中国制造”品牌在质量、安全标准、设计、尖端技术、可信性等方面仍有差距.

(二)横向比较,中国品牌全球化存在量与质的差距

从国际看,发达国家在总体上掌控着各类品牌.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目前全球的各类名牌商品约8.5万种,其中90%以上归发达国家和在新兴经济体中的跨国公司所有.多年来,世界500强企业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销售额的半壁江山.根据麦肯锡的报告,每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企业,占全球企业营收的60%.发达国家在品牌上的绝对垄断地位,使它们长期居于全球产业链条的高端,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则整体上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

从中国国内情况看,一是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少.品牌咨询公司( Interbrand)发布的2016年全球最佳品牌百强榜中,排名靠前的仍然是苹果、谷歌、可口可乐、微软、丰田、IBM、三星电子等美、日、韩国企业.榜单100个品牌分别来自15个国家,其中美国52个、德国10个、法国8个、日本6个,中国仅有华为和联想2个.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5年《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只有31个,与美国228个相比,仅占其13. 6%,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二是品牌境外收入低.按照品牌咨询公司( Interbrand)的品牌评选标准,品牌必须有30%以上的营业收入来自海外.据商务部统计,中国拥有自主品牌的进出口企业占全部进出口企业的比重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不足10%.欧睿国际(Euromonitor)认为,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占比仅为3%.2016年《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上榜数量达到110家,但这些企业的销售收入主体也都是来自本国市场.以参加广交会的品牌企业为例,出口大多是代工贸易.即使中国国内许多本土品牌运营商,出口也以代工贸易为主,境外收入占比较低.三是品牌跨国经营程度低.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报告,2016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为14. 4%,远低于2010年全球100大跨国公司64. 7%的跨国指数平均值,甚至远低于其他金砖国家(俄罗斯54%、印度41%、巴西40%).目前中国品牌能够在全球开展生产与销售网点布局的仍然是凤毛麟角.四是品牌运营能力弱.中国企业和产品品牌多为中低档次品牌,市场占有率低,附加值低,在核心技术和品牌溢价上仍存在很大差距,顾客美誉度和忠诚度有待提高.商标、专利保护意识欠缺,维权经验不足,在境外被侵权的案例日益增加.

中国外贸低端供给过剩,中高端供给不足的矛盾,成为当前品牌全球化程度水平的真实写照.以轻工行业为例,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多、散、小,长期战使多数企业大伤元气,多数企业发展自有品牌的客观条件不足,主观积极性也不高.大批企业依然热衷于相互模仿,在低端产品市场挤来挤去,企图靠低价竞争挤掉对手.这类企业没有品牌意识,只有生产、销售观念,认为当前发展品牌是务虚,缺乏现实意义,当务之急是积累资本,把销售搞上去,做品牌是以后的事情.因此它们满足于来样加工、定牌生产,在产品品质、款式和服务等各方面始终处于追随者的水平.

(三)从未来趋势看,中国品牌全球化孕育着重大机遇

世界经济史表明,每次大的国际经济调整期,往往孕育着经济领域的大变革,也伴随着大批新兴品牌企业的诞生.当前全球经济处于缓慢复苏的进程中,也处在国际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期,还应该是中国自主品牌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有自有品牌意识的企业不断涌现.越来越多有战略眼光、有长远打算的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贴牌生产的危机,正在实现从代工制造向培育自主品牌的跨越.大批外贸企业在海外市场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品牌保护意识增强:一些生产型出口龙头企业坚持自有品牌产品出口,在产品议价上占据主动:华为、联想、海尔等一些中国品牌运营商将设计、生产、销售等价值链环节延伸到境外主要市场,致力于提高品牌的全球化供应链运营水平.中国品牌全球化开始进入一个发力阶段.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国际品牌重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赛,拖垮了许多跨国公司和世界名牌,一些跨国公司被迫出售或转让旗下优质品牌.许多中国企业抢抓千载难逢的机会,通过购买外国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收购外国品牌正成为一些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品牌全球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快速进入国际市场的一种有效方式,不仅可以跨越贸易壁垒、发现市场机会和降低品牌创建成本,也可获得技术、产品、产能、分销渠道和所期望的市场定位.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明显增加.2016年全年,中国企业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742起,实际交易金额1072亿美元,涉及73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行业大类.其中对制造业实施并购项目197起,占中国境外并购总数的26. 6%,成为企业主动获取海外优质资源的重要途径.

新兴市场对品牌需求富有广阔空间.实践证明,品牌全球化路径具有多样性,可以重点开拓发达经济体市场,通过“干中学”提高品牌运营的能力:也可以到发展中经济体市场寻求自有品牌全球化的出路.不少轻工企业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培育品牌的“敲门砖”.这些企业的共同做法是,把自主品牌的目标市场定位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亚洲、拉美等新兴经济体.这些地区市场发展潜力很大,是一片相对缺乏竞争对手的商业“蓝海”,可以避开与著名跨国品牌的正面对抗.一些民营企业到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发展,现在当地占有比较大的市场份额,成为当地知名品牌,并拓展到周边其他国家.

四、找准发力点,用好组合拳,

提升品牌全球化运营水平

品牌全球化与一国产业水平、贸易方式、企业运营能力紧密相关.提升品牌全球化水平,要将提高全球运营能力作为“最后一公里”难关来攻克,既要从供给侧发力,将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产业集聚效应、品牌运营能力、参与国际品牌价值链作为发力点,也要从需求侧发力,将品牌国际合作、开拓新兴市场渠道、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发力点,并将供给侧与需求侧结合起来,用好组合拳.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品牌上游供给端

品牌全球化水平反映了企业的品牌价值,而品牌价值的源泉在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品质,这取决于企业不断提升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流程等方面有新的创新突破,在研发设计水平方面有更大提高,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将产品品质视同企业生命,严把质量关,强化品牌意识,补好产业关键短板,扩大中高端有效供给,努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消费者认知度和美誉度.这一进程离不开一大批优秀企业家、研发人员和“工匠”持续不懈的创新努力.管理层面要营造好优秀企业家、优秀研发人员、优秀工匠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氛围,形成优币驱逐劣币的机制.

(二)推进产业集群升级,形成品牌全球化的增长极

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技术扩散和规模经济效应.充分发挥好现有产业集群的正向规模效应与辐射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升产业整体配套、关键技术研发、出口能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是发挥好产业集群内龙头企业的品牌引领作用,在研发设计、品牌出口、渠道拓展等方面树立标杆,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二是引导集群内企业既差异化经营,又抱团合作,改善集群整体的创新链、供应链和产业链,形成“l +1 >2”的效应,增强集群的综合竞争能力:三是发挥政府、行业、企业等各方作用,形成合力,加大传媒推介,增强集群区域品牌在市场的认可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提高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品牌运营能力

品牌的背后是技术创新、经营模式、企业文化、诚信服务等要素的集成,品牌全球化体现的是全球运营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传统代工企业往往由于缺乏与海外消费者接触的渠道,在自有品牌运营方面往往难以人手.从OEM、ODM向OBM转化,学习、组织和运营管理是走向国际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和业态模式,借鉴华为等企业的经验,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品牌全球运营的龙头企业和跨国公司.创新运营模式,支持到境外建设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营销渠道,通过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科技、信息、资金、人才等资源,提高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营销渠道、技术标准等价值链环节的供应链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成为所在领域或所在链条的品牌运营商,也成为中国品牌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的播种机和传播器.

(四)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品牌价值链

中国企业尤其是轻工企业规模小、资本实力弱,还不具备品牌全面开花的条件.对更多的中小外贸企业而言,难以达到自有品牌运营要求,不必千军万马都做自有品牌.可以根据行业、产品、企业情况,更多加入国际品牌的价值链体系,将OEM、ODM等代工贸易做专做精.一是当好配角,做好配套,做好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做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新”,成为所在行业领域的“富士康”.二是走差异化路线.有新产品,才能赢得客户,才有议价话语权.努力在产品创新与品质维护方面下功夫,尽力避免千军万马拥挤在“独木桥”.

(五)打通品牌全球化的快捷通道

境外市场渠道门槛高,文化差异大,品牌运营有一个前期持续资金投入、人才积累和市场布局的过程,有极高的收支平衡点.据了解,一个世界名牌的培育平均需要2亿美元,包括国际广告费用、公共关系费用、国际展览费用等.因此,品牌全球化要借水行舟、借船出海、借力发展.一是支持收购、并购等形式开展品牌国际合作.从近年来对发达国家品牌收购的成功案例看,既可以借助被收购品牌的渠道扩大自有品牌出口,更可以从中学习品牌运营的理念和做法.二是借助互联网和境外电视购物等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缩短贸易环节,让商品和服务以更低廉、更快捷的方式抵达外国顾客,并把品牌推向国际市场.三是将发展中经济体作为品牌全球化的市场切人口.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经济体,是建立销售渠道、培育外贸自主品牌的突破点.可以围绕目标市场,开展国内外展会推介、境外商标注册和品牌形象策划,做到电台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字、街道有牌,与当地政府、媒体及商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生产基地、营销机构和研发设计中心,扩大品牌在当地市场的影响力.

(六)营造品牌全球化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有关品牌促进和品牌保护的法律法规,搭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培育支持保护中国品牌的制度框架,确定品牌的形成机制、评价机制、奖惩机制、产权机制.通过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自创品牌,提升全球化水平.给予自有品牌出口企业较宽松的贷款条件和提供良好的融资服务:提高自有品牌出口产品的退税率,且优先支付出口退税款:加大对自有品牌产品的政府采购,将自有品牌纳入政府对外援助采购目录.加强对外资并购中国自有品牌的审查,防止恶意收购.将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法向国际延伸,加强对重点出口商品商标进行跟踪和管理,遏止国外抢注中国企业商标、侵犯中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为.

(作者单位: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责任编辑:娟)

综上资料,上文是一篇关于纬度和全球化和出路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全球化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全球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伊利倡议:共筑中国品牌,开创品质时代
5月10日,我国迎来首个“中国品牌日” 为此,伊利集团举办了中国品牌日动员大会,会上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发出中国品牌日动员令“伊利要做中国品牌的建设者、传播者、.

中国品牌全球化传播策略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告传播也呈现全球化发展态势 本文将重点阐述中国品牌的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 关键词品牌传播文化共性一、中国品牌传播面临的困境1、中国品牌有“品”无&ldqu.

全媒体环境下品牌运营的现状与出路
摘要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成为了提高产品品牌的一种必要手段,全媒体环境也改变了原有的企业品牌运营规则,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途径和速度均超越以往,品牌运营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结合全媒体的发展以及相关案例分.

全球化vs本土化:听觉和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
听觉如同视觉一样,是人类生存、体验、审美的重要感知通道,是社会交往和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如“豆瓣FM”、“网易云音乐”……化产品组成了中国年轻人重要的听.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