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语文教学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长时熏修润物无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语文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7

长时熏修润物无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该文是语文教学类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与传统文化和初中语文教学和无声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论文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杂志

余小霞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第四中学

儒家所倡“仁”“义”“忠”“恕”的思想,形成并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精神气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然纵观当今社会,不乏人心躁动、冷漠空虚的事例;校园内也有学生傲慢自私、爱心缺失,校园里少了“宽以待人”的儒雅胸襟,少了“仁以为己任”的担当抱负,少了“尧舜自亦可为”的自尊自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因比博士说过,“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得主围绕着“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议题展开讨论,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以孔孟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更是国人乃至全人类行为的准则.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关键在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而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基础.孔子认为只有拯救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儒家凭其独到精粹的教育思想培育出一代代优秀人才,如司马光、范仲淹、文天祥……历史早已证明只有浸润了这种思想的人才具有强大的个体力量,才足以使中华民族聚为一体.我们今天也要用这种智慧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统儒家思想呢?

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时时浸润,需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

一、课前读诵——叩响山门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常用的方法.课前读诵经典,是一个由动入静的过程,根据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和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的研究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儿童经过5-15分钟的诵读后,情绪明显稳定下来.当孩子全身心投入诵读时,他的心情处于一种很放松的状态,有利于专注力的提高与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而且传统文化经典饱含古人的智慧修养,长期读诵,对学生陶冶性情、涵养气质、培养人格智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

在诵读的内容上,笔者在众多传统文化典籍中选择了《弟子规》.《弟子规》一书是清代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其中首章“入则孝”更是将孝道化为具体的细节,比《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亲切、具体得多.所以笔者把《弟子规》一书作为课前诵读的材料,语文早读诵读一遍,课前准备时也诵读一遍或者诵读其中的一个章节.

在课前诵读的基础上,笔者还利用一周一节的阅读课,讲解《弟子规》,表演里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言语行为与书中对照,一日三省乎己.当诵读成为一种习惯时,班级里课前乱跑的现象少了,喧闹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朗朗的书声,学生进入上课的状态也更快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经典熏修——奠定根基

《〈论语〉十二章》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作为学生升入中学来首次接触的传统文化经典,《论语》无疑是学生认识儒家思想最好的途径,也是语文教师给学生奠定传统文化根基的最重要的一堂课,一定要让学生印象深刻.所以,在布置预习时,先分4组让学生查阅资料,一组查阅孔子的生平故事(要比较详细的),一组查阅《论语》内容体系,一组查阅儒家思想的内涵,一组收集《论语》中的名句.在《〈论语〉十二章》的第一课时,先安排一节课让学生上台交流,在交流之中认识孔子与《论语》,接触儒家思想.在第二课时,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则谈谈自己的感触与心得,让学生明白儒家思想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课后布置学生观看1991年版的16集电视剧《孔子》,更直观地了解孔子,了解他的生平,他的为人,他的思想,他的气节,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位大成至圣先师的形象.

八年级上册的《大道之行也》谈的是儒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是孔子一生的追求.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与《鱼我所欲也》则又一次将儒家的代表人物亚圣孟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再一次深切体会儒家亚圣的胸怀以及他的“仁”“义”的思想,对儒家思想有更理性的认知.

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后,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已经不再停留在概念上,再辅以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通过活动让学生对孔子和孟子进行再了解,则又是一大提升.

三、延伸拓展——人文教化

“文以载道”,写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仁义道德和*纲常,以教化人心.“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如果仅仅是文辞漂亮,却没有思想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语文教学应强调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教育,突出语文的人文性.

如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上完课文后,笔者就问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散步》放在你们进入初中的第一课?”学生悟出学语文不仅是学语言文字,更要学文字后面的思想.课文中“我”背母亲等细节可见“我”是个孝子,“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首孝悌”,做人第一就要孝顺父母,所以把《散步》放在首篇也是编者的良苦用心.学生明白这点之后,笔者就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弟子规》“入则孝”一章,讨论生活中我们如何当个孝子,让学生回忆父爱母爱的细节.其中几个学生说到动情之处,声泪俱下,引得全班同学泪光盈盈.当学生再次读到《弟子规》“入则孝”这一章时,就不再是读字了,而是读到了心里去.

《羚羊木雕》一文向来批判父母不尊重孩子重财轻义的行为,随着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当让学生评价《羚羊木雕》一文中谁之过时,学生竟然会引用《弟子规》中的语言指出“我”行为的疏忽,“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慧眼独到.评价《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没有做到“凡出言,信为先”,并且还对子口出“秽污词”,难怪会自取其辱,真是学以致用啊!

四、练笔深入——反思提升

学《弟子规》,若只会用它来衡量别人的对错,那是制造矛盾,违背了儒家的“恕”道.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己.”《弟子规》更是一面镜子,是用来对照自己,反躬自省的.不仅要读,更要落实在生活中,真正让它深入自己的生活,修正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修养,进而影响自己的人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写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向内自省的过程.我让学生用日记、周记的方式记下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反思与收获,在全班设了一本《见贤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让学生轮流在里面记录班级同学做得好的地方与大家共勉,反省自己的不足警策自己.每周五的班会课都会让班长读一读同学写的文章,对于记录与被记录同学都是一大促进.在学生写的周记中,有几个学生写道:以前父母临时叫去买东西,自己总是不大情愿,磨磨蹭蹭,学了《弟子规》以后,知道最基本的孝就是要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很爽快地马上去做了.还有的学生写道,被父母责骂时不顶嘴了,因为“父母责,须顺承”.在近一个学期的熏习中,这个班的同学关系较其他班要融洽得多,违纪现象也明显少于其他班级,因为他们知道“德有伤,贻亲羞”.

朝吟风雅颂,暮诵赋比兴,只要我们把传统文化因子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学之于课堂,习之于生活,在长时熏习之中浸润儒哲的芬芳,学生定能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真正的谦谦君子,巍巍国栋!

参考资料:

1.张海梅《聆听圣贤善教如水——浅议儒家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代语文》2015年第8期.

2.夏明伟《论儒家思想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体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2期.

3.左小佳《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儒家思想》,《湖南教育》2009年第8期.

本文结论:此文为适合传统文化和初中语文教学和无声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语文教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语文教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
高 媛【关键词】古代文化常识;弘扬传统文化;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3006302【作者简介】高媛,南京市人民中学(南京,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元素的路径探究
【摘要】 传统文化是民族传承的基石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守卫民族文化,传承优良传统,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让传统文化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
【摘 要】 小学教育历来是被广泛重视的一个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养成的基础,它关系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语文教育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传统文化与.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析
摘 要为了迎合时展的需要,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对人文修养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其中重要的作用,也要求高中语文充分发挥传承国家传.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