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文心雕龙类论文范文检索 与《文心雕龙》依经立义的原因和效果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文心雕龙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8

《文心雕龙》依经立义的原因和效果,该文是关于文心雕龙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和《文心雕龙》和原因和效果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文心雕龙论文参考文献:

文心雕龙论文参考文献 毛概论文格式高被引论文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政论文

○ 朱供罗李笑频

(昆明学院,云南昆明650214)

[摘 要]刘勰《文心雕龙》之所以要“依经立义”,有历史、现实、自身三方面的考虑,而“依经立义”也给《文心文心雕龙》带来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效果.

[关键词]《文心雕龙》;刘勰;依经立义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7)05-0014-09

doi:10.3969/j. issn. 1672-8610.2017.05.002

一、“依经立义”的原因

  在探讨刘勰《文心》为什么要“依经立义”的具体原因之前,先来探讨“依经立义”的一般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人们为什么要“依经立义”呢?大体有以下几点:

1.“依经立义”可加强话语的权威性.“经”由圣人整理,体现了圣人的思想,是的主流意识,具有话语的权威性.

2.“依经立义”可获取义理的认同感.所谓“天经地义”,说的就是话语符合儒家圣人的思想,能够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

3.“依经立义”可实现思想的古今通联.原初的经典体现了圣人的思想,后代的学者不断地对这些经典进行传注笺疏正义的阐释,实现了儒家经典的话语演变.同时,后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等也根据儒家经典来处理实际情况,建立新的思想学说等,从而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衍生与发展.在最初的“经”与后起的“义”之间实现了思想的古今通联,从而为话语注入了深厚的历史沉淀.

4.“依经立义”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免建言者的责任.《庄子·人间世》曾记述颜回试图用“成而上比”的方法感化卫君的故事.“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谪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1]126所谓“成而上比”即引用成词上比于古人,一种与“古”同类的方法.其言语虽有教训口吻,指责却是有根据的,这样的“言”古已有之,不是“我”(建言者)的创造.孔子认为这样的方法虽有固陋之嫌却也可保无罪(“虽固亦无罪”).其实,“依经立义”也带有“成而上比”的性质,是根据古已有之的“经义”来建构话语,主张某种规范,所以,“依经立义”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免建言者的责任.

  除了以上几点一般情况上的原因,《文心雕龙》“依经立义”还有具体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历史的反思

  刘勰通过纵览历代文学史,认为历代文学的发展有一个趋势:越来越讲求文饰而缺少真情,讲究新奇,与三代时期那种典正的文风相去甚远.他说:

  迈德树声,莫不师圣,而建言修辞,鲜克宗经.是以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正末归本,不其懿欤!(《宗经》)

  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从质及讹,弥近弥澹.何则?竞今疏古,风末气衰也.(《通变》)

  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情采》)

  正因为文章中真情的日益稀少而文辞日益华丽,文学的“正本归末”工作显得无比重要而非常迫切,刘勰在《文心》起首即专列《原道》《征圣》《宗经》,主张为文要效法儒家经典.所以,对历史的反思是刘勰“依经立义”的原因.

  (二)现实的反拨

  刘勰主张为文要“依经立义”,要原道、征圣、宗经,不仅出于对文学史的观察与反思,也是针对现实而开出的良方.此现实包括两个方面:一为社会思想现实,二是文学创作现实.

  先看社会的思想现实.魏晋前期,三国交战,因争战之需唯才是举,对于儒家礼法多有废黜.此后,魏晋名士热衷玄学,“崇尚浮华,务心空谈,轻薄无行,致使风教凌迟,士行大坏”[2]671.自南朝宋以来,“儒家地位虽不很高,但历代一些帝王都曾有崇儒的表示.”[1]583如宋文帝于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正月下《劝学诏》,十二月下《崇孔圣诏》,二十三年(公元446年)十月又下《嘉奖师儒诏》[4]28.齐武帝也于永明三年(公元485年)下《兴学诏》,七年(公元489年)二月又下《量给孔子祭秩诏》[5]20,经此提倡,崇儒之风一度很盛:“朝廷仰其风,胄子观其则,由是家寻孔教,人诵儒书,执卷欣然,此焉弥盛”[6]687.齐明帝永泰元年(公元498年)下《复孔子祭秩诏》[5]43.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又下《访百寮古乐诏》和《答何佟之等请修五礼诏》[7]14-15.可以说,自刘宋以来,崇儒思想处于上升阶段.至“梁武之世,不特江左崇习经学,而北方之深于经者,亦闻风而来,此南朝经学之极盛也.”[8]315

  朱供罗李笑频 / 《文心雕龙》“依经立义”的原因与效果

朱供罗李笑频/ 《文心雕龙》“依经立义”的原因与效果

同时,佛学也在齐梁之际得到蓬勃发展,梁武帝以帝王之尊倾心事佛,跟从者无数,相信来世的佛学也成为社会思想的重要内容.一时之间,兼崇儒佛的思想相当流行.沈约在《均圣论》就认为佛是“圣”,“周、孔”也是圣,“内圣外圣,义均理一”[8]314-315.

  玄学仍是此期主流思想,并且得到了佛学的推波助澜①,经学也受玄风大盛的影响呈现经学玄学化的态势.经学玄学化是玄学大师们的文化误读,其极端的暴力性与解构性使儒家诗学从文化中心向文化边缘退却,同时使道家诗学从文化边缘向文化中心复归.[9]54-64

  余英时指出:“六朝隋唐之世,中国诚然进入了宗教氛围极为浓厚的时代,然而入世教(儒)与出世教(释)之间仍然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道教也处于入世与出世之间.故中国中古文化是三教并立,而非一教独霸.”[10]6可以说,儒、道(玄)、佛并行不悖,是刘勰所在齐梁时期社会思想的总体面貌.对此,与儒家渊源不浅的刘勰自然要倡导尊儒了,其文论主张自然要“依经而立”了.

  值得指出的是,刘勰精于佛理并曾整理佛经.《梁书》记载,刘勰“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序而录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11]710,“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11]712.此外,刘勰还曾为佛教辩护.僧祐所编《弘明集》收录了刘勰的《灭惑论》.《灭惑论》为斥某道士《三破论》之“惑”而作,针对该道士对于佛教破国、破家、破身的“三破”的攻击,刘勰一一予以驳斥,认为“佛法练神,道教练形.形器必终,碍于一垣之里;神识无穷,再抚六神之外”,佛祖弃妻落发,无碍“佛家之孝”,“佛道之尊,标出三界”[12]271-293.由此可知,刘勰是信仰佛教的.但是,不能认为刘勰既然信仰佛教,那么他在《文心》中就必定要用佛学的观点来论文学;也不能认为《文心》既然是以儒家思想为根本,并且毫不掩饰地推尊孔子,那么刘勰写作《文心》时必定是不信佛教的,信佛是后来的事.[3]586刘勰和沈约一样,既崇儒又信佛,在《文心雕龙》中也是可以找到某些佛学痕迹(比如《论说》篇所谓“般若之绝境乎?”),但《文心》的主导思想是儒学,《文心》的主要理论建构方式是“依经立义”.

  再看文学创作现实.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开始进入自觉时代.人们开始发现文学本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因而开拓了山水、田园等新的文学表现领域,深化了对诗文的声韵、骈骊等形式方面的认识.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齐梁时代的文学都是高度“陌生化”、新奇化的.刘勰说: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明诗》)

  自近代辞人,率好诡巧,原其为体,讹势所变.厌黩旧式,故穿凿取新;察其讹意,似难而实无他术也,反正而已.故文反正为乏,辞反正为奇.效奇之法,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外,回互不常,则新色耳.夫通衢夷坦,而多行捷径者,趋近故也;正文明白,而常务反言者,适俗故也.然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旧练之才,则执正以驭奇;新学之锐,则逐奇而失正;势流不反,则文体遂弊.(《定势》)

  至于扬、班之伦,曹、刘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莫不织综比义,以敷其华,惊听回视,资此效绩.(《比兴》)

  ……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序志》)

  追求奇句和长篇骈骊,故意颠倒文句而没有实在内容,文辞运用过于求新求奇,在刘勰看来是“离本弥甚”,其结果是“将遂论滥”,所以刘勰要“依经立义”建构他的文论主张,同时,刘勰也希望当时的作者能够“依经立义”、宗经为文.

  (三)主体之志愿

《序志》篇表现了刘勰“依经立义”的主体志愿,试从“立言不朽”和“儒学机缘”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1.立言不朽.

  刘勰在《序志》篇中感叹:“智术”可让人“拔萃出类”,“制作(著书立说)”可让人名声流传.人超出天地万物,就在于他的“灵性”.“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君子应该通过建立功德、著书立说来扬名立身,此一思想正来自于儒家“三不朽”的思想.刘勰想要通过著书立说来达到“立言不朽”的目的,他之所以著书立说不是喜欢与人辩论,是迫不得已(“岂好辩哉?不得已也”),他的目标如此明确,愿望如此强烈,意志如此坚决,说明儒家“立言不朽”的思想是推动他写作《文心》的强烈动机.

  2.论文宏儒.

  刘勰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他曾以在梦中追随孔子而激动不已.他说:“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曰: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梦欤!”(《序志》)孔子是儒家圣人,他能进入刘勰的梦里,是多么难得的奇事;而且,刘勰“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表明刘勰是孔子的嫡系亲传,游于圣人之门而亲聆先师教诲是多少儒生梦寐以求的最大心愿.所以,刘勰梦醒后大喜,感叹:“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梦欤!”这个梦是他浓厚崇儒情结的潜意识表现.既以儒家圣徒的身份自居,自然想要弘扬孔子的儒家学说.但“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刘勰感到注经弘儒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只有另辟蹊径——论文.因为经典是一切文化政治事业的本源,“‘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而文章实质上是经典的枝条(“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所以刘勰要“依经立义”而论文.

   “立言”决定了刘勰写作《文心》的动机,而“宏儒”则决定了刘勰“依经立义”的思想基础.两者的结合,决定了刘勰在主观志愿上“依经立义”.

  总之,出于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反拨以及主体的志愿,刘勰才“依经立义”.

二、“依经立义”的效果

  刘勰出于历史、现实与自身的原因“依经立义”,建构出伟大的《文心》,那么“依经立义”对《文心》有何效果呢?本文试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来略作分析.在讨论《文心》“依经立义”的效果之前,先对普遍性的“依经立义”的积极效果与消极效果略作探讨.

  一种言论、观点、学说,如果是依经而立,就会在两方面表现“依经立义”的效果.一方面,“依经立义”使它因依据经典而获得话语的权威性与神圣性,从而造成了读者潜意识中的接受倾向.权威是指其理论与儒家圣人的思想一致或相通,符合的正统思想,是主流话语;神圣是指其理论与圣人思想一致,神圣而不容怀疑;权威性与神圣性的结合,就具有了话语上的制高点,对人们的接受心理造成一种潜在的压迫倾向,并带给人们质疑或排斥的巨大压力.这对于某种言论、观点、学说的认同、推广或是实践运用很有效果,这是所有的“依经立义”都具有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依经立义”所带来的这种立论的权威性、神圣性以及接受的压迫性,有些时候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它让人们习惯于外在的思想权威,习惯于接受而不是独立思考,从而导致陈陈相因、思想保守、缺少创新,甚至于顽固僵化.

  普遍性的“依经立义”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效果,那《文心》的“依经立义”又有什么样的积极效果和消极效果呢?

  (一)积极效果

  大体而言,“依经立义”对《文心》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内容方面求“质”求“真”;表达方面求“文”求“美”;功能方面讲求功利教化;思维形式方面讲求中和圆通.

  1.内容方面求“质”、求“真”.

  无论是《尚书》的“诗言志”[13]131,还是《毛诗序》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发乎情,止乎礼义”[14]63,无论是《左传》所记载的“观风知政”②,还是《周易》中所讨论的“修辞立其诚”[15]15,抑或是《论语》中孔子所言“巧言令色,鲜矣仁”[16]16,都表现了儒家文艺思想的在文学内容上的求“质”求“真”倾向.求“质”求“真”要求作者深入社会现实,反映生活真实,表达真实情感等.儒家文论在内容方面的求“质”求“真”倾向在《文心》的理论体系中得到了突显.

  比如,《宗经》篇“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这里的“情深”即指深厚真挚的感情,“事信”即指真实可信的事理.

  此外,《祝盟》篇“祝史陈信,资乎文辞”、“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奏启》篇“奏之为笔,固以明允笃诚为本,辨析疏通为首”等,体现了对“诚”、“信”、“实”的要求.

  《情采》篇区分“为情而造文”与“为文而造情”两种情况,前者有深厚之情自然流露,“要约而写真”,后者心底无情而沽名钓誉,“淫丽而烦滥”.刘勰“依经立义”,主张内在之“情”与外在之“采”配合得当,体现了“质”、“真”的价值追求.

  《文心》强调“情深”、“事信”、“修辞立诚”、“为情而造文”等,这样的求“质”求“真”使得文学作品具有坚实的生活内容:真实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民众心理诉求,寄托作者思想情感等,这些对于任何作品的成功而言,无疑是很重要的.

  2.表达方面求“文”、求“美”.

  鲁迅把曹丕的时代称作“文学的自觉时代”,也即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其实,此前的儒家文论也重视文章之“文”、文章之“美”.《论语》孔子“兴观群怨”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而“兴”的感动奋发功能即要求作品具有深切动人的力量,暗含《诗经》作品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之意,即:《诗经》作品是有“文”有“美”的作品.《诗经》有“赋比兴”,这些艺术手法使《诗经》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毛诗序》提倡“主文而谲谏”、《左传》有“言之无文,行而未远”,这代表了儒家对文采的重视,也即在艺术表达方面对“文”、“美”的追求.

  《文心》“依经立义”,也有着求“文”求“美”的思想.“剖情析采”中,《风骨》“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体现的是风清骨峻的文章之美;自《熔裁》至《总术》论各种创作技巧,是为了追求文章之美,包括整体结构的完整、声律的和谐、修辞手法的恰当甚至字形的搭配等.甚至,《文心》本身的骈文体式也表现了一种艺术美的追求.这说明,“依经立义” 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文心》在艺术表达方面求“文”求“美”的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3.功能方面讲求功利教化.

  儒家思想,从实质上来讲,是“仁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政治*哲学,“善”是其核心的价值追求,也是一种道德评判,其具体内容包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德、忠、勇、正、直、刚等等.《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即表明对于“善”的追求永无止境.“依经立义”的《文心》也体现了求道德之“善”的价值维度,主要表现在文艺功能方面讲求功利教化.

  比如,《原道》篇“光采玄圣,炳耀仁孝”,伏羲创立的经典光彩夺目,孔子的“仁孝”闪耀光辉.《明诗》篇“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诗能持守人的心志,使人不致失坠,它的“顺美匡恶”功能“其来久矣”,“持人情性”、“顺美匡恶”都涉及道德教化.《史传》“诸侯建邦,各有国史,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史书的写作要彰善瘅恶,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这也体现了对史书道德功用的主张.此外,《文心》在《程器》篇中对众多文臣武将的污点进行点评,也突显了功利教化的道德尺度.

  《文心》所说“炳耀仁孝”、“持人情性”、“彰善瘅恶”以及对文武人才的点评等,是“依经立义”,突显了文艺的功利教化价值,是“依经立义”对《文心》积极影响之一.

  4.思维方式的中和圆通.

  “依经立义”使《文心》在思维方式上受到传统儒经,特别是《周易》的重要影响.《文心》有三大主要的思维方式,整体性思维、溯源性思维、折衷性思维(另文详述),虽说这些思维方式也受到道家及其他思想资源的综合影响,但儒家思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整体性思维、溯源性思维、折衷性思维三大思维方式的相互结合与相互作用,使《文心》的思维方式总体上显得中和而圆通.这种中和而圆通的思维方式无疑对《文心》全书的“体大虑周”、“体大思精”产生了重要作用,这也可以看出“依经立义”对《文心》的积极影响.

  总之,“依经立义”不仅使《文心》在内容上求“质”求“真”,在艺术表达方面求“文”求“美”,在功能上讲求功利教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生活内容之“真”、*价值之“善”以及艺术价值之“美”三方面的融合,这样的融合无疑是符合文学文章本质的;更重要的是,“依经立义”使《文心》在思维方式上讲求中和圆通,从而对《文心》的“体大”、“思精”、“虑周”产生了积极效果.

  (二)消极效果

  “依经立义”虽然对《文心》有着积极的影响,其消极面也较为明显.简单说来,刘勰立足于儒家经典,立足于经义与典故而对经典以外的材料、现象不太关注,从而使其视野显出一定的局限.

  1.忽视小说与民歌.

  《文心》“论文叙笔”20篇,讨论各类文体,有些文体比较重要,单列一篇,如《明诗》《诠赋》,有些文体功能及写作规范相似,两体合在一篇,如《颂赞》、《哀吊》、《奏启》、《檄移》等,有些则概括多种文体,如《杂文》讨论“对问”、“七体”、“连珠”三种文体等,《书记》篇涵盖的文体更多,涉及的文体总计达24种以上.可是,刘勰涉及的文体如此之多,却忽视了魏晋时期发展壮大的小说.除了在《谐讔》篇中“然文辞之有谐讔,譬九流之有小说,盖稗官所采,以广视听”,《诸子》篇有“青史曲缀以街谈”、“迄至魏晋,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琐语必录”提及小说外,刘勰没有对小说作更多探讨.而且,所谓“青史曲缀以街谈”即“细琐地联缀起街谈巷语”,“谰言”即“诬言”,“琐语”即“琐碎的话”,这些说法都表现了刘勰对“小说”的轻视③.显然,这与小说的发展是不相称的.

  小说在魏晋已有较大发展.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宋刘义庆也是笔记体小说的重要人物.他编撰《世说新语》和《幽冥录》,前者是“志人小说”的代表,后者是志怪小说选集.可见,魏晋时期,志人志怪小说已成显著的文学现象,可刘勰对此不作详谈.这恐怕与刘勰坚守“宗经”立场,“依经立义”有关.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17]1745所谓的“孔子曰”其实是子夏所说(《论语·子张》),而且并非针对“小说”,班固有意将子夏的话移至孔子名下,意在借用圣人的名头与经典的权威,把小说排在“可观者”之外,(“诸子十家,可观者九家而已”),这是“依经”而“立义”.从此,“小说为小道”的思想广为人知.刘勰既然“依经立义”,他自然也会接受“小说为小道”,所以他不顾文坛上小说已有气候的现实,对小说严重忽视.这反映了刘勰受“依经立义”影响而在文体撰述上有一定局限性.

  民歌在《文心》也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文心》虽有《乐府》篇,讨论了文人乐府诗创作情况④,却对汉乐府民歌严重忽略.由于《乐府》篇坚决地以代表“雅”、“经”、“典”、“正音”一类的“中和之响’为音乐的最高价值取向和最高批评标准,又固执地将这类音乐仅仅归之于古圣先贤的创造,故此篇对于作为乐府诗主体的民歌,只是表面上虚应故事,寥寥数语总体带过,没有进行任何稍微深入一点的考察和探究.[18]19

  实际上,汉乐府民歌的成就很高,名篇《孔雀东南飞》、《陌上桑》,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即可见一斑.刘勰依经立义,认为五经是文体之源与最高标准,又认为“中和之响”是古圣先贤的创造,代表了音乐的最高价值标准,有了这样的“成见”,汉乐府民歌也就难入其法眼了.

  值得一提的是,《谐隐》一篇曾对谐言隐语进行专门讨论,谐言作为“欢谑之言”,“辞浅会俗”,本来具有民间文学的丰富性与生命力,但刘勰所引例证都来自儒家经典或是文人趣闻,并没有显出眼界向下的民间视角.而且刘勰将谐言隐语看作与小说一样,都是文学末流,“文辞之有谐讔,譬九流之有小说”,其目的只是“以广视听”.这也说明了刘勰受依经立义思维方式的影响,难以正视小说及民间文学.

  2.贬低魏晋以来的文学新变.

  《通变》篇中,刘勰对近代(魏晋、刘宋)文学有一个总的评价“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相比于前代文学的评价“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⑤,这是一个很低的评价.《序志》篇也说近代文风“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这是刘勰依据经典而对近代文学的一种轻视和贬低.

  近代辞人,率好诡巧,原其为体,讹势所变.厌黩旧式,故穿凿取新;察其讹意,似难而实无他术也,反正而已.故文反正为乏,辞反正为奇.效奇之法,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外,回互不常,则新色耳.(《定势》) 对于词语语序上的打破常规的做法,刘勰称之为“诡巧”“讹势”,贬低轻视之意尽显.

  《指瑕》篇中,刘勰对晋末篇章中的用字“赏”、“抚”提出批评,“夫‘赏’训锡赉,岂关心解,‘抚’训执握,何预情理;《雅》《颂》未闻,汉魏莫用,悬领似如可辩,课文了不成义:斯实情讹之所变,文浇之致弊.”“赏”作“赐予”解,“抚”作“执握”,是晋末文人常用,刘勰出于“依经立义”立场,认为“《雅》《颂》未闻,汉魏莫用”,是情感不正、文风浮薄所致,显然,刘勰对文字的引申义认识有所不足,有简单地否定文字引申而泥古不变的倾向.[18]767

  《物色》篇中,“依经立义”的刘勰讲究“物色尽而情有馀”,反对近代文人追求“形似”.他说,“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也.”这是说近代的文风写景状物非常贴切精致,但刘勰接下来就批评这样描写物色没有余味.“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或率尔造极,或精思愈疏”,景物有一定的姿态,思维却没有常规,有时不经意达到极致,有时冥思苦想却愈加疏远,最好的是向《诗》《骚》学习,“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物色尽而情有馀者,晓会通也”.显然,“依经立义”的刘勰对于这种过于追求“形似”的文风持批判态度⑥,却没有看到,追求形似也是文学发展的一种新变,恰恰体现了文学表现功能的增强,以及人们对于形式美的追求.

  鲁迅曾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19]526确实,魏晋时期,文人对于“文”的独立性有了自觉意识,对于文学的审美功能的突出与强调、辞藻的追求、文体的开拓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刘勰“依经立义”,认为“五经”是文体之源与最高标准,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贬低、轻视,这反映了刘勰文学观念上的保守,体现了“依经立义”对《文心》的局限.

  3.囿于经典而举例有待商榷.

  刘勰在论述有关文论观点时,从依经立义的思维方式出发,进行举例论证.一般说来,刘勰以经典为例证是非常有说服力的,比如《夸饰》篇论《诗经》《尚书》中的夸张手法,“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物色》篇论《诗经》中的景物描写,“‘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连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但也存在一些因囿于经典而举例有待商榷的情况,可分两种:一种情况是不肯举经典以外的例子.如《丽辞》引用经典文例来说明“自然成对”,如《尚书》“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满招损,谦受益”,《周易》“序《乾》四德,则句句相衔;龙虎类感,则字字相俪;乾坤易简,则宛转相承;日月往来,则隔行悬合;虽句字或殊,而偶意一也”,所举各例均来自五经,但这样做似乎有举例不佳之嫌.因为先秦道家典籍《老子》中的丽辞比五经中的丽辞更丰富、更工整漂亮,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三十三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八十一章)等等[20],“这与刘勰囿于其‘宗经’主张,目光不及其余显然有关”[18]20,这也说明刘勰因“依经立义”而对经典以外的材料不太关注.

  另一种情况是,刘勰受古文经学的影响,将《易》看作是最重要的经典而不肯举《易经》以外的其他经典为例.比如《总术》篇对颜延年的“经典则言而非笔”的反驳:

颜延年以为,“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 请夺彼矛,还攻其楯矣.何者?《易》之《文言》,岂非言文?若笔果言文,不得云经典非笔矣.将以立论,未见其论立也.

  颜延年以为,“笔”是有文采的“言”,经典是“言”而不是“笔”(言下之意经典没有多少文采),传记则是“笔”而不是“言”(比如《左传》稍有文采,可以属于“笔”).刘勰认为,颜延年此论自相矛盾,因为像《易》有《文言》,当然有文采,如果“笔”是有文采的“言”,则《易》代表的经典自然是“笔”,颜延年所说的“经典则言而非笔”就不能成立了.刘勰的反驳自然也算有理,但显然经典中最有文采的是《诗经》.要证明经典有文采,举《易》而不举《诗》,显然有举例不当之嫌⑦.而探索其原因,可能与刘勰受古文经学影响较深将《易》作为最重要经典有关.正因为刘勰将《易》列为最重要经典,而对其他经典有一定忽视,从而导致有时举例不当.

【 注 释 】

①张文修认为,东晋南朝的思想学术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继承了正始以来玄学,并在广度上进一步发展;二是佛教般若学为玄学推波助澜,并以涅槃佛性论独领;二是汉学的方法和成果也得到了一定的继承.见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二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1页.

②“季札观乐”,记载于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6-2008页.

③陆机、沈约等人也不关注小说,小说似乎被六朝的文论家排除了讨论范畴之外,其中的原因,恐怕都受到了班固的“小道”观的影响.曹丕、陆机、刘勰等人不谈小说也许与儒家“致远恐泥”、“君子弗为”的观念有关.

④如:“魏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观其‘北上’众引,‘秋风’列篇,或述酣宴,或伤羁戌,志不出于滔荡,辞不离于哀思: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郑曲也.”

⑤“楚汉侈而艳”虽有贬义,但刘勰对楚汉文学中的骚体评价甚高;与之相比,“宋初讹而新”的贬义更深.

⑥《程器》也有“近代词人,务华弃实”之语.

⑦如果颜延年表明他所说的经典不包括《诗经》,或者将《诗经》归入“文”,则刘勰不会用《诗经》为例来进行反驳.但颜延年原话的全文不见于现存之书,无法考证,而“经典则言而非笔”应该看作是全称命题,则刘勰用《诗》来反驳最有力.

【 参 考 文 献 】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书书局,1983.

[2]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二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三诏收入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M].商务印书局,1999.

[5]两诏收入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M].商务印书局,1999.

[6]萧子显.刘瓛陆澄传论[C]//南齐书(卷三十九).中华书局,1972.

[7]两诏收入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M].商务印书局,1999.

[8]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南朝经学[C]//廿二史札记校证(卷十五).中华书局,1984.

[9]杨乃乔.玄学误读的文化暴力与儒家诗教之“鼎”的坍塌[J].文艺争鸣,1998.

[10]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11]姚思廉.刘勰传[C]//梁书(卷五十).中华书局,1973.

[12]刘立夫,胡勇,译注,僧祐,编撰.灭惑论[C]//弘明集(卷八).中华书局,2011.

[13]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5]王弼,等,注,孔颖达,等,正义.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6]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M].中华书局,1990.

[17]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M].中华书局,1962.

[18]张国庆,涂光社.《文心雕龙》集校、集释、直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9]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C]//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0]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中华书局,1984.

汇总,此文为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文心雕龙》和原因和效果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心雕龙本科毕业论文文心雕龙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从《文心雕龙?明诗》看诗歌风格的三维结构
摘要文心雕龙明诗中对诗歌风格的讨论虽然是分散的、隐含的,但涉及到主体的自我、客体的对象物、诗歌的体裁形式之间的三维结构关系,反映了刘勰对于诗歌风格结构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文心雕龙;明诗;风格;体裁一般认.

《文心雕龙》中的文变问题到政变问题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赵岐章句以为“王者,谓圣王也”,诗与圣王的命运休戚相关,“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班固两.

文心续铸费思量:从《小说稗类》到《文章自在》试析张大春创作理念 和演进
杨君宁(中山大学中文系 广东 珠海 519082)关键词小说书写;非虚构;教化;抒情摘 要台湾作家张大春的旧作小说稗类,以分章专攻,各个击破的笔记体形式,条分缕析地对小说这一文体的各种形式和内.

依托《文心雕龙》涵养当前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文论巨制文心雕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刘勰对人才、美文、世风的诸多思考 刘勰论情思与文辞、性情与体式、创作者的身与心、才思与习得、风格的多元化……方面,蕴藏着他对“.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