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敦煌方面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和敦煌变文俗语词补释生杖名物图证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敦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7

敦煌变文俗语词补释生杖名物图证,该文是敦煌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和变文和名物和俗语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敦煌论文参考文献:

敦煌论文参考文献 音乐生论文生发表论文难吗生毕业论文字数医学生论文

○ 黄征

(南京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4)

[摘 要]根据敦煌本彩色画卷《十王经》等数据,对变文中出现的俗语词“生杖”等予以考辨补充,以助于相关词语的正确理解和俗语词考释方法“图证法”的推广.

[关键词]生杖;大枷;长枷;连枷;《十王经》彩图

[中图分类号]H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7)03-0001-07

doi:10.3969/j.issn.1672-8610.2017.03.001

敦煌变文俗语词的研究,已经过了巅峰期,不过也并非无所事事.一者,自从我们《敦煌变文校注》[1]出版之后,陆续见到一些补校商榷的论文,我们一般都会认真阅读,判断得失,但不会逐一响应.这个问题我想放在《敦煌变文校注》修订版出版之前集中处理,或吸收成果,或辩白是非,至少作出一个按断.二者,我们在《敦煌变文校注》及其《敦煌变文集校议》[2]、《敦煌文献语言词典》[3]等著作的撰写过程中,也还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字词有待我们共同努力,逐一攻克.三者,《敦煌变文校注》出版之后又公布了少数变文残卷,需要集中整理,加以考释.

本文根据上述想法,将对敦煌变文中的一些字词加以考订,希望有助于《敦煌变文校注》的修订再版.

《敦煌变文校注》卷一《汉将王陵变》中有这样一段:

鍾離末曰:“老母如何對臣前頭罵詈楚主!”項上盤枷驅上馬,不經旬日,便到楚國.……無道將軍是項羽,步卒精神若狼虎.漢將王陵來斫營,發使交(教)人捉他母.遂將生杖引將來,搭箭彎弓如(而)大怒:“三魂莫遣掌(帳)前飛,收什精神聽我語:何得交(教)兒仕(事)漢王,竊盜(道)偷蹤斫營去?如今火急要王陵,但願修書須命取.若不得王陵入楚來,常向此間為受苦.”陵母天生有大賢,聞喚王陵意慘然.①

引文中出现了“生杖”一词,我们在校注〔一五六〕中做出了汇校汇注,节略如下:

蔣禮鴻云:“‘生杖’是拘捕犯人的刑具,未知其詳.”項楚校:“生杖:捆縛人犯的用具.疑當作‘繩杖’.”按:“生杖”即大枷、長枷,以其一端狹長如杖,故名.枷形多為方者,但後魏、唐、五代甚至元,實際尚存在長者及圓者.後魏 高肇奏定大枷:“臣等參量,造大枷長一丈三尺,喉下長一丈,通頰木各方五寸,以擬大逆、外叛.”伯二九七二茶酒論:“大枷搕項,背上拖椽.”元劇灰闌記二雙雁兒白:“既是招了,左右,着那張海棠畫了字,上了長枷,點了兩個解子,押送開封府定罪去.”顧學頡、王學奇元曲釋詞云:“長枷,舊時一種刑具,是犯死刑者所扛的枷,比一般的枷較長較寬,分量也較重.”此亦未得其詳,“較寬”之說尤誤.真正能使我們徹底明白“生杖”為何物者,乃斯三九六一十王經(又有伯二八七○,非一人所畫)圖文.此為地獄變相,以連環畫形式展現罪人墮入地獄受平等王、太山王、閻羅王等審訊及受牛頭、馬面苦刑之情景.其中在“過平等王”、“過太山王”等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犯人身上的長枷(生杖),其形制由兩塊木板拼成,一塊短的呈長方形,一塊長的則比短的長出一倍多,而且長出部分逐漸狹窄起來,最尖端則是鈍頭的,大致如下圖:雖然圖文中未寫明此長枷稱為“生杖”,但從其他文獻與之相印證來看,可以確信就是生杖.生杖做成此形,作用可能有四:一是犯人受審時可拄持長端於地而抬頭回答問題;二是吏卒用刑時可將長端旋至身後掀起使犯人露出背脊受杖;三是犯人在押送途中可將長端拄地作拐杖用;四是份量較重給犯人以更少自由.這些作用在十王經圖中可以看出.只有將“生杖”解為枷的一種,纔能貫通王陵變中“項上盤枷驅上馬”句和“不禁撲却槍枷如(而)倒”等前後文意.“生杖”亦見於其它變文,如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生杖魚鱗似雲集.”

其中引用到的《茶酒论》见于《敦煌变文校注》卷三:“不免求首(守)杖子,本典索錢.大枷搕項,背上抛椽〔一○四〕.”校注第〔一○四〕原文如下:

椽,原録作“椓”而校作“椽”.按:原卷及甲、乙卷皆作“木豕”,即“椽”之俗字.“椽”指搕在項上的長枷的枷梢,以其形長如椽,故稱之為“椽”.“抛椽”、“拖椽”皆狀寫長枷之貌,“拖”字更形象.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山前行看着靜山大王,道聲與獄子:‘把枷梢一紐!’枷梢在上,道士頭向下,拿起把荊子來,打得殺猪也似叫.”證之伯二八七○十王經圖,可知“椽”即長枷之枷梢.後魏 高肇 奏定大枷:“但枷之輕重,先無成制.臣等參量,造大枷長一丈三尺,喉下長一丈,通頰木各方五寸,以擬大逆外叛;柯械以掌流刑以上.諸臺寺州郡大枷,請悉焚之.”可見大枷即長枷,以其枷梢之長、大而得名.

其中引用到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见于《敦煌变文校注》卷六:“獄主聞語,扶起青提夫人,拔却四十九道長釘,鐵鎖鎖腰,生杖圍遶,驅出門外,母子相見處:[□□□□□□□],生杖魚鱗似雲集.千年之罪未可知,七孔之中流血汁.猛火從孃口中出,蒺蘺步步從空入.由(猶)如五百乘破車聲,腰脊豈能於管拾.獄卒擎叉左右遮,牛頭把鎖東西立.一步一倒向前來,目連抱母號咷泣.”前后两处“生杖”,因为此前已有考释,所以均未校注.

下面作些补充.

首先补充一些图像数据.当年由于排版的技术问题,我们很少使用插图,偶然有一点点,却并非是原件真迹,而是我亲手用钢笔写在排版胶片上的,例如上文引文中的手绘大枷图和一些草书字形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枷的形制,我现在找出了与被作为重要证据引用的S.3961《十王经》彩绘图像真迹[4],展示如下:

图中右边卷首,着黑衣、骑黑马、幡的是阎王,他在向来到地狱说法的释迦牟尼佛汇报情况,将地狱十王名号一一道来.

在这张图中,一个赤发持剑狱卒在前带领,一队罪人跟着走过秦广王面前.可以看见的三个罪人,各自戴枷,但是枷的形状显然不同:第一个戴的枷最长,“通颊木”的胸前部分与项后部分都比较长,尤其是其中一片加长了一大截.据此可以断定其为“大枷”,或称“长枷”.第二个戴的可称方枷,准确地说是稍显长方形的枷,显然比较轻松一些.第三个戴的可称长方枷,特征是末端的两板完全平齐,不分长短.

在这张图中,一个黑发持斧狱卒在前带领,一队罪人跟着走过初江王面前.第一,第二个罪人所戴的枷与前面过秦广王处的基本一致,但是第三张图改成了长枷.三个罪人在行走过程中,都双手托住枷的胸前一端,长枷的细长端旋至身后.这大概是为了便于稳住枷身,减少摩擦.罪人都上身,穿条短裤.狱卒也是差不多形象,上体,下着七分裤.

在这张图中,一个罪人手托长枷,屈躬抬头,正在接受宋帝王的.与前面两处不同的是,罪人手托的长枷,不是托住平齐的一端,而是托住一长一短的一段,把长枷的长板当作拄杖拄着地面,正好形成一个卑躬屈膝的姿势,而由于拄杖着地,罪人也不会力尽倒下.正是由于有这样绝妙的图释,所以我在变文的校注中顿悟为何长枷俗称“生杖”——既能生囚,又兼拄杖.这种功能只有长枷具备,圆枷、方枷、长方枷、连枷等都不具备.因此,也只有这种长枷堪当“生杖”之名.我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作过一次关于敦煌名物考证的讲座,一位教授提出“生杖”之“生”或许可以判断为反训词,即“生”为“死”义,“生杖”就是“死杖”,专门用来囚禁死囚犯.这个见解不无道理,只是稍嫌迂曲,要再找一条材料来证明“生”为“死”义,殊为不易.

在这张图中,一共可见三个罪人,但是却只有两个枷.一个在右戴长方枷,两个在左共戴一个枷.这一个枷形状非常特殊,由两块长度相同的长板组成,前后掏挖两个洞,一个罪人套一个,然后上三道锁.这种枷不应该叫作长枷,而应该叫作“连枷”,亦即“杻”之俗名.慧琳《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五《禅秘要法经卷上》:“杽械:上音丑,下音薤.《考声》云:‘桎梏也.’郑注《周礼》云:‘木在手曰桎,在足曰梏.’亦作杻,俗字.连枷也.”此足以证明.又释道世《法苑珠林》卷第九十一《引证部》第二《感应缘》:“梁江陵陷时,有关内人梁元晖俘获一士大夫姓刘,位日新城,失其名字.先此人先遭侯景乱,丧失家口,唯余小男,年始数岁,躬自檐(担)抱,又着连枷,值雪,涂不能前进.元晖逼令弃去,刘君爱惜,以死为请,遂强夺取,掷之雪中.”“又着连枷”、“连枷”显然是刑具,与常义打谷农具“连枷(连耞)”名同实异.

在这张图中,一共可见两个罪人:一男一女.男的正被迫观看业镜,令其认罪;女的身围方枷,在接受.妇女戴方枷,是因为妇女体弱,而方枷较为轻小,不至于困顿难当.

在这张图中,只见一个贵妇人在接受讯问,没有出现披枷带锁的罪人.

在这张图中,一共可见两个罪人,也是戴着连枷.不过这个连枷的左边一端比较长,形状与長枷相似,而枷上的锁一共有四道,比前面那个连枷多一道锁.在时,我们看到左边罪人屈身斜向拄地,右边罪人踮脚站立,显然两人都比较窘迫.

在这张图中,一共可见三个罪人,一个戴长枷的正在接受讯问,两个戴长方枷的则因受拷打而倾身躲避.枷的形状前面已出现.

在这张图中,只见一个贵妇人在接受讯问,没有出现披枷带锁的罪人.

在这张图中,可见两个罪人,身围长枷,被押解驱赶着前往六道中的某一道.枷的形状和功用,与前相同.

在这张图中,佛左手托香盒,右手持长柄香炉,正在为一个贵妇人熏香,送她往生净土.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贵妇人图8、图11都出现过,但是都没有戴枷,唯独这里戴了枷.可是这个枷的形状非常特殊,前面都不曾出现过:枷的一边是块长方形板,一边是条窄板,窄板与杖的形状更加相像.这根窄板与另一边的宽板,两端都不平齐,都长出一截.这种枷看似与长枷一样,但是由于长条板两端轻重比较接近,戴在身上就比较容易平衡,与脖颈的摩擦相对要小一些.因此这个可能是长枷的一种,适用于妇女和轻罪者.

枷的实物,由于是木头制作的,因此古代流传下来的和考古挖掘出来的就很少.不过根据文字描述和图像数据,应该比较容易复制出来.二〇一三年五月,我在参观淮安的戏曲博物馆的时候,看见窦娥冤故事处陈列了一具木制的枷,大致上符合“大枷”、“长枷”之名,只是长板不够长,更像一个长方枷.这也许是复制者想象力不够,他们只是从一般方枷的基础上稍稍加以联想而已.如果我们没有敦煌彩绘《十王经》一类的图像数据,恐怕真是难以想象“生杖”的形状.

图14淮安戏曲博物馆陈列的“长枷”

关于大枷“生杖”的使用,唐代应该有着不少实例,相信细心搜索会不断发现.例如《旧唐书》卷一百五《杨慎矜列传》所描述的场景:“时天宝六载十一月,玄宗在华清宫,林甫令人发之.玄宗震怒,系之于尚书省,诏刑部尚书萧隐之、大理卿李道邃、少卿杨璹、侍御史杨钊、殿中侍御史卢铉同鞫之;又使京兆士曹吉温往收慎矜兄少府少监慎余、弟洛阳令慎名等噪声之;又令温于汝州捕史敬忠获之,便赴行在所.先令卢铉收太府少卿张瑄于会昌驿,系而推之,瑄不肯答辩.铉百端拷讯不得,乃令不良枷瑄,以手力绊其足,以木按其足间,木敝其枷柄向前,挽其身长校数尺,腰细欲绝,眼鼻皆血出,谓之‘驴驹拔撅’,瑄竟不肯答.又使铉与御史崔器入城搜慎矜宅,无所得,拷其小妻韩珠团,乃在竖柜上作一闇函盛谶书等,铉于袖中出而纳之,诟以示慎矜.慎矜曰:‘他日不见,今乃来,是命也.吾死也.’”[5]3227 这里“木敝其枷柄向前”,显然就是说的把大枷“生杖”的细长端旋至胸前,以便于牵挽其身,使之拉长.“挽其身长校数尺”,“校”音义同“较”,表示多意,与王梵志诗“心下较些子”之“较”用法相同.“驴驹拔撅”,“撅”当作“橛”,名词,唐人木旁字与手旁字多相混用,树桩之类拴驴者也.我们通过这段文字的描述,可以充分理解为何“生杖”之类大枷是作为死囚犯的刑具,不仅因为分量重,两端部平稳,而且因为可以利用其细长端作如此“妙用”.

【 注 释 】

①引文保留繁体字,以免失真.一些标点符号,由于原书为繁体直排本,所以有下划直线与曲线,直线为专名线,曲线为书名线,今仍其旧,只是作了转向.下同.

【 参 考 文 献 】

[1]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中华书局,1997.

[2]郭在贻,张涌泉,黄徵.敦煌变文集校议[M].岳麓书社,1990.

[3]蒋礼鸿,主编.黄征,张涌泉,俞忠鑫,方一新,颜洽茂,参撰.敦煌文献语言词典[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英藏敦煌文献[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

[5]旧唐书[M].(点校本,第十册)中华书局,1975.

上文结束语:此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变文和名物和俗语方面的敦煌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敦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六道消暑汤,生津又补水
夏季天气热,人体出汗多,易烦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自制清凉消暑汤饮,既能清热,又可补水,而且所需的材料都是家庭常用食材,制作起来也十分简便 炒黄米汤原料小米方法先制作炒黄米 将小米洗净,控干水分,放入.

敦煌马圈湾出土医简与白椟带再释读
摘要敦煌马圈湾出土汉简1221枚,其中涉及疾病及医药内容的简牍16枚,内容涉及戍卒疾病、马病、医方、法医验视、卜书……,从各个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汉代烽燧的疾病、医药……情况 笔者对医简中药名&ldqu.

常宝华:我就是为相声而生的
几个月前大病初愈的常老还和媒体开玩笑“我得了一场大病,这一下打掉了我5 0 0多年的修行啊!”谦和的老人这样评价自己“我创作过相声,我演过相声,但是我创作的作品并不.

延安窑洞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花
长征结束到陕北后,特别注重学习马列主义著作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名论断,推动全党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的 在凤凰山麓李家窑里夜以继日.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