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课程教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基于实践社群的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课程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2

基于实践社群的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该文是课程教学类论文怎么撰写跟工业工程和实践社群和教学质量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课程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课程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工业工程论文工业工程期刊工业工程毕业论文选题课程教学杂志

朱雪春

(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3)

[摘 要]工业工程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的交叉学科,注重实践是工业工程课程的重要特征,而知识创新直接关系到工业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区别于传统的正式知识交流,基于非正式的实践社群知识交流,构建了“实践社群-知识创新-教学质量”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框架,具体从教师实践社群、学生实践社群和师生实践社群三个维度来研究实践社群,从知识扩散、知识重组和知识集聚三个视角分析知识创新,研究实践社群对工业工程课程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进而探索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实践社群;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9-0075-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9015

工业工程是一门技术与管理融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如何配置生产要素(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使生产力更高和运行更有效的系统.工业工程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课程体系的时代特征也更为明显.工业工程学科的知识领域较为分散,如何提升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是很多高校面临的难题.在工业工程课程体系建设中,知识的有效集成与创新是学科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工业工程学科主要包括运筹学、人因工程(包括方法研究与时间研究)、生产与运作分析、工程管理(包括工程经济)、制造与设施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六大知识领域[1].提升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需要强化工业工程学科知识的集成与创新,注重教师、学生工业工程教学知识的流动与集聚.而实践社群能促进社群成员间知识的有效流动,增强知识管理能力,促进知识创新[2].基于此,本研究从实践社群视角,关注工业工程学科知识创新,研究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

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模型

教学质量提升依赖于有效的教学知识流动,教学知识流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实验、视频等各种教学手段,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并能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教学知识流动涉及教师、学生、知识、情境、媒介等因素.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知识流动的主体,教学知识流动不仅包括师生间知识流动,也包括教师间、学生间的知识流动.师生间有效的知识流动是很多高校关注的焦点,很多学校也通过各种方法,如师生研讨、实验教学、辅导答疑等各种方法来强化师生间的知识流动.事实上,教师间知识流动与学生间知识流动也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课程知识交流,实现教师、学生间的知识扩散、知识重组和知识集聚,推动了知识创新,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实践社群-知识创新-教学质量”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模型,如图1所示.

图1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模型

二、实践社群

实践社群,又称实践社区或实践共同体,与传统组织方式不同,它是一种非正式组织,实践社群成员是自愿选择加入,以专业技术或对一个主题的热情为基础,社群每位成员所具有的知识聚合在一起,融合成一个知识网络,社群成员通过各种非正式方式交换工作经验、技能和诀窍等[3].在这种开放的氛围下,促进社群成员间知识的有效流动,提升成员的知识水平,推动组织创新,达到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目标.虽然不同的实践社群在成员构成、时间框架、组织认同程度上有差别,但所有实践社群都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定义一组问题的知识领域;关心该领域人的社群;社群中成员希望在该领域中取得进步的有效实践活动[4].

(一)教师实践社群

现有高校招聘新教师,更多关注学历、海外经历、年龄、科研成果、职称等,往往忽略企业实践经验.工业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许多课程如基础工业工程、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因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管理等均涉及大量企业实践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工业工程课程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有高校工业工程教师不少都缺乏企业实践知识.如何丰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许多高校面临的难题.构建工业工程教师实践社群,大家聚集在一起,就共同关心的工业工程主题,分享知识和技能,并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作为知识发送者,可以将经验、知识、技能与其他教师分享,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法,其他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知识接受者,认真聆听、吸收和消化知识与技能,并与自身理论知识结合,形成新的教学表现形式,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知识传递与知识创新,并运用到工业工程教学中,实现学以致用,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学生实践社群

工业工程课程授课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实训等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认真理解、消化和吸收,将知识为自己所用.然而,学生学习过程中,由于工业工程各门课程难易程度存在差异,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也不相同,学生并不一定能全部领会教师讲解、理解课程内容、熟悉实践操作,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难题.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及反思予以解决,然而也有不少问题需寻求其他帮助.同时,因学生知识的异质性,学生对工业工程课程的想法与学习困惑也不同,此时就需要一种能解决不同学生课程难题、集聚学生课程想法的平台.而实践社群恰好能充分发挥此作用,基于此构建学生实践社群,学生可聚集在一起,对工业工程的难题和共同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既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积极回应其他社群成员的问题,通过知识沟通与分享,吸收其他成员知识并与自身知识重组和集聚,实现知识创新,促进工业工程知识的有效运用.

(三)师生实践社群

师生间良好的知识互动与情感交流,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理论知识丰富,思考问题的立足点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知识的关联度与逻辑性,主要从课程体系出发进行系统地传授知识.对学生而言,如未能经过系统的训练,在学习中大多是零散地接受新知识,很少将知识融为一体,也难以从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来理解和吸收知识,这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业工程课程教学尤为突出.教师与学生知识技能与思考角度的差异,是教师与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在一个“频道”的主要原因.传统的学校召开师生座谈会、网上评教、对学生问卷调查等,因学生出于隐私、他人的看法、评奖评优等各种顾虑,很难全面、真实地反映教学中的问题,而构建师生实践社群,能有效克服这个难题.教师与学生就关心的工业工程课程知识聚集在一起,展开交流与研讨,在知识沟通中“微调频道”实现“师生对焦”.学生可充分表达对工业工程课程的认识、学习中的课程疑惑、工业工程发展的想法、工业工程实践运用的认知等,这些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真情流露很难通过其他正式的途径获得.同时,教师可以就学生对课程的问题给予认真解答,并在与学生知识交流中分享工业工程知识,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予以纠偏和引导,同时还可以对工业工程的发展进行共同畅想.

三、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在现有知识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导出和产生各类新知识的过程,如新的产品知识、新的业务知识、新的组织文化知识等.实现工业工程知识创新,是提升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通过教师实践社群、学生实践社群和师生实践社群的知识交流与共享,非常有利于工业工程教学的知识创新,进而推动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知识扩散

通过社群成员的知识交流,知识可以在社群内得到扩散和传播,使原本仅是某个成员或少部分成员所具备的知识,上升为整个实践社群所拥有的知识,这反映了社群知识的普及性.知识扩散虽然不能增加社群的新知识,但它保证了相容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以及对实践社群的认同感.知识经济时代,工业工程课程知识越来越呈现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社群成员教师和学生只有必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新知识.通过教师、学生知识扩散,能够将原本仅是某个或某些教师、学生的知识传播至整个教师、学生群体,并上升为整个实践社群知识.知识扩散既反映了知识在社群的辐射范围,也丰富了社群成员知识储备,有助于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知识重组

知识重组是将知识组合对象按其属性类别加以集中整序和组合的过程,将大量分散的、随机的、无序状态的特定知识,采用一定方式和原则进行整合、优化和重新组配,使之形成一套有序和便于有效利用的特定知识系统[5].知识重组的过程是知识集中化、精炼化和整序化的过程[6].在知识重组中,内容上的重组是知识重组的核心,不仅是对知识单元的有序化,而且还通过知识整序和加工,使得知识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并重新组合,产生大量的新知识.在教师实践社群、学生实践社群与师生实践社群中,社群成员通过知识交流,接受、储存、理解其他成员的知识,并将知识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此时,这部分知识会与成员原有知识发生融合,自身知识与新吸收的知识实现知识重组,使社群成员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并创造出新的知识.在工业工程教学中,教师间、学生间与师生间的有效知识重组,能拓展知识功能,挖掘知识的潜在价值,使分散的知识更加集中,加强知识的有机联系,避免知识的散乱状态,知识流得到优控,创造出新的知识,进而有助于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知识集聚

创新依赖于多方面的知识,知识的有效集聚对创新有着重要影响[7].知识集聚并非简单将知识汇聚在一起,它需要一定的临近关系,或是地理空间上的临近[8],或是社会关系上的临近[9].知识集聚主要表现在知识之间的互补性、利益相关、共同目标、知识载体之间结成的联盟等.知识集聚有助于知识创新和经济发展,能够产生知识创造、传播、交易和使用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形成知识和人才双向增强的正反馈效应,能推动教学的创新活动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工业工程课程教学,由于教师实践社群、学生实践社群与师生实践社群中教师成员、学生成员地理位置上较为临近,成员之间沟通方便快捷,相互间关系的亲密性也使交流沟通鲜有障碍.社群成员之间通过面对面沟通、圆桌会议、线上讨论等形式,围绕工业工程课程教学的某个主题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相互交流,分享知识,形成课程教学问题解决方案和新的工业工程知识,实现知识集聚,进一步推动工业工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

(一)创建实践社群,搭建课程知识流动平台

高校应提高对实践社群的认识,实践社群是提升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平台.创造实践社群形成的条件,鼓励教师、学生创建教师实践社群、学生实践社群和师生实践社群,合理引导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但有相近学科背景的成员加入实践社群,并能根据实践社群知识交流的进展,提出有意义的工业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的主题,推动实践社群知识交流.同时也需注意,实践社群知识交流主要是基于成员的自主参与,高校行政部门一般情况下不要干预实践社群知识交流,让社群成员在无外界干扰下,畅所欲言,充分交流知识,探讨工业工程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学科发展等问题,实现有效知识流动,推进工业工程教学质量提升.

(二)提高成员知识收发能力,营造交流氛围

工业工程课程知识交流既需要社群成员较高的知识收发能力,也需要知识交流氛围与渠道.实现工业工程课程知识交流,依赖社群成员准确地表达知识和深入理解别人传授的知识,但并非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具备较强的知识表达与知识吸收能力,高校应对社群成员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技能的培训,提供知识分析的工具,畅通知识流动的空间,培养社群成员教师和学生分析、消化和整合知识的能力.另外,高校应鼓励社群成员根据研究与社会需要,反思工业工程课程教学,对工业工程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并包容社群成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研究中的小失误,让社群成员能愉悦并安心地进行知识交流,保持社群成员对知识交流的热爱,实现工业工程课程实践社群知识交流的可持续性.

(三)创设激励机制,激发师生的交流热情

多数工业工程教师同时承担教学与科研工作,参与课程知识交流,有可能使教师在其他方面有所损失,比如在实践社群工业工程课程知识交流中分配过多时间,则分配在科研工作的时间会缩短,对学术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会产生一定影响.又如,若当天社群知识交流时间较长而错过班车时间,教师需自己掏钱打车或坐公交回家.因此,高校应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对积极参加工业工程实践社群课程知识交流的教师与学生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允许成员有部分自由活动时间,为知识交流提供一定的聚会场所和实验室,允许成员在学习网站上建立知识交流园地等.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对知识交流表现优秀的教师实践社群、学生实践社群和师生实践社群给予奖励和表彰,对特别突出的教师和学生,可在全校进行经验交流,激发社群成员进一步探索工业工程课程教学研究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孔繁森. 高等学校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类课程体系模型框架[J]. 工业工程, 2016(6):131-137.

[2]Wenger E C, Snyder W M.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The organizational frontier[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0(1): 139-146.

[3]Wenger 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4]埃蒂纳·温格, 理查德·麦克德马, 威廉姆 M. 施奈德. 实践社团: 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指南[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5]徐树栋. 知识创新与知识重组[J]. 情报杂志, 2002(6): 24-25.

[6]李克征. 图书馆知识重组技术方法[J]. 情报杂志, 2006(7): 51-53.

[7]Arvanitis S, Kubli U, Woerter M. University-industry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traner in Switzerland: What university scientists think about co-operation with private enterprises[J]. Research Policy, 2008(10): 1865-1883.

[8]Maskell P. Towards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geographical cluster[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1(4): 921-943.

[9]Breschi S, Lissoni F.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loc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ritical survey[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1(4): 975-1005

Research on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urriculum Based on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总结,这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工业工程和实践社群和教学质量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课程教学本科毕业论文课程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体系
摘要建筑设备工程是高职院校中建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或基础课程,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对建筑设备工程基本理论的认知和工程实践运用的综合能力 针对高职院校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

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生物分离工程”是大学本科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既有“科学理论”的特点,也有“工程技术&rdquo.

以NSSE视角论提升实战化课程教学质量
摘要通过对双一流大学和二本院校在校学生学习、教师工作现状的多方面比较,找差距,将NSSE 学习性投入理论引入实战化课程教学,立足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正确引导,提升教学质量,切实落实转型.

交互式实践教学法在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应用
摘要在土木工程专业中,桥梁工程是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 然而,在目前的桥梁工程教学中存在着课堂上师生互动不足,课程内容多、学时少,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学生评教认识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问题 这影响了实际.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