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文化创意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和产业转型背景下的上海文化创意类人才需求结构分析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文化创意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5

产业转型背景下的上海文化创意类人才需求结构分析,本文是文化创意类有关论文范文和人才需求和产业转型和产业转型背景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文化创意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创意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管理论文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新时代上海市文化发展战略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规模和结构提出了新需求,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对高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上海市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和教育综合改革的支持措施的出台给上海市文化创意人才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保障条件.

关键词:产业转型;文化创意类人才;需求结构

党的十九大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文化强国战略的召唤和文化使命的担当增强了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了进一步适应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发展,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上海教育综合改革,优化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满足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人才需求,需要提升文化创意类相关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从而更好地服务上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上海文化创意人才结构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人才结构升级是服务新时代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1.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对文化创意类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是党的诞生地、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在其发展进程中孕育出了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都市文化.“开放包容、中西合璧、多元交融、精耕细作”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上海正全力打造卓越全球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为人民群众创造更有品质的生活.2017 年,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和根基,是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文化创意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推动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随着上海于2010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以及上海世*的举行,上海市文化产业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契机.根据上海市政府历年发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673.79 亿元增加到2016 年的3395.39 亿元,增长率达102.86% ;占生产总值比重从2010 年的9.75% 提升到2016年的12.36%.

2. 上海作为传统出版重镇和优化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

上海作为传统出版重镇有着辉煌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发祥地.当前,上海拥有38 家出版社,出版社的数量位于全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前列;就出版社的结构而言,出版社的专业门类齐全,其中不乏全国知名品牌,在相关领域中名列前茅.目前,上海正全面提升出版发行和印刷复制业的整体水平,大力推进出版业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由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由出版大市向出版强市的转型升级,努力形成与传统出版重镇和中国近现代出版发祥地地位相符合的出版传媒产业新格局.因此,为了保证上海出版重镇的行业地位,保障上海出版业的振兴,亟需进一步加快出版传媒人才高地建设,提升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水平.综观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上海目前仅有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2 所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公办文化创意类院校,且主要培养音乐、戏剧和影视领域的人才;尚无一所以出版传媒和创意设计为显著专业特色和主干学科的本科院校.而国际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城市伦敦有13 所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文化创意类院校,涵盖美术、电影、传媒、时装、音乐、戏剧等门类,纽约有14 所,巴黎和米兰有11 所,北京有8 所.可见,上海要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需要众多文化创意类院校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

(二)人才结构转型是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1. 数字化、网络化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提出了强烈需求

文化创意产业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并不断催生出新兴文化创意业态.数字媒体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关键载体和核心技术手段,其发展与进步给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带来了重要影响.新材料和控制技术等的广泛运用加速了文化创意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的不断更新在丰富文化创意产品的同时,也使得文化传播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得到升级.随着数字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创意产业被纳入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之中.在出版传媒业中,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数字出版、绿色印刷、动漫游戏等新业态不断出现.数字出版融合且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强调内容编辑、复制加工、传播管理等全流程的数字化,并促成全媒体出版传播产业链的形成和重构.“十三五”期间,数字出版业将成为上海新闻出版领域第一大产业.2008 年,经原国家批准,在张江建立全国新闻出版领域第一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目前,张江基地已累计入住企业550 多家,年产值1 亿元以上企业达21 家.2015 年,上海全市数字出版产业的总营业收入达到750 亿元,年增长率为14% ;其中移动游戏产值达75.6 亿,同比增长高达152.9%.上海全年共收到网络游戏453 款,占全国近50%.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进,出版物发行也正由传统的以“书店营销”为主的线下营销模式向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电子商务模式转变,一种针对个性化需求的“网上订单+ 按需出版+ 数字印刷”线下线上联动的出版业态正悄然兴起.

2. 文化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对学科交叉、“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结构转型提出了客观需求

上海文化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依托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呈现出学科交叉和产教融合的特征,需要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擅长技术应用的新型专业人才.单一学科、传统专业和固有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主动对接技术创新要求,利用行业优势,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按照“新工科”的理念培养大批具有较强文化产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先进成果服务应用、集成设计和市场推广的复合型文化装备人才.目前,上海高校中的文化创意类专业布局比较零散,缺乏一所既能够实现工、文、艺、管等学科深度融合,又主要面向文化创意领域的独立设置本科院校,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缺乏交叉融合的机会.因此,这就需要对上海文化创意类高校进行资源整合,需要一所新型院校能实现文化、艺术、科技、管理等领域的高度融合,充分发挥工、文、艺交叉融会的学科特色,培养复合型文化装备人才;加强与文化装备产业的科研合作,建设一批先进的实验室,开展新材料、新工艺研究与开发,推动虚拟(增强)现实、3D 打印等技术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应用.

(三)高校布局调整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海派文化的迫切需要

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界和高校界的共同职责

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要素是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孕育的五千年文明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价值,对弘扬时代精神、保留民族记忆、发展地方经济都有着很强的当代价值.文化传承是高等学校的五大基本职能之一.高校在谱写中华文化新史诗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和历史担当,是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人通过技术创新对人类文明和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了杰出贡献.当前,如何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通过现代技术和工艺的创新来传承辉煌的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是摆在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考题.文化创意类高校兼具高校界和文化界跨界属性在答好这道考题的历史任务中责无旁贷.

2. 文化创意类高校通过现代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有利于推进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能只是依靠博物馆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更需要在保护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借助现代技术和设计,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改进传统工艺,使优秀传统文化创意与当代美学、现代生活相融合,生产出适应人民群众审美标准和功能需求的新型手工艺产品,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代传媒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能够使古老的艺术释放出更加深远的影响力.例如,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中的高保真技术在古代字画等艺术品的复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许多原本高不可攀的艺术品以高保真复制的形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让更多艺术爱好者能够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品味艺术的独特魅力,既能实现艺术价值的保存和推广,又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上海文化创意类人才培养结构转型的保障条件

(一)相关文件的出台为上海市文化创意类人才结构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 年)》明确指出,要“加快提升艺术类高校和艺术学科的整体水平,积极支持艺术类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艺术教育品牌”.在《上海创意与设计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指出,要“强化创意人才高地建设,推进校园创意扶持计划”.2017 年12 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上海市高等教育促进条例》.该条例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旨在全面提高上海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事业.同时,上海市大力支持相关文化创意类高校与奉贤区开展区校合作,规划建设南上海出版园.该项工作被纳入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之中,成为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相关文件的出台为文化创意类高校的发展和转型,为文化创意类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行业的发展和支持为上海文化文化创意人才结构转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既是上海文化文化创意人才结构转型的客观需求,也为人才结构的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2016 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 亿元,比同期GDP 增速高4.4 个百分点.截至2016 年末,全国各类文化单位从业人员234.81 万人,增加5.37 万人.近年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逐年提高,表明文化产业在保持国民经济中高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文化产业属于低碳型的绿色产业,呈现出物质消耗低、污染排放少、技术含量高的发展趋势,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文化产业的利润地域分布来看,2016 年中国文化产业2866.85 亿元利润中,华东、华北及华南分别占比40.98%、20.01% 和18.52%,其余地区合计占比20.49%.由此可见,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利润来源中,华东地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大力支持,特别是华东地区在文化产业中的特殊地位给上海文化创意类人才培养结构的转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将促进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新局面.相关高校应依托行业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积极推动产业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校企协同推进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研发的开展和学生实习就业.

上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人才需求和产业转型和产业转型背景方面的文化创意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文化创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印刷制造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
□李少多【摘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互联网”行动从提出到落实,对印刷制造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印刷业作为传统的制造业,也因此面临着新的发展困境,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失衡、文化创意和文化内.

文化创意产业园集聚的驱动因素与提升机制分析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

慈溪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和现造业融合路径以越窑青瓷为例
摘要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现造业深度融合,是一个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互惠共赢的重要举措 本文结合慈溪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越窑青瓷以及传统制造产业发展后.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品牌构建
摘要新经济时代的品牌构建不能恪守传统的思维模式,当今的品牌“内涵”正在尝试做出一种全新的表述方式,这种品牌特征的变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大潮交汇融合,形成未来品牌构建的主旋律 因此.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