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中国电视学术论文怎么写 跟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观念误区与解决路径类论文范文例文

主题:中国电视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3

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观念误区与解决路径,本文是中国电视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和真人秀和观念和误区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电视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电视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电视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摘 要:中国电视真人秀近年采取购买国外节目版权的模式引进方式,提升了节目商业竞争力和区域品牌效应的同时,也出现了内容过度娱乐化以及引进模式与本土文化不匹配等问题.因此,针对中国电视真人秀在模式引进中的问题,提出了以中国现实内容为题材的自主研发节目模式,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强化本土价值传播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电视真人秀;模式引进;观念误区;发展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 年浙江省教育厅课题一般项目“模式引进与电视娱乐节目的区域性品牌发展策略研究”(Y201330139)研究成果.

电视真人秀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借鉴国外节目观念,参照其制作模式而推出的一种节目新形态,是由中国电视制作机构或电视台通过版权合作,从国外节目出品方“模式引进”的结果.所谓的“模式引进”是指电视节目制作结构或电视台,通过买进其它节目出品方的节目模式版权,在买入模式的基础上以替换内容元素或调整结构的方式制作新节目的方法.这种思路基于“模式是一种高度工业化的电视节目生产流程的产物,也是一种先进的创意与方法,”[1] 是可批量生产电视节目的商业运营形式.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发展思路,是电视行业面对竞争和为了保有观众收视份额的一种选择.通过从国外购买成熟的节目形态模板,既为中国电视行业学习系统的节目制作提供了经验,又给观众带来了新奇感并使节目在短期内建立了区域品牌效果.

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发展思路,是在中国电视行业寻求商业发展的前提下产生的.2012 年通过模式引进的电视真人秀《中国好声音》“热播”,引发了2013 年中国电视模式引进风潮,学界和业界据此将2013 年看成中国电视的“模式引进”年.这一年中国电视真人秀“引进海外模式超过50 档,虽然包括各地面频道、城市台在内的节目总量中原创节目占据95% 的比例,但是能够让人记住的,约90% 都是版权引进节目.”[2] 如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的《王牌谍中谍》《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中国星跳跃》,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星跳水立方》,东方卫视的《妈妈咪呀》《中国梦之声》等,都是该年度较有代表性的节目.但是,几年来中国利用模式引进形式推出的电视真人秀,也出现了内容同质化和泛娱乐化的趋势.尤其突出的是引进模式加入中国本土内容元素后,新节目的价值传播出现模糊或偏离现象.本文的意图是通过梳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模式引进中出现的观念误区,并为中国电视真人秀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设性的解决路径.

一、模式引进对中国电视

真人秀发展的阶段性意义

作为电视综艺的一种节目形态,电视真人秀的产生与中国电视行业的转型密切相关.从当下中国的电视媒介性质来看,主要具备两个属性特点:其一是通过议程设置来引导受众的宣传属性;其二是通过节目产品的市场运营来实现经济收益的商品属性.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电视行业除电视新闻节目遵循宣传属性外,电视综艺节目开始通过市场运营方式对其商品属性放大.节目的娱乐化观念不断增强,也促成了源自国外形态的电视真人秀在中国荧屏出现.客观来看,利用模式引进发展中国电视真人秀,是中国电视行业对境外优秀电视制作观念的一种学习手段.这种“取长补短”的做法,除了对中国电视行业具有积极影响外,对此前中国不存在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样式也起到了阶段性推动意义.

(一)开拓了节目的题材与类型发展视野

中国电视行业对境外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一方面是受国内同业竞争压力的促动,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电视观念视野更加开放的表现.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为中国提供了多元的节目类型参考.“电视类型不是帮助单个文本制造意义的结构形式,应该把它看成一种限制性的复杂手法,是一些可预测的元素和变量的结合.”[3] 类型的划分是节目元素之间形成的关系,比如辩论、冲突、竞争、情感纠结等.类型元素包括节目中的人物、情节、场景、服装和道具,以及音乐、灯光、主题、对话和视觉风格.目前,对电视真人秀的界定存在各种不同观点,无论其题材与类型差异如何,节目的构成规律依然有章可循.电视真人秀是以通过预选有特点的真人参加,按一定规则完成竞争或挑战来达成最终预设目标而获得奖励,并用纪实手法将这一过程记录下来的节目.这种介于真实发生和戏剧表演之间的节目内容建构,使其元素构成关系形成了纪录片加游戏或虚拟表现的特征,在为观众展现节目参加者行为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为节目制作者类型化设计结构提供了多种可能.

中国从2013 年开始大量采用模式引进思路制作电视真人秀以来,在题材与类型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以娱乐节目为先导的湖南卫视2013 年初推出的《我是歌手》取得了很好的播出效果,其后的《爸爸去哪儿》也引起收视轰动,可以说与浙江卫视在电视真人秀的竞争上形成了“对战”格局.2014 年浙江卫视在延续推出《中国好声音》第三季之外,又从韩国模式引进了《奔跑吧兄弟》.湖南卫视在《我是歌手》第二季、《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之外,也推出了模式引进节目《一年级》.加上央视的《中国正在听》和《星光大道》,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以及深圳卫视的《年代秀》等,模式引进成为中国电视真人秀的发展主流.这些电视真人秀的题材内容呈现逐渐扩展的趋势,在文艺题材之外还涉及到教育、亲情、怀旧和情感婚姻观念等题材.模式引进思路使中国的电视行业拓展了视野,开始向更多不同题材范畴寻找节目制作选题.

从宏观角度看,电视真人秀的表现形式总体侧重于对“竞争”的展现.但是,在传达内涵与结构形式的使用上存在极大差异.比如以唱歌为主的电视真人秀,既有歌艺水平的“比拼”,又有维护名声成就的竞争.在体验式的节目中,既有对参加者面对环境困难时勇气与智慧的挑战,又有对两难的个人选择的表现.电视真人秀的这种表现形式差异,是利用电视观众“经常有这样的幻想,即实际上我们正和其他人在一起,并且很了解节目中他们的一切行为.”[4] 对观众惯常心理的利用,也是中国电视节目对引进模式的类型化观念所作的尝试.

(二)强化了电视节目商业化运营的观念

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发展思路,是中国电视节目进一步商业化运营的开始.电视行业为适应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期进行了管理机制和节目制作思路的调整.电视节目制片人制度和节目植入广告的两种思路,使中国电视行业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电视节目的商业运营观念也得以初步形成.在节目的商业化运营过程中,中国电视开始参照国外节目的构成元素、结构手段来丰富自身节目的内容形态,以此达成提高经济收益的目的.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世界贸易组织秉持的市场开放、公平贸易、保护产权等原则,对中国企业以及商业行为起到规范性约束和促进.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进入商业化运营的过程中,也同样受此原则的约束.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在对国外节目的元素和结构借鉴中,曾经产生过版权争议.中国电视真人秀从借鉴元素结构转向买进版权的模式引进,正是受这样一个背景的影响.

电视模式是高度工业化的节目生产形式,一方面仰赖于相对完备的商业环境,另一方面要依靠各个制作环节的专业化合作.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体现了电视行业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也是中国电视人学习国外先进节目制作经验,推动中国电视节目向工业化生产和商业运营阶段转变的手段.继2012 年《中国好声音》之后,电视真人秀的商业化运营迅速得到发展.如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上海东方卫视的《极限挑战》,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等,甚至取得了“现象级”①的传播效果和商业上的成功,使节目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电视品牌.根据央视索福瑞的统计数据,“湖南、江苏、浙江、北京和上海东方等处于晚间收视前五名的省级卫视,其真人秀节目几乎垄断了2014 年省级卫视自制节目排行榜的前50 名.”[5] 这些节目虽然在各个卫视的宣传推广中归类与划分各不相同,但是从其题材和类型上看,均采取了侧重商业化运营的观念.

中国影视行业在2014 年出现了IP 概念.所谓IP(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指称包括音乐、文学和各类艺术作品,以及一切倾注了作者“心智创造”的语词、短语、符号、设计或发明与发现,被法律赋予独享权利的“知识财产”.影视IP 品牌是指根据热门畅销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如《小时代》系列,《左耳》《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甄传》等.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激烈竞争过程,也有了节目向IP 品牌发展的倾向.

此外,按照观众休假或集中空闲期设置节目,以达到收视率和商业效果增长的“季播”概念也被引入真人秀的传播过程.

在这种商业观念主导下,多数中国电视真人秀都有大量社会资本的投入,制作成本不断增加,各类商品广告的内容植入越来越多,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公众号的拓展宣传也逐渐成为常态.

二、中国电视真人秀在模式引进发展过程的观念误区

随着近年以移动客户端与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平台的“新媒体”出现,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和电视真人秀,甚至电影、电视剧的网络化传播态势已经形成,这无疑使电视行业中商品化节目的竞争愈发激烈.借助模式引进的电视真人秀,商品属性突出且具备戏剧冲突,对观众来说有很强的感官式娱乐效果.但是,中国电视真人秀在模式引进发展过程中,也陷入了忽略和淡化电视节目价值传播、追求节目商业利益而一味满足观众感官娱乐的观念误区.

(一)模式引进的创新调整中忽略了本土价值传播

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发展,在给观众呈现多元化的节目内容与类型过程中,也存在非常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以歌艺比赛形式的《中国好声音》“热播”后,各个电视台就出现了《中国梦之声》《我是歌手》《中国好歌曲》《中国最强音》等众多题材类似节目.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收视效果好,就有《中国好舞蹈》《舞林争霸》《舞出我人生》等类型相同的节目接连出现.更有《爸爸去哪儿》播出后,似乎中国的明星爸爸、妈妈们都错失了亲子过程一样,各种类似的“亲子”节目类型快速泛滥.正是有鉴于此,国家新闻出版2013年发出了《关于做好2014 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规定每年卫视新引进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一个,歌唱类节目在“黄金档”②最多保留四个,这个文件被媒体称为“加强版限娱令”.而后又于2015 年发出了《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这也是面对中国电视真人秀的严重同质化现象,政府通过管理手段来加强引导.

电视作为媒体除了商品属性之外,还具有宣传和引导的本质属性,即“媒体通过某种角度和比例的强调和控制来决定议程设置”[6].如何平衡电视媒介的这两种属性,是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发展过程中要面对的主要问题.电视节目模式究竟可以引进些什么?通常的观点认为:电视节目“买模式版权好比购置一个漂亮包装盒,里面放什么自己决定,但外壳包装是既定的,没办法改变.版权方会提供几百页的节目‘宝典’, 即随版权附赠的‘产品说明书’,从情节设计、台词脚本、灯光、音乐、流程,甚至连邀请函和报名表的写法都有详细说明;同时,模板提供方还会派出专人进行现场指导,参与节目的制作、执行、营销等各个环节.”[7] 很多国内电视制作人都坦承,国外很多成功的节目的操作细节和技术技巧其实隐藏在幕后,这些细节构成的叙事方式,即使完全照着模式节目去模仿抄袭也无法完全深入其精髓.

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在欧美国家成功的范例,是将引进模式与本土思维相契合.比如欧洲多个国家对《中国好声音》的源“模式”《荷兰之声》的引进,内容重点都放在选手的自由个性与带着情绪情感的唱功的释放上,有着欧洲文明承袭已久的基于海洋文明形成的“个人冒险”的思维取向.美国对《荷兰之声》的模式引进,内容则侧重达成“美国梦”的文化思维意识.以这样的模式引进标准作为评判依据,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走入了将重心放在满足观众浅层娱乐的观念误区,忽略了本土化的实质是对本地文化价值的传播.

(二)模式创新采用拼贴叠加的方法消解了节目功能毫无疑问,娱乐性是电视真人秀的一个基本特征,电视娱乐作为人们日常消遣的一种形式,节目的趣味直接影响收视率的高低和收视群体的变化.商业利润也来自高收视率和可观的受众群体,这会直接带来较高的广告销售结果.“为了追求稳定的盈利,电视节目制作者会遵循一种‘安全逻辑’来将损失的风险降到最低.安全逻辑的必然结果是连续成功,电视节目制作者因此会不断重播、拷贝及制作与之类似的节目.”[8] 由于中国电视真人秀侧重商业化运营,模式引进后尽管拓展了其多样化的题材和类型,可是在以逐利为目标的社会资本推动下,为了高收视率和可观的受众群体,还是陷入了“明星参与”和“内容煽情”的泛娱乐化怪圈.检视近年的中国电视真人秀的内容,会发现很多节目的创新是建立在对多个引进模式的拼贴与叠加基础上完成的.为了商业利益而选择的这种“安全逻辑”思维,不仅对中国电视真人秀的良性发展绝无裨益,还让制作者堕入消解电视真人秀节目功能的观念误区.

受国家新闻出版《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的限制,2015 年开始,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总体数量有一定回落.除了延续已有的热门节目,也出现了一些对引进模式做较大调整的新类型.如湖南卫视在《我是歌手》第三季之后,新推出了《全员加速中》.浙江卫视在《中国好声音》第四季、《奔跑吧兄弟》第二、三季之外,推出了《挑战者联盟》.

另外,央视综艺频道的《中国好歌曲》和《无限挑战》,北京卫视的《歌手是谁》,江苏卫视的《蒙面歌王》和《极限勇士》,以及深圳卫视的《极速前进》等,也都对引进模式做了符合中国语境的调改.但是,这些电视真人秀的播出,依然利用“明星参与”来吸引观众,或展现普通参与者的“出格”行为以博人眼球.即便在展现“明星”作为普通人的体验式节目中,也多少带有展示隐私以满足观众窥探心理的倾向.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议程引导功能,只不过这种功能通常在节目中或明显或隐晦地体现.具有文化娱乐产品特征的电视真人秀,尽管其“娱乐话语信息相对暧昧和含混,容纳了诸多差异性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9] 但是文化产品在叙事中具有议程引导性不容置疑.电视真人秀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衍生类型,模式是其为有效传播节目意义而形成的综合系统.节目模式是电视叙事得以被观众接纳的前提,“情节发展模式、角色化模式、叙事模式,它们使电视故事具有可预测性,能以一种社会能够接受的方式展开.”[10] 通过模式引进,中国几个收视份额处在前列的卫视频道,制作者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把握节目模式,并且根据中国实际对节目元素、结构、规则等做创新调整.但是,在实际节目制作中,简单地跟风、复制情况仍然存在.如《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花样姐姐》《花样爷爷》等,依然利用明星及其家庭生活来建构节目内容,也充分说明只重视“眼球经济”的节目制作观念短期内不会改变.

三、结论:模式自主研发

作为中国电视真人秀的发展新路径

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各类节目既是其传播内容的载体又是一种文化产品.电视节目经常含有各种意识形态视角,因为“电视构成了一种文化活动场所,这个文化场所在建构现实和阐释重大事件和社会变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电视节目表现的是依据占主导地位社会群体的价值观点和意识形态.”[11] 电视真人秀是满足观众内在情感和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产品,在模式引进国外节目形态的过程中,其自身带有的价值观点和意识形态,也必然造成对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触动或冲击.虽然中国文化历来具有包容性特点,但是应该明确: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只能是中国电视发展阶段的一种学习思路和手段,不应成为中国电视节目制作的最终目的.

中国电视真人秀的发展新路径,应该改变单纯模式引进思路,转向讲述中国故事的节目模式自主研发.这也应该是中国电视行业共同坚持的发展路径.中国电视应该保持本土文化自信,因为电视节目“为观众的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潜在空间:这种文化活动必须放在(尽管迅速变化着)当地的文化语境、当地的日常生活中加以理解.”[12] 事实证明,如果没有进行符合本土价值观念和文化语境的调整,模式引进后无论在内容元素和表现形式上多么新奇,节目还是会被观众迅速而无情地抛弃.比如歌艺竞技真人秀《声动亚洲》《我心唱响》《唱响》等,还有婚恋真人秀《我们结婚吧》《老公看你的》《完美暗恋》等,曾经都是国外电视真人秀的经典模式,但是模式引进中国之后,由于缺乏对中国本土价值观念和思维意识的内涵融合,导致最终节目效果既没有对观众产生巨大感染力影响,又没能得到较好的市场商业回报.

模式的自主研发创新,并非意味放弃当下的模式引进.

模式自主创新研发与模式引进并非二元对立的非黑即白关系,应该在引进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在把握模式的本质前提下从本土文化中寻找故事创新着眼点.要走好电视模式的自主研发创新之路,采用中国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必须遵循如下两个原则:

第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节目的内容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文字与人的思想、行为、情感等都是其具体的表现.“电视节目创新应当坚持并高扬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特别是文化责任.坚持从民族文化自身的优质资源中,寻找节目元素,进而使之成为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原创的重要来源,同时又能引领观众的审美趣味.”[13] 近几年,从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到《成语英雄》,从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都是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汉字、成语、诗词为内容元素,独立研发出的新节目模式.2016 年黑龙江卫视的《见字如面》以明星读信的形式,利用书信的文字纪录功能和情感维系功能,通过节目连接了历史与当下的人生故事,展现了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2017 年央视的《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文学佳作相结合的方式,节目参与者往往用最平实的语言,却读出了精美文字背后的情感价值.上述几个自主研发的节目模式,不仅突出了中国文化视角,而且也实现了感染人的目的和很好的经济收益.

第二,从中国当下现实中寻找到普通人的生活故事.自主研发模式既不是忽略外来先进节目制作理念的故步自封,又不能忽略当下社会现实靠单纯的想象去闭门造车.中国正处在急遽的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推动的城市化,庞大的社会人口,地域和城乡的发展差异等都是电视节目模式创新研发的资源.“电视所借助的不是任何单个故事中的内容,而是借助于把情节置于固定的模式之中,因此叙述必然围绕着焦虑与安慰、秩序的破裂和恢复而展开.”[14] 立土社会现实,从中寻找到普通人的生活故事,据此研发节目模式创意,不仅可以逐步激发制作团队本土模式创新能力,而且也是中国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基本责任.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是中国的民营电视节目内容提供商.比如唯众传媒一直根植中国现实进行独立研发模式,他们只学习、借鉴国外优秀节目模式的建构理念,坚持用原创的节目模式来讲中国故事,相继推出了《波士堂》《开讲啦》《谁来一起午餐》《爱拼才会赢》等一系列名牌节目.此外,一些电视台从中国的曲艺、戏剧表演活动中找到了节目创新关注点,研发出喜剧电视真人秀.

2014 以来,先后有安徽卫视的《超级笑星》、浙江卫视的《中国喜剧星》、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湖北卫视的《我为喜剧狂》、湖南卫视的《我们都爱笑》、江西卫视的《谁能逗乐喜剧明星》等,包括2017 年浙江卫视的《演员的诞生》,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都是节目模式自主研发的有益尝试.

综上,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引进发展思路,是中国电视转型的阶段性表现.中国电视在承担关注社会现实的媒介责任同时,还肩负着传播国家形象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义务.

处在经济融合与文化差异并存的当下,在模式引进的基础上逐步走向模式自主研发,以中国式的表现形式讲中国故事,不但是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未来节目发展之路,而且也是中国电视行业在全球化语境下,建立自身特点增强媒介竞争力的必然发展之路.

注释:

①“现象”(phenomenal) 一词来源于意大利语, 引申意为可引发万人空巷关注,能力超凡的人.当下通常被用于代指影视作品引发极大关注的一种状态.

②“黄金档”也称黄金时间(prime time),此概念用在广播电视上是指一天中广播、电视节目视听率最高的时段.电台和电视台往往将重要新闻和优质节目在黄金时段播出,广告商最愿意出高价在黄金时间做广告,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黄金时间段存在差异;同地区的不同媒介、频道、电台频率节目的黄金时间也不同.

参考文献:

[1] 田霖, 孙琳, 陈晨. 寻找“BIBLE”:电视节目模式的引进与原创[J]. 影视制作, 2013(7):14-24.

[2] 苗棣, 毕啸南.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2013 年度盘点[J]. 电视研究,2014(3):20-22.

[3] 威利斯. 媒介研究: 文本、机构与受众[M]. 吴靖,黄佩,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9.

[4] 伯杰.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 姚媛,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7.

[5] 左敏, 李钢. 奇观爆炸与受众嬗变:新媒介生态下省级卫视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J]. 现代传播,2015(4):94-98.

[6] 单文婷, 赵秋杰. 规则设计之下的人性表达——喻国明教授谈真人秀的价值取向及表达逻辑[J]. 试听界,2015(5):20-23.

[7] 白朝阳.《中国好声音》版权购买费高达300 多万元 “好声音”唱火了节目版权生意[J]. 中国经济周刊,2012(33):64-66.

[8] 克罗图, 霍伊尼斯. 媒介·社会: 产业、形象与受众[M]. 邱凌,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2.

[9] 周宪. 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景观变迁[J]. 文艺研究,2010(7):5-12.

[10] 莱博. 思考电视[M]. 葛忠明,译. 北京:中华书局,2005:78.

[11] 克兰. 文化生产: 媒体与都市艺术[M]. 赵国新,译. 译林出版社,2001:32.

[12] 西尔弗斯通. 电视与日常生活[M]. 陶庆梅,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30.

[13] 胡智锋. 传统文化应成为电视节目创新的重要资源[N]. 光明日报,2014-07-12(9).

[14] 钱尼. 文化转向: 当代文化史概览[M]. 戴从容,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85.

作者简介:张忠仁,硕士,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编导系副教授.编辑:刘贵增

本文点评,上述文章是关于中国电视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真人秀和观念和误区相关中国电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传播学视角《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异同兼述中国电视选秀节目未来 之路
谢丛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摘 要 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可谓是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两大里程碑 它们分别在各自的时代创造出了惊人的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 而同为电视选秀节目,超级女声与中国好声音.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
——从“楚门”的悲剧说起梁香伟 熊 茵摘要随着电视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加深,人们对电视媒介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本文以电影楚门的世界框架和模式.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版权引进 概况探析
□卢超峰【摘要】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版权引进是近些年炙手可热的话题,各大电视台纷纷花大力气从国外引进各类综艺节目以保证收视率,扩大电视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视媒体人与其高额购进版权,不如把创造力发挥.

中国原创美食真人秀节目《十二道锋味》的性分析
【摘要】十二道锋味作为中国第一档原创的明星美食真人秀节目,本文分析了其在内容、形式、营销、定位以及模式上的创新之处,并探究其不足不处,以及可以加以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真人秀;创新中图分类号J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