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中国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与中国教育公益组织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中国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1

中国教育公益组织,该文是中国教育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与中国教育和公益和组织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信息化期刊中国教育论文中国教育期刊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张睦楚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 要:为了缓解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中国的教育非盈利公益组织及项目得以筹建,随着数年的发展,这些教育公益组织逐渐进入新的阶段.在这一背景之下成立及运作的“美丽中国”作为其中最重要的项目,其相关运作政策及具体项目实践倍受公众瞩目.为了更好地助力“美丽中国”这一项目的进程,该项目在发展运作中力求广泛的支持,涉及到资金、培训资源的投入,还涉及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从本质上来看,这些多边的支持有助于调动全社会多层次、多方位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助于弥补政府教育薄弱的领域,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更加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因此,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美丽中国”项目;教育政策;教育公益组织;社会支持;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742(2017)06-0025-10

长久以来,中国的教育资源呈现出严重不均衡的态势,这种不均衡的态势主要体现在城乡二元结构对教育资源分布的影响之上,具体表现为农村所获得的教育资源远远低于城市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为了缩减城市与农村在教育层面之间的差距,各类公益组织及项目纷纷筹建而成.在这一背景之下成立的“美丽中国”作为这一阶段中的重要项目,无论是运作过程或是项目效果倍受公众瞩目.回顾“美丽中国”项目的进程可见,该机构从2008年开始成立,至今已有超过750名项目教师,到中国数个边陲省份任教,由于优质教育资源涌人边陲省份,使得将近240 000名贫困农村地区的学生受益,对整个中国西部农村的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美丽中国”主要在四个省份开展:云南、广东、甘肃及广西.随着“美丽中国”项目的推进,该机构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就这种影响力而言,有双重模式:一重模式是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及最大范围内的资助,将优秀的教师输送到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更好地助力全国教育资源平衡进程;另一重模式是致力于在项目运作中培养一群致力于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未来教育领域的领袖.由此可见,“美丽中国”项目的主要愿景在于利用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及社会支援以提升农村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同时辅以教育公益事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深究这一项目,有必要询问:究竟这样一类深具代表意义的公益教育组织寻求了哪些方面的广泛支持?这些广泛的支持涉及到了哪一类主体?“美丽中国”通过哪一些途径谋得资金、政策、培训方面的资源?其相关的运作特点又是什么?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以便对公益教育组织的支持系统进行更细致而深刻的探索.

一、“美丽中国”项目的缘起与运作

早在201 5年,中国教育在线即发布了《国家年度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该报告中的年度教育统计公报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综合概况:“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 294.73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955. 59万人,在初中就读339.14万人,占全国儿童总数的9%;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 075.42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 409. 53万人,在初中就读665. 89万人,占全国儿童总数的14. 5%.”这一统计公报指出了中国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农村地区儿童对于教育的巨大需求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稀缺的矛盾.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此种现实矛盾,全国妇联于该年度也发布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广泛分布于中西部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在日常状态方面也普遍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状态,加之当前中国的教育资源主要体现了一种国家政策层面的分配特质,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兼顾边远地区的教育需求,且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事实存在,农村获得的优质教育资源少之又少‘1].这些报告都纷纷指向了一个极为严峻的现实——经济欠发达地区及边远农村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关爱的缺失、优质教育资源的缺失、先进教育理念的缺失,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着不利影响.当然,为了让这些学生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教育公益组织积极行动了起来.2008年3月,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外籍留学生潘勋卓(Mr. AndreaPasinetti)意识到了中国教育资源严重不均的状况,意识到农村学校对于优质教师的紧迫需求,遂与胡婷婷、温慧玲开始着手创办“美丽中国”.该项目一经成立,便着手在国内各高校选拔优秀的学生,派至教育稀缺的省份进行教育教学的支持.这部分选拔出来的教师自2008年起至2014年,大多被派送到了云南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的一些偏远乡镇,服务于该项目的教师人数也从最初的20人逐渐发展到了近300人.2010年4月,项目在云南省民政厅注册,初步定性为民办非企业性质.此后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战略转型及更扎实地推进该项目,201 6年1月“美丽中国”项目联合云南大学的相关部门,正式成立了“中国农村教育研究中心”.“美丽中国”项目的历史沿革过程如表1所示.

“美丽中国”在创立之后随之也筹建了一套稳定的理事会班子,这些理事大多是来自各类教育基金会、商业战略投资顾问机构、慈善团体、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或社会名流人士,这些理事大多热心教育、积善助学,他们的资助为“美丽中国”项目的实施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丽中国”项目运作显示:优质的教育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精神内涵及目的是倡导社会主流道德规范,因此有必要培育公益慈善文化,而培育公益慈善文化的核心,需要大众传播媒体营造公益慈善意识的舆论环境.“美丽中国”作为教育公益活动的一个公共领域,其本质是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的公共教育的实施与公众教育理念的散播,在这个大型的教育公益组织活动过程当中,这种教育公益活动需要特殊的手段来传递信息进而影响信息的接受者,通过报刊、杂志、广播或者其他相关的媒介机构作为影响力散播的媒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美丽中国”采用“名人辐射效应”来创造事业开展的条件,提升全社会对于此类教育公益事业的关注度‘2].201 6年4月23日,“美丽中国”201 6年度上海慈善晚宴将一位明星的首幅创作作品《未来》用以拍卖,所得18万元拍得款项以支持项目开展;2014年度,索尼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与“美丽中国”联合打造了一系列公益短片<明天》,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及新浪网等数百家媒体的推荐,进而扩展了教育公益组织的公众影响力.以“美丽中国”为代表的民间教育公益机构,自觉承担起了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改革任务,为推动社会进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实践,而这些改革实践的尝试无疑都是在切实解决社会转型造成的种种现实教育问题,同时辅以大众传播媒介以推动事业的影响力,既体现了公益精神及社会进步的理想,在社会与个人生活日益市场化、利益化的氛围中也彰显出了一种更有意义的价值观[3].

二、广泛借力:寻求各方面的支持

1.筹款之道:企业、个人与基金会的捐助

一个非盈利公益组织最根本的生存策略即是获得资源,而获得资源与运作资源的根本途径是寻求与资金捐助者的合作,这一理念也为“美丽中国”项目所意识到.在项目创办初期,“美丽中国”就开始积极寻求潜在的投资者与合伙人,2013年11月在香港举办了创办五周年的慈善晚宴,通过各种渠道共募集到资金7 478 646万人民币.此后“美丽中国”项目积极拓展财款来源,与世界知名投资集团贝塔斯曼公司( Bertelann Asia Investments)在201 5年度开始合作,后者将对“美丽中国”投入资金和书籍支持外,还依托其在职业培养上的优势,将捐赠物资与人才培养计划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授之以渔”的公益合作新模式,这一项目大大稳定了“美丽中国”的“军心”.“美丽中国”随后对于不同财团的合作抱持着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多的合作方也加入进教育公益的进程中来.截止201 5年,已有一系列世界知名公司与“美丽中国”项目达成了融洽的合作关系,对“美丽中国”各项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大批额的资助,这类捐助机构有李嘉诚基金会(Li Ka Shing Foundation)、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傅德荫基金(Fu Tak Iam Foundation Limited)、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GoldmanSachs Company)、美国亨利·鲁斯基金会(The Henry Luce Foundation)、太古集团慈善信托基金(Swire Group)、美银美林集团(Bank of America MerrillLynch)及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等,这些签约伙伴的资助金额大多在100方至350万人民币之间,所资助的事业均在“美丽中国”项目计划框架之下,既便于享有该教育公益组织计划所带来的声誉,又能够充分融资,同时又使得“美丽中国”享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然,除了来自于国内外各大知名企业,民间的款项支持也始终是推动“美丽中国”事务发展的主要动力,项目上专门开辟了一条针对公众的小额募资渠道,面向民间融资,平均每年通过民间个人公益募得近千万资金.可见民间财款及资源支持是“美丽中国”这一教育公益机构的财款支柱,深远地影响着“美丽中国”是否能够可持续运作.总的来说,“美丽中国”作为一所设立于中国本土用以推动城乡教育与文化沟通平衡的公益机构,力求促进公共社会领域与教育领域之间的合作,使两个领域的资源互相流通,也使相关的合作者得以广泛地交流.

2.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法规

针对国内各项教育公益的活动,中国政府也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持.2010年3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正式颁布,国务院在构思未来十年的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型时,首次引入了“教育公共治理”这一新理念,并明确提出要“积极发挥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这意味着政府逐渐下放教育行政及治理权到各类新型组织,从而发挥了地方教育行政力量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意味着政府对于社会教育公益组织的活动支持进入到了政策颁布立项的阶段.基于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具有的“国家法团主义”①和“依附式发展”的特点,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培育,因此,构建两者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成熟的解决办法,这一点也为中国政府所深刻认识到,一旦双方相互合作起来,即意味着政府对于民间教育公益组织的政策法规支持是一种双赢的举措4114.从“美丽中国”作为教育*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介入政府与社会个体之间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倘若政府部门主动对教育公益组织进行培育,并将部分管理权力授予或者委托给教育*组织,那么教育公益*组织也能够积极配合并协助政府实现教育管理目的,从而更好地推进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41154.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之下,政府积极出台了相关政策,用以鼓励民间依照法律法规成立类似于“美丽中国”的教育公益组织,同时,政府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公益项目的筹建与实施,还提倡相关类似的团体进行协作,以期使相同类型的公益项目组织联合起来,对公益项目产生几何级数倍的推动作用.例如“美丽中国”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合作,其领域主要包括:项目资金的募集、项目的推行和地区扩展、项目的长期规划和未来发展等方面,以便共同推动针对少年儿童教育项目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鼓励双方共同制定合作方案,分享资源和经验,共同打造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特色项目和明星项目.

3.培训支持:母体及社会的推动力量

“美丽中国”项目是具有某种共识的对教育热心的个体所共同组织的一个相互之间共同的领域,这个领域中的个体或者是相关组织均抱持着相似的理念,因此,这个公共领域主要以公共性为主要特征——教育公益组织也是如此,以教育公益性、公共性为主要特征.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Autonomous Public Sphere)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众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也即是一个介于国家(State)与社会(Society)之间的公共空间,而最重要后备培训的即是推动力量”.公益教育组织也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组织在社会与国家之间的空间中萌生,参与到教育公益事业中.实际上,公共领域不仅仅是指特定的机构、*,也指一种实践,属于一般的社会经验范围,其中所有实际上或者表面上对所有社会成员相关的事情形成一个整体,而推动这个整体发展的即是相关组织所施行的培训.对“美丽中国”而言,也正是由于具有了后备培训支持,才使得其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基于此,“美丽中国”项目为“一体三翼”.所谓“三翼”分别是:招募优秀的项目教师、培训并支持优秀教师在中国教育资源匮乏的乡村地区任教、支持由“美丽中国”项目教师所组织的学生课外活动,而这三个项目之所以能够实施的根本在于有着一支强大的培训队伍,而有效的培训是该项目赖以发展的重要力量.“美丽中国”还开设了暑期学院.暑期学院于每年暑期开幕,针对该年度即将奔赴乡村支教的教师进行5周的暑期培训.在暑期学院中,“美丽中国”配备了专业的培训与支持团队,以便带领支教教师们进行教学培训和教学实习,帮助准教师们成长为有信念、懂教育、有能力的教育人才.长江商学院也为“美丽中国”项目老师提供了很多培训和职业方面的支持.“美丽中国”项目并不是单打独斗的一个教育公益组织,而是有母体支持的一个项目组织,其母体为全球知名教育网络Teach For All,由于该项目是在美国本土筹建的,因此该项目又名为“美丽美国”[6].在每一个自然年度中,“美丽美国”都会对其子项目“美丽中国”项目的支教教师进行远程教育培训.除此之外,“美丽中国”项目也得到了美国政府部门的支持,2011年4月12日,美国国务院网站即宣布了美国国务院与中国政府合作“美丽中国”项目计划,规划力图将“美丽中国”列人中美重点推介项目.

三、“美丽中国”项目的特点与启示

从本质上来说,“美丽中国”属于一种社会形态下的新型教育公益组织,以其为代表的组织为增强社会自治功能、为实现政府教育行政管理与基层教育自治做出了有效的衔接和高效的互动,并提供了一个高效、高质的行政渠道及市场渠道以外的重要组织平台,也通过为社会提供政府以外的教育资金援助,通过行业社会资本聚集教育资本,从而得以积极地开展助学扶贫、义务培训等公益活动,并给予边远地区、教育资源薄弱地区更多的教育援助,以满足不同地区对于教育的不同需求.虽说类似于“美丽中国”这样的教育公益组织的力量与全国范围教育不均衡的巨大态势相比微不足道,而教育公益组织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具有某种“有限度”的功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类的教育非盈利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因此,对于类似于“美丽中国”的教育公益组织,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以便未来的教育公益组织更好地开展项目.

1.专注于教育领域,实现对薄弱地区的资助

据2013年全国基本普通学校的统计,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约为两亿三千万人,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许多国家全国人口的总和,中国以全世界3%的教育经费支撑起占全世界20%人口的教育,虽说改革开放30年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巨大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以及巨大的贫富分化,让中国教育面临着“公平的难题”,无数偏远贫瘠土地的孩子在期盼着自己的未来.对于此,国家长久以来也通过立法对该问题进行着改善,例如,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14年7月18日教育部颁发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同年年底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虽说暂时缓解了重点地区教育稀缺的严峻性,但教育公平问题在更大的范围内依然存在,这一问题更是逐渐从教育层面演变为了社会问题,因此,民间教育公益组织的筹建与运作,具有了现实必然性与必需性.从本质上来说,成立于民间的教育公益组织具有为国家教育治理与教育改革筹措资源与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功能,这也就意味着与“美丽中国”相类似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能够为国家“教育之手”所不能及的地方提供优质教育的服务.除此之外,与“美丽中国”相类似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还具有能力提供相应的教学物资与师资资源,同时分担国家教育中“优质教育”创造与供给难题[ 91193.正所谓“百年之计,教育先行”,这一理念传达了教育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点从中国教育谋划实践中可以看出,尤其是在中国整体的筹款市场上,对教育的资助一直以来都是最大的热点;这一理念也说明了如何公平地、高效地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分配国家教育资源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教育资助领域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重点对那些教育稀缺的地区进行资助,也要重点对那些教育薄弱的地区进行关注,从“美丽中国”项目近十年的运作情况来看,也一直恪守着这个原则,力求专注于教育领域的投资,同时努力实现对薄弱地区的资助.

2.有助于推动多层次、多方面参与的动力

1 988年,国务院发布了《基金会管理办法》,2004年颁布了相关的<基金会管理条例》,按照该条例的规定,中国的基金分为公募和非公募两类,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为公募基金会,不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为非公募基金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截止2014年,中国有基金会1 344个,其中非公募教育组织为459个‘1.].这些机构以“萤火虫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壹基金”、“向日葵公益”、“腾讯公益”、“中国青年领导力联盟”、“中国教育在行动”及“世界儿童基金会”为代表.但是从现实中来看,在中国目前的公益事业产业链中,行业支持系统严重匮乏,行业支持性机构数量少,这些机构生存环境堪忧,公益服务内容重复、项目组织的自身能力需要提升、资金来源渠道有限,无法发挥其第三方机构的“杠杆”作用,政府往往对民间公益组织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每一个组织都似乎是“一个人在战斗”[11].随着时间的迁移,正是由于教育体制以外的体制力量,能够网络各级各处的非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这些非政府部门的参与能够调动政府部门以外的企业、学术界、媒体与社会的力量,从而得以推动多方力量的“连轴互动”对教育形成更大的合力‘91189.“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属于非营利组织,相互支持系统的相互关系为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层层递进,资助主体通过“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得以使其在不同层面行使相应的资助职责,从而改良国家教育治理的社会基础以及公众教育参与程度,创立起了一种具有理性意味的公益“社会力量”联合体.因此,在“美丽中国”项目的推动下,数以百计的支教老师奔赴边远山区支教的再延续,依赖于“美丽中国”项目的财政资助与不懈推动,而“美丽中国”项目的存在与可持续,又必然有赖于各方筹资、投资事业的发展,同时各方筹资与投资对于“美丽中国”机构的推动,又能够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并增强非盈利公益组织与资助机构双方教育领域的互信互赖基础,再通过教育领域的辐射作用,进而“积极撬动”到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平衡分布,形成一种教育与社会之间良性的、可持续的循环.

3.抱持某种超越理念,合理促进教育末端循环

在2009年度,“美丽中国”项目对国内受教育者开展了一项重要的调查,该调查显示:在中国一位学习者的出生地往往决定了他的教育前景,从而影响到其未来的人生选择以及人生成就.一般来说,农村出生的学习者显然更难以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而出生于农村地区的学习者往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与城市出生的学习者具有同样的学业成就——这一客观事实也被另一份研究所证实.根据一份针对全国高中毕业生的研究显示:在主要发达城市中,有将近80%的学生可以进入到大学学习,与此同时,在贫困农村地区,只有5%的优秀学生才能够进入到大学中学习,而这些贫困地区的学子往往在人生发展道路上“后劲不足”.可见,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实现资源合理分配的一种工具,倘若受教育者站在同一条教育的起跑线上,那么教育也就具有了最本质的存在,美国“公立学校之父”贺拉斯·曼曾对教育赋予极大的期待:“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的发明都伟大得多.”在此理念指导下,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长期“深耕民间”,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源需求具有高度敏感性,将教育这只“看不见的手”伸向政府所不能及的教育资源缺乏的地区[12].正是因为意识到中国教育资源严重不均的状况,以及农村学校对于优质教师的紧迫需求,与“美丽中国”项目类似的教育公益组织应孕而生.“美丽中国”机构成立初期,其建设愿景为:让所有中国出生的孩子,无论出身,都能够获得同等的优质资源.项目所设定的这种运作新愿景对于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也有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其能够促进末端学校的血液循环,让最边缘、最底层、最弱势的农村低龄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接受优质的基础教育,与城市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而得以真正地推动教育公平进程[13].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完满的方案、完满的教育组织机构可以解决任何一个中国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尽管教育公益从萌芽到逐渐成熟经历了数十年,但是类似于“美丽中国”这个项目的教育公益也只是刚刚起步,其相关组织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教育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及教育水平低下是长期形成的,零星少数几所教育公益组织的努力只是杯水车薪[14].究竟该如何超越现实中的一系列难题,也是该教育公益组织及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从理想层面来看,真正完善的一种教育是一种资源均衡的教育系统,一旦这种理想化的教育系统得以建立,即意味着不再需要这一类的组织,当这一类组织不再雨后春笋般筹建的时候,也就真正体现出了教育资源真正的公平配置.这是一种超越意识,这种意识正如创始人潘勋卓曾在一个著名媒体的采访中所说到的那样:“我希望中国的每一个孩子无论出身都能获得优质教育,这样‘美丽中国,的存在就是不必要的,我也就可以退休了.”[15]

简而言之:上述文章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中国教育和公益和组织方面的中国教育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中国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中国教育:新政接连出台,整治取得成效
策划本刊编辑部“教育是国之大计、 党之大计”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高度明确了教育的战略定位, 深入阐述了立德树人、 尊师重教、 深化改革……一系列方向、 措.

侍酒师教育在中国
目前,国内侍酒师还属于新兴职业,与此关联的侍酒师教育的发展也尚待时日,但总体是往好的方向突破中 虽然现时国内对侍酒师的薪酬与国外侍酒师的高薪相比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对侍酒师的行业发展及教育前景还是充满.

1907年一罗斯福主张以庚子赔款援助中国教育
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授权减免和取消对中目超出此数的赔偿要求”,并谓“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到六盘水市考察少年硅谷创客教育公益项目
5月8日至10日,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青少年科技发展专项基金管委会副主任韩涛、贵州省关工委秘书长罗卫东一行到六盘水市开展“少年硅谷”创客教育公益项目考察工作 六盘水市关工委主任.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