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浅析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和普鲁弗洛克的地狱《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题记的效用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主题:浅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03

普鲁弗洛克的地狱《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题记的效用,该文是关于浅析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和《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和效用和题记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齐鲁护理杂志普惠金融论文普刊普刊论文发表

张焱

(太原学院,山西太原030032)

[摘 要]《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T.S.艾略特的早期诗歌之一.该诗为读者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现代都市生活场景以及现代人普遍的精神状态.这首诗在主题、风格、语言技巧运用及心理冲突描写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模式.由于它的独创性,这首诗一经发表,便引来无数争议,但大都集中在不明确的诗歌主题、诗歌中人物的把握及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上,却很少有人对于诗歌中的题记给予足够的重视.从题记入手对诗歌的主题、“客观对应物”理论、人称的指代及其艺术表达形式方面进行研究,能让研究者们对文学作品中的题记多一些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题记;主题;客观对应物;人称代词;艺术表达形式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7)08-0105-03

一、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通称T.S.艾略特),是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代表作品有《荒原》、《四个四重奏》等,其诗风对同时代及后世诗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情歌》)是艾略特于1917年创作的第一首重要的作品.当时正值一战后期,整个西方都处于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支离破碎,人性被压抑、扭曲,人们对前途悲观迷惘,处于道德理想缺失、精神世界空虚的状态下.《情歌》对人们的这种状态有着很形象的展示.全诗共131行,主人公普鲁弗洛克,是一位中年知识分子,头“有点秃”, 佩带一条“雅致而多彩的”象征上流社会人士的领带,四肢消瘦.似乎他想借助情歌向某位女士吐露爱情,但又缺乏勇气,反复询问自己“我可有勇气?”,他犹豫不决,深恐遭到拒绝,最终只能放弃.

二、《情歌》中的题记

艾略特的诗歌表达形式有一个独特之处是,他喜欢引用别人的一段作品来作为自己作品的题记.《情歌》的题记就援引自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基耶里的名作《神曲·地狱》中的部分(第27章):“假如我认为,我是回答/一个能转回阳世间的人,/那么,这火焰就不会再摇闪./但既然,如我听到的,果真,/没有人能活着离开这深渊,/我回答你,就不必害怕流言.”

如果说每个诗人都有一个“导师”的话,那么正如哈罗德·布鲁姆所说,“毫无疑问地,T.S.艾略特的诗歌‘导师’就是但丁”.几乎在艾略特每一部著名的诗作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但丁的影响.而《情歌》更是借鉴了《圣经》与但丁的其他作品后创作出来的.我们不应忽略掉艾略特诗歌中的题记,因为这也是他的作品中的重要部分.这些在作品开头部分引用的文字,不仅为整个作品奠定了基调,也和对整首诗的解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情歌》中题记在全诗中的作用

(一)题记与主题

艾略特创作《情歌》时,正值一战后期西方现代主义的盛行期,这期间的文学作品侧重如实反映现实生活.通观整首诗,从其中的一些诗句,如“我的晨礼服,我的硬领在腭下笔挺/我的领带雅致而多彩,用一个简朴的别针固定/她们会说:‘他的头发变得多么稀!’”;又如“万一她把枕垫放在头下一倚/说道:‘唉,我的意思不是要谈这些/不,我不是要谈这些’”;以及“假如她放一个枕垫或掷下披肩/把脸转向窗户,甩出一句:‘那可不是我的本意,那可绝不是我的本意’”,似乎《情歌》表面上的主题是要表现男女之间无法顺畅沟通、互相理解并建立良好的关系,但是,诗歌中的一些词语,如“黄昏”、“病人”、“半清冷的街”、“淹死”让我们产生一种“枯藤老树昏鸦”般的颓败感,以及一些诗句,如“街连着街,好像一场讨厌的争议/带着阴险的意图/要把你引向一个重大的问题”到后来的“我怎么敢开口”“我该开口吗”“可是我怎么开始”表明这首诗的主人公并不像我们所熟悉的深陷爱情中其他人一样羞涩又激动、紧张又鲁莽的状态,而是在不断的犹豫、退缩,甚至“顾左右而言他”.其实,这首诗关注的并不是普鲁弗洛克的爱情,而是通过他来作为象征,表现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状态——经济和文化衰败,人们精神空虚、缺乏信仰、百无聊赖.普鲁弗洛克其实是当时社会中的一个典型人物,在半死不活的状态中,他意识到了世界的浅薄与无趣,想要采取些有意义的行动,却又缺少精力、意志与热情.他能做的只有做梦,因为即使他想做些什么,社会也根本不在乎他的所作所为.但丁的《神曲·地狱》告诉世人,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犯下的罪孽而饱受折磨.像但丁一样,艾略特也认为缺乏信仰就是现代人身上的罪孽,现实世界就是另一个人间地狱.通过这种与主题的对应,艾略特反映了他的主旨:像奎多一样,普鲁弗洛克式的现代人也身处地狱,或是像地狱一样的环境当中.

(二)题记与客观对应物

“客观对应物”是艾略特的著名文学批评理论之一:以艺术形式表达情感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用客观对应物,即以一组物体、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作为特定情感的公式,要做到当造成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给出,那种情感立刻就被唤起.这种以“客观对应物”作为作者思想或情感的载体,使读者有相似感受的表达手段,是诗人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情歌》中的题记就属于客观对应物表达方式中的“引经据典”型.题记中的独白者叫奎多·达·蒙泰菲尔特罗,因为生前策划阴谋诡计而被惩罚在地狱的第八层.奎多和同在地狱第八层的策划阴谋诡计者一样,灵魂在火焰里,一说话,火焰就会颤动.因为但丁之前与在同一团火焰里的其他灵魂交谈过,奎多认为但丁应该是与他境遇相同的人,便说了题记中的那番话.通过题记,艾略特表明了他写诗的意图:像身陷地狱烈火中的奎多与但丁讲话一样,普鲁弗洛克也在向另一位类似但丁的人倾吐着内心的世界,诗歌的首行“那么我们走吧,你我两个人”则是普鲁弗洛克认为倾听对象应该是与他有相同感受的人,因此他邀请倾吐对象与他同行.

此外,诗歌正文中还出现了一些静态与动态的客观对应物,如“黄昏”“黄雾”“在手术桌上麻醉了的病人”“满地蚌壳的铺锯末的饭馆”,这些都营造出了灰暗、冷清、悲伤的基调;而“客厅里来回地走的女士们”“溜阶,忽地纵身跳跃”“急急爬过沉默的海底的一对蟹鳌”又表现出主人公对现状不满、想有所改变却又懒散、无力抗争的无奈感.

这种利用经典作为客观对应物,同时结合静态与动态意象的表达方式使得主题进一步深化,为《情歌》的诗歌正文铺垫了一个但丁式地狱的场景.作者通过这种形式生动而深刻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意义丧失、无所作为、毫无信仰的世界,人们生活在精神的荒原中,内心充满挣扎,就像是在地狱之火中饱受煎熬的行尸走肉一般.

(三)题记与人称

在《情歌》当中的题记与诗歌正文,都出现了两个人称——“你”和“我”.“我”很明显是讲话者,而“你”似乎并非指同一个人.这里,我们需要分析,题记中的人称与正文的人称有什么关系,作者反复使用这两个人称的意图又是什么呢?

在题记中,奎多与但丁采取的是对话形式(奎多向但丁倾吐心声),因为奎多相信但丁和他一样,也在地狱中煎熬,是永远无法返回世界的罪人,所以这暗示着普鲁弗洛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在类似地狱的处境当中,他也在向同在地狱中的人倾吐心声,他的苦恼正是现代人的苦恼.诗文第一行与最后一节中都出现了人称代词“我们”,这是作者独具匠心的表达.通过“我们”, 普鲁弗洛克暗示他和他的同类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简言之,普鲁弗洛克并不是一个个体现象,而是所有陷入情感和精神危机的现代西方人,普鲁弗洛克所处的世界则象征着半死不活的现代西方社会.

在诗歌正文中,除了表示倾听者的“你”之外,似乎还有一个隐含的“你”在普鲁弗洛克附近.“我”在半清冷的街上,犹豫徘徊.这时,“你”就变成了普鲁弗洛克的化身——一个旁观的自己.他感到女士们在嘲笑着他“有些秃的头顶”和“细瘦的胳膊”,有些自惭形秽.他回忆自己过去百无聊赖的生活,渴望摆脱无所事事、行尸走肉的状态,但是“我敢吗?”“这一切值得吗?”,这是在对“你”诉说,也是在问“我”自己,他有时以“本我”诉说着自己的愿望,有时又从“超我”的角度,以旁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普鲁弗洛克之所以向“你”吐露心事,是因为这个“你”就是他另一个自己,而这个自我永远也不可能脱离他自己,因此他的秘密也永远不会被泄露.正是这种分裂使他陷入强烈的和严酷的现实的矛盾与痛苦中,他只能以内心独白的形式诉说,这揭示了现代西方人精神空虚,却又渴望改变现状的矛盾心理.从这点来看,题记早就强烈地暗示了普鲁弗洛克地狱般的生活及备受煎熬的痛苦心态.

(四)题记与艺术表达形式

将许多不连续的、零碎的意象拼凑成令人费解的诗文是艾略特诗歌明显区别于其他诗人作品的特点.我们所熟悉的传统诗歌中,诗人都是语言流畅、爱憎分明的,不管读者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都能在听或读完后马上理解他的表达主旨并形成自己的解读观点.而对于艾略特的诗,我们往往会发现其中的意象似乎是作者随意抛出、互不相关的,诗歌中也没有哪句话真正表明了他的意图,读者不得不将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像推理案情一样思考每个意向背后及意象组合起来后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只有在读者发掘出隐藏其中的哲理之后,才能品味出艾略特诗歌真正的美.

在《情歌》中,诗中的转折常常出人意料,打破时空的连续性.《情歌》从黄昏时刻“半清冷的街道”徘徊到“女士们来回地走的客厅”;然后在围绕着房子的“黄雾”中迷失片刻;随后又随着普鲁弗洛克走下楼梯,思忖着自己的外表;接着出现了那些“眼睛”“手臂”和“只穿着衬衫的孤独的男子”……直到诗末普鲁弗洛克已经衰老,“流连于大海的宫室”,这些互不相关的意象和场景,表现出普鲁弗洛克的思绪、情感以及他在一个病态的世界中本我和超我的斗争和失败.

除了诗中的意象并置外,《情歌》还运用了摘引段落与自我创作并置的艺术表达形式.艾略特常常摘选文学名段、神话传说、哲学和心理学的新学说等作为他的创作手法之一,因此,他的诗歌就像一幅由各种引文和他的原创构成的拼贴画,将但丁的《神曲·地狱》作为他的《情歌》的题记就属于文学作品并置这种艺术表现形式.

《情歌》中同时运用了意象拼贴和摘引拼贴,两种表达形式交相辉映,深刻地展示了现代都市的精神堕落和凄凉,暗示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危机及 “重大的问题”.

四、结语

基于上述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题记在对诗歌的理解,特别是对T.S.艾略特的诗歌理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在他的诗作中,题记与诗歌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普鲁弗洛克在精神上就是另一个奎多,生活在地狱般的现实中,他精神疲惫,像是被地狱之火饱受折磨,代表着芸芸众生在现实世界中的苟且状态.第二,用艾略特的诗歌理论“客观对应物”来分析题记与诗歌正文,作者用“引经据典”型的客观对应物,结合诗歌中多个动态与静态意象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为《情歌》铺垫了一个但丁式地狱的场景.第三,通过将题记与诗歌的人称词“你”“我”和“我们”结合起来,艾略特巧妙地将他的诗的内容缓缓展开,从普鲁弗洛克到整个世界,引导 读者感受现代生活的无所作为与混乱无序.第四,在艺术形式上,通过诗文中各种意象拼贴和对题记的摘引拼贴并用,交相辉映,深刻地展示了现代都市的凄凉,暗示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在《情歌》中,艾略特通过将过去的文学与文化与他个人的苦恼进行融合,让读者产生普遍的、强烈的共鸣.因此,借助但丁的《神曲·地狱》,艾略特刻画出一个生活在地狱般社会中的典型的现代人的形象.

总之,在一首诗的开端,题记不仅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场景,奠定了一种基调,也承载着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因此,在我们以后的研究中,我们也应该对题记给予同样的重视,将题记真正的效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越来越多的读者能对题记真正地关注起来.

[参考文献]

[1]查良铮.英国现代诗选[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2]Alzina Stone Dale, T. S. Eliot: The Philosopher Poet [M]. Backinprint.com, 2004.

[3]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M].北京:三联书店,1989.

[4]祁洪彬. 一支没有爱的情歌——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解读[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6):47-50.

[5]黄秀敏.“客观对应物”在《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运用[J].作家杂志,2008(12):36-37.

[责任编辑:刘凤华]

简而言之:此文是关于《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和效用和题记方面的浅析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浅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享誉全球的兽医经典工具书第10版《默沙东/默克兽医手册》中文版出版面市
(本刊讯)3 月26 日,中国农业出版社与默沙东(在美国和加拿大称为“默克”)中国动物保健事业部在北京共同宣布,全新的第10 版默沙东默克兽医手册中文版正式出版 默沙东手册系列.

乱世众生相解构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消亡主题
卢毅罗曼蒂克消亡史刻画了在一个特殊年代下一群人被裹挟在大时代中跌宕沉浮的故事 影片以黑帮大佬陆先生的故事为线索,牵扯出黑帮三兄弟、忠心车夫、执行暴力人物的马仔二人组、黑帮家族管家王妈、被冷落却依然痴心.

莫扎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以《致克罗埃》为例
一、人物背景1756年,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其父是一位颇受尊敬的音乐家,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很小就被父亲发现了 莫扎特6岁就和父亲、姐姐一起游历欧洲各个城市进行演出,他的能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8.

论《罗克珊娜》中女性主义的崛起
内容摘要笛福所著罗克珊娜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各界学者研究的热点 多用来对比同时期不同时期,同作者不同作者其他文学作品里的女性形象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细读英文原著,进一步深入分析论证罗克珊娜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