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高考改革类论文如何写 和高考改革新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高考改革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8

高考改革新,本文是高考改革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跟新思考和高考和改革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高考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高考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高考论文教育革新杂志论文改重论文改重技巧

【摘

要】近年来,各省陆续出台了将在2022年左右实施的新高考方案.然而,改变“唯分数论”和打破“一考定终身”格局的改革动机还需再行斟酌.改革“指导意见”缺少专门的“命题指导意见”.文理不分科、取消自主招生联考、取消本科批次划分等措施,也有些矫枉过正.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矛盾、国家战略与家长学生需求的矛盾、教育独立性与高考政治化的矛盾,将持续影响未来高考改革.激烈的劳动力竞争是应试教育和高考积弊的根源,未来高考改革应对症下药.

【关键词】高考改革方案;反思;建议;未来高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108-03

2014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制定了3个高考改革政策性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今年,各省根据上述三个文件精神,制订了大体相同的改革方案和时间表,到2022年全国高考都将实行新方案.

文理不分科,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参考,将自主招生考试放在高考之后,取消自主招生联考制度,给高考加分瘦身,是改革的几个核心内容.政府痛下决心大刀阔斧地改革现行高考制度,一方面是出于人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考虑,另一方面是出于教育公平考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现行高考制度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社会普遍对有关教育公平的改革拍手称快,社会对有关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的改革措施反应乏力,很少听到拍手称快的声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高考改革动机反思

1. 关于反对“唯分数论”

改革后考6科,改革前也考6科.在分数上前后并没有什么变化,反对“唯分数论”无据无效.改革后各省有非考试文化课(不含音、体、美)的学业考试,改革前也是在高二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唯一不同的是改革方案增加综合实践能力的评价,然而在没有课程化的前提下,这种评价必然会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由此看出反“唯分数论”既没有对症下药的针对性,也没有面向未来的建设性.

建议:将“社会综合实践”课程化,在课程的高度推进改革.制定综合实践课程标准,明确课程任务,设计评价标准.课程可包括社区实践与服务、社会调查研究、当代文化参与等,这样可以完善课程类型.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分为学术中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基于个性兴趣的课程三大类.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只有学术中心课程,没有综合实践课程和基于兴趣的课程.增加了“社会综合实践”课程,是对学术中心课程的有力补充,同时,主题演讲辩论、时事评论等也具有基于兴趣的课程的特点.“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能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强化社会关爱、家国情怀,释放个性化学习兴趣.

2. 关于纠正“一考定终身”

“一考定终身”确实是中国高考出现过的事实,考上了大学也就意味着确定了工作.然而这是上个世纪的事,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高考大扩招和非公有企业大力发展以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劳动力过剩的情况,国家也废弃了“包分配”的一贯政策,开始了重要性绝不亚于高考的公和事业单位考试.“一考定终身”变成了“多考定终身”.大学毕业生一出校门就得自谋出路,甚至许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的也频频跳槽,跳槽的比例一届比一届高.目前在中学和大学的学生及家长,没有多少人认为高考是“一考定终身”,更多人分享或怒斥取而代之的“拼爹”“萝卜招聘”.所以“一考定终身”既不是当前的现实,也不是当前的社会心理,它作为高考改革的理由不充足.尽管“一考定终身”作为改革对象已不存在,我们依然渴望考试和“拼爹”以外的选拔途径.有关专家把外语考试改为两次说成是“一考定终身”的良策,闹出这样的笑话,从侧面看出荒唐绝不是孤立的.

建议:第一,必须让广大教师和学生明白,越来越激烈的劳动力竞争在深刻地影响着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高考制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高考命题、招生录取,已经在自觉地适应这种日趋激烈的劳动力竞争,培养学生能力的意识已十分强烈.第二,高校要对学生进行能力类型、兴趣类型分类,然后展开针对性的培养训练,要打破简单死守专业类型来培养学生的格局,以便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劳动力的自由竞争.第三,读大学用“严进严出”来改变目前的“严进宽出”,进一步降低高考权重.第四,毕业后入职之前进行职业培训,优秀者优先就业、优先上岗,并将这种培训制度化,为终身学习开启里程碑意义的仪式.第五,研讨恢复春季高考,鼓励愿意加入春季高考的高校上报招生计划,帮助高校解决一些特殊专业招生难的问题.春季入学大学生的课程进度由高校灵活调整,提前修完学分者可并入上年秋季入学行列同时毕业.

二、高考改革政策方案完整性反思

不管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还是《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还是各省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是结构性调整,并没有涉及高考命题,或者说命题没有上升到《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高度.当然这些年来,高考命题一直在改进,考察学生思考能力和课外知识的比重在逐渐加大.然而凡是倾向于能力的命题,学生都喊难,越难越容易被人批评为“唯分数论”.结构性改革可以用行政手段完成,而考试命题改革无法用行政手段完成,它需要特别专业的研究才能完成.没有考试命题的改革,就没有高考的改革,命题改革是高考改革的核心.宏观改革不能代替微观改革.

建议:组织课程研究专家、学科教育研究专家、教育发展史研究专家、比较教育研究专家来起草并由教育部颁布“《高考命题指导意见》”.如理化生实验纳入高考,就像外语听力纳入高考一样.如数学减少运算题量,增加证明题量,渗透建模思想.语文取消人物传记阅读,恢复议论文阅读.作文增加实用文写作,阅读题降低难度,筛选信息比重,将以前现代文大阅读中信息筛选题上升为归纳能力考核题.

三、关于三个高考改革政策性文件直接影响高中教学和高校录取措施的反思

1. 关于文理不分科

文理不分科的“3+3”模式,可能使高校新生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的相关性减弱,不利于高校也不利于考生.如有一学生高中三年为高考学习了政治、物理、生物,考入的是生物专业,那么他就缺少了相关性最强的化学知识积累及训练.如果其三年为高考学习了地理、历史、物理,考入的是历史专业,那么他就缺少了分析历史问题的政治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训练.

文理不分科,学生学习数学要付出更多代价.以往文理分科,文科数学易于理科数学.题命简单了,不利于数学专业的选拔;题命难了,对喜欢文科并选择文科专业的学生不公平.

文理不分科“3+3”模式,可能对物理和政治学科造成被人冷落的影响.物理是除了数学最难的学科,在高三实验势必被压缩,因而物理学科原本形象的部分也会变得抽象难懂.一些立志学理科的同学选了化学和生物而放弃物理的情况会屡屡出现,如果这些同学恰好被物理专业录取,不管对学生和高校都不是好的事情.政治学科也许更尴尬,在9门考试科目里政治是学生最不喜欢、老师最为难的科目.在中学不学政治就意味着不学哲学,学业水平测试那点分量既不足以让学生提起兴趣,也不足以深入到哲学思维境界.没有哲学学习的扎实基础,上大学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缺憾.

文理不分科,表面上是发挥兴趣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马上会演化成分数优势,考生会选择自己容易得高分的三科来和语数外组合,最终干扰了高校文理分科的教育.

文理不分科,在动机上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则会成为照顾“兴趣”.兴趣化就会冲击基础性,尤其是“兴趣”被高考制度固化以后,基础性受冲击就会越来越严重.

建议:第一,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提炼各科最为规律、最为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如化学课程,从物质最小单位的特点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极微小的条件变化都会引起物质本质的变化;所有知识都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实验意识、实验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无论大学学习什么专业,无论将来干什么工作,都将受用无穷.如历史课程,古今对比;同类历史事件的类比;在历史现象中提取历史规律;历史事件影响评价要做纵横两个维度的评价.第二,高考政治科目突出哲学,降低其他比重,进而减轻复习负担.物理科目突出实验,强化直观,凸显实践,进而吸引更多学生选择物理作为考试科目.

2. 关于取消自主招生联考

取消自主招生联考,理由是自主招生联考增加了学生负担.然而这些负担只是少数学生的自我选择,取消了自主招生联考,也许会导致一些学生参加两次以上自主招生考试,负担也许不减反增.取消自主招生联考最大的弊端是使学生的选择受到限制.

建议:恢复自主招生联考,将联考放在高考之后.

3. 关于取消本科批次划分

取消本科批次划分,理由是录取时考生志愿容易“滑档”.一些学生凭分数本可被一本学校录取但因为报高了而“滑档”,只能被二本学校录取.一些学生凭分数本可被二本学校录取但因为报高了而“滑档”,被迫只能在专门为三本和专科学校安排的时间第二次填报志愿.然而取消本科批次划分造成的弊端大于“滑档”的弊端.取消本科批次划分,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很难区分高校的档次,必然会增加无法判断而瞎蒙乱填的风险.在历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学生最头疼、最无助的就是对高校缺乏了解.考试靠自己、志愿靠家长的荒唐情形极为普遍.所谓“滑档”许多原因在于学生志向过高,宁可复读也不愿将就.“滑档”造成的舆论影响和社会心理影响,已远远大于对“滑档”考生本人的影响,因而因担心“滑档”而取消高校批次划分的理由不充分.

建议:依然沿用以往一本、二本、三本、专科的批次划分.第一,防止滑档,可在各批次扩大填报数量上限,如一本由原来最多填4所大学,可改为最多填6所或更多大学.其他批次以此类推.第二,各省一律改为平行志愿,保护高分考生,避免高分考生“滑档”现象,依然保留补录制度,同时增加“愿否服从院校调剂”规则.第三,让考生充分明白填报志愿中“愿否服从院校调剂”“愿否服从专业调剂”的意义和风险.以往许多考生“滑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风险意识.

四、未来仍需面对的问题

不管是出于教育为社会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动改革,还是因教育公平等突出问题而被动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会出现反复.我们都应明白一些矛盾还将长时间困扰我们,并影响下一轮高考改革.第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矛盾:“钱学森之问”在逼迫我们必须为培养杰出人才而做出超乎寻常的努力,教育公平问题让政府不得不将更大精力投入到各种教育的普及上.第二,面向未来的国家战略与应付眼前竞争,学生与家长需求的矛盾:国家战略需要更多学生能选择基础学科,家长需求则追求应用型专业以便就业.高考引导社会还是适应社会,已成矛盾的实质.第三,通过高考来进一步突出教育的独立性,还是通过高考来协调相关的社会矛盾:突出教育的独立性有利于在微观层面进行更专业的改革,协调社会矛盾只能使教育沦为政治的附庸,使改革再次成为换汤不换药的改革.

不管是改革高考制度,还是反思应试教育,面对沉疴积弊,我们总有一割了之的心态,却不去追问积弊的根源.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应试教育及其高考积弊难除,根源不在于教育本身,而在于日趋激烈的劳动力竞争.十三亿人口大国,劳动力竞争倒逼出应试教育的竞争.劳动力竞争惹的祸,让应试教育买单,是我们考试改革最容易犯的错误.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在职人员延迟退休;一方面大学生专业不对口频频跳槽,另一方面国家迟迟不能建立本科生职业培训制度.从某种角度看,政府的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乱作为和不作为不仅没能解决劳动力竞争问题,而且加剧了劳动力竞争,进而加剧了应试教育的竞争,给当下和未来高考改革带来更大的阻力.

(编辑:张 婕)

此文总结,此文为一篇关于高考改革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新思考和高考和改革相关高考改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新高考背景下课改实施中的悖论与
摘 要伴随新高考的即将展开,课改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对于课改实践中的出现的种种偏差或误区,作为一线教师深有体会 这些偏差或误区往往体现为以下悖论 关键词新高考;课改实施;教学悖论及思考一、教.

高考改革:为何改?怎么改?
一 高考制度是高……学校选拔新生的基本制度 新中国的高考制度始于1952年建立的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统一分配制度 1952年6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国高……教育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规定成立全.

时事观察往特朗普税改对中美经济的影响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已将近一年,然而,他在竞选和上台初承诺的经济刺激举措,或者没有出台,或者在制定过程中遭遇挫折 比如,废除奥巴马医保法案、推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就屡屡碰壁 因而,特朗普团队开始.

外婆改成姥姥外甥该改成什么?
6月20日,有微博网友爆料称,上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改成了“姥姥” 有网友找出上海市教委的答复,“姥姥&rdq.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