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实证分析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与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实证分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2

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该文是关于实证分析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和实证分析和中亚和产业有关论文例文.

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改革和开放杂志产业经济学论文选择的力量论文

摘 要: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产业选择时,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和主导产业的特征,建立了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应用主成份分析法和DEA模型对陕西省31个主要开放产业进行效率分析,并结合陕西与中亚地区外贸发展的实际状况,得出了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内的12大产业适于对中亚地区开放的结论.

关键词:产业结构;中亚地区;主成份分析法;DEA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3-0099-07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陕西省向中亚国家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16JZ074);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陕西装备制造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价值链升级研究”(2016D018).

作者简介:吴航(1970-),男,西安人,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世界经济;李冬(1995-),男,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经济学硕士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杨洁(1971-),女,陕西延安人,陕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一、引言

我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从本世纪初开始就在不断深化,从上海经济合作组织到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建设,再到如今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不仅是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推动中国产业向外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打造国际战略支点,平衡国内各区域开放水平的必由之路.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下,国际区域间的能源合作、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也为陕西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开放水平创造了条件.一直以来,西北地区都是我国对中亚地区出口贸易的主要货源地,对中亚地区的出口规模占到我国对中亚地区出口规模的50%以上.在投资方面,仅2017年1月陕西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额即为458万美元,占全省对外投资额的42%.从陕西省产业发展来看,电气、机械电子和能源化工产品一直以来都是陕西省的工业支柱产业 ,这些产业又是我国长久以来与中亚地区开放合作的主体产业,因而陕西在产业结构上与中亚地区具有开放合作的互补性.再加上陕西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雄厚的科教创新能力和沿亚欧大陆桥和国际航空港的地缘区位优势,使得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获得了追赶超越的重要战略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化区域开放格局,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这对陕西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陕西省对中亚地区开放的关键就在于找准产业定位和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挥陕西得天独厚的工业、资源和科教优势,推动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走出去”.陕西省要构建对外开放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引领经济增长与环境发展相协调、以更高的标准去参与国际分工,要对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形成更具吸引力的市场环境,就必须立足于陕西当前的产业组织现状和政府管理问题,对高污染高耗能的能源产业进行深度调整,对具备科技实力能走向国际领域的新兴行业鼓励支持,对省市地方政府的经济决策进行统筹规划,不断整合陕西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推动一批代表陕西的优势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二、产业选择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一)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进程中,均衡区域发展和提高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是两个重要的目标.陕西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实力和科创能力最强的省份,无疑会成为带动整个西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的主力军.而陕西比较完善的工业结构和相对便利的铁路运输条件也为对外开放提供了很多优势条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陕西向中亚地区开放的产业必须是陕西目前具备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这些产业同样也要能够对陕西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从而不断促进陕西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因而,在分析陕西对外开放的主导产业时应当从全局性角度出发,要在客观的市场条件下运用较为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推测.所以,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时,应当遵从的原则有:产业外向度、产业关联度、产业的区域优势度、产业成长性、产业技术优势.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除了上述五条原则中所蕴含的产业关联效应、技术进步、增长潜力、比较优势、就业等基准,还应当考虑可持续发展等因素[1].这是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是一条经贸合作的发展之路,还应当是一条引领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之路.而从陕西的角度来看,资源禀赋和科创优势虽然明显,但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式在全国来看仍相对落后,这就要求陕西在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避免追求单纯经济增长指标而忽略自然生态环境,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统领产业布局,使得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友好的目标和谐统一于陕西发展模式中.

(二)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

有些学者认为目前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可以大体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法.其中定性分析是基于主导产业选择和评价理论,认真分析各个产业的特性,比较客观地选择出较为合理的评价指标来进行阐述说明.定量分析则是利用一些方法模型,通过不同的运算过程和处理方法,将搜集到的各个产业的具体数据,借助相关软件进行处理,从而得到主导产业选择的参考指标得分.当前比较成熟的定量分析方法大体可以分为参数模型方法和非参数数据包络方法,其中参数模型方法包括灰色关联分析、因子分析、层次分析、偏离-份额分析等,非参数数据包络方法主要是指DEA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由评估的对象、指标、目标构成,是一种多目标的综合决策方法.其基本过程是通过构造样本矩阵,确定各个指标及其权重,进而计算综合权重系数矩阵,根据所属灰类进行评分排序.但其赋予指标权重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分析时可能会因为分析者的错误认识而出现较大的结果偏差.层次分析通过对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的深入分析,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过程数学化.其基本过程是先将复杂的问题分解细化,再对这些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相对重要的因素进行排序,进而将所有影响因素构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层次递进结构.因子分析和主成份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多个指标进行合理的数学变换,转变为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用少数代表性指标来对客观对象进行综合分析,这种数学变换主要是通过降维来实现的.对比之下,在指标权重赋予上因子分析和主成份分析对主观因素的依赖小,其结果由计算生成,因而较为客观.DEA方法则是利用线性规划来对收集整理的样本数据求出对应的效率前沿包络面,这种包络面是在多种投入、多种产出的情况下由高维超平面连接而形成.DEA方法主要优点是对数据的反应程度比较高,并且在进行模型运用时在前沿包络面上不需要做出任何假设.因而,本文在考虑了数据的可获得性和适用性之后,决定分别采用主成份分析和DEA方法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的主导产业进行实证分析.

(三)指标体系

在设计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时,本文综合考虑了主导产业所具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将赫希曼基准、罗斯托基准、筱原基准和比较优势基准等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相结合后,形成了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的三层指标体系.目标层,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陕西向中亚地区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综合得分或效率水平;准则层,即产业外向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区域比较优势、产业成长性和产业技术优势;指标层,即外贸依存度、产业贸易扩张系数、地区创汇能力、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产值区位商、市场占有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能耗产值率、需入弹性、EVA回报率、就业规模、产业扩张弹性、年技术进步速度和技术贡献率.

1.产业外向性.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陕西要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联系,提高经济开放水平,实现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升级,就必须发展那些出口规模较大、产业贸易潜力大且具备较强出口创汇能力的产业.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项产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对该地区该项产业总产出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该指标值越大,说明该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越旺盛,进而体现出该项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产业贸易扩张系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项产业出口的年增长率和该产业产值年增长率之差的分析指标,说明国外和国内市场对该产业的需求增长速度之差和该产业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能力.该值为正数时,说明该产业对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地区创汇能力是指一个地区的外贸进出口值在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外贸进出口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之比,反映了地区对外经济的发展效益.该指标值大于1时,该地区该产业的经济创汇能力较高.

2.产业关联性.这项指标是基于罗斯托基准,分析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其投入品、对其匹配的技术和劳动力水平以及对其他产业部门和相关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即主导产业是否会对区域发展形成较强的辐射效应.

感应度系数是指在该产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投入品部门的投入比例,反映对其的依赖性;影响力系数是指在该产业生产过程中,相带动的其他产业部门的产出增长比例,反映对其的辐射性.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说明该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其投入品部门的依赖性较强;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说明该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其他产业部门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

3.产业区域比较优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应当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工业产业格局中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而且主导产业相对于该地区其他产业而言,有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

产值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某项产业部门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范围内该产业部门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之比.该项指标越大,说明其专业化水平越高,竞争优势越明显.

市场占有率是指一个地区某项产业部门的销售收入在全国范围内该产业部门的销售收入中占比的大小.该项指标越大,说明该区域该项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销售能力越强.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消耗单位成本费用所带来的利润增长幅度,指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指标值越大,说明该项产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能耗产值率是指单位产值内的能源消费量,反应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消耗.该指标值越大,说明该项产业的能耗产值率越高.

4.产业成长性.一般认为主导产业在与其他产业相对比的情况下,应当具备较高的增长趋势,并且能够吸引一定规模就业人口和提供较大数量产品.

需入弹性系数是指一个地区某项产业的需求增长率与全国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比值.该指标大于1时,说明该产业的需求增长率大于国民收入增长率.

EVA回报率是指经济增加值相对于资本成本的比率.该指标值越大,说明该产业对区域经济有越大的价值创造力.

就业规模是指地区某项产业就业人数占地区所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该指标值越大,说明该项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越强.

产业扩张弹性是动态反映一个地区某项产业规模变化的趋势和该产业相对扩张、相对缩小和绝对萎缩的程度.该指标值大于1时,说明选择的产业增长率大于总产出的增长率,选择的产业呈相对扩大趋势;当该指标值在0与1之间时,说明选择的产业增长率小于总产出增长率,选择的产业呈相对缩小趋势;当该标值小于0时,说明选择的产业规模呈绝对萎缩的趋势.

5.产业技术优势.一般认为,主导产业应当能够代表一定时期内产业调整的方向,应当具备较高的创新性,这样才能对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因而,在地区对外开放的主导产业选择上,各个产业的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应当被考虑到.

年技术进步速度反映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吸收技术的速度.该指标值越大,说明该产业技术进步速度越快,该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吸收能力越强.

技术贡献率反映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该指标越大,说明选择的产业的技术进步对该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越大.

三、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3-2016年《陕西统计年鉴》、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2年《陕西省投入产出表》.为了避免各个指标因为单位差异而导致的计算误差,本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同时依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陕西统计年鉴2016》对陕西省43个产业部门按照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产值最大的31个产业部门,这些产业部门的生产总值占陕西工业产值的915%.因而,本文认为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的主导产业应在这些产业之中.

(二)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产业的主成份分析

1.主成份分析的基本原理.主成份分析的基本思路:由于不同变量在反映同一问题上经常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信息的重叠性,需要利用降维的思想将这些具备一定的相关性的不同变量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

主成份分析的数学模型:设p个变量构成的p维随机向量X等于(X1,...,XP).对X作正交变换,令Y等于T′X,其中T为正交阵,令Y的各个分量不相关并且各个分量方差递减,再使Y各个分量方差和X各个分量方差相等.

2.数据适用性检验.利用SPSS170软件计算得出:KMO统计量为0627>05,Bartlett检验结果为315808,sig取值0000<0001,拒绝相关系数不相关的假设,表明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因而该项指标体系能够用来作主成份分析.

3.主成份分析.经过因子提取和因子旋转后,前七个主成份的初始特征根分别为3546、3273、1863、1621、1026、0858、0827,这些主成份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3642%、21818%、12417%、10804%、6838%、5718%、5551%,这些主成份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749%,按照“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成份提取条件,可以选出7个主成份.

根据主成份分析所提取的7个公因子的成份得分矩阵(表2)可以看出,第一个成份在需入弹性X10、产业扩张弹性X13、年技术进步速度X14这三个指标上的载荷较大;第二个成份在产值区位商X6、市场占有率X7、成本费用利润率X8、技术贡献率X15这四个指标上载荷较大;第三个成份在产业贸易扩张系数X2、技术贡献率X15这两个指标上载荷较大;第四个成份在外贸依存度X1、地区创汇能力X2这两个指标上载荷较大;第五个成份在市场占有率X7、能耗产值率X9、就业规模X12、年技术进步速度X14这四个指标上载荷较大;第六个成份在外贸依存度X1、地区创汇能力X3、感应度系数X4、影响力系数X5这四个指标上载荷较大;第七个成份在地区创汇能力X3、市场占有率X7、EVA回报率X11、就业规模X12、年技术进步速度X14这五个指标上载荷较大.

4.各产业综合得分排名.依据主成份得分函数和主成份特征根值,利用主成份分析,可计算各产业的综合得分及排名.

由(表3)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陕西向中亚地区开放的各个产业得分排名.2015-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陕西对外开放的主导产业中得分前十名产业的分别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说明这些产业在开放程度、规模程度、关联程度和技术程度上发展水平比较高,是陕西在对外开放中应该主要选择的企业.而得分最低的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木料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相比较而言其产业开放程度、规模程度、关联程度和技术程度发展水平较低,陕西在对外开放中应当尽量避免选择这些产业.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主成份分析和DEA方法分析的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的主导产业应在黑色金属矿开采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开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具备规模、技术、关联效应的产业中进行选择.

确定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陕西向中亚地区开放的产业还应当结合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约束条件来进行分析,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开采业,非金属矿开采业等产业陕西与中亚地区发展程度较为接近,可以加强能源产业合作;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作为陕西相较中亚地区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加强贸易联系,深化贸易合作;食品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由于其本身所具备的区域差异,陕西与中亚地区在这些产业上可以进行产业互补,优化贸易合作条件.由于数据的限制,实证分析中未将旅游业和金融行业纳入其中,但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应当扩大旅游业对中亚地区的开放度,以此来带动一系列服务行业的经济增长.因陕西与中亚地区的合作近年来是丝绸之路发展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重点支持的领域,金融产业对外合作政策条件和比较优势明显,因此,金融产业也应当作为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的重要产业领域.

因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的主导产业应集中在以下12类产业之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开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旅游业,金融产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产业.

(二)政策建议

1.紧抓新时代政策机遇,打造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遵循共建共商共享原则,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共济的开放格局;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追赶超越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在这一时期,陕西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力量,要持续发挥其对西部经济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就要不断扩大和加强对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开放和产业合作.例如,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陕西不断扩大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开放,一方面深入了解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实现陕西与中亚地区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亚地区的资源能源优势,发挥陕西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技术资本优势,实现优势产业的“互补”.

2.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产业,推动外贸产品结构调整.《陕西省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以能源化工、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新型材料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培育形成若干个千亿元的产业集群[2].这也就是说,陕西经济在发展中对资源能源类产业的依赖要逐渐减轻,应当充分利用本地良好的高端制造业基础优势,在不断推动能源化工、高端设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新兴材料等产业形成集聚的同时,也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加大对产业技术的研发投入和资金支持,推动陕西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另一方面,陕西长期以来资源能源类产业出口比重较大,陕西在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竞争力,提高陕西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进而提升陕西整体的外贸发展水平.

3.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陕西积极推动本地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走出去”的一个重要配套措施就是要不断完善外贸支持服务体系,切实加强金融、财政、产业等措施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并且要不断提高外贸产业管理水平,依照严格的环保、安全和责任标准,完善对进出口产品的管理和对外贸审批权下放的政策监管体制[3].另一方面,要不断推动贸易发展方式的变革,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平台和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型贸易方式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外贸企业对外投资和产品出口的金融支持力度.

4.拓展陕西对外开放发展空间,完善投资和产能布局.长期以来,陕西的主要贸易伙伴都位于东南亚和东亚地区,陕西常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方与这些地区进行经贸合作,这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陕西工业产业发展水平不断与国际市场接轨,但也抑制了陕西企业对外投资和合作的主动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尤其是互联互通建设,为陕西向中亚地区的产业扩张和产业转移准备了条件.陕西一方面要积极参与“中国—中亚经济合作园区”的建设,扩大陕西企业对该地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优化能源产业链的合作,促进多产业链条联动发展[4].同时,要加强人才技术培养和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逐步实现陕西与中亚地区在产能领域全方位合作,共同提高双方的能源加工和技术开发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俊林,蒋立杰,付朝霞. 基于DEA模型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42(3)∶52-56.

[2]陕西省十三五发展规划[EB/OL]. http://wwwpincaicom/group/657206htm.

[3]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实施意见[EB/OL]. 陕西商务之窗,(2015-11-27).http://shaanximofcomgovcn/article/sjdixiansw/201511/20151101195807shtml.

[4]师博,王勤. 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产业链一体化合作研究[J]. 经济问题,2016(1)∶20-25.

【责任编辑:梁钧】

概括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实证分析和中亚和产业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实证分析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新疆阿勒泰地区沙棘产业
探讨新疆阿勒泰地区沙棘产业的发展对策巴特乌勒扎·乌特那生1 图雅·乌卡21拉斯特乡林业工作站 新疆 阿勒泰 8365002阿勒泰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 阿勒泰 83650.

关于东北地区优势产业协同
【摘 要】优势产业实现协同发展关系到产业层次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继而关系到整个地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产业结构过度趋同、产业条块分割严重、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

供给侧改革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转型
摘要将供给侧改革渗透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中,不仅是基于新经济时展的状况,而且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文化产业生存并发展的关键 开拓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需求和供给,通过供给侧改革实施科.

俄罗斯、伊朗对中亚地区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与
俄罗斯、伊朗两国对“一带一路”在中亚地区的建设均有重要影响 其中,俄罗斯通过建立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建设欧亚经济联盟以及开展双边外交……方式不断增强其在中亚的影响力;伊朗始终将阿.

论文大全